是经典,也是情怀:《The Times Comprehensive Atlas of the World(泰晤士世界地图集第14版)》
作为一个喜欢地理地图已经二十几年的爱好者(其实我也就二十几岁 ),TIMES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固然英国如今已经没有了鼎盛时期的辉煌,但在地图界,英国海道测量局(UKHO)和泰晤士(TIMES)分别在海图和陆图领域一直延续着日不落帝国的荣耀。
第一次在张大妈里推荐这部地图集应该就是在我的经验贴《如何选购地图 篇二:世界地图》里吧,而后去年黑五原本打算购入时,美亚竟然没货了,于是怨念许久,直到今年三月看到有人爆料法国亚马逊直邮好价(购买链接竟然不能插入卡片,只好发链接了),自然不能放过机会,下单购入。好在当时物流还算给力,等了不到两周就收到了地图集。尽管对于这本奇大无比的地图集早已做好思想准备,但拿到手时还是觉得相当之重……
不过在介绍这本地图集之前,还是想先说一件事情。在我的地图选购经验贴的评论里,有很多人都提到一个观点,那就是说国外的世界地图都是以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为中心的,只有中国把自己放在中心,那是因为国外没有大国思想作祟 ……当有人提及日本韩国的世界地图也是日韩在中间时,他们立即上升高度到亚洲国家都自认为是世界中心
……总之一句话,中国把自己放在世界地图的中央就是愚蠢自大的行为……
一开始看到这个论调我也就笑笑而已,但后来发现张大妈上好多值友都持这样的观点 。原本自己打算在第三篇地图选购经验中澄清这件事情,不过因为自己迟迟没有写,那就在这里说说吧:
因为地球是个球体,而地图是个平面的,想做世界地图就势必需要找一条线将地球“切”开,一般来说,除非是特殊科学用途,不会使用纬线进行切割。而使用经线切割的话,如何选择从哪切呢? 做世界地图的第一大原则是,尽量不切割大陆,如果一定要切割大陆,那必须选择人烟稀少的地方。基于这一原则,地球能切的地方就剩两个地方,一个是大西洋,一个是太平洋。切大西洋会将格陵兰岛的一小部分切开,切太平洋则会将俄罗斯的最东头切掉,都不可避免要切陆地……而世界地图的第二原则是尽量减小地图受众区域的变形。把球体变成平面,任何一种投影都会产生变形。无论是国内常用的等差分线多圆锥投影,还是欧美常用的兰勃特等积方位投影,离中心越远的地方变形会越大——等差分线多圆锥投影越靠近边缘面积变形越大,而兰勃特等积方位投影越靠近边缘长度拉伸越多。所以为了保证本国区域变形的最小化,各国自然都会选择在不违背第一原则的情况下尽量把自己放在中间——无论欧洲还是亚洲都是这么做的……当然还有一个可怜的美洲怎样切都在边上
,(为了解决这个尴尬的问题,出现了Winkel Triple投影,这种投影既不保证面积变形也不保证角度变形,但它在地图上各点的变形相对均衡,现在在国际上最通用,也是Times世界地图所采用的)是切太平洋还是切大西洋那就要看哪个大洋对他们更重要。
所以说,中国能在中间,真的不是因为什么大国心理,只是凑巧位置好而已……仔细看过国内版世界地图的都知道,日本其实比中国更靠近地图的中央,需要喷的赶紧想想该如何措辞 ……而且,澳大利亚甚至还出过一张地图,南半球在上面,北半球在下面,澳大利亚在中间,不知各位如何评价?再者,所谓国外地图都是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的,真是这样么?真不好意思,哪怕是欧洲地图业中心的英国,都没有采用本初子午线作为中央经线(因为会切掉俄罗斯一大片),而是采用了大约东经10度左右作为中央经线,也就是说,欧洲的世界地图,中心线穿过的不是英国,而是德国。
所以持本初子午线云云这样观点的人,首先没看过别国的世界地图,其次甚至连国内的世界地图都没好好看过。不懂得为何这样一个没有一句靠谱的谣言竟然能有这么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是有多不喜欢这个国家
说了那么多,言归正传。
每次去听各种读书会,我都属于比较迷茫的那种……相比别人爱看的小说诗歌散文之类,我喜欢的好像主要还是地图……依然还记得上小学时,自己的那本82年版袖珍中国地图册和92年版中国地图册,真的是爱不释手。而后到了小学高年级开始,就每年至少买一本中国地图册和世界地图册,那时候一本地图册一二十块钱感觉还是蛮贵的。可惜中间很多地图在后来搬家时遗失了,颇为可惜
之后到了中学时代,接触了网络,才知道国外有本很牛的地图集叫TIMES,但那时身在四五线城市的我,能在新华书店买到当年最新地图册就已经心满意足,根本就不奢望能见到来自国外的地图。直到大学时南京图书馆新址开张,才第一次看到了The Times Atlas of the World。虽然是上世纪70年代的版本,书已经略显陈旧,但当时拿到的激动心情,到现在依然记忆尤新。
大学时虽然和军人俱乐部做地图批发的老板混到脸熟,但从每个月几百元的生活费中也省不出太多钱来买书。直到毕业后,以前梦寐以求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之类的大部头才一套套的被买回来。国内搜刮的七七八八了,目光就转向了国外。当自己开始学会海淘的时候,第13版泰晤士地图集已经出版了一年了。本着买新不买旧的原则,自己开始死等第14版 ,不过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我还是在京东外文书特价时忍不住诱惑买了超便宜的《The Times Desktop Atlas of the World》,下文会提到。去年第14版发布,经历了预购时的纠结,最终在一顿波折之后入手了。
好像前面的都是废话,还是说说书吧
作为Times最旗舰版的地图册,在包装上还是毫不含糊的,不只有厚厚的硬壳,还有原版的塑封……
之所以说是原版的塑封,是因为价格标签是贴在塑封外面的,翻过来在底部。塑封里面是没有定价信息的,估计是为了针对不同国家市场定价不同。书的背面特意强调了TIMES120年的制图历史,相比较而言,大陆各个地图出版社最老的也就它一半大
尽管这本是在法国亚马逊买的,但因为书是在德国印刷装订的,所以就直接在德国发货了,但定价上标的是150英镑(美国定价200美元)。鉴于我买的上一本Times Atlas也是英镑标价,也倒并不奇怪。定价左边有一句话“The world's leading atlas-makers bring you ‘the greatest book on earth’”,这是我看了这么多年地图见到过的最霸气的广告语。或许也是这种底气,让Times敢于定出这么高的价格。
这本书的全称叫做《The Times Comprehensive Atlas of the World》。Times的世界地图册有多个系列,它们都叫做The Times Atlas of the World,但会有一个单词来区分,其中Comprehensive就是它最旗舰内容最丰富的版本,18.5X12.8英寸(47X32.5厘米)的尺寸,544页

每当新版Comprehensive地图集问世后,其他简化版的泰晤士地图集会在之后陆续更新,其中次*级的是《The Times Universal Atlas of the World》,官方定价75美元只有旗舰版的1/3多,12.9X10.7英寸、360页的规格,幅面只有旗舰版的一半,页数只有2/3,算内容面积正好和定价的差别类似。 最新的第三版将于今年11月发售(通常发售时间会略提前)

With the authority and accuracy of a top range Times World Atlas at an aff...
如果觉得这个太贵,Times还提供了第三级的选择《The Times Reference Atlas of the World》,13.4X9.8英寸、272页的规格,在幅面上与Universal版类似,但页数只有3/4,自然官方定价也更便宜,只有50美元。今年10月第7版将会上市

A new edition of this popular atlas from the prestigious and authoritative Times Atl...
三百多软妹币似乎对很多人来说还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价位,那接下来还有第四档的《The Times Desktop Atlas of the World》。9.9X7.7英寸(约25X20厘米,比国内的16开小一圈)、240页,在幅面上比前两个档次的地图集缩水了近一半,页数也更少,当然,它只要30美元的官方售价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今年8月第4版上市。

顺便放一张Desktop版和Comprehensive版的对比图,你就知道200美元和30美元到底差在什么地方了
如果你觉得Desktop版还是不合适……那……还是有Mini版的……《The Times Mini Atlas of the World》,泰晤士地图集的最小版本,相对于欧美图书一贯高昂的价格,10美元的官方售价显得十分友好 当然6.3X4.5英寸、256页的规格,比Desktop版的一半还小,也就是国内小32开的大小。 2015第7版今年7月就会上市。

Complete map coverage of the world is provided with the accuracy and aut...
关于这五个系列的地图册,除开旗舰的Comprehensive版已经延续了近50年外,第三档的Reference版和最末档的Mini版都是在上世纪末期作为中、低端产品线出现的,而到了本世纪为了更加细分市场,又多了介于三者之间的Universal版和Desktop版。其实到了中低端产品线就有很多其他出版社的地图可选,比如国家地理

对于这类地图集的选择来说,如果不是地图迷,不一定非要买最*级的产品,选择一款自己价格能接受的最好产品,也就足矣。
18.5X12.8英寸的Comprehensive版到底有多大,拿iphone 5s直观的比一下吧
首先说这货是肯定塞不进书架的,就算能放进去我都担心把书架压坏,然后就只能找个犄角旮旯放起来
壳子上的14th表明这是现在最新的第14版
壳子用料还是不错的,不仅分量相当,底部还有植绒
书和壳子的正反面基本是一样的,打开封面,封二算是图幅检索,世界地图上的各个方框表示了不同页码所示的图幅范围,可以看到已经是相当详细。
顺便插播一下封三,是美国和欧洲的局部放大图,可以看到美国和欧洲的大比例尺图幅相当之多,尤其是欧洲十分的密集,也说明了TIMES的用户群主要集中的地方。
翻开第一页,我不得不说人家**就是这么高 ,相信女王她老人家看到会很高兴的……
再翻开是版本信息。不同于国内一般是写第一版和最新一版的信息,泰晤士地图集会列出所有版别的信息,所以到了第14版就浩浩荡荡写了半页 总体来看,最近十几年TIMES一般稳定在4年一版,而第14版和第13版中间只隔了3年,在电子地图的大潮中,国内很多人都觉得纸质地图的大限将至,而TIMES显然不是这样认为的。在与NG的激烈竞争中,TIMES无论产品线布局还是更新频率都比以往更加积极。
除了版别信息外,上面还有制作发行等各种信息,这次的Comprehensive版地图集是在德国印刷装订的。
作为旗舰版的地图集,自然前面少不了各种地理科普的介绍。这也是国内外地图册一个比较大的不同。国内类似价位的大部头地图集通常由于受众不同,是不会有这些宇宙啊星球之类的介绍的
看目录也能看出来,TIMES地图集对自然地理的介绍还是很全面的,除此之外还有地图历史发展的介绍。
里面的图文介绍还是挺用心的,比如亚洲的岛屿山峰的介绍
再来看一下我们滴长江
以及之后的各国的人口面积等概况,比较大的国家会精确到一级行政区,看数据还是很新的
对于最关键的地图内容方面,Comprehensive版到底贵在什么地方呢?用150英镑的Comprehensive版(下文简称C版)和17英镑的Desktop版(下文简称D版)来做个对比吧。先看中国分区图,D版显示了大约半个中国的面积,但D版的图幅面积只有C版的1/8,而C版只显示了华东南部沿海,在内容详尽度上差距很大。C版标注了所有的县级以上城市和部分乡镇,D版因为幅面问题所有的县都标不下。
再对比下华北分区的山东,也是细节会多很多
就地形数据而言,因为图幅面积更大,C版会有更详细的诸如200米等高线、1000米等深线之类的数据,D版就不会有。不过在这种等高线数据上,国内地图册尤其是中国地图出版社
C版也会有重点城市的城区图,但基本只是象征意义,实际用途不是太大,比如北京,只给了故宫附近的一块,连东城区、西城区都没全部包进去
作为有情怀、高**的地图集,书签自然是不能少的,而且**一定要高
背面是图例。这个其实也不是什么情怀专用,因为图集中很多符号不同的大小代表了不同的含义,这样可以移动的图例在看图时十分方便,不需要总是翻页。
这些明面上的差别,其实国内地图集一直在努力的追赶,在有些方面做的也还不错……但也不得不说现在国内公开发售的世界地图集中没有一本是和Comprehensive版同级别的——单纯看幅面就没有,而且在深层次的内容上,你会发现差别更大。
国内的世界地图册,一般在定位上都是面对普通大众,也就是所谓对地理有兴趣的人。这样的地图册在认识世界、了解各国地理概况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但从地图科学的角度来看,国内出版的地图其实是不够严谨的,因为它的页面上没有标注地图制作的最基础要素:地图投影。
因为地球是圆的,而地图是平面的,必须通过某种规律将立体的地球平面化,而这种规律就是投影。使用不同的投影得到的地图是不一样的,比如下图的东南亚,C版使用的是墨卡托投影,而D版使用的是兰伯特等积方位投影,不知各位有没看出来D版投影出来的经纬线是弯的,而C版是垂直的。
到目前为止这世界没有一种投影是完美的,每种投影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只能尽量的利用每种投影的优点并弱化缺点——所以每种投影都有自己比例尺、经纬度和专业应用的特定范围。比如上图的墨卡托投影,方向和角度的准确性是其最大优点,所以广泛的用于航海和航空用图,但其越远离其基准纬线长度和面积的变形就越大,也就是越靠上下两侧就越被等比例放大;而兰伯特等积方位投影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保证面积的正确,但换来的代价就是离中心越远其长度、角度变形越大,反映到图上就是边缘被拉长了。
相比于D版地图集基本使用兰伯特等积方位投影(大洋洲、非洲、拉美等)和等距圆锥投影(亚洲、欧洲、北美洲等),C版的地图会根据不同图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变形最小的投影,下图中的这七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知道每张图的地图投影后,可以根据其投影的特性判断具体位置是否存在变形,这能大大的提高用图的精度,而不只是仅仅参考而已。
而再看看国内的世界地图册,从头到尾除了世界地图和大洲地图外,就没有标注投影类型的了……但是这种小比例尺地图即使告诉投影实际用处也不大。当然我还见过从头看到尾都没任何投影参数的地图册……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我们并不能说国内的地图制造者不努力,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的地图册确实是处在劣势的。
除了投影类型外,其实投影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那就是中央经线/基准纬线,我原本以为TIMES如下图标注的就是,后来在对比了几种投影后发现不是 ,这个只是告诉你这里的经度是东经还是西经
TIMES全系列地图册都采用这样的标注方式,国内地图册也有,通常标在图幅的角落处。
另外在欧美地图册上一个重要的风格是,最大化的利用纸张,像下图这种伸出图廓范围的图幅相当常见,相比较而言国内的审美大都宁愿比例尺小些也要保证图廓的完整
在所有的分幅图之后,是地名索引。这似乎是欧美稍微专业一些的地图册上都会标配的内容。而国内五十元以内地图册基本不会有类似索引。对于一个陌生地名,索引能快速的让你找到它的具体位置,是十分实用的,就好比一个汉字假如你不知道读音,这时候字典的部首索引是多么的重要。
而作为旗舰版的产品,TIMES把索引也做到了极致,不只标注了具体页码、图上区位、所属国家,连地名的具体经纬度都一并标注了,然后再看看国内产品,呵呵
544页的地图集可以看到有小一半都是地图索引,也可以想象的到这本书包含了多少信息。
翻完了厚厚的索引,到最后是致谢篇,里面罗列了为其中各个图幅提供技术、数据支持的公司和个人,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图幅的数据来源。
从头看下来不得不说TIMES确实有底气自称世界上最好的地图,一百余年的功底展现在细节处着实令人佩服。无论是用作工具还是用来珍藏,它都能算得上是最佳选择。但是也不能说没有缺点,比如装订上,同一幅图的两页之间,空白的接缝还是挺明显的,对读图有一定影响。至于购买的建议,如果你能接受这样一个价位,并且英文阅读地图没有障碍,这确实是一本不得不入的书。在免费电子地图尤其是GOOGLE的冲击下依然能沉着应对,关键在于纸质地图有它“阅读”的魅力,大幅面带来的视觉体验,真心不是手机和电脑屏幕可以比拟的。
相比以往从头看到尾能看几十遍的地图册,我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这个大部头看完。如今书已经入手两个月,自己连粗粗的一遍都未看完。有时想想几年前那个能在南京图书馆和先锋书店看一天书的少年,现在真是已经彻底改变。曾经省钱买书为了知识,如今花钱买书,更多的是为了情怀吧

SwineWolf
校验提示文案
keenous
校验提示文案
Voncrost
校验提示文案
Irie
校验提示文案
重度拖延症患者
校验提示文案
大河蟹
校验提示文案
示兄
校验提示文案
马健翔
校验提示文案
Multin
校验提示文案
whig
校验提示文案
gfcarl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822491882
校验提示文案
yaocn
校验提示文案
w2000
校验提示文案
troyzheng
校验提示文案
changpeng113
校验提示文案
多啦D梦
校验提示文案
天府之鹰
校验提示文案
x10086
校验提示文案
whig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720562136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110632125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864580858
校验提示文案
瓜达尔卡纳尔
校验提示文案
瓜达尔卡纳尔
校验提示文案
细羊羊
校验提示文案
luis0501423
校验提示文案
愚工
校验提示文案
傻了吧吧
校验提示文案
后宫地图三千
校验提示文案
后宫地图三千
校验提示文案
jasonsang1988
校验提示文案
sssssalome
校验提示文案
hbtb
校验提示文案
数声水调
校验提示文案
不知道该叫啥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565308773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whig
校验提示文案
x10086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