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严格的讲这是个炫技贴,没技术的只能用摆盘凹造型,楼主来用技术凹造型。 大家如果刚开始尝试做的话,没必要追求“薄”和“圆”,不过至于煎饼摊子用的那种刮平的工具,倒是没必要了,对厨艺进步没啥帮助,那种煎饼用的材料也大不相同。
基本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好多年了,不过今天的例行原创任务还木有完成,外加突然想吃久违的鸡蛋煎饼了,那就来几张练练手吧,有时候长久不做某个菜,也会变手生。
材料很简单:
1、低筋粉(蛋糕粉若干),如果家里没低筋粉,普通面粉也行。
2、盐,这里楼主用的研磨器的粗粒盐,咦,放连接的时候一搜索,发现京东自营居然也上了这件产品。评价还是0条,应该是刚上架呢。,以后能在京东自营买到不错的呀
3、五香粉或者十三香或者胡椒粉等等(也可以不放,这里楼主是放了点椒盐)
4、鸡蛋(量看需要做多少,这里楼主煎了10张8寸饼,用了3个蛋)
5、油,楼主这里用的橄榄油
------------------------------------------------------------
材料完毕,那么我们开始。
其实这个重点就是调鸡蛋面糊。
先把低筋粉倒入容器。
再把鸡蛋打进去。
撒盐。
快速搅打到没有颗粒。这里可以用手动或者电动打蛋器,会更轻松一点,楼主是懒得插电了直接上筷子。不过貌似用筷子更累了。
加适量水,继续搅打均匀,确认无颗粒,液体细腻之后,喷少许橄榄油进去。
这里就是重点,如何判断面糊的稠度已经到了合适做煎饼的程度呢?
首先一定要搅打至丝般顺滑,没有颗粒!
状态正好的面糊,粘稠度稍微比水稠那么一点点。
(判断方式是把搅打用的筷子提起20公分左右,筷子上沾的液体能呈近似线型快速滴落而又不会连接成线到碗内液面,简单说就是被拉起后断线状滴落)
额,可能以上说的比较抽象,那楼主再找一张图帮助理解,这个是油炸用面糊,你们可以看到这个龙卷风状的,连续不断的面线吧。能达成这种状态,是说明粘稠度比较高的,那么我们做鸡蛋煎饼,面糊状态正好的话,拉起来的时候这条线是断断续续不连贯的滴落的。
看来楼主要学学做视频了,这些语言比较难描述又比较难拍摄的,还是视频比较直观。
这时候可以先稍微加热煎锅,锅底稍微放一点点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倾倒面糊到锅里的时候,锅需要拿离火源来降温,温度大概不超过100度为佳,
可以使面糊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在锅底均匀铺开,不至于下锅就焦糊,或者快速凝固变成厚厚的面饼)
如果颠锅技术不错,可以一颠翻面的话,(楼主好想做视频放下整饼空翻180度,360度,540度的奇技淫巧啊 )最好是双面煎,燃气灶最小火每面一分半就好,如果想要焦黄一点的色泽,可以适当加大火力。
抓住饼缘提起不破,不过可以看到盘子里那张边缘还是有锯齿的,毕竟好久没做这东西了手生了,第一张来恢复下手感,3张以后就回归水准了。
楼主这次用的锅不太好,是个陶瓷的煎锅,中部受热会有点过大,看这个饼中心的色差可以看出来,早知道用菲仕乐的。
完美作品是这样子的
水准回归,大功告成!放个侧面图看看,可以看到除了第一张边缘有些锯齿,后面的已经非常圆滑。3个鸡蛋煎了10张饼,总厚度还不到1厘米。你们如果学着做的话,刚开始注意调好面糊,一定不要有颗粒,要丝般顺滑~然后厚度和形状就不用要求太高,这个是多练习,熟能生巧的事情。
除了煎饼楼主还炒了个黄瓜片。
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
[吐血]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看到这种帖子就收藏,想着有一天可以自己动手,可是一直没有动过
我怎么觉得黄瓜带温度是最恶心的吃法
+1024 软趴趴的 黏糊糊的 还有温度 [喷水][喷水]
京东全球购,菲仕乐德产28CM,移动端399,参加299-100活动,去吧骚年,600块以上的品质
哈哈哈,黄瓜躺枪。。。[高兴]没事等下还要发一篇黄瓜不带温度的
楼主,我来给你拍视频!黄瓜给我两口就行了!
为什么不是炒黄瓜丝?
确实有那么一点像
=。=嗯。。。。。
突然发现原来前面还向这位兄弟请教过关于陶瓷杯的事情,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