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YaHei', SimSun; ">
前言:
对于高科技从来没有抵抗力,车也是一样,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辆豪华的座驾,有着各种舒适性配置,然而回到现实,一个简单的配置,放到车上或许需要你掏更多的腰包。各种配置也只能看看咯。对于一个夏天怕热的胖纸,能在车里喝上一口凉水那也是极好的,之前就看到有类似产品,可无奈都是些没听过的牌子,一是觉得有些粗糙,二是毕竟是放车里的电器,安全很重要。就在前天日常刷大妈的时候看到一条:
扫了一遍后发现了这货,打开京东发现推荐的套装已经没有了,但单杯座的还有,于是默默的加入购物车,准备明早抢了券就下单了。
目前还有货。
早上8点下的单,下班前已经送到单位了,晚上按好,第二天早上就试用了下,早上试了制热,晚上下班试了制冷,然后现在跟大家分享下。
开箱晒物:
到家以及8点,直接在车里拍的照片,蓝色阅读灯,所以照片偏蓝,美其名曰:夜晚氛围下的开箱晒物吧。
首先是外包装,看着挺简约,显眼的LG标志,这也是让我决定购买的原因。
杯子已经装上去,打开后左侧放着本体,没有任何包裹,上面盖了个纸盖子,中间放的是一个高低调节器,有塑料袋包裹,最右是放置电源线的。
说明书(应该是说明纸,就一张,一面中文一面英文),三包,合格证,惊奇的发现产地是韩国,这玩意还是进口货?
还真是,外包装上还写着MIK。
整体外观,就一杯座后面拖了一块
操作区,一个切换按钮,右边制热,左边制冷,中间关闭,旋钮是调节力度的~(聊胜于无啊,就这功率,必须最大,还需要切换?)
大厂的做工还是有保证的
能看见上面的LG Innotek标志么?
这下清楚了
配件一:高低调节器
可以通过旋转调节高低,共三档,这是最低的
这是最高的,感觉相比整个杯架,也高不了多少
然后是宽度调节,就是两边带弹性撑开的
安装方式同高低调节一样是通过底部这四个孔来实现
电源线,就一普通的点烟器线,做工尚可,我点烟器就在杯座中,因此这线长了,要是能加个调线长的就更好了
最后一个小配件,是用来调整杯座直径的
放在杯沿可以是直径娇小的容器能有效固定
高度调节,宽度调节及本体都是通过四个卡扣连接的
插入旋转即可
合体之后的样子,黑色部分完全置入原车杯座中
使用感受:家里公司大约15分钟车程,与介绍的15分钟达到适合温度的宣传差不多,因此用来验证是否属实
早上上班,杯座中放置的细罐装的谷物饮料,使用杯座卡子正好降饮料固定,放上去之前处于室内常温,这两天早晨还是挺冷的,直接喝会有点冷。打开制热,到单位后,取下饮料,手感不是很明显,直接摸杯座内壁是有明显的加热。到办公室饮用,口感只感觉比常温高了一点点,离宣传的还是有一定距离,当然早上的温度肯定要低于宣传中测试的25℃
下班,杯座中放置一罐雪碧,打开制冷,今天上海的气温明显升高,比早上热了好多,同样到家后,取出饮料,摸上去几乎没感觉,然后直接摸内壁,确实有制冷的感觉,但要比早上制热的感觉弱,饮用口感上也是如此,能感觉到降温,但离预想的还有很大距离。
当然这只是使用一天的感受,买之前就知道这种半导体制冷热的效果很慢慢(废话,要是理想,谁还做压缩机冰箱 )就目前的感受而言,还是要比我预想的差了一点点。或许长途旅行中能更体现出他的价值,到时候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就目前而言不是很推荐大家购买,毕竟效果没有很好的体现,或许到了极冷或极热的日子能带来惊喜,相信对长期长时间驾驶的人来说会带来不错的效果。
补充几张官图供大家参考:
应该说感谢楼主奉献精神,知道没用我也就放心了,省得剁手。
十多年前 在大众软件上看过一个小编的diy 半导体制冷 电源还是n节镉镍充电电池 大夏天的室外测试 看着那不锈钢杯子上一层水珠感觉好厉害(ง •̀_•́)ง 转眼这么多年 今天看到这晒单 觉得当年确实geek叼炸天
大软已死……徒留回忆~
谢谢楼主人肉尝鲜。钱包保住了
这色温眼睛不难受么
感觉是一款然并卵的产品。。
买了一个,杯体做工一般。没想到韩国制造这种货色水平!
不如便利店卖瓶冰的
最良心的晒单!顶一个
图片颜色看着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