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2016-09-07 10:00:24 1183点赞 4680收藏 694评论

小编注:超强干货来袭!跑步为什么会伤脚?究竟背后是什么原理在起作用?如果你一直被这些问题困扰,那么这篇文章正是你的菜。作者详细为大家介绍了正确的脚型测量方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为大家介绍了什么的内旋及内旋的特点,并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为大家介绍了内旋脚应该如何选择跑鞋。感谢值友@Granis的分享。

全文内容的概要在《全文摘要》和最后的《总结和建议》两部分

前言

最初拟定的文章题目,是《内旋控制理论是循证的吗?》,显然很多人看了题目会不明所以,所以改成了通俗的版本,按脚型选鞋(内旋控制理论的内容)有多不靠谱(循证的靠谱,不循证的不靠谱)。

我曾经的题目构想还有 按脚型选鞋科学吗,但“科学”这个词在国内真的被用滥了,被等价于“正确的”或者被混淆为“技术”。科学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就运动医学而言,就是循证医学,就是以论文里的试验证据为准。然而要是以这个作为文章是否科学的标准,国内的绝大多数标榜自己“科学”的跑步知识文章都不科学。

还有一个题目的想法是 关于按脚型选鞋的真相 ,但“真相”这个词同样被用滥了。在运动医学领域,有可能揭示真相的只有论文证据,所以绝大多数所谓揭秘真相的文章自己都不知道真相是什么。而且,科学从不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真相,而只认为自己取得了接近真相的模型,从科学哲学角度说,科学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相(有关科学哲学推荐一本小册子,西方哲学史作者伯特兰·罗素的《宗教与科学》)。

这里从文章题目上扯了一堆废话(如果小编真要改我题目,我在这儿就留了罪证),不过大家也应该能看出来这篇文章会是什么样了——只以论文证据为本,力求做到真正科学、循证。

鉴于本文以科研证据为本必须得分析论文,篇幅还相当相当长,所以阅读体验不会很友好。为了方便阅读我写了个全文摘要。正文之中,我也会用一些加粗字体标出重点。

正文中所有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都有原始文献的超链接,文末附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同样所有文献都有超链接。部分论文有开源PDF全文,所以正文中引用文献的超链接是一个PDF文件的下载地址。在结尾的参考文献目录中,如果论文题目和发表期刊都有超链接,那么论文题目上的超链接是开源PDF全文,期刊上的超链接是在线摘要。


引言

基本每个刚踏入专业跑鞋圈的跑者都会听到以下圈内黑话:内翻、外翻,高足弓、低足弓,过度内旋、内旋不足等等。他们告诉我们,要把足型分为三类:

(#译者此处使用内旋体系进行翻译,pronated使用和over pronation“过度内旋”一致的翻译“内旋”。而使用内外翻体系翻译时,pronated和over pronation有人翻译成外翻、有人翻译成内翻,supinated、under pronation同样有相反的两种翻译。内外翻的中文使用特别混乱,除了有两种相反的翻译的pronate、supinate外,内外翻的词源还包括evert/ invert、varus/ valgus等,贵圈乱得不能更乱)

1.第一种脚型:over pronation(过度内旋) /pronated(内旋)/ flat feet (平足);

2.第二种脚型:normal pronation(正常内旋)/neutral(中性)/ normal arch (正常足弓);

3.第三种脚型:under pronation(内旋不足)/ supinated (外旋)/high arch (高足弓)。

据说我们可以用水印测试等简单方法将自己的脚套用到这些脚型标准里(无论这些脚型标准本身含义有多混乱,无论每套脚型标准是否真正对应),根据这些脚型标准,我们又有一套按脚型选缓震型、控制跑鞋的理论,依据这一整套理论我们就有了由缓冲型跑鞋(neutral/ cushion)、稳定型/支撑型跑鞋(stability/support)和控制型跑鞋(motion control)三类跑鞋构成的跑鞋矩阵(矩阵的另一条坐标轴则是缓震性)。支撑系跑鞋相比常规的缓震系跑鞋有专门的内旋控制设计,控制型跑鞋相对支撑系跑鞋而言内旋控制设计更多更强。而在科研圈内,一般只有motion control footwear这一种说法,跑鞋产业称为支撑系跑鞋和控制系跑鞋的两类有专项内旋控制技术的跑鞋都属于motion control footwear。下文在不做特别说明时一律以“支撑跑鞋”指代两类motion control footwear。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如不作特别说明,本文中的鞋类商品图均来自Running Warehouse)

Saucony 圣康尼 男 跑步鞋 TRIUMPH ISO 2 S202901169元跑者世界2015冬季指南编辑之选亚马逊中国去购买新品SAUCONY圣康尼 HURRICANE ISO 2 稳定保护跑步鞋 男 S20293 红/白 42999元跑者世界2016春季指南编辑之选奖产品京东去购买


《跑者世界》杂志的跑鞋简史中提到,最早的支撑系跑鞋是1977年的Brooks Vantage。而根据足型选鞋的思想,可能受到过Colonel Harris和Major Beath在1947年足部调查的影响(其中发明了一种独创性的脚印评估法,可能是今天跑鞋选择中脚印测试的起源),1980年的《The Running Shoe Book》一书可能第一次以图片形式提出了三种足型以及对应的跑鞋类型的理论。尽管我们不知道按脚型选鞋的理论的确切起源,但基本上80年代以后的每一期跑者世界杂志都使用了这一理论(谷歌搜索第一个就是跑者世界今年发布的文章),大多跑鞋生产商商和跑鞋销售商(乃至一些运动伤病专家)都使用了这一理论,一些跑步专营店专门设置了一些(看起来)高科技的脚型检测装置。在今天,对应三类脚型和三类跑鞋的能力简直被视为检测跑鞋品牌和跑者专业性的第一关。

但是,内旋控制理论真的是有证据支持(即循证evidence-based)的吗?我们对内旋控制理论的具体用法(如脚印测试选鞋)真的靠谱吗?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我不是针对支撑跑鞋,我是说,在座的专业跑鞋都是辣鸡)

我们的选鞋体系(按脚型选支撑缓震是其中之一)是否循证这个问题,系统性综述论文Richards et al.(2009)早就进行过研究,所有对跑步科研有所涉猎的人大体都能猜到结果——我们的选鞋体系并非循证,从来就没有人有力证明过跑鞋有任何减少伤病的能力。跑鞋最多只影响一些【可能】影响伤率的中间量,甚至对这些中间量的影响都是不具有临床重要性乃至和预测相反的。更要命的是,中间量和伤率的联系往往非常非常弱甚至根本没有明确相关性,对论文数据池进行meta以后我们能确定的影响伤率的因素很少很少,就我所知,唯一在所有相关论文中都会增大伤率的影响因素只有旧伤,跑量、体重对伤率的影响都不是始终一致的(部分论文中,高跑量、大体重反而是保护性因素)。

Richards等人的工作是把“现代跑鞋选择体系并非循证”这一结论真正系统化、数据化、论文化。他们众多文献数据库中检索了英文论文(具体数据库、论文检索方法请查阅原始论文),结论毫无意外:没有原创研究(无论是直接还是通过综述论文间接)达到本次研究的标准,即直到文献检索的上限时间2007年中旬为止,没有论文表明带有加高的缓震后跟和对应脚型的内旋控制系统的跑鞋能降低伤率、预防骨关节炎、提高运动表现、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和提高总体健康状况。(题外话:这篇论文的Background部分对现代跑鞋技术体系的科研证据进行了非系统综述,值得一看)

在这篇08年发表于不列颠运动医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BJSM)的系统综述论文之后,新发表的论文并没有给情况带来太多变化。符合这次综述主题的论文更多了,但给出的结果互相矛盾,有几项实验显示内旋控制跑鞋几乎不影响伤率(包括3项使用足底形态测量内旋的试验,两项使用FPI-6测量体系的试验),也有最近的一项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表明内旋控制跑鞋减少了过度内旋足的伤率(使用FPI-6测量内旋),没有一个算得上决定性的证据,对现在的情况我觉得应该称之为尚不明确。在总体上而言,按脚型选择内旋控制程度不同的跑鞋的理论依然是非循证的,是没有证据支撑的空中楼阁、无本之木。


如果不想深入了解的,到上面这句就已经够了。本文之后的内容会更加深入地分析内旋控制理论的具体内容。当我们具体审视内旋控制理论的每个假设时,就会发现,这栋空中楼阁简直是一栋千疮百孔的纸牌屋。

内旋控制理论基于以下假设:

内旋不正会引起受伤;将内旋控制到“正常”范围能减少受伤,内旋控制跑鞋能有效做到这一点且不引起其他有害影响。并且还有个大前提,即我们真的能准确测量内旋,或者至少我们所测的被称为内旋的东西(无论它是否真的是内旋)符合上述两项要求。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出现问题,就不能推导出“对内旋不正跑者使用对应内旋控制系统的跑鞋能减少受伤”这一结论,整个理论体系(可以称为Paradigm范式)就会崩塌。

但是,单就内旋控制跑鞋是否能减少受伤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做随机对照试验检验内旋控制跑鞋是否能减少伤率。循证医学是实证研究,更重试验检测而不是物理学式的理论推导。狄拉克曾说:所有的科学不是物理学, 就是集邮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很遗憾,医学目前还依靠试验数据作为最高等级的证据(数据来源于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RCT或者对RCT的meta),可以说还停留在集邮阶段。从循证医学来说能证明疗法有效性的只有试验数据。人体我们还十分不了解,确实存在机理不明然而确实有效的疗法(矫正鞋垫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有效性远不能以足弓高度和伤率间尚不明确的关系来解释),它们只能靠实验检测出来,现有的理论解释不了,但确实有效,只是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机理做进一步研究,找到新的能解释有效性机理的理论。


全文摘要

一、内旋是什么?我们真的测对内旋了吗?

足部内旋是复杂且难以测量的,单个参数的测量容易发生偏倚[15],静态测量预测跑步时的动态情况的能力很差[7]-[14],使用皮肤、鞋面标记的动态测量不一定能反映真实的骨骼运动状况[16]-[24]。

此外,每个跑者的内旋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2][25],内旋并不是终身标签。

二、内旋不正真的会导致受伤吗?

研究内旋和伤率相关性的大量研究显现出互相矛盾的结果,争议至今仍未完全平息。最近的一些系统性综述论文显示出内旋和下肢伤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很弱的联系,但远非决定性证据[26]-[28]。

此外,形态学中所谓的“理想足型”本身就是个问题。人类从骨骼关节层面上就是不同的[30]-[32],不存在普适的最佳足型,把不同的人都“矫正”到相同的姿态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健康成人的足型均值其实是中等程度的过度内旋[33][34],按“理想足型”的说法那正常人都有“病”。

三、支撑/控制跑鞋真的能控制内旋吗?

没有人真正研究过现代支撑/控制跑鞋的主要内旋控制技术是否能减少内旋,只有样本不大的几项研究表明十年前的一些控制系跑鞋相比十年前的缓震跑鞋而言,可能会抑制内旋,这几项研究还有不少数据互斥,并且暴露出跑者对跑鞋的反应是非常因人而异的[35]-[38]。鞋类中可能影响内旋的因素很多,完全不局限于某些只在支撑/控制跑鞋上出现的特定设计[41]-[54]。

此外,从实践角度来看,支撑/控制跑鞋作为量产而非定制产品,能否把每位过度内旋程度不同的跑者都准确矫正到中正足型是个问题。而且,即使它们真的能准确矫正,也不能保证不会引发其他副作用,有少量证据显示它们有不良的生物力学影响[2][55]。

四、按脚型选鞋真的能减少受伤吗?

在09年以后我们终于有了一些针对跑鞋的流行病学研究,大多不支持目前的选鞋理论[56]-[61],然而最近出现了一项高质量的研究部分支持了内旋控制理论[62][63]。不过,这些各执一词的论文每篇都有一定缺陷,谁都说服不了谁。而且关键的是目前相关研究的数量还远远不够,要得出关键科研结论是需要多项研究反复论证的。目前来说,既不存在能决定性地证明内旋控制跑鞋有效性的证据,也不存在能决定性地证明内旋控制跑鞋无效或分配方式不当的证据,我们真正知道的只有“这个问题证据不足,因此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答案”。在此我依然沿用Richards等人当年写下的结论:目前根据脚型分配不同内旋控制程度的跑鞋的行为是非循证的[5]。

五、总结与建议

(这部分直接看原文就好了)


————以下开始正文————

一、内旋是什么?我们真的测对内旋了吗?

内旋控制理论模型真正的核心是内旋(pronation)与内旋控制(pronation-control),高低足弓等说法是衍生品(下面会说到,足弓静态高度只是内旋的一个组分)。这里我们就来真正讨论一下内旋。

内旋是什么:

在足部生物力学中,内旋(pronation)一般被定义为一个关节同时外翻(eversion)、外展(abduction)并且背屈(dorsiflex)的过程,外旋(supination)与之相反,是关节同时内翻(inversion)、内收(adduction)并且跖屈(plantarflex)的过程。内旋只是一种动作,而不是疾病。“过度内旋”即是这种动作过了度,无论是在哪里出现了过度。很多关节都可以内旋和外旋,但只有当某个关节的运动轴不在人体三大解剖面(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上时才会有内旋和外旋,此时关节运动轴与三个面都存在夹角。在后足(rearfoot)的距跟关节(subtalar joint)处,后足可以相对腿部外旋和内旋,在中足关节处,前足可以相对后足外旋和内旋。足部的内旋并不只有距跟内旋这一种

当你的距跟关节内旋时,跟骨会相对距骨同时外展、背屈并且外翻,后足相对脚踝会向内旋转,足弓会下塌,前掌会外展。距跟内旋时的后足大体如以下照片所示,很多人就把这种跟骨外翻现象当成了足部内旋的全部。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图片来自Ian Griffiths Sports Podiatry

在我见过的各种对“内旋”(实际上是距跟内旋)的图解中,似乎整个脚都是一块平板,前后掌没有相对扭转,整个脚掌的扭转完全取决于后足相对脚踝的扭转(这些图解的作者似乎都忘了他们经常说的跑鞋中足支撑片有一个设计目标可就是抑制前掌和后跟之间的相对扭转)。然而事实上,前足还会相对后足内旋,不少论文真正研究的就是这种中足关节内旋,因此引用论文要注意到底研究的是哪个内旋(Pohl & Buckley,2008这篇论文就同时研究了两处关节的内旋)。距跟内旋和中足内旋两者一起影响了整个脚掌的活动方式,认为所有过度内旋都是后足过度内旋、同时前足过度外旋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内旋是复杂的,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过度内旋的肇因:

足部过度内旋有很多可能的原因,而且每个个体上的原因都可能不止一种。腓肠肌过于紧绷、髋部控制不佳、胫骨后肌力量不足、前足内翻等许多原因都可能导致后足过度内旋,处理这些过度内旋必须对症下药,处理对应的病因(然而,过度内旋是不是需要处理的“病”其实有待商榷,这是下文的内容)。对各种病因导致的过度内旋跑者全部使用单一的疗法(如支撑跑鞋)可能在机理上就是没有道理的。不过我上面就说过,一种疗法的具体有效性不能只看机理,要看的是直接的实验数据,支撑跑鞋究竟能否有效抑制内旋、减少受伤,且听下文分解。

内旋的测量:

以上都是对内旋这一概念的理论分析。在真实世界里,所有理论都得落脚到测量上,真正研究、使用的都是测量量,而对内旋的测量产生了很多问题。

过度内旋有很多外在表征(而内部的骨骼运动是难以测量的,鲜有研究者使用),也可以说由很多元素一起构成,因此我们有很多测量对象和对应的测量方法。脚印测试测量的是足底形状(plantar shape,也可以说是足弓的静态高度),舟骨落差(navicular drop)测试测量的是足弓的活动性,有的人测量静态时的跟骨外翻(calcaneal eversion),有的人使用动态3D运动学分析捕捉运动时的跟骨外翻。每种内旋测量标准都定义了一种“内旋”,例如对足底形状测试来说,内旋过度的定义就是低足弓,内旋不足的定义就是高足弓。问题在于,这些测量量并不是一致出现的,使用一种测量方法测出来的“过度内旋”在另一种方法下可能根本不被视为过度内旋。对足型的各种测量体系并不是等价的,而且可以说很多静态、单一的测量体系对预测跑步时的动态内旋是无效的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来自Butler et al.,2007的动态捕捉图解。复杂的动态捕捉与简单的静态测量之间可能没什么关系)

跑者世界和跑鞋厂商的足型测试广泛使用的是脚印测试,常规做法是湿脚站到一张纸上,观察留下的湿脚印的足弓部分。问题在于,这种方法测量的是静态站立时的足弓,而运动时的足弓是非常不同的,多项研究表明静态测量的结果对动态情况的参考价值非常有限,两者甚至可能根本没有联系Hamill et al.(1989)表明,站立和行走时的足弓指数(arch index,为中足面积占脚印总面积的百分比)尽管高度相关,但有显著的差异,在行走时足弓往往会比站立时更高,而且足弓指数本身并不能表明足部压力分散的情况(即使中足触地部分很大,显现出高足弓指数或者说更平的足弓,力也可能集中在很小的区域里,表现得就像低足弓指数/高足弓一样),足弓指数和步态的其他动态参数也没有统计显著的相关性,论文结论是“静态的下肢测量对进一步预测下肢的动态功能参考价值十分有限”。Cashmere et al.(1999)发现,足内侧纵弓(medial longitudinal arch ,常简写为MLA,足弓有两纵弓一横弓,内纵弓是最大的一个,一般人就把这个视为足弓,跑鞋厂商的鞋垫在设计时也往往只关注内纵弓)的高度、长度和舟上角(supranavicular angle)在坐与站立、静止与行走之间都没有显著关系,结论是“对内纵弓的静态测量无法预测内纵弓的动态运动”。McPoil & Cornwall (1996)发现,17项静态测试参数中,仅有舟骨落差(Mueller et al.,1993,足在摆放于中正位置时与放松地站立时两种情况之间舟骨的高度差)能预测最大后足内旋程度(r =0.42, r^2=0 .17, p<0.002),17项静态参数中没有一项能预测最大后足内旋时间(对后足内旋的测量使用了皮肤反光标记进行2d动态捕捉)。Trimble et al.(2002)发现,性别、舟骨落差与胫骨移动(tibial translation)间有中等程度的联系(使用的是线性模型,Translation =3.674 +1.819*sex+ 1.398 *navicular drop,r=0.551,当性别已知时,舟骨落差只能反映13.3%的变化量),膝反屈和腿足角度(thigh–foot angle),与胫骨移动没有统计显著的联系,写道“对下肢姿态的静态临床测量常被用于预测运动表现和伤病,这些静态测量和动态表现之间可能几乎不存在联系”。Bencke et al.(2012)比较了对行走时内纵弓变形(medial longitudinal arch deformation)的三种测量方法:3D动态监测、2D动态监测和静立检测,3D动态监测有最高的重测信度,而在静立时测得的舟骨落差与两种动态监测都只有中等相关性(与3D法r=0.56,与2D法r=0.61),静立时测得的舟骨落差不能预测步态中的内纵弓变形。Langley et al.(2015)显示,FPI-6、内纵弓角度和后足角度这三种静态足型测量法都无法显著预测(p >0 .05)跑步的支撑阶段(stance phase)中内纵弓的动态变形。

Razeghi & Batt(2002)综述论文总结了数种足型分类法(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建议找找论文全文),在讨论部分写道:在临床评估中,足型分类往往基于形态学。我们假设,给定结构的足型会有确定的功能特性,并因此与足部以及整体下肢的病理力学功能相关。这种理论模型假定我们可以基于足部的形态特征对足部进行功能与运动学上的分类,许多用于分类的临床检测都隐含着这个有待商榷的基础假设。本篇综述论文中引用了更多对当前足型分类法的有效性提出质疑的文献,这里不再赘述。

Dicharry et al.(2009)根据两种静态舟骨落差(这两种舟骨落差存在相关性,p<0.01),一种是上述的中正与站立之间的距跟静态舟骨落差(Subtalar static navicular drop),一种是坐下与站立之间的功能性静态舟骨落差(Functional static navicular drop,比较了舟骨高度在承重和不承重时的差异),将受试分为三类,落差大的高活动性足(hypermobile),落差小的低活动性足(hypomobile),和落差中等的中活动性足(neutral)。尽管三组人的静态舟骨落差有显著的组间差异,但他们在行走时的动态舟骨落差却是一致的,而在跑步时,仅有高活动性足和低活动性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的最大值都没有超过1.9mm。研究者认为,这种动态和静态间的差异可能来源于神经肌肉交互,大脑会在足弓在承力时进行动态控制,即使你的足弓结构在站立时有较大的塌陷,在跑动时,由于肌肉的控制,你的足弓在实际行为上却可能非常接近中正的足型,结构上的差异被动态控制抹除。我刚提到的Razeghi & Batt (2002)论文说过,“我们假设,给定结构的足型会有确定的功能特性”,Jay Dicharry等人的论文显然对这个假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除了静态与动态之间的差异外,在同样的测量状况下,不同测量量之间也存在不一致性,和内旋这个概念有复杂的关系。

内旋有许多组分,例如跟骨外翻、中足内侧膨胀、前掌外展等等,这些组分的大小取决于足部各个关节运动轴的取向,而数据显示这些关节运动轴存在许多个体间的差异性(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也就意味着这些组分的“配比”因人而异,过度内旋有着因人而异的“过度”方式,仅仅跟踪一个组分并不能准确捕捉过度内旋。上述几篇论文中提了好多次的舟骨落差就是一个例子,它研究的仅仅是舟骨在矢状面上的落差,一个人可以在有正常的舟骨矢状面落差的同时有很大的舟骨水平面偏移(navicular drift),这种脚型也应被视为过度内旋。同样的,被广泛使用的脚印测试(以及它的高级版本3D足型扫描、压力垫等等)也只是对足底形状这个单一量的测量,根本不涉及跟骨外翻等其他变量,对内旋的测量也是不全面的,正常高度的足弓并不意味着中正的内旋。

结合多个因素进行的检测技术目前我知道有Anthony Redmond 博士发明的Foot Posture Index(FPI-6),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静态内旋检测技术,越来越多的新论文开始使用FPI-6测量体系,目前仅有的一项发现内旋控制跑鞋减少伤率的试验使用的就是FPI-6。这里直接给出有关FPI的文献超链接:原始论文有效性检测标准参考值官方主页使用手册

我这里不会对FPI进行过多解释,因为解释也没用,这是给足病医师的业务工具,远不像脚印检测那么简单粗暴,即使有使用手册我也没法真正拿这个准确判断自己的足型。下图为FPI-6使用手册的封面,展示了FPI-6使用的六大参数: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这6项得分都为-2到+2的参数分别是:距骨头触诊(触诊确定距骨与舟骨的准直度);脚踝上下侧曲率(观察并比较踝外侧上方和下方的弯曲度);后跟冠状面方位(跟骨的内翻/外翻);距舟关节区域的膨胀程度;内纵弓的高度与一致性;前掌相对后跟的外展/内收。FPI的最终得分为6项之和。可以看出,这项检测技术真正结合了内旋/外旋的多个关键特征,可能比任何单一参数的静态测试都能更好地检测内旋。但它对运动时的足部有多强的预测能力就得另说了,前文提过已经有论文显示FPI-6无法预测内纵弓的动态变化。


最后,对动态内旋测量体系来说,还存在一个非常基础而且致命的问题——我们测量到的到底是骨骼的运动,还是肌肉、皮肤或者鞋的运动?骨骼捕捉是运动捕捉的黄金标准,但我们很难找到愿意在体内植入骨骼标记的志愿者,所以在实际研究中大多使用的是鞋面标记和皮肤标记。然而肌肉和皮肤都会相对骨骼进行运动,鞋还会相对皮肤运动,捕捉皮肤、鞋的运动可能并不能反映真实的骨骼内旋情况

Van Gheluwe et al.(1995)在研究鞋的后跟稳定器硬度时,对比了使用鞋面标记和皮肤标记的结果,发现对于有硬质后跟稳定器的鞋来说,除了在脚跟刚落地的时候以外,鞋面标记显示的外翻程度都要比皮肤标记显示的跟骨外翻程度小,在实验室冠状面上测得的最大外翻均值是鞋-8°跟骨-3.6°,在足冠状面上的最大外翻均值是鞋-1.2°跟骨-4.6°,鞋和跟骨最大外翻程度的差值有3到4°。Van Gheluwe等人的这一结果与其引用的Nigg (1986), Clarke et al. (1984)和Stacoff et al. (1992)的数据是一致的,他们都显示硬质后跟的鞋外翻程度会比跟骨更小,但与这三篇论文不同的是,Van Gheluwe等人发现的这种差值在接近脚跟刚落地的时刻变得很小并且不再具有统计显著性,研究者的推论是,在后跟落地以后,硬质后跟并没有限制住足部的活动,足部在鞋内继续外翻,最终会外翻得比鞋更严重。与之相对,软质后跟的鞋的外翻程度与跟骨的外翻程度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鞋较能遵循跟骨的活动。在比较硬后跟和软后跟内的跟骨外翻时,研究者发现两者的跟骨外翻并没有差异,硬质后跟并没有减少跟骨的最大外翻程度。至于外翻的速度,虽然在硬质后跟里足部外翻速度更小,但这种差异没有统计显著性。这也就意味着,常识中似乎能控制足部运动、减少内旋的硬质后跟也许并不那么有效,使用鞋面标记可能会有虚假的“内旋控制”效应,控制鞋的内旋可不一定能控制脚的内旋。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图片来自Van Gheluwe et al.,1995。在后跟落地之后,跟骨逐渐有了比硬质后跟更大的外翻)

Reinschmidt et al.(1997)对比了外部标记与骨骼标记的结果,发现外部标记与骨骼标记测得的胫骨、跟骨旋转曲线形状相似,但外部标记的数据往往过大,骨骼最大外翻在8.6°的时候外部标记能测得16°。

Stacoff et al.(2000)比较了不同情况下的跟骨外翻、胫骨内旋,发现赤足与穿鞋之间的骨骼运动差异很小(平均差异不到2°)且是非系统性的,对五个受试的影响有正有反,相比之下受试之间的个体差异要大得多——在不同的改装鞋只能带来1°到3°的差异的时候,个体之间的差异能高达7°,触地时跟骨内翻的个体差异甚至能达到10°。但在许多使用鞋面或皮肤标记的实验里,研究者却往往发现赤足和穿鞋间有系统性且效应量更大的影响,例如Morley et al.(2010)发现高内旋的受试者在光脚后最大外翻角度从14.8 (± 1.5°)减小到了9.2 (± 3.2°),这个结果与之前许多使用体外标记的实验是一致的(Stacoff et al.,1991Vagenas & Hoshizaki, 1992),但也有Eslami et al.(2007)等研究发现赤足与穿鞋之间的后足外翻差异很小且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但值得注意的是Eslami等人使用的是沙滩凉鞋而不是跑鞋,这种实验设计的差异可能导致了和其他论文结果的不同)。

Stacoff et al.(2001)进一步深入分析了鞋类改装对骨骼运动的影响,并对比了鞋面标记和骨骼标记的结果。数据显示,使用鞋面标记时,弧边鞋底会有最大的外翻(对五名受试都是如此),直边或加宽的鞋底有最小的外翻,而骨骼标记的结果却并不遵循这一规律,2号和4号受试在弧边鞋底中骨骼外翻反而会减小。总体来说,鞋底不同对骨骼外翻有1°到3°左右的非系统性影响,且个体间的差异能达到7°。鞋面标记的外翻速度和外翻大小都达到骨骼标记的将近两倍,但两者有显著相关性。论文的讨论部分提到,之前的数项研究发现鞋面标记与皮肤标记有2° 到 4°之间的差值,比本次研究5°到20°之间的差值小得多。之前的研究使用的是两种非侵入标记进行的2D测量,这项研究使用的是骨骼标记进行的3D测量,Stacoff等人这项研究发现的差异可能来源于脚在鞋内的滑动、脚部的脂肪垫和鞋底材料的变形。研究者在结论部分写道,胫骨、跟骨的旋转运动可能是因人而异的,鞋类的改装并不能大幅度改变它们。

以上这些研究当然不至于彻底推翻现在仍在广泛使用的外部标记测量法,研究者们本身就没有彻底否定外部标记的作用(外部标记和骨骼标记的结果还是有相关性的),而且这些实验的说服力也没有强到一票否决外部标记的程度,至少他们的样本容量都是硬伤(Stacoff等人的实验是否是因为样本容量和统计功效的原因显示不出系统性影响呢?)。在实用角度上,骨骼测量目前根本不可能大范围使用,就算明确知道外部标记不准我们也得凑活着用。但这些研究确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外部标记并不一定可信,控制了鞋、皮肤的内旋并不一定能控制骨骼的内旋,把外部标记的结果当唯一标准是不靠谱的


还有一种被大众跑者广泛使用,却完全没有任何科研实证的足型鉴定法,它就是观察鞋底磨损。我没有见过任何论文用过这种测量法,能找到的最权威的来源是陈方灿博士《从鞋底磨损评估您的跑步技术》一文,但里面也同样注明,这只是参考依据之一,要找对跑步运动损伤和下肢步态分析有经验的运动医学专科医生和康复师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事实上陈方灿博士的体能康复工作室就是干这个的,每位跑者他们都要从头检查到脚,而不是仅仅看一眼鞋底磨损。

因为我找不到任何相关研究,所以严格的说法应该是:我们不知道观察鞋底磨损到底能否准确测量内旋,也不知道按它区分脚型能否预测伤病,更不知道按它选鞋会有什么影响。它可能有效,可能错得一塌糊涂,但我们就是不知道。

我在这里做一点可能很不靠谱的个人分析。磨损是个动态过程,所以避免了静态测量的弊端。但磨损仅仅反映了鞋底与地面的摩擦方式,除此无他,它大概只反映了鞋底某部分在地面上被拖行的情况,和足弓高度、距舟关节等内旋的组分看起来联系很弱。每个跑者磨损鞋的速度能有很大区别,有的跑者什么鞋都能跑上千公里,有的人无论什么鞋几百公里必报废,这也许只是跑者磨损鞋底方式中的个体差异性的冰山一角,而其他因素导致的个体差异性可能远远超过内旋的影响。我自己的例子是,我用来走路的鞋前掌磨损得比后跟快得多,但我显然不是用前脚掌走路的(但要注意,跑步和走路时的磨损方式是很不同的)。内旋是个很复杂的过程,许多经常被科研工作者使用的方法都没法很好地监测内旋,作为土办法的鞋底磨损我猜并不会更靠谱。

本章小结:

足部内旋是复杂且难以测量的,单个参数的测量容易发生偏倚,静态测量预测跑步时的动态情况的能力很差,使用皮肤、鞋面标记的动态测量不一定能反映真实的骨骼运动状况。在测量这个最基础的层面上,内旋控制理论就根基不稳。

此外,每个跑者的内旋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柔性扁平足通过锻炼可以恢复在足病领域可不是什么秘密。国际级的跑姿分析大师Jay Dicharry《Anatomy for Runners》一书中明确写道,一些内旋不足、内旋过度是可以通过加强力量、加强神经肌肉交互等方式矫正的。Latorre-Románet al.(2016)等研究从数据上清楚地显示了内旋的可变性。因此,即使你一开始测量对了内旋,那也并不是跟你一辈子的标签。根据某个内旋标签(且不说一开始测的对不对)一辈子困在某一类跑鞋里是没有道理的。


二、内旋不正真的会导致受伤吗?

内旋控制理论最重要的假设,就是不正的内旋会引起受伤,事实是否如此呢?

研究内旋和伤率相关性的大量研究显现出互相矛盾的结果,许多研究发现内旋程度与伤率无关,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二者有关,可以说至今争议仍未完全平息。无论你持有哪种观点,都可以找出几篇论文作为“证据”。这种做法被称为cherry picking摘樱桃谬误,指的是像摘樱桃一样只挑自己喜欢的东西,戴着有色眼镜只提支持自己论点的部分研究成果,而无视了其他支持相反观点的有力证据。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做法是做系统性文献综述,在文献库中通过一定策略检索、筛选出对应主题的众多论文,从而避免cherry picking。对这些筛选出来的论文还可以进行meta分析统计合并这些论文的结果,从而增大样本容量、增强统计功效,可能就会从多项结果互相矛盾的研究中找出总体结果。鉴于meta的结果依赖于原始文献的数据,不断出现的新研究提供的新数据会改变meta的结果,因此这里只提最近的两篇使用meta的系统综述论文。

(1)Tong& Kong(2013)

Tong & Kong(2013) 在文献库中筛选出了29篇至少有中等级别方法学质量(3/6)的论文。研究者设置的文献检索策略相对比较宽泛:实验类型除了prospective前瞻性的以外,还包括cross-sectional横向型的和case control病例对照型的,正因为包括了这些证据等级体系里等级较低的研究类型,这篇meta整体的证据等级也只有2级(横向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只能说明相关性,不能说明因果性,可能是伤病导致过度内旋,而不是过度内旋导致伤病);实验人群除了常见的跑者、运动员、军人以外,还包括非运动人群、老人、儿童乃至运动损伤病人(毕竟有很多病例对照研究),所以总体meta结果并不针对跑步伤;测量体系也相对庞杂。这篇包含了如此多类型论文的meta目标是从总体上确定脚型/内旋到底和下肢伤、下背损伤有没有关系,而并不是内旋不正会不会引起跑步伤

在这篇系统综述论文中的meta森林图上,各种论文数据的矛盾性可见一斑。研究定性区分的脚型与伤病关系的研究数据在森林图中呈现如下(同一篇论文中能出现多组数据,例如使用不同足型测量法就能得到不同的数据,每组数据都被视为一项研究,共有66项研究):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最左边括号外的数字为Odds Ratio简称为OR,是比值比。当OR>1时,表示受伤与内旋不正有关,当OR<1时,表示受伤与内旋正常有关。森林图中央的无效竖线表示OR=1。

左侧括号内的两个数字为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置信区间,简称为95%CI。反映在右侧的森林图中,CI就是每项数据对应的横线,OR值对应横线上的小绿点。当CI横线与无效竖线(表示OR=1)相交时,结果不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在原始论文中就视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伤率和内旋是否中正无关。最下方的小菱形是把以上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合并(即meta分析)得到的结果。

可以看出,许多研究的CI横线与无效竖线相交,结果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但最后合并出来的结果是统计显著的,OR (95% CI) = 1.23 (1.11, 1.37), p < 0.001,也就是说定性地将足型分为三类时,“无论足型鉴定法如何,非中正的足型都与下肢伤有统计显著但强度不高(OR较小)的相关性,研究间有中等的异质性”。但合并不同足型测量体系这种做法是否恰当其实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之前就说过这些测量体系可不一定等价,这些测量体系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性,因为每种不同的测量体系都定义了一种不同的过度内旋。更糟糕的是,这些论文中有些根本不具有严谨的测量体系——四项研究是受试自我汇报足型,而我在前文努力想指出的一点就是,足型鉴定对研究者都是个难题,自测足型就更不靠谱了;一篇论文细节不足根本不知道是怎么鉴定的足型,而结果却惊人地好,p值极小(<.0001,其他测量体系中显著性最高的<.01),OR极大(8.05,其他测量体系里最高的仅3.44且仅有一篇论文使用,有多篇论文使用的测量体系中OR最大的FPI测量法也只有2.58的OR值),样本容量有800+,在meta中权重不小。

进行meta的前提是不同的研究都来自同一个总体,因此需要进行异质性检验,分析各项研究的数据是否是同质的,然后才能进行统计合并。而在分析是否有数据上的统计学同质性之前,首先要保证的同质性是临床同质性,如果不具有临床同质性(即循证医学中的PICO不同),例如问题的对象并不一样,那无论数据自身统计异质性如何都不能合并,必须亚组分析或者取消合并。合并不同足型测量体系的做法在临床同质性上并非无懈可击,前文已经论述过很多测量法的足型鉴定结果并不一致。将所有这些不同测量法的试验一视同仁地合并起来的时候,可能出现“被平均”的情况,一两种有效的测量体系得出的结果,可能会带动一些效果不良、与其他测量法不等价不相关的测量体系得出的结果,让结果总体变成统计显著的。反过来也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不当的合并“冲淡”了一些显著的结果,掩蔽了真实存在的差异,让总体meta的结果变得没有统计显著性。

以下我分定性和定量两类测量体系描述一下,在对各个测量法进行亚组分析后,论文中各种测量法的一些具体情况:

□ 定性测量法:

亚组分析显示,在定性测量体系中,仅有Foot posture index(有6项研究使用)和Visual/physical examination(有4项研究使用)两种测量体系的结果是统计显著的(p都<.01),也就是说只有使用这两种测量体系的试验总体呈现出定性区分的内旋不正足型可能与受伤有关。

◆ Foot posture index:

OR = 2.58,95% CI: 1.33, 5.02,P<.01,χ^2 = 8.21,I^2 = 39%,研究间的异质性较低

共有6项研究使用,这6项研究包含:2项前瞻性研究,高方法学质量的一篇研究,中等方法学质量的为五人制足球运动员研究;1项中质量研究同时有病例对照部分和前瞻性部分,受试为铁三运动员;1项中质量病例对照研究;2项中质量横向研究。可见,非前瞻性研究的数量能和前瞻性研究五五开。具体到样本容量上时差距更大:前瞻性研究样本共有316人,非前瞻性研究772人,在进行meta的时候非前瞻性研究的权重是前瞻性研究的两倍以上(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非前瞻性研究比前瞻性研究好做,很容易找到很多大样本的非前瞻性研究)。此外,这些使用FPI的研究没有一项是针对娱乐型跑者的,最接近跑者的就是铁三运动员了,但从人群身体素质、运动形式来讲还是差异很大(铁三运动员的耐力运动水平应该高于娱乐型跑者,需要的力量和柔韧性也与纯粹的跑者不同;铁人三项本身具有交叉运动的形式,有数据显示进行跑步之外的其他体育活动能降低跑步伤率),其中非前瞻性研究针对性尤其差,包括了老人研究、病例研究。

以上一点简单的分析显示,作为本篇论文中数据最漂亮的一种测量法,FPI对跑步伤的预测能力其实并不那么靠谱,支持它的证据远不算坚实,远称不上是无懈可击的决定性证据。我们至少需要有一个针对娱乐型跑者的大样本(或通过meta合并形成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而这次meta里一篇这样的都没有(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

◆ Visual/physical examination视觉/物理测量:

OR = 1.17,95% CI: 1.06, 1.28,P<.01,χ^2 = 10.94,I^2 = 73%,研究间的异质性较大

在亚组分析的表格中显示有四项研究使用了视觉/物理测量。然而你如果回到论文上文,就会发现只存在2篇使用视觉检测的论文,1篇使用物理检测的论文,2+1≠4,多出的一篇是什么情况?根据我对论文的理解,似乎是把另一篇同时使用矫形外科医生鉴定和Denis grade(一种加强版的脚印测试)的论文最后分类到了视觉测量里。所以这4篇论文的测量体系其实有3种。让我们具体看一下每一种测量法:

视觉观察:两项使用视觉观察鉴定足型的研究都在以色列国防军新兵中进行,似乎是同一群研究人员做的先后两项研究,合并这两篇论文是毫无问题的。所谓视觉观察,其实是矫形外科医生鉴定足型,要检测被测者正常站立和踮脚两种状态。所以和FPI类似,这也是只有专业医务人员玩儿得转的业务工具,和大众跑者、跑鞋厂商使用的鉴定法毫无关系。

第四篇论文同时使用矫形外科医生鉴定和Denis grade,先用矫形外科医生鉴定是否是平足,然后用Denis grade进行平足分级。论文中没有提及医生鉴定足型的具体方法。

物理检测:仅有一篇论文,研究对象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有测量者要集训至少两天,之后实习至少一天,在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专业人员指导,之后才能真正参与实验数据收集。鉴于指导测量者的专业人员是医务工作者,研究者没准算办了个矫形外科足型测量速成班。但具体所谓物理测量是怎么测量、测量的是什么量论文中并没有提及,所以如果不联系论文作者一切都只是猜测。

这四篇论文的结果异质性较大,但要我说它们从测量法上可能就有本质差异,远不能跟有官方使用手册、标准参考值的FPI相比。我倾向于应该认为应该将其视为2+1+1篇论文,而不是4篇论文,meta中合并这几篇论文的亚组分析结果参考价值不大。

◆ 其他定性测量法:

研究者用了常规的0.05作为显著性水平,以这个标准只有上述两种定性测量法是有效的。在这两种测量法之外,p值最小的测量法也有0.10且仅有一项研究使用;使用数量最多的足弓指数(上文提过的arch index,中足面积占脚印总面积的百分比,高级版的脚印测试)有27项研究使用,OR=1.06 (0.88, 1.29),p=.53,I^2 =0%(研究间没有异质性),面对这种很差很差的数据已经不是考虑有效性的时候了,应该说我们有不小把握认为用它来预测伤病是无效的;使用数量其次的舟骨高度指数(Navicular height index,一种足弓高度的测量法)有10项研究使用,OR=1.03 (0.77, 1.37),p高达0.85,I^2 =17%(异质性较小),这种测量法同样极有可能不具备伤病预测能力。

由于不具有最基本的统计显著性,其他定性测量法我们目前均认为是无效的(虽然满足了统计显著性也不一定有效,科研圈早就对p值千夫所指,把p<0.05作为显著标准一刀切的二元论做法是导致今天论文的可重复性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其中,有相当多数据表明其无效性的足弓指数和舟骨高度指数均是足底形状测量法,可以说是高级版本的脚印测试,它们的无效性也许表明了测试静态足底形状并不是预测伤病的上策。

□ 定量测量法

定量测量体系的结果更加庞杂。衡量定量测量法的是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 SMD),SMD>0表示内旋不正程度越高受伤率越高,<0表示内旋不正程度越高受伤率越低。同样,SMD的95% CI过了无效竖线(SMD=0)的视为没有统计显著性,不具有统计差异。定量体系结果如下:

以下测量法显现出高足弓和下肢伤的联系

◆ 舟骨高度navicular height:SMD, 0.34;95% CI: 0.16, 0.52; P<.001;3项研究使用,I^2 =0%,χ^2 = 1.23,研究间没有异质性

◆ 外跟骨螺距角lateral calcaneal pitch angle:SMD, 1.92; 95% CI: 1.44, 2.39; P<.00001;仅一项研究使用。

◆ 外侧距跟角lateral talocalcaneal angle:SMD, 1.36; 95% CI: 0.93,1.80; P<.00001;仅一项研究使用。

以上两种射线测量法的数据均来自同一项中质量的足球运动员第五跖骨应力骨折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容量共100人),SMD远高于其他定量测量法(除它们以外,SMD最大的才0.54,而且还没统计显著性),p值远小于其他定量测量法。

以下测量法显现出低足弓和下肢伤的联系

◆ 舟骨落差测试navicular drop test:SMD, 0.45; 95% CI: 0.03,0.87; P<.05;4项研究使用,I^2 =64%,χ^2 = 8.44,研究间异质性中等。CI下限仅0.03,到达0时就会与SMD=0的无效竖线相交不再具有统计显著性,所以目前呈现出的显著性并不稳定

◆ 静息跟骨位置relaxed calcaneal stance position:SMD, 0.49; 95% CI: 0.01, 0.97; P<.05;4项研究使用,I^2 =84%,χ^2 = 18.53,研究间异质性较大。CI下限仅0.01,显著性极不稳定


小结一下定量测量法:没有一种定量测量法能同时有效联系两类内旋不正(高足弓、低足弓)与下肢伤。显现高足弓和下肢伤联系的两种放射学(Radiographic)测量法证据非常有限,舟骨高度的数据相对来说要好得多,虽然SMD较小(0.34)。显现低足弓和下肢伤联系的两种人体测量法(anthropometric)数据的统计显著性并不稳定,异质性都不低。内旋控制理论一直更看重过度内旋/低足弓,为其专门设计了内旋控制跑鞋,然而本篇meta中定量测量法在低足弓上的数据并不良好,徘徊在显著性水平的边缘。

顺便小结一下定性测量法,也相当于总结了论文的其余部分:FPI测量法的数据OR较大、异质性较低,但这个结果三分之二以上的权重在非前瞻性研究上,证据等级不高,且这些研究没有一项是针对跑者的,对跑步伤参考价值有限。视觉/物理测量法从数据上就有很大的异质性,但从原始论文来看它们可能在测量法上就是存在本质差异的。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足弓指数、舟骨高度指数对预测伤病是无效的,而它们均是定性区分静态足底形态的测量法,脚印测试、静态3D足形扫描也是这类测量法。


(2)Neal et al.(2014)

Tong & Kong(2013)之后,最近的一个对静态足型测量法进行的meta是Neal et al.(2014),论文检索时间上限提高到了2014年4月,筛选出了21篇论文。这篇系统综述论文筛选更严格,针对性更强,只选取前瞻性试验,对不同的下肢伤和不同的测量法(这次没有什么自我汇报之类的鬼了)都进行了亚组分析。其中对证据的评估基于van Tulder et al.:较强证据(Strong evidence)指有至少3项研究支持,其中至少有两项统计同质(statistically homogenous)的高质量研究;有限证据(limited evidence)指有一项高质量研究或数项统计异质的中低质量研究支持;非常有限的证据(Very limited evidence)指的是仅有一项中质量或低质量研究支持,等级仅仅高于“没有证据”。

Neal et al.(2014)的整体结果和Tong & Kong(2013)较为一致,过度内旋是下肢伤一个极小但统计显著的影响因素。不过Neal et al.(2014)在亚组分析更为精确,把和过度内旋存在关联的具体伤病种类锁定到了内侧胫骨应力综合症(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 - MTSS,在这些研究中占所有伤病的11.5% 到44.1%)和髌股关节疼痛(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 PFPS,有人将之称为跑者膝,占研究中所有伤病的3.0% 到15.7%)上,其中过度内旋和MTSS的相关性有较强证据支持,而和髌股关节疼痛的相关性证据非常有限。在这两种伤病以外,脚/踝损伤、骨应力反应(bone stress reaction,从诊断上来说可以粗略视为非常轻度的应力性骨折)、非特定下肢过度使用损伤没有找到和过度内旋的相关性。

仅有两种伤病和内旋可能相关本身已经意味着过度内旋至多只是下肢伤一个极小的影响因素,但如果深入探讨一下亚组分析的数据,就连和这两种伤病的相关性都有待商榷。

□ 内侧胫骨应力综合征MTSS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和MTSS相关且数据可以进行meta的9项研究使用了三种定量测量体系:舟骨落差,FPI-8和静态跟骨外翻。

◆ 舟骨落差navicular drop

SMD=0.19(0.01,0.36).有6项研究使用(I^2 =0%, p = 0.82),较强证据。这6项研究独自都没有显示出和MTSS的相关性(都与无效竖线相交),但合并的结果显现出了统计显著性,然而这种显著性极不稳定,CI下限仅0.01

◆ FPI - 8

SMD=0.62(0.23, 1.02). 仅一项中质量研究使用,证据非常有限。这项实验中,得了MTSS的新兵FPI-8均值是7.45(标准差3.17),未得MTSS的FPI-8均值是5.47(标准差3.15),两组之间的FPI-8得分有显著性差异,但巨大的标准差说明个体层面还存在着很大差异,而且如果用FPI-8进行定性脚型分类的话结果还没这么好。研究者使用的有八项参数的FPI-8是旧版的Foot posture index,新版的是六项参数的FPI-6,FPI-6比FPI-8更加有效(Keenan et al., 2007)。

◆ 跟骨外翻calcaneal eversion

SMD=0.33(0.05,0.61). 两项中质量研究使用(I^2 = 0%,p = 0.51),有限证据。CI下限仅0.05


当把所有这三种测量法得出的结果合并到一起时,效应量更大的有限和非常有限的证据的实验数据平均到舟骨落差上,最后meta的总体结果就不像舟骨落差亚组分析出来的那么不稳定,得到了过度内旋和受伤有较强证据的相关性,SMD=0.28 (0.14,0.42),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I^2 = 0%,p = 0.56)。不过SMD仍然较小(0.28),联系的强度较弱。

然而这三种测量体系的相关性是存在问题的。舟骨落差与FPI没有直接联系,FPI只测量站立时足弓的构形(这也仅仅是FPI中的一项参数),然而无论足弓在站立时高低如何,舟骨落差都可能有相近,比如说,低活动性的平足和低活动性的高足弓的舟骨落差都很低,但因为足弓形状不同,得到的FPI分数是不同的。而静态跟骨位置测试仅仅是FPI中的一项参数,试验中用的FPI-8可是有八项参数的(新版FPI-6是6项参数)。

运动理疗师Blaise Dubois认为这篇论文的数据稳定性、选取合并的方式、临床实用性等存在问题,论文作者在回复时说他记得有论文显示这些测量法有中等相关性,不过并没有给出原始论文。此外,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就能足以让合并无懈可击吗?理想的meta中不同研究应该属于同一总体,但几乎没有两种足型测量法是完全等价的。总之,能否合并这些结果还存在争议,我个人倾向于认为不能简单合并。

◆ 定性测量体系

RR=1.09(0.78,1.52).两项中质量研究使用(I^2= 0%, p = 0.41),有限证据,无统计显著性

当使用非连续的测量体系将足型分类时(分类基于舟骨落差是否大于10mm),有限证据显示MTSS和足型的种类并没有相关性。


□ 髌股关节疼痛 PFPS

◆ 舟骨落差navicular drop

SMD=0.33 (0.02,0.65).仅一项中质量研究使用,证据非常有限。CI下限仅0.02

◆ 定性测量体系

RR=1.22(0.73,2.02).两项中质量研究(I^2 =0%, p = 0.95),有限证据,无统计显著性

两项使用定性足型分类(使用FPI和舟骨落差分类)的试验均显示过度内旋足型与PFPS没有相关性,它们的合并结果也是“没有相关性”。不过,虽然从数据上来说这两项试验不存在统计异质性(I^2 = 0%),但FPI和舟骨落差这两种测量体系能不能合并还不好说。


□ 非特定下肢过度使用损伤

非特定下肢过度使用损伤就是未分类的总体下肢伤,也就是整体的运动伤率。

◆ FPI - 8

SMD=-0.50(-2.28, 1.28).一项高质量研究使用,有限证据,无统计显著性。这是一项对128名铁三运动员进行的为期10周的追踪研究,而FPI-8的数值变化并没有显著影响伤率(FPI数值越大,内旋程度越大)

◆ FPI-6(定性)

RR=1.18(0.68,2.04).一项高质量研究,有限证据,无统计显著性。这是一项对730名娱乐型跑者进行的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实验开始时有927名受试,在一年中退出了197人),而根据FPI-6将脚型分成五组时(高度外旋/外旋/中正/内旋/高度内旋五种足型),根据使用BMI修正后的模型的计算结果,内旋不正的脚型与中正脚型之间并没有统计差异(受试不分脚型一律使用缓震系跑鞋Adidas Supernova Glide 3)。

◆ 数据无法进行meta的研究

对非特定下肢过度使用损伤筛选出了4篇论文,仅有以上两篇的数据能够进行meta。以下简述一下没有进入meta的两篇论文

对449名海豹突击队员进行的为期两年的追踪研究显示了一些下肢过度使用损伤的风险因素。摘要里写了好几个风险因素,但回到原文会发现,有些因素的影响连最基本的统计显著性都没有(p>0.10),有些因素的p值仅仅小于0.10,以常规的0.05作为显著性水平来算的话,这些因素都不算风险因素。实验中对足型的测定同时用了静态和动态两种方法:静态足型的测定用的是骨骼足弓指数bony arch index,是舟骨高度与足部长度(从跟骨到跖趾关节)之比;动态足型的测定使用的是行走时测得的动态足弓指数dynamic arch index,为中足触地面积与足部(从跟骨到跖骨头)触地面积之比;静态与动态足弓测量法的数据有相当大的不同,只有较弱相关性(r = 0.22 ~ 0.24)。

有统计显著性的风险因素具体数据如下:在穿鞋情况下测得的动态平足与应力骨折有相关性,p<0.10,RR=2.45,95% CI 0.89-6.70;跟腱炎与后足内翻程度较大有关,p<0.10,RR=2.79(0.91, 8.55);跟腱炎与踝背屈较小(可能由于腓肠肌较紧)有相关性,p<0.05,RR= 3.57(1.01, 12.68),CI下限仅1.01(不过效应量比较大,问题不是很大)。

第二篇未进入meta的论文是对532名新跑者进行的13周追踪研究。男跑者受伤的风险因素包括:较大的身体质量指数BMI,HR=1.15,95% CI 1.05-1.26;过去一年中的旧伤,HR=2.7(1.36-5.55);过去参与过无轴向压力的运动(游泳和骑行),HR= 2.05(1.03-4.11)。女跑者的风险因素仅有舟骨落差,HR=0.85(0.75-0.97)。


论文全文总结:

我认为Neal et al.(2014)系统综述论文并不能决定性地证明静态测量出的内旋程度和下肢伤有联系,即使是有“较强证据支持”的MTSS其实证据也远算不上坚实。meta虽然在一些证据等级体系中地位要高于随机对照试验,但meta对论文的选取、合并过程不是都没有争议,meta也存在着可重复性问题。

这篇论文的作者们还有第二篇分析动态测量与伤病的meta分析论文Dowling et al.(2014),结果更加不确定。研究者只找到了一些中低质量的论文,从中找出的风险因素的证据是有限至非常有限。而且在临床实用性上,研究者承认并不清楚这些风险因素在没有复杂设备的条件下能不能用于临床检测,也不清楚是否能改变这些因素从而预防或处理伤病。


Neal et al.(2014)之后,又有了一些新发表的结果,可能会影响以后的meta。例如,Malisoux et al.(2016)发现,在使用缓震系跑鞋的跑者中,有过度内旋的跑者存在更高的伤率。还有一些没被包括在已有meta里的论文,例如Teyhen et al.(2013)的报告,日后的meta如果包括了这些论文结果可能会有变化。meta这种实证研究(集邮,手动狄拉克微笑)的方法对论文的选取、合并有很高要求,即使是同一个课题,论文筛选、合并的方法不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包含新论文的meta也有可能推翻之前meta的结果。

总之,对于内旋和下肢伤到底有没有、有多少联系这个争议问题,我们只能期待下一项高质量前瞻性试验和下一篇严谨的meta的结果,通过不断增大数据池以回归均值,让我们能更接近真相,科学就是个错误不断减少的过程。就像经典的抛硬币实验,实验者必须扔足够多次才能接近真相。但如果硬币两面有明显重量差异的话,其实扔的次数比较少也能显现出结果,而两面的重量差异越小(效应量越小),就越难通过抛硬币来判别差异,需要的抛硬币次数就越多。从目前有关内旋和下肢伤的各种科研数据的矛盾性上来看,硬币的这两面即使有重量差,差值也非常小,内旋不太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因素。


(3)脚型分类真的合理吗?

讲完了数据,我想回过头来问一个很多人都问过的问题:把千变万化的人脚,分类到几种足型里,认为其中一种最好,应该把其他足型都“矫正”到这个“完美”足型,这种范式真的合理吗?

在上文对一些论文数据的分析中,我们就已经对人的个体差异性略见一斑,跑步科研中充满了个体差异。而涉及到内旋时,数据显示,后足内旋外旋的关键关节距跟关节,从骨骼解剖层面上就有个体差异,有的人距跟关节有两个关节面,有的人距跟关节有三个关节面,每种关节面构型之下还有亚种(Bruckner,1987Campos & Pellico,1989);人与人之间的足部动力学差异很大,这种现象非常正常(Nester,2009)。因此合理的推测就是,人们的足部功能表现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他们的“理想姿态”(如果真的存在的话)因人而异,可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最佳姿态,不存在普适的最佳内旋程度,把不同的人都“矫正”到相同的姿态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点我有疑问的是所谓内旋正常的定义(且不说内旋的“正常”应该是因人而异的)。按内旋分类是一种基于形态学的分类法,而非基于功能的分类法(上文有综述论文提过,形态学分类往往隐含一个有待商榷的基础假设,形态决定功能),而形态学上的“理想形态”可不对应于事实。比如说,研究者们往往假设跟骨和胫骨之间没有夹角的“理想”情况属于“正常”或“中性”,把跟骨角度的标准值定位到了0±2度,但人群中的跟骨角度均值其实是5-6度左右,按理想标准都属于中等外翻(Sobel et al.,1999)。在我多次提到的FPI测量法里,0分是标准中正,各项参数的0分都很“形态理想”(比如跟骨和胫骨没有夹角),大于0的都是形态学上的过度内旋,小于0的都是内旋不足。但FPI总分的标准化数据里,却把中正足型的范围定义在0 - 6,健康成人的均值约为+4,(Redmond et al.,2008,其中提到之前有多项研究一致发现人群均值超过了+5),也就是相对完美形态而言,人群中的“正常”其实是中等的过度内旋(人群的种族成分没有特别提及,但亚裔应该不会是主体。黑人的平足相对其他人种更多一些)。所以,理论上假设的“理想形态”并不符合实际,如果按这种理论,那大多正常人都有“病”。个人觉得,“理想足型”就有点像以柏拉图固体为基础的开普勒太阳系模型,或者古希腊人的正圆行星轨道太阳系模型,是拍脑门子的美学创造,而不是反映事实的严谨模型。古希腊人认为正圆最对称最美,所以完全不能设想行星竟然不是正圆轨道,而是不对称、不美的椭圆轨道;开普勒曾提出五种柏拉图固体对应于五大行星轨道的太阳系模型,优美地解决了行星轨道半径的问题,但这个理论连行星的轨道速度都预测不了,也不能解释除了五大行星之外其他行星、卫星的轨道半径。这些太阳系模型虽然优美,却不能符合精度越来越高的观测数据,最后均被淘汰,现在我们有了基于广义相对论(它解决了水星近日点进动的问题)、复杂而丑陋但是最接近观测事实的太阳系模型。“美”从来不意味着“真”。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开普勒的柏拉图固体太阳系模型。很美,但是毫无意义。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4)本章总结:

研究内旋和伤率相关性的大量研究显现出互相矛盾的结果,争议至今仍未完全平息。最近的两篇系统性综述论文对多项研究的数据进行了meta,显示出内旋和下肢伤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很弱的联系,但远非决定性证据。

此外鉴于目前各种试验和meta结果的矛盾性,内旋应该不可能和下肢伤存在统计显著并且效应量大的联系,或者说我们没有很大的把握认为内旋程度会极大地影响受伤率,否则的话所有试验都会一致地显示出内旋不正是个极大的危险因素,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在一些高质量试验中它根本不影响伤率。

另外,形态学中所谓的“理想足型”本身就是个问题。人类从骨骼关节层面上就是不同的,不存在普适的最佳足型,把不同的人都“矫正”到相同的姿态是没有道理的。而且,人群数据表明,健康成人的足型均值其实根本不是理想中正,而是中等程度的过度内旋,按“理想足型”的说法那正常人都有“病”。


三、支撑/控制跑鞋真的能控制内旋吗?

相对研究内旋和下肢伤的那些浩如烟海的文献而言,研究支撑跑鞋对内旋影响的高质量论文简直少得可怜。这个主题下我见过两篇系统性综述论文,自己也见过一些综述论文没有引用的原始论文,但里面真正意义上对现代支撑跑鞋有参考价值的论文屈指可数,字面意思上的屈指可数。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所谓支撑/控制跑鞋和缓震跑鞋的区别,因为本文讨论的内旋控制理论的假设是这类跑鞋有独特的内旋控制技巧,相比缓震跑鞋而言能抑制内旋。因此,论文必须研究支撑/控制跑鞋与缓震跑鞋的设计差异,如果研究的对象是支撑跑鞋、缓震跑鞋给钱都能上的妖艳贱货,那它对三类鞋的选择就毫无意义。那么,支撑跑鞋和控制跑鞋真正区别于缓震跑鞋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支撑系跑鞋相比常规的缓震系跑鞋有专门的内旋控制设计,这些设计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从后跟内侧延伸至足内纵弓下方的高密度支撑中底,被称为medial post(但也有人将中底侧面的TPU支撑片称为medial post,如Esculier et al.,2015)。可以说市面上九成以上的支撑跑鞋和所有控制系跑鞋都有这个设计。我这里列举出所有不是用内侧高硬度中底控制内旋的支撑跑鞋:Brooks Pure Cadence 5、Transcend,HOKA ONE ONE Infinite,这三双均是鞋底两侧有突起的导轨;Altra Provision 2.5、Impulse是中底内侧的高度比外侧更高(New Balance Fresh Foam Vongo也是内侧更高,但它也同时提高了中底内侧Fresh Foam的密度)。如果非要再提的话就加上美津浓的全线支撑系产品,它们均使用扇形Wave,中底材料本身没有密度差。但扇形Wave的效果就是提高内侧中底的硬度(内侧Wave更陡更密),效果应该类似于中后足内侧的高密度中底。还有其他不用medial post的支撑/控制跑鞋吗?“舍此之外,备实不知。”其余所有支撑/控制跑鞋都有medial post。因此我认为,支撑系和控制系跑鞋区分于缓震系跑鞋的代表特征就是中后足内侧的高硬度中底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级支撑系跑鞋 ASICS Gel Kayano 23,中底绿色的部分是高密度材料)

[Rakuten]Asics亚瑟士 GEL-KAYANO 23男士稳定支撑慢跑鞋 橙色tjg943-0990 24.5939元Kayano 23鞋面外层依旧使用了Fluidfit鞋面技术,使用的织物面料与ASICS的Gel-Quantum系列的鞋面材料非常相近,手感要比Kayano 22好很多,另外在Kayano 23的内侧鞋面加入了ADAPTIVE STABILITY自适应控制技术,利用鞋面上大大小小方向不同的透气网格实京东全球购去购买


至于支撑跑鞋和控制跑鞋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只在于内旋控制的程度。控制跑鞋的内旋控制程度更令人发指,最著名的控制系跑鞋之一的型号名可是叫Beast(野兽)。但这个“度”的区别确实不算非常明确,一些支撑跑鞋的支撑很强很强,都不好说算支撑系还是控制系,比如有全掌内侧支撑架的Nike Zoom Odyssey。为了明确分类,这里只提定义最严谨、技术最专业的控制系跑鞋,这样的跑鞋一只手数得过来,Brooks Beast 16(*级)、Addiction 12(次*级),Saucony Redeemer ISO(*级),New Balance 1340 v2(*级),ASICS Gel Foundation 12(次*级)。从设计角度来看,它们虽然同支撑跑鞋一样有内侧高硬度中底,但高硬度材料的密度、使用量都大大提高了。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它们的中底侧面大多有TPU片支撑,起类似扶壁的作用(但有一个例外,Brooks Addiction 12并没有TPU扶壁),而当今的支撑跑鞋、缓震跑鞋里基本看不到TPU扶壁。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级控制系跑鞋 Brooks Beast 16,中底灰色的部分是高密度材料,黑色的骨架是TPU扶壁)

Brooks Men's Beast '16159.98美元美国亚马逊去购买


基于以上内容,我认为,要真正研究支撑/控制跑鞋究竟能不能控制内旋,就应该首先研究内侧高硬度中底能不能控制内旋。这一设计是目前最主流、最标准、最有代表性的内旋控制技术,在很多跑鞋中是主要甚至唯一的专项内旋控制技术。那有没有相关研究呢?很可惜,我一篇相关论文都没找到。也许是鄙人不才不擅长查找论文,不过我知道的是一些研究者也完全找不到这样的论文。我曾看过两篇研究支撑跑鞋能否控制内旋的系统综述论文,里面进行了相关文献检索,检索到的论文无一是针对性研究medial post的。跑姿分析大师、活跃的研究者Jay Dicharry在12年发售的《Anatomy for Runners》一书中也说过,他从没看到有一丁点证据显示medial post有用。

完全找不到medial post研究这件事确实相当尴尬,那退而求其次,有没有对比支撑/控制跑鞋和缓震跑鞋的论文呢?有,但我仅仅能找到3篇,而且试验用鞋可以说相当没有代表性,因为这些实验都有些年头了,型号太老。这里还是细说一下这仅有的三篇论文。


缓震跑鞋VS支撑/控制跑鞋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上图来自Butler等人的原始论文。左为缓震系跑鞋1022,右为控制系跑鞋1122)

Butler et al.(2006)Butler et al.(2007)都是场地跑(而非跑步机跑),使用了控制系跑鞋New Balance 1122MC和缓震系跑鞋New Balance 1022NC。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两双鞋有相当大的差异。1122鞋底平直且在中底之上有一片固定鞋面的硬纸板(所以说鞋楦设计属于straight cardboard last),1022的中足是架空的(semicurved last),中底直接连接鞋面(而当今的跑鞋主流工艺是Strobel Last,在中底之上有一层织物或者泡沫材料固定鞋面),架空的部分使用了TPU拱桥作为支撑,且TPU片延伸到中底的侧面形成了扶壁。这两双鞋前后掌都有Abzorb夹层,但1122MC中后足内侧还有高密度中底,且在后足中底侧面有TPU支撑片(Rollbar)。研究者挑选这两双鞋是因为这是他们能找到的内旋控制最强和内旋控制最弱的跑鞋,1122是为体重102kg以上严重过度内旋的跑者设计的(*级控制系跑鞋),1022则完全没有内外不对称的内旋控制设计。

Butler et al.(2006)的样本是20名高足弓跑者+20名低足弓跑者,实验时先穿哪双鞋测试是随机的。实验中发现1122相比1022,跑者跑步时的外翻峰值(peak eversion)减少了11%,外翻冲量(eversion excursion)减少了6%。

Butler et al.(2007)的样本是12名高足弓跑者+12名低足弓跑者,两双鞋的测试之间间隔一天。这项实验中,无论是低足弓跑者还是高足弓跑者,外翻峰值(peak eversion)和外翻冲量(eversion excursion)都不被鞋影响。这项试验的特别之处在于考虑了体力因素,记录了从起跑和结束时的数据。低足弓跑者的胫骨内旋峰值(peak tibial internal rotation - PTIR)在跑步前后发生了变化,穿缓震跑鞋的跑者PTIR在疲劳时变得更大,穿控制跑鞋的跑者PTIR反而在结束时减小了(前后差值都是1度左右)。高足弓跑者中则不存在任何和内旋有关的发现。


Cheung & Ng(2007)的第一作者是运动医学、生物力学专家Roy T H Cheung陈方灿博士,是跑步机跑步实验。实验中有25名女性娱乐型跑者,都是内旋足,对内旋足的检测使用了物理检测(包括检测距跟关节位置)和视觉检测(监测动态后足角度)。实验中使用了内旋控制跑鞋Adidas Supernova control(论文中称其为控制跑鞋,但这点有争议,跑者世界将其与支撑系跑鞋并列)和缓震系跑鞋Adidas Supernova cushion。研究者没有给出具体跑鞋代数,也没有给出实物图,只说了是最新款,个人推算似乎在Supernova cushion 5左右。Supernova cushion 5在中底侧面的中足部位有TPU扶壁,这是当时跑鞋的普遍设计之一。Supernova Control中底内侧的TPU扶壁设计更夸张,应该有更高的支撑强度,且中底内侧是高密度的,也就是说有medial post。对两双鞋的测试在一周中分开进行。

陈博士等人发现,无论跑者有没有疲劳,穿缓震跑鞋的时候后足角度都大于穿控制跑鞋的时候(p<0.01)。在疲劳时,如果跑者穿缓震跑鞋,后足角度会增大6.5° (95% CI 4.7–8.2°,p<0.01),穿控制系跑鞋的跑者仅有非统计显著的微小变化(0.7° ,95% CI 0.3°-1.4°,p=0.06)。不过回头看看每位跑者的数据,我们会发现,个体的差异性大得可以,后足角度最大能相差十几度(均值也才十几度)。涉及后足角度的变化时有更多个体差异性:总体趋势虽然是穿缓震跑鞋的跑者疲劳后后足角度会增大,但有几位跑者疲劳前后的后足角度非常接近,其中两位疲劳后的后足角度反而会略微减小;总体趋势虽然是穿控制跑鞋后足角度更小,但也有跑者穿控制跑鞋疲劳后反而后足角度比穿缓震跑鞋时还略微增大(15.50 vs 18.40);有的跑者无论穿什么跑鞋,疲劳前后的后足角度差异都非常小(19.11→20.35,14.21→14.22);有的跑者初始后足角度很小,疲劳后会变得很大,穿了控制跑鞋以后则前后差异大大减小(7.20→19.29,5.90→7.07)。我想表明的是,即使同样被分类到内旋足,跑者与跑者之间也有巨大的个体差异,对鞋的反应也有巨大的个体差异,跑步是一个个体差异极大的领域,对跑者做个体性的临床建议是需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的。此外,研究者本来是以6度为界划分是否是过度内旋足的,但即使穿上同时有medial post和内侧TPU扶壁的跑鞋,25名跑者中也仅有两位的后足角度缩小到了6度以内,且他们疲劳后后足角度都超过了6度,也就是说支撑跑鞋几乎不能把跑者的跑姿真正“矫正”到中正。


现在分析一下三篇论文的数据。前两篇论文都来自Butler的课题组,实验的的设计极其接近,跑者分组、数据测量、跑鞋使用都是相同的,然而数据却互相打脸。第一篇论文发现控制跑鞋能略微减少外翻峰值和外翻冲量,第二篇论文发现这两个量不受鞋类影响,这算是亲身演示了实验的可重复性问题(对于如此小的样本,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了)。第二篇论文中,研究者仅在低足弓跑者中发现了PTIR与鞋类、疲劳的联系,高足弓跑者中却观察不到任何和内旋有关的现象。(两篇论文倒是在控制系跑鞋的缓震能力比缓震系跑鞋更差这点上达成了一致)

陈博士的论文与Butler等人的论文也有相左。他们发现控制跑鞋能减少内旋足的后足角度,与Butler等人的第二篇论文相悖;他们发现疲劳时穿缓震跑鞋的跑者后足角度会明显增大,Butler等人的第二篇论文中并没有这种情况。这些不一致性让我们难以从这几篇论文中得出什么结论,无论正方还是反方都能挑选自己喜欢的那一篇论文,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话说回来,即使这几篇论文有一致的结果,它们极小的样本容量、老旧的试验用鞋也远远没法证明当今的主流支撑/控制跑鞋对跑者究竟会有何影响。如果某种药品仅仅做了3项加起来不到100人的临床试验,试验用的药品还是10年前的版本,那新药对人体的影响显然完全不明确,根本不可能通过药审。谢天谢地,跑鞋工业可从来不认为自己需要药审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上图来自Rose等人的原始论文。左为缓震跑鞋Wave Rider 11,右为支撑跑鞋Wave Inspire 4)

在这三篇论文之外其实有一篇比较新的论文Rose et al.(2011),比较了缓震跑鞋Wave Rider 11和支撑跑鞋Wave Inspire 4(很有代表性的两双鞋,和它们的最新代都没有明显的设计差异)。但论文的方法学质量不高,完全没有做随机处理,所有受试都是先穿缓震跑鞋,之后很快换成支撑跑鞋,因此不能避免跑鞋前后顺序带来的影响(这种论文在做meta的时候一般会因为方法学问题直接被筛掉)。虽然因为方法学问题我们不能对这项试验过于看重,但它提供的数据还是很有意思的。我仔细看了论文全文,终于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篇都写着四个字“个体差异”。

这是一项跑步机跑试验,论文的结论是穿支撑跑鞋胫骨的水平面旋转更小(平均差异1.38°, 95% CI 0.03 ~ 2.73, P= 0.04,显著性接近边缘)。单看论文摘要里的这句结论似乎证明了支撑跑鞋能让人跑得更稳定(许多大众媒体进行科学报道就经常这样对论文断章取义大做文章),但看看全文你就会发现,这种统计显著(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的系统性差异的效应量(effect size)实际上非常非常小,个体差异的差值远远大于系统性差异。支撑跑鞋下的旋转量均值10.9°, 标准差5.3°,缓冲跑鞋下的均值12.9°, 标准差6.4°,标准差高达均值的一半。在个体层面上,32位跑者中仅有24位能测得有效数据,有最大差值的一位受试差值达到了11°(缓冲28°/支撑17°),有两位差值6°(20°/14°,10°/4°),有五位跑者(这已经超过有效数据的五分之一了)的缓冲跑鞋胫骨旋转量反而比支撑跑鞋小(最多能小6°,10°/16°),有两位跑者支撑、缓震跑鞋并不影响他们的胫骨旋转量。没错,这篇论文也许发现了支撑跑鞋可以系统性地减小胫骨旋转量(这个平均减小量本身非常小,难以说明有多少临床重要性),但它更加有力地说明了个体差异能有多大,对某些跑者支撑跑鞋能大幅降低他们的旋转量,因此也许可以作为增强他们跑步稳定性的手段,但对某些跑者这个效应恰恰相反还反作用很大,还些跑者会发现这东西就是没卵用的安慰剂。对这种不稳定的东西进行临床型的个体应用必须高度结合个体情况,不能简单地“开处方”。如果一种药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几率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加重病情,那简单粗暴地对所有病人都使用这种药显然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当然,有这么大反作用几率的药肯定过不了药审,但不知道有多少跑步从业者、跑者把跑鞋矩阵当做医疗处方来用,试图用装备解决伤病(靠装备解决伤病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做法),而不知这处方、处方药有多不靠谱。本篇论文中仅仅暴露了美津浓扇形Wave和平行Wave带来的个体差异,但跑鞋的其他许多设计元素同样具有极大的个体差异,必须紧密结合跑者的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而不是依赖于不靠谱的“处方”。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可见个体差异之大)


可能影响内旋的鞋类设计

除此以外,我还是花些篇幅说一下那两篇有关内旋控制跑鞋的系统综述以及其他和主流支撑/控制跑鞋关系不太大的一些研究。提这些主要是想说明,别以为只有支撑/控制跑鞋能控制内旋,相当多的鞋、相当多的鞋类设计都可以影响内旋。稳定型跑鞋、内旋控制跑鞋其实是两个非常非常差的名字,就像缓震跑鞋也是个坑爹名字一样,难道除了缓震跑鞋外的跑鞋都没有缓震?只要有鞋底,即使是五指鞋那样的超薄橡胶,都有缓震作用,都能影响人的生物力学行为(Hollander et al.,2015)。类似的,只要有鞋底,有鞋面,就有一定的稳定和影响内旋的作用,缓震系跑鞋并非没有支撑/稳定/内旋控制。

我见过的那两篇关于内旋控制跑鞋和内旋关系的综述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运动医学、生物力学专家Roy T H Cheung陈方灿博士,两篇论文共四位作者都属于香港理工大学(陈博士的四个硕士及上学位都在美国,论文发表时他在港理工任副教授)。第一篇综述论文Cheung,Wong and Ng(2011)发布于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期刊,第二篇综述矫正鞋垫、内旋控制跑鞋、肌效贴对内旋影响的论文Cheung,Chung and Ng (2011)发表于运动医学领域的著名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BJSM)不列颠运动医学杂志。这两篇综述论文里一共只有两篇论文真正对比了支撑跑鞋和缓震跑鞋,综述中引用的其他论文和我自己额外看过的论文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赤足效应

以下实验均是对比穿鞋跑和赤足跑。Divert et al.(2005)Fukano et al.(2009)Grewal et al.(2014)试验用鞋分别是常规跑鞋(无额外稳定设计,我猜是缓震型跑鞋)、Adidas Response Cushion(一双缓震系跑鞋)、受试自己的鞋(那项试验并非针对跑者,受试有人穿着网球鞋。那篇论文至今无人引用,感觉不是什么高质量研究,我在这里提它只是因为它用了坑爹网球鞋却仍然有内旋控制的结果),他们发现赤足相对穿鞋时后足外翻更大/胫骨旋转更大;Stacoff et al.(1991)Vagenas & Hoshizaki, 1992Morley et al.(2010)试验用鞋分别是跑鞋与钉鞋、未说明的跑鞋、受试自己的跑鞋,他们发现赤足时外翻会减小;Eslami et al.(2007)试验用鞋是沙滩凉鞋,发现穿不穿鞋并不影响内旋。这些实验结果互相矛盾,实验设计各有差异,我们很难从中看出赤足究竟会怎么影响、乃至于到底影不影响内旋(个人的观点是,跑鞋的影响从来就是因人而异的,赤足效应也同样如此)。

有些人(包括一些研究者)在以上论文选取了一部分作为鞋会减小内旋的证据,但就算不考虑反方证据的存在,这种论述也是不严谨的。这些实验的受试均不是习惯赤足跑者,我认为急性的赤足效应才是他们真正研究的内容——与其说他们发现鞋比光脚能减少内旋(这类研究应该针对习惯性赤足跑者,让他们穿上鞋测试),不如说他们发现习惯穿鞋的人突然要光脚跑时会有更大的内旋。

另外,即使我们不探讨急性和慢性效应之间的区别,他们的参照对象也是赤足跑,而绝大多数人不会真正光脚去跑。大多跑者想问的可不是自己要穿鞋跑还是光脚跑,而只是想知道自己究竟选一双常规跑鞋还是有额外支撑的内旋控制跑鞋,而这些研究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这些研究对本文主题的参考价值仅仅是:几乎所有的鞋都与赤足不同,都可能影响人的内旋,这可远非支撑/控制跑鞋的专利。

2.跑鞋极简度

Sinclair et al.(2014)研究了赤足跑以及五双极简类跑鞋(从底最薄的五指鞋到中度缓震的Free 3.0)。受试是习惯穿鞋的后跟跑、中性足跑者,他们日常会穿五双极简类跑鞋之一,但并不用它们来跑步(不过好歹比一些研究赤足效应的实验中受试连常规跑者都不算的情况强多了)。实验发现光脚和一些极简类跑鞋相对传统跑鞋(实验中使用的是Saucony Pro Grid Guide 2,一双有双密度中底和内侧硬质TPU支撑的支撑系跑鞋)会有更大的外翻(eversion)和胫骨内旋(tibial internal rotation)。

Hamill et al.(1988)比较了他们那个年代的慢跑鞋和竞速鞋(racing flat)。慢跑鞋中底在EVA之外有PU部分,更硬(但我不知道PU具体是怎么分布的),并且慢跑鞋的后跟稳定器更硬,鞋底更宽。结果是竞速鞋会有更高的最大后足角度、后足总活动量。不过这项90年代之前的研究对现代跑鞋参考价值显然非常有限,跑鞋工艺已经有大幅进步,比如说由于鞋楦工艺的改变(Strobel Last)鞋底可以做得更宽,让所有跑鞋的稳定性都有上升。

这两项研究均发现,更极简的跑鞋有更接近光脚的表现,也就是更大的内旋(Hamill等人研究的虽然是竞速鞋,但竞速鞋相对慢跑鞋而言就是相对极简的跑鞋,各种结构为了减轻重量都有简化,所以我认为他们和Sinclair等人的研究是类似的)。这些跑鞋极简度的差别体现在许多许多方面,但具体是那些元素的简化影响了内旋,由于缺乏针对性研究,我们并不知道。

3.鞋底硬度

Clarke et al.(1982)Hamill et al.(1992)De Wit et al.(1995)Milani et al.(1997)Kersting & Brüggemann(2006)一致发现,更硬的中底材料会减少内旋的最大值。这些实验中鞋底的硬度差异是对称的,整个中底(或者后跟/跟骨中心的中底夹层)的材料都有硬度差异,而不像我们常见的双密度支撑中底在内侧加硬。

这些论文能说明的仅仅是鞋底硬度,或者说缓震性对内旋的影响。问题是,鞋底硬度在所有鞋之间都有区别,而不是支撑/控制跑鞋区别于缓震跑鞋的特异性设计。有些支撑跑鞋确实比它们的缓震系兄弟更硬,例如Kayano所用的中底硬度高于Nimbus,但与此同时,还存在无数更硬的缓震系跑鞋,比如没什么材料技术的实用跑鞋、技术落后万年的复古跑鞋,难道有人会推荐内旋足穿那些吗?从没有商人宣传自己的跑鞋更硬所以能控制内旋吧。

但话说回来,这确实是个符合跑鞋常识的情况。越软的跑鞋中底越容易形变,就越难顶住内旋的脚。偏硬的跑鞋相对来说稳定性会更好,无论它是缓震跑鞋还是支撑/控制跑鞋。对有的跑者来说,一双比较坚实的缓震系跑鞋就已经非常稳定了。

4.鞋底倾角

一般的鞋底内外侧的高度是一致的,没有横向倾角。但如果内外侧有高度差,那就有横向倾角,可能影响内旋。Perry & Lafortune(1995)Milani et al.(1995)一致显示,内侧加高、带有倾角的鞋底能减少内旋。

倾角设计在跑鞋中相当罕见,过去的几十年间仅有少数跑鞋使用过,目前把倾角当做主要内旋控制技术的支撑跑鞋仅有Altra Provision 2.5、Impulse(NB Fresh Foam Vongo也有倾角,但它也同时提高了中底内侧Fresh Foam的密度,那是主流的medial post设计)。缓震系跑鞋中,也有一些跑鞋中底内侧比外侧厚,所以倾角设计并非支撑/控制跑鞋独占。

5.加宽鞋底与硬质后跟

Clarke et al.(1982)Nigg & Morlock(1987)发现加宽鞋底(中底的下表面比上表面更宽)会减小最大内旋程度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上图来自Clarke等人的原始论文,Angle of Flare指的是鞋底加宽的角度)

加宽鞋底与跑鞋工艺息息相关。在80年代,跑鞋还大量使用纸板固定鞋面,那时的跑鞋鞋底都非常非常窄,就像上图所示的那样(很多复古跑鞋至今还是这个样子,底非常窄)。Strobel Last出现以后,鞋底可以比鞋面宽得多。加宽鞋底已经成为了跑鞋的主流设计,并非支撑/控制跑鞋独占,甚至并非慢跑鞋独占,Kinvara等轻量跑鞋都有加宽鞋底。

硬质后跟同样是今天烂大街的设计,虎走这种精英竞速鞋都有硬质TPU后跟。不过这个设计的科研证据问题是比较大的。Nigg et al.(1988)显示硬质后跟稳定器似乎能控制内旋,但前文在探讨内旋测量时就提过,把运动捕捉标记放在硬质后跟上会产生不小的测量误差。Van Gheluwe et al.(1995)显示后足会在硬质后跟内继续内旋,如果使用皮肤标记,那硬质后跟和软质后跟测得的跟骨外翻程度并没有差异;Stacoff et al.(2001)显示,如果使用骨骼标记(运动捕捉的金标准),那就观察不到鞋面标记显示的加宽鞋底带来的内旋控制作用。


支撑跑鞋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

1.量产的支撑跑鞋即使能控制内旋,但能真正把每个过度内旋程度不同的跑者都准确矫正到中正足型吗?

临床证据非常良好的医用矫正鞋垫是定制产品,而支撑/控制跑鞋是量产货。我们从数据上已经知道,人们对相同跑鞋的反应是相当不同的,每个人被矫正的程度都不同,有的人甚至出现了反作用。因此,我没有任何理由相信量产的支撑跑鞋能智能地将每一个内旋不同的跑者都矫正到中正。我曾经看过一篇爱燃烧文章,作者在跑鞋厂商的实验室中进行了实测,发现量产跑鞋并不能对症下药。

2.支撑/控制跑鞋不会在控制内旋的同时,引起其他危害吗?

这个问题本身过于宽泛,如果想证明它们不引起其他危害,必须把所有可能的危害全考察一遍,然后才可能得出结论。不过就我所知,已经有少量证据显示它们有潜在的不良影响。

Kerrigan et al.对比了Brooks Adrenaline和赤足,发现穿支撑系的Brooks Adrenaline相比赤足而言,髋内旋力矩增大了54%,膝屈力矩增大了36%,膝盖内翻力矩增大了38%。研究者的推测是加高的、内侧加硬的中足导致了这些力矩的上升。这些结果当然是非常初步的,以赤足作为对照组的论文对跑者的实际参考价值也有限,但它确实暴露了支撑跑鞋有产生副作用的可能。

跑姿分析大师Jay Dicharry《Anatomy for Runners》一书中说,最大内旋发生在中间阶段(midstance)之后,是在后跟离地之后,这意味着放在后足内侧,本身目的是“阻止”内旋的medial post在最需要它出力的时候根本接触不到地面。此外,他在实验室中发现,内侧加硬的medial post会让大多数跑者将接触点转移向内侧。当接触点转移向更硬的内侧中底时,足部向上传导的力也会变化。这个杠杆会很大地增加膝盖内侧的压力,有时候能高达38%,而膝关节炎的主要成因之一就是膝盖压力过大。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上图来自《Anatomy for Runners》。正常情况下的力臂是那条实线,medial post将其延长为那条虚线。膝关节中心和地面反作用力之间距离的增加提升了膝盖受到的剪切力)


本章小结:

没有人真正研究过现代支撑/控制跑鞋的主要内旋控制技术是否能减少内旋,只有样本不大的几项研究表明十年前的一些控制系跑鞋相比十年前的缓震跑鞋而言,可能会抑制内旋,这几项研究还有不少数据互斥,并且暴露出跑者对跑鞋的反应是非常因人而异的。鞋类中可能影响内旋的因素很多,完全不局限于某些只在支撑/控制跑鞋上出现的特定设计,比方说,鞋底硬度增加就能控制内旋,所以说内旋控制技术没什么神奇的。

此外,从实践角度来看,支撑/控制跑鞋作为量产而非定制产品,能否把每位过度内旋程度不同的跑者都准确矫正到中正足型是个问题。而且,即使它们真的能准确矫正,也不能保证不会引发其他副作用,有少量证据显示它们有不良的生物力学影响。


四、按脚型选鞋真的能减少受伤吗?

我们最终来到了关键问题的门前:支撑跑鞋到底能不能预防受伤?

数十年里,缓震、内旋控制等技术有保护作用似乎已被视为常识,但“常识”从来就不意味着正确,安慰剂无论销售多久也不会变成药品(@顺势疗法“药品”)。错误的“常识”数不胜数,物体越重、下落越快人们都信了几千年,而实际上没有空气阻力的话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这是实验检验的结果,这才最接近事实。我们想要真正了解支撑跑鞋和伤病之间的关系,必须找到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查找相关的循证医学论文。

Richards et al.(2009)在2007年中旬检索论文时发现,并不存在任何可靠的针对跑鞋和伤病的对照试验,也就是说截至2007年中旬时都没有人真正研究过跑鞋和伤病的关系。这一事实本身就足够令人震惊,跑鞋厂商生产销售支撑跑鞋数十载,却没有人真正研究过它的实际作用,这就形同几十年如一日出售某种药品,而这药品却根本没有经过任何临床试验。

没有研究,意味着按脚型选鞋可能有效,可能无效,还可能有害,我们就是不知道。将这种我们根本不知道有何影响的东西当做有效,就形同把毫无科研实证的乱七八糟的保健品当做药品。然而跑鞋产业对支撑跑鞋的销售确实如同药品,足型鉴定是处方,对应足型的内旋控制跑鞋是处方药。坑爹的是这“药”没准是水,也没准是毒。

目前的情况则有所改观,2009年之后,我们有了一些针对跑鞋的流行病学研究。这些研究出现的原因之一,是09年一本畅销书《天生就会跑》在跑步圈掀起了一股极简主义风潮。极简主义最早的源头大概在04年,当时出现了自然杂志发布的Born to Run论文和Nike发售的Free训练鞋。(关于极简主义推荐跑者世界的文章《Minimalism in The Long Run》,个人翻译《极简主义这些年》 )极简主义风潮认为,现代跑鞋的支撑、缓震技术会导致不良跑姿,使跑者受伤,毫无支撑缓震的五指鞋等极简跑鞋(五指鞋几乎是极简主义的图腾)则能让人回归自然跑姿,防止受伤。这股风潮之中,人们开始回头审视跑鞋产业中的“常识”,反映在科研上,就是出现了一些针对极简跑鞋、传统跑鞋的流行病学研究。此时,人们习以为常的所谓保护性技术被真正地端上了实验的天平,然而它们表现得并不像宣传里那么灵光。

(1)Knapik等人的系列研究

针对支撑跑鞋与伤病的关系,我能找到的最早几项研究都来自以Joseph J. Knapik为首的一群研究者。Knapik工作于美军中。

Knapik等人的三项研究使用的方法非常接近,实验组按脚型选鞋(低足弓选择控制型,中等足弓选稳定型,高足弓选缓震型),对照组则不分脚型一律选择缓震型跑鞋。对脚型的分类使用脚印测试,由人工辨别脚印的形状然后定性分类。具体使用的跑鞋型号请查询原始论文,可以保证的是这些都是厂商和跑者世界进行过内旋控制分类的产品,都是专业跑鞋,包括Asics Gel Foundation、Cumulus、Brooks Addiction、Adrenaline GTS、Saucony Grid Omni、Nike Air Pegasus等至今长盛不衰的老牌专业型号。

Knapik等人的三项实验一致显示,按脚型选鞋和一律选支撑型跑鞋之间不存在伤率差异,具体数据如下

Knapik et al.(2009):陆军实验,实验组1079男451女,对照组1068男464女。男性risk ratio = 1.0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 0.88–1.16; p = 0.87。女性RR = 1.07(0.91,1.25); p = 0.44

Knapik et al.a(2010):空军实验,实验组1042男375女,对照组913男346女。男性hazard ratio = 1.11(0.89 , 1.38),p= 0.35。女性HR = 1.20(0.90,1.60),p=0.14

Knapik et al.b(2010):海军实验,实验组408 男314女,对照组432男257女。男性HR = 1.01( 0.82, 1.24) ,p= 0.94。女性HR = 0.88(0.70,1.10),p=0.15

对三项实验的结果Knapik等人又进行了合并分析(Knapik et al.,2014),结果依然是按脚型选鞋并没有用,男性RR = 0.97(0.88, 1.06),p=0.63,女性RR = 0.97(0.85, 1.08),p=0.10

数据中非常接近1的RR/HR值以及较大的p值让我们有较大的把握认为,按脚印选鞋并不比一律穿支撑跑鞋更有效。此外,Knapik等人的研究中还发现,按脚印区分的脚型不影响伤率,同样穿着支撑系跑鞋的跑者中,无论是高足弓、中足弓、低足弓,伤率都是一样的。前文说过,Tong & Kong(2013)系统综述的亚组分析也发现,脚印测试基本是没法预测伤病的。

Knapik等人的实验很大程度上给脚印测试宣布了死刑,但这并不意味着内旋控制理论的破产,也许这些结果只是因为脚印测试并不是良好的内旋测量法。Knapik等人的研究和Tong & Kong(2013)系统综述都显现出脚印测试本身几乎无法预测伤病,而我们有一些证据(虽然也不算特别坚实)表明其他的一些脚型测试也许是有效的,比如说FPI。我接下来要说的实验使用的都是FPI。


(2)Ryan等人的研究

Ryan et al.(2010)的样本为81名娱乐型女跑者,她们都要完成为期13周的半马训练计划。跑者中有39名是中性足,30名为内旋足,12名为高度内旋足。跑者被随机分配到缓冲型跑鞋Nike Pegasus,稳定型跑鞋Nike Structure Triax和控制型跑鞋Nike Nucleus(本项研究由耐克赞助)。由于跑鞋分配是完全随机的,有些跑者穿着的是“错误”类型的跑鞋。这项研究记录了跑者因疼痛导致缺席训练的天数,以及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 VAS)得分,疼痛被分为跑步中或跑步刚结束后的疼痛,休息时的疼痛以及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疼痛。

32%的跑者(26人)因疼痛而缺席过训练(一种理解方法是,伤率为32%),缺席天数总和为194,其中稳定系跑鞋跑者缺席天数最少(51),控制系跑鞋缺席天数最多(79)。对正常足跑者,穿缓震系跑鞋的跑者比起穿稳定系跑鞋的跑者,跑步中或跑步刚结束后的疼痛程度更高;对于内旋足跑者,穿稳定系跑鞋的跑者比起穿缓震系跑鞋的跑者,跑步中或跑步刚结束后的疼痛程度更高。对于控制系跑鞋跑者,如果他们是正常足或内旋足,那他们比起穿另两种鞋的跑者,三类疼痛的疼痛程度都更高;而如果他们是高度内旋足跑者(共有5人),那他们在实验中都受了伤。不过高度内旋足中并没有观察到显著的鞋类效应,但要注意高度内旋足的样本容量很小。

缓震系跑鞋作为最标准的跑鞋,本身是为内旋正常的正常足设计的(不过内旋控制理论认为高足弓需要柔软的鞋加强缓震,所以高足弓也对应于缓震系跑鞋;还有说法是正常足也可以穿支撑系跑鞋),但在实验中正常足穿缓震跑鞋表现得并不如稳定系系跑鞋。稳定系跑鞋本身是为内旋过度设计的,但内旋足跑者穿稳定系跑鞋还不如穿缓震系跑鞋!这和内旋控制理论的说法背道而驰。至于最重、最硬、最难买的控制系跑鞋,真正匹配它的高度内旋足跑者,每个人都在穿控制系跑鞋时受了伤,尽管这个样本是非常非常小的;而对于正常足和内旋足跑者,控制系跑鞋给他们带来了更剧烈的运动疼痛,这个差异是统计显著的。也就是说,这个实验显示,支撑跑鞋和缓震跑鞋的匹配人群似乎弄反了,而控制系跑鞋在所有跑者中都不讨好。这些打脸的数据让研究者写下了结论:根据脚型匹配内旋控制跑鞋是过度简化问题,有潜在受伤风险

这项试验当然不足以推翻内旋控制理论,它还存在不少问题。最明显的问题是样本总容量较小,最终完成实验的还不过百人,在对脚型、跑鞋进行分组之后,各组的人数就更小(10人左右)。再有,各组别之间的状况存在差异,例如穿控制系跑鞋的人有更高的体重和BMI。受试还均为女跑者,而一些数据显示男女跑者存在一些差异。不过,我觉得最麻烦的问题是它使用的伤病监测方式和其他实验有相当大的区别。一般进行这类研究都是算受伤率,之后对比各组别的伤率,但是本项试验并非如此。本项实验中,能说得上与常规伤率有关的东西就是缺席训练天数(一些实验会使用时间损失来定义伤病,例如因疼痛缺席训练至少一天就被视为一次受伤),研究者还记录了各组别的受伤人数,但除了计算总伤率(32%)以外,研究者并没有真正计算各组别的伤率,更别提对伤率进行统计分析算HR、CI、p值之类的了。研究中真正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的是疼痛程度,这也是本项试验的主要发现所在。疼痛程度与跑者的跑步体验确实息息相关,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不过得注意效应量,本项试验中发现的疼痛程度差异效应量不大,可能不具有临床重要性),但完全没法和一般的研究伤率的实验进行对比。也就是说,本项研究过于特别,它的结果与其他研究可比性不强。


(3)Malisoux等人的研究

我要说的最后一项实验Malisoux et al.(2016)是目前唯一一项看起来支持了内旋控制理论的实验。这项试验方法学质量极高,是有较大样本(372人)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实验组使用缓震系跑鞋,对照组使用有内旋控制的跑鞋(我不好说这到底算支撑跑鞋还是控制系跑鞋,以下为了方便简称为支撑跑鞋。具体这双鞋是什么情况我在下文会详解)。两种试验用鞋的外观是完全相同的,都由市面上的量产产品改造而来(本项研究由迪卡侬赞助,试验用鞋的原型是一双市售版迪卡侬跑鞋),受试和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都不知道每位跑者到底穿的是哪双跑鞋,这就是所谓的双盲。

这项研究发表在BJSM上的完整版本是开源的,大家可以自行查阅全文。在这个完整版本中,实验的结果是:实验共有93人(25%)受伤。穿支撑跑鞋的跑者比穿缓震跑鞋的跑者受伤率更低,HR=0.55(0.36,0.85)。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伤病预防作用仅仅发生在内旋足跑者(94人)身上,HR=0.34(0.13,0.84),正常足跑者(218人)并不会因为穿支撑跑鞋减少伤病,HR=0.78(0.44,1.37),外旋足跑者(60人)的受伤率也不受跑鞋种类影响,HR=0.59(0.20,1.73)。在穿缓震系跑鞋的跑者中,内旋足跑者相对正常足跑者有更高的受伤率,HR=1.80(1.01,3.22)

这项试验的结果部分支持了内旋控制理论:穿普通的缓震跑鞋时,如果你过度内旋,那可能会有更高的受伤率。而如果你过度内旋,那穿这种支撑跑鞋就能降低伤率。但与此同时,它也发现,外旋足跑者穿支撑跑鞋还是缓震跑鞋并不影响伤率,而内旋控制理论认为内旋不足的跑者穿支撑跑鞋是“错误”的。从这项试验中真正能得出的推论并不是我们目前的选鞋理论,而是,内旋足应该选这种支撑跑鞋,不过对其他足型来说选啥鞋都一样。再加上这项试验鉴定足型用的是大众跑者根本没法用的FPI,那基于这项研究,最合理的推论就是:虽然只有内旋足跑者能从这种支撑跑鞋中获益,但其他人穿着也没坏处,既然我们不会用FPI来判断自己到底是不是内旋足,那保险起见,我们都应该穿这种支撑跑鞋。这个推论看起来并不像目前的主流选鞋理论。事实上,迪卡侬基于这项研究推出的2016款Kiprun系列(算迪卡侬最专业、最贵的慢跑鞋系列)里将试验用鞋的支撑技术称为K-only,将其作为适合各种脚型的单一解决方案,也就是我刚说过的那个最合理的推论——所有人不分脚型都可以穿这种支撑跑鞋

然而,这种支撑跑鞋可能正是本项试验的最大缺陷之一 ——这种鞋作为试验用鞋缺乏对支撑/控制跑鞋的普遍代表性,我上文中一直用“这种”支撑跑鞋来形容试验用鞋的原因就在于此。我上文就说过,今天的支撑跑鞋最有代表性的设计是中后足内侧的高密度中底。如果要对比支撑跑鞋和缓震跑鞋,最好的办法是,两双鞋除了一双有中后足双密度支撑外,其他部分应该完全相同。然而这里的试验用鞋并不是这么设计的,可以说设计得其实很非主流。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由上至下,第一双鞋为中后足支撑的New Balance 1500 v2,第二双鞋为前掌支撑的Adidas Adizero Tempo 8,第三双是试验用鞋,图示中涂黑的部分是高密度材料的分布区域)

New Balance Men's M1500V2 Running Shoe84美元美国亚马逊去购买Wiggle 中国 | 阿迪达斯(Adidas)- Adizero Tempo 8 跑鞋(2016年春夏系列) | 赛用跑步鞋从 Wiggle 中国 购买 阿迪达斯(Adidas)- Adizero Tempo 8 跑鞋(2016年春夏系列) - 赛用跑步鞋。省 50% - 零售价 ¥907.62 Wiggle 优惠价 ¥453.81。英国直邮,免费送货至全球,满额即享追踪包邮到中国。www.wiggle.cn去看看


这双鞋确实使用了双密度中底,内侧的高密度部分比外侧硬度高15%。然而这块高密度中底的位置既不在中足,也不在后跟,而是在前掌!纵观当今所有支撑跑鞋和控制系跑鞋,我们能发现,高密度材料几乎都被置于足内纵弓下方到后跟内侧的长条地带。据我所知,唯一使用前掌高密度支撑的跑鞋只有Adidas Adizero Tempo Boost,而这双鞋其实是为前掌跑者设计的,因此才把高密度材料从后跟移到了前掌。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由上至下,第一双鞋为Brooks Adrenaline GTS 16次*级支撑跑鞋,第二双鞋是Mizuno Empower 3实用级缓震跑鞋,图片来自天猫,第三双是试验用鞋,图示中涂黑的部分是中足TPU支撑片的位置)

Brooks Men's Adrenaline Gts 16 Running Shoe104美元美国亚马逊去购买


这双鞋还在中底侧面使用了补强的TPU片。然而,在现今的专业支撑跑鞋中,放在中底侧面、起类似扶壁作用的硬质TPU支撑片已近乎灭绝,我能找到的使用中足TPU扶壁的支撑跑鞋仅有Brooks Adrenaline GTS 16,而且那个的扶壁从高度和大小上都完全无法与试验用鞋相比,真正最接近试验用鞋的只有曾经使用pro-moderator+的阿迪达斯支撑跑鞋。在控制系跑鞋中,TPU扶壁至今仍是常见设计,但那些TPU扶壁的分布、造型与试验用鞋相当不同,以后跟扶壁为主体,一路延伸向足弓下方,整体类似梯形,而不是像试验用鞋那样,以中足下方为主体,从上方延伸向后跟,整体像个倒置的梯形。不过如果放眼于专业支撑跑鞋之外,其实我们能找到不少有类似的TPU扶壁的跑鞋,它们是谁呢?Brooks Defyance 9次*级缓震跑鞋(中足扶壁),阿迪部分使用Boost的跑鞋(后足扶壁,支撑、缓震系均有),以及Mizuno Empower 3、ASICS Gel-Impression 6、Saucony Cohesion 9等一大票低端缓震系跑鞋(没错,都是缓震系跑鞋),其中,低端缓震系跑鞋都有完整的中足抗扭转TPU片,TPU片从两侧向上延伸,形成了中底两侧的扶壁(注意,不仅仅是内侧有扶壁,外侧也有,所以这些设计还是跟试验用鞋很不同)。中足TPU扶壁其实是上个时代的残余,是过去的专业跑鞋的常见设计,且完全不局限于支撑系/控制系跑鞋,Glycerin 8有双侧扶壁,Triumph 9有内侧扶壁,上文提到的论文中所用的NB 1022也有中足双侧扶壁,它们可都是如假包换的缓震系跑鞋。但Glycerin等一线专业跑鞋早就弃用了中足扶壁设计,除了Adrenaline GTS 16、Defyance 9以外,只剩下一些低端跑鞋还在沿用着这种被淘汰的设计,目的大概是节约设计研发成本,毕竟是吃剩饭。小结一下就是,TPU扶壁从来就不是支撑跑鞋的专利,不能用以区分支撑跑鞋和缓震跑鞋,而且这一设计在控制系跑鞋外的专业跑鞋中已经普遍过时,控制系跑鞋的TPU扶壁还和试验用鞋有设计区别,所以最后我们只剩下Brooks Adrenaline GTS 16、Defyance 9能勉强与试验用鞋类比。题外话,支撑跑鞋与支撑跑鞋的支撑度之间也有差别,Adrenaline GTS一直都是支撑系跑鞋中支撑较强、趋向于控制系跑鞋的产品,也许这就是它还保留着明显的硬质TPU扶壁的原因,支撑更少、趋向于缓震跑鞋的产品是Ravenna,Ravenna也有半侧的TPU防扭转片,但它的侧面包覆程度很小很小,几乎称不上扶壁。类似的,Saucony有支撑较强的Omni和支撑较弱的Guide,都没有TPU扶壁,差异在中底材料的分布和密度上。Nike就更奇怪,次*级的Structure和*级的Odyssey都有着非常夸张的支撑结构,偏向于控制系跑鞋(有些跑者反映中足支撑强到把他们的脚都顶成了外旋),而Lunar Glide名义上是支撑跑鞋,然而拆解发现其中根本没有不对称的内侧加硬设计,基本就是一双缓震跑鞋。

综上,在Malisoux等人的研究中,试验用鞋上的前掌高密度中底和中足TPU扶壁设计实在是非主流,它能代表的大概是一双混搭了Adrenaline GTS/ Defyance和Adizero Tempo Boost的跑鞋,而据我所知,市面上仅有两款跑鞋是这样的设计(而这两款迪卡侬跑鞋都是本项研究的直接产物)。既然试验用鞋缺乏代表性,那本项试验的参考价值也要打个问号。事实上,研究者自己就在论文的讨论部分写了,不同厂商对缓震跑鞋的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他们认为Ryan等人的实验中用作缓震跑鞋的Nike Pegasus有中足抗扭转片和加宽后跟,具有一定的内旋控制作用,是实验设计的缺陷。然而基于我对专业跑鞋的认知,这两项设计简直常见得不能再常见,根本不是支撑跑鞋的专利,能定义支撑跑鞋的仅有中后足高密度中底),从使用不同跑鞋的不同实验中寻找结论时要慎重。个人觉得,研究者的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其实是打了自己的脸,正因为他们的鞋缺乏代表性,所以从他们的论文中得出结论可得尤其“慎重”。

(以下图片均来自迪卡侬天猫官旗)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迪卡侬对本项研究的介绍。注意,这里对“K-only”的标注是不准确的。英文官网表明,K-only概念由两部分构成,TPU支撑片以及第一跖骨下的双密度中底,也就是原始实验中的两项支撑设计。虽然这张图是广告部门对严谨科研的二次包装,但它传达的实验结果没准算是最准确的:本项试验发现,现在被称为“K-only”的新式内旋控制系统适合各种脚型的跑者;本项研究并不涉及其他被广泛使用的内旋控制技术)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直接由Malisoux等人研究催生的迪卡侬2016款Kalenji Kiprun SD和Kiprun LD。第一跖骨下方或者说前掌内侧的中底是高密度的,中足部分有倒梯形TPU扶壁)

迪卡侬 跑步鞋男 耐磨缓震透气支撑舒适马拉松运动鞋LD KALENJI499元天猫精选去购买迪卡侬 跑步鞋男 专业竞速马拉松跑鞋缓震动力轻盈SD KALENJI399元天猫精选去购买



再谈谈实验数据的问题。本项研究中,两组人的总人数很接近(支撑跑鞋实验组187 vs 缓震跑鞋对照组18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未受伤的跑者的数量也很接近(96 vs 91),运动理疗师Blaise Dubois曾说,研究者完全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缓震跑鞋和支撑跑鞋能同样有效地保持跑者不受伤,: ) (这就是老外的手动微笑表情)。纯粹从数学角度而言,两个组别的总人数与未受伤跑者数比较接近,退出人数与受伤人数的总和也很接近(91 vs 94),两组人数据的差异出现在退出人数和受伤人数的比例上,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明显更高的退出人数(58 vs 34),这个差异如果进行统计分析的话会是统计显著的,正如受伤人数的差异是统计显著的一样(60 vs 33)。这种两组之间退出人数的显著性差异削弱了实验数据的说服力

另外一个小问题,二次分析时研究者发现,穿缓震跑鞋的跑者如果是内旋足,那相对正常足跑者而言,他们有更高的受伤率。此处的风险比HR的95%置信区间是1.01到3.22,而一旦CI下限到达1.00那这个结果就没有统计显著性,换句话说这项发现的统计显著性是擦边进门的。不过由于效应量尚可,HR=1.80,可能问题不是很大。倒是研究者自己也说了,二次分析的结果都是很初步的,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求证。

不过真正在数据上最有意思的事情可不在本篇论文之内。在本项研究的全文发表于高质量运动医学期刊BJSM上之前,研究者们其实在Footwear Science期刊上发过一篇长摘要Malisoux et al.(2015)。这篇长摘要的数据与正式版全文并不一致。这算个比较奇葩的状况,摘要对应于全文,即使是提前发表的摘要也应该是与正文一致的,但就我看到的情况来说,Malisoux et al.(2015)Malisoux et al.(2016)进行的数据处理是非常,非常不同的,以至于我刚看到的时候曾误以为是两项试验。

长摘要的数据是这样的:56人(15%)在实验中受伤。内旋足跑者与其他跑者之间没有伤率差异,HR = 1.44(0.8,2.55)。穿支撑跑鞋的跑者伤率更低,HR = 0.52(0.30,0.90)。进一步分析发现仅有内旋足跑者会从支撑跑鞋中获益,HR = 0.14(0.03,0.62)

正式版论文全文是这样的:93人(25%)在实验中受伤。在穿缓震系跑鞋时,内旋足跑者相对正常足跑者有更高的受伤率,HR=1.80(1.01,3.22)。穿支撑跑鞋的跑者伤率更低,HR=0.55(0.36,0.85)。进一步分析发现仅有内旋足跑者会从支撑跑鞋中获益,HR=0.34(0.13,0.84)

摘要版和正式版在受伤人数上都完全不一样(56 vs 93),而受伤人数可是伤率计算的基础。我能找到的一个可能解释是两者对伤病的定义不同。两者的伤病都基于时间损失定义,伤病被定义为影响了例行跑步训练一定时长的下肢、下背部的肌肉骨骼不适。摘要里对受伤的定义是影响了例行跑步至少一周,而正式版里则是影响了例行跑步至少一天,难怪正式版论文中受伤跑者会更多。由于受伤跑者数量都不一样,其他数据的不一致也是情理之中。但研究者在重新得出正式版论文数据时所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对结果也会有影响。实际上,即使有完全相同的原始数据,不同研究者依然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曾有29个研究团队处理相同的数据,最后每个团队的结果都不一样,统计显著性都有差异。从一定意义上说,Malisoux等人不过是亲自演示了不同的数据处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但就我个人而言,数据的不一致性降低了我对论文的信任度)。正因为有数据处理差异等各种随机差异,单项研究的参考价值是有限的,基本不可能得出决定性结论,关键的科研结论需要许多研究反复验证。遗憾的是,跑步科学圈基本不存在经过反复论证的定论,我们几乎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每个团队的结果都不一样)

不过Malisoux两版论文中数据的不一致性大多没有影响统计显著性,有联系的还是有联系,没联系的还是没联系。然而存在一个例外:摘要中,内旋足跑者与其他跑者之间没有伤率差异,即足型本身并不能预测伤病;正式版中,在穿缓震系跑鞋时,内旋足跑者相对正常足跑者有更高的受伤率,过度内旋是跑步伤的风险因素。研究数据此时出现了质变。这里稍微费些功夫分析一下这个质变。

在研究足型与伤病时,Malisoux等人的长摘要与正式版的差异除了伤病定义的差异外,具体对比的人群也有差异,长摘要对比的是所有内旋足跑者与所有非内旋足跑者(包括正常足和外旋足),正式版对比的是穿缓震跑鞋的人群中的内旋足跑者与正常足跑者。从各个层面上讲,两个版本论文研究的都不是一个东西。正式版通过不同的数据处理最后做出了新的发现,然而这个发现的显著性极不稳定(CI下限仅1.01),有可能存在可重复性问题。自然杂志文章中写道,根据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计算方法,当p值达到0.05时,理论上的假阳性的概率至少有29%,Malisoux实验中的p值可相当接近0.05。而且从相关研究来看,不只是理论上,事实上也确实存在可重复性问题,对足型的研究一向如此,结果各种矛盾,一直没有决定性结论,上文已经说过不少了。这里只提已经提过的一项关键实验Nielsen et al.(2014)(其实Malisoux等人就引用了这项研究,在讨论部分做了一些对比分析)。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图:p<0.05时,可重复率并不是大于95%)

Nielsen等人的的试验与本项试验中的对照组极其接近,都是在穿着同款缓震系跑鞋(Adidas Supernova Glide 3)的跑者中分析FPI区分的足型是否能预测伤病,而Nielsen等人的发是现足型并没有影响伤率。Nielsen等人同样使用了伤病的时间损失定义,“影响了例行跑步至少一周”,也就是说,Malisoux等人最初发的那篇长摘要与Nielsen等人的论文使用了相同的伤病定义(实际上Malisoux等人在写下伤病定义的时候就标注了引用Nielsen等人的论文),也都得到了相同的足型不影响伤病的结果,只是到了正式版论文时他们不知为何更换了伤病定义、重新处理了实验数据,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此外两项研究还有一些差异:Nielsen等人的最终的样本容量是Malisoux等人的缓震跑鞋组的将近四倍(730 vs 185),追踪时间也更长(12个月 vs 6个月),同时他们的实验样本是新跑者,而Malisoux等人的实验中招募的都是有一定跑步经验的人。不过总而言之,两项试验都远非足型与伤病有无关系的决定性证据。因此,在引用Malisoux et al.(2016)时,最好不要过于看重这个足型影响伤病的结论而忽视Nielsen et al.(2014)等非常有力的反方证据,那样就成了摘樱桃谬误了。


(4)本章小结

以上就是我能找到的迄今为止所有和跑鞋、下肢伤相关的论文了。相比Richards等人当年做论文时我们的境况有了些改观,好歹有了些论文,但这些各执一词的论文每篇都有一定缺陷,谁都说服不了谁。而且关键的是目前相关研究的数量还远远,远远不够,要得出关键科研结论是需要多项研究反复验证的。我们至少需要多项高质量大样本使用了典型缓震跑鞋、支撑跑鞋、控制跑鞋的随机对照试验才有一定可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来说,既不存在能决定性地证明内旋控制跑鞋有效性的证据,也不存在能决定性地证明内旋控制跑鞋无效或分配方式不当的证据,我们真正知道的只有“这个问题证据不足,因此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答案”,也可以说,“我们知道的是,我们目前真不知道”(遗憾的是,跑步科学圈基本就处在一无所知的状态,没多少经过反复验证的定论)。在此,我依然沿用Richards等人当年写下的结论:目前根据脚型分配不同内旋控制程度的跑鞋的行为是非循证的


五、总结与建议

总结

所以这篇文章到底说了什么?一句话概括,那就该对应于我曾拟定的标题,内旋控制理论是循证的吗?答:内旋控制理论是非循证的。如果对应于现在的标题,那就是,按脚型选鞋并不靠谱。

再用各用一句话总结每个章节:没有有力证据表明脚型可以预测跑步伤,没有有力证据表明当今的支撑/控制跑鞋能减少内旋,没有有力证据表明现在的按脚型选鞋的方式能减少受伤,回到最基础的一点,我们其实根本没什么简易有效的好办法能真正有效地监测足部骨骼在跑步时外展、外翻、跖屈(即"内旋")的动作。按这个理论选鞋,就形同使用一种不知道对某种“病”有何影响、不知道对总体健康有何影响的“药”去“医治”一种其实我们都不知道算不算疾病的特定身体状况,而且到头来,连诊断这种身体状况都是个问题。

从实用角度来看,我们最需要知道只有一点,按脚型选跑鞋到底能不能预防受伤?然而这点上正反方证据都不足,既没能有力证明它能减少伤率,也没能有力证明它完全无效,我们知道的只有证据不足。不过既然没有什么有力证据表明它有效,那就可以说它是非循证的。

建议

1.支撑跑鞋是商业骗局,我们应该完全弃用吗?

不,本文只是说没什么证据能有力证明它们能系统性地减少内旋,没什么证据能有力证明它们被按脚型分配时可以系统性地预防伤病。然而在个体层面上,实验的数据清楚地显示出有些跑者确实穿支撑跑鞋能减少内旋,有些跑者确实穿支撑跑鞋表现得比缓震跑鞋更好。问题在于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反应,对鞋的反应极度因人而异,而按内旋区分的足型并没有成功预测跑者对支撑跑鞋的反应——并不是所有过度内旋跑者都适合支撑跑鞋,也不是所有非内旋足跑者都不适合支撑跑鞋。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支撑跑鞋本身,而在于我们匹配跑者和支撑跑鞋的方式,是这一整套按脚型选鞋的理论并不能找到真正适合每类跑鞋的跑者。

不过话说回来,我认为最大的症结倒不在内旋控制理论本身,而在于跑鞋产业非科学的发展方式。缺乏实证的内旋控制理论在数十年中长盛不衰的历史清楚地表明,跑鞋产业非常擅长在缺乏有力科研证据支撑的前提下闭门造车。这里我引用跑者世界文章《Minimalism in The Long Run》中的一些话:

Nike Oregon计划的前助理教、运动科学硕士Steve Magness乐于指出,在关注内旋这件事上,内旋在实验室里方便测量这一点起到的作用,至少和这些测量产生了有意义的数据起到的作用一样多。……衷心祝愿这种(新)理论有办法转化为亚洲工厂的批量生产和美国商店里的简明导购,并且这一切流程只需要跑者承担他们目前习惯的价格。此外,Magness补充道,即使能分离出这个未知因子,也很难长期保证它会被恰当地使用。“我们能很容易地测量内旋,所以它成了一切的基础。”他说,“如果出现了这种测量对象的转换,那就会出现,‘没准我们也能很好地测量这个新东西,所以让我们把它作为一切的基础吧’。”

你觉得哪个公司会受普通消费者的欢迎呢,一个的宣传材料为消费者提供了其产品线快速简洁的导购,另一家则或多或少地承认“其实我们也不太懂”?就像Magness说的:“我们知道,不同的鞋子基于许多不同的因素适用于不同的人群,但我们怎么才能把这些东西用到鞋子的设计和分类中去呢?”

现代工业嗜好流程图和分类法,希望找到应用起来最便宜、最简单的理论,而不管理论本身有多薄弱,理论在应用过程中会受到怎样的扭曲;广告业迷恋简洁有力、信誓旦旦的导购,而从不优先考虑自己说辞背后到底有多少拿得出手的证据。

我希望有一天,跑步产业能越来越重视科研,基于科研做产品,让跑鞋业发展得越来越科学(迪卡侬算是开了个好头)。我希望有一天,我不再需要自己动手去寻找产品背后的科研证据,而是跑鞋公司自己求知若饥,资助科学研究,整理科研成果并向消费者公布(这也许比天花乱坠型的广告效果更好)。


2.那我们到底该怎么选鞋呢?

Each of us is an experiment of one——observer and subject——making choices,living with them,recording the effects. ——George Sheehan,M.D.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项对个体的实验——同时作为观察者和研究对象——作出决定,带着它们生活,纪录其结果。

For every complex problem, there is a solution that is simple, neat, and wrong. ―H. L. Mencken

对每个复杂的问题,都有一个简单、明快并且错误的答案。

跑者世界文章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项针对个体的实验”这种伟大的跑步思想很难与现代工业对流程图和分类法的嗜好相结合。然而就目前的科研证据来看,在跑鞋工业流程中诞生的标准化选鞋模式并不像宣传得那么有效,我们并不能靠它先验式地确定自己适合什么鞋。所以最后我们依然得回到个体实验这种试错实验的思想,每一双鞋都是一次试错实验,我们只有真正试过某一双鞋才知道究竟合不合适。听起来令人遗憾,但选鞋这个充满个体差异的复杂问题目前确实没有简单的答案,简洁明快的内旋控制理论目前看来并不是正确答案。

以下就是我对跑者的具体选鞋建议

对于已经有跑鞋使用经验的跑者

不要局限于内旋控制理论给你划分的鞋的类型,其他类型的跑鞋没准更适合你,也没准不适合你,但你只有试过才知道。

对你选鞋参考价值最大的是你个人之前的跑鞋使用经验。如果你已经找到了自己适合的鞋,那试错实验就成功了,你选择与当前跑鞋相近的跑鞋应该也会获得类似的成功。比如说,如果你曾穿过缓震跑鞋和支撑跑鞋,发现支撑跑鞋更适合你,那你就算亲身试出来你真的适合支撑跑鞋了。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是,如果你之前跑步时随便穿着一双普通EVA休闲鞋(乃至复古跑鞋、帆布鞋)都跑得好好的,那表明低缓震、硬底是对你比较合适的缓震量,如果想入专业跑鞋坑的话,那你也应该选择一些类似的低缓震的轻量跑鞋。

如果你当前穿的鞋不合适,找出可能导致不合适的原因,再对症下药。比如说,觉得底太硬那就选缓震更高的,底太软就选缓震更少的。但由于寻找原因、对症下药的过程全靠你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所以不一定能做到“药到病除”,然而我们也没有更好的方法,每个人都是一项对个体的试验。

对于没有跑步经验的新手

既然你还没有进入跑鞋坑,那我得先声明,专业跑鞋的作用从来就没被有力证明,在大众跑者中它的作用被严重夸大了。新手真的“需要”一双专业跑鞋吗?基于证据我要给出否定的答案。基于人群个体差异极大的事实,有些跑者适合穿着跑步的鞋也许根本不算专业跑鞋,Sasha Pachev穿卡洛驰全马231(他的家族都只穿卡洛驰跑步),还有些跑者最后发现自己最适合的是完全不穿鞋。对你来说,寻找最合适的跑鞋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由于你完全没有跑步中的鞋类使用使用经验,一开始只能乱枪打鸟。个人的建议是先不要考虑一些赛用轻量跑鞋,比如adizero adios、DS trainer等,这些鞋的缓震普遍偏少,而很多缺乏锻炼的脚一开始都承受不了这种刚烈的路感(但以后没准会成为你的挚爱。也有人直接上手五指鞋一见钟情的)。另外,轻量跑鞋的寿命普遍偏短,按里程来算价格偏高。刨掉轻量跑鞋,剩下的就是各家的各种慢跑鞋,这些鞋该怎么选我就没法支招了,对选鞋最有参考价值的是之前的跑鞋使用经验,而这个新手并没有。

对所有跑者

不要高估跑鞋的作用,不止是内旋控制理论,几乎所有的跑鞋技术都缺乏坚实的科研基础,都没有被证实有什么保护作用。少数有数据支撑的风险因素之一是训练失误,训练失误里最常见的是too much too soon,可以翻译成太多太急(意译的话大概能译成操之过急),太快地增大了自己的训练负荷,比如没跑几天就想直接上个半马之类的。身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跑步负荷的增长,所以跑量的增长要循序渐进。很多人跑步出现不适第一反应是换鞋(仅仅想靠装备解决伤病本身就是危险的),但却不关注自己是不是最近的跑步训练出现了变化,是不是负荷超过了自己当前能承受的水平。有时候,你只要跑得少一点、距离短一点就不会有疼痛,以后还能循序渐进慢慢提高跑量。没有伤病的慢慢加量比一次强上大训练量结果一伤休养几个月要好得多。


主要参考文献

[1] Larson P, Katovsky B. Tread lightly: form, footwear, and the quest for injury-free running[M]. Skyhorse Publishing Inc., 2012.

[2] Dicharry J. Anatomy for Runners: Unlocking Your Athletic Potential for Health, Speed, and Injury Prevention[M]. Skyhorse Publishing, Inc.,2013.

[3] Ian Griffiths. Choosing Running Shoes: The Evidence Behind the Recommendations[EB/OL].Ian Griffiths Sports Podiatry, February 2, 2011.

[4] Craig Payne.The nonsensical understanding of‘overpronation’ [EB/OL].Running Research Junkie, February 17, 2013.

[5] Richards C E, Magin P J, Callister R. Is your prescription of distance running shoes evidence-based?[J].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09, 43(3): 159-162.

[6] Pohl M B, Buckley J G. Changes in foot and shank coupling due to alterations in foot strike pattern during running[J]. Clinical Biomechanics, 2008, 23(3): 334-341.

[7] Hamill J, Bates B T, Knutzen K M,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ected static an dynamic lower extremity measures[J]. Clinical Biomechanics, 1989, 4(4): 217-225.

[8] McPoil T G, Cornwall M 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ic lower extremity measurements and rearfoot motion during walking[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1996, 24(5): 309-314.

[9] Cashmere T, Smith R, Hunt A. Medial longitudinal arch of the foot: stationary versus walking measures[J]. Foot & ankle international, 1999, 20(2): 112-118.

[10] Trimble M H, Bishop M D,Buckley B D,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nical measurements of lower extremity posture and tibial translation[J]. Clinical Biomechanics, 2002, 17(4): 286-290.

[11] Bencke J, Christiansen D,Jensen K, et al. Measuring medial longitudinal arch deformation during gait. A reliability study[J].Gait & posture, 2012, 35(3): 400-404.

[12] Langley B, Cramp M, Morrison S C. Selected static foot assessments do not predict medial longitudinal arch motion during running[J]. 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research, 2015, 8(1): 1.

[13] Razeghi M, Batt M E. Foot type classifica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current methods[J]. Gait & posture, 2002, 15(3): 282-291.

[14] Dicharry J M, Franz J R, Croce U D, et al. Differences in static and dynamic measures in evaluation of talonavicular mobility in gait[J].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2009, 39(8): 628-634.

[15] Anthony Redmond.The Foot Posture Index[EB/OL].FASTER,August,2005.

[16] Van Gheluwe B, Tielemans R,Roosen P.The influence of heel counter rigidity on rearfoot motion during running[J].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 1995, 11: 47-47.

[17] Stacoff A, Reinschmidt C,Stüssi E. The movement ofthe heel within a running shoe[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992, 24(6): 695-701.

[18] Reinschmidt C, Van den Bogert A J, Murphy N, et al. Tibiocalcaneal motion during running, measured with external and bone markers[J]. Clinical Biomechanics,1997, 12(1): 8-16.

[19] Stacoff A, Nigg B M,Reinschmidt C, et al.Tibiocalcaneal kinematics of barefoot versus shod running[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2000, 33(11): 1387-1395.

[20] Morley J B, Decker L M, Dierks T, et al. Effects of Varying Amounts of Pronation on the Mediolateral Ground Reaction Forces During Barefoot Versus Shod Running[J].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 2010,26(2): 205-214.

[21] Stacoff A, Kälin X, Stüssi E. The effects of shoes on the torsion and rearfoot motion in running[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991, 23(4): 482-490.

[22] Vagenas G, Hoshizaki B. Amultivariable analysis of lower extremity kinematic asymmetry in run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Biomechanics, 1992, 8(1).

[23] Eslami M, Begon M, Farahpour N, etal. Forefoot–rearfoot coupling patterns and tibial internal rotation during stance phase of barefoot versus shod running[J]. Clinical Biomechanics, 2007,22(1): 74-80.

[24] Stacoff A, Reinschmidt C, Nigg B M, et al. Effects of shoe sole construction on skeletal motion during running[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001, 33(2): 311-319.

[25] Latorre-Román P A,García-Pinillos F, Soto-Hermoso V M, et al. Effects of 12 weeks of barefoot running on foot strike patterns, inversion–eversion and foot rotation in long-distance runners[J].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2016.

[26] Tong J W K, Kong P W. Association between foot type and lower extremity injuries: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2013, 43(10): 700-714.

[27] Neal B S, Griffiths I B,Dowling G J, et al. Foot posture as a risk factor for lower limb overuse 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research, 2014, 7(1): 1.

[28] Dowling G J, Murley G S,Munteanu S E, et al. Dynamic foot func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lower limb overuse 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J]. 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research, 2014, 7(1): 1.

[29] Teyhen D S, Nelson L A,Koppenhaver S L, et al. Impact of Foot Type on Cost of Lower Extremity Injury[R]. ARMYMEDICAL RESEARCH AND MATERIEL COMMAND FORT DETRICK MD, 2013.

[30] Bruckner J. Variations in the human subtalar joint[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1987, 8(10): 489-494.

[31] Campos F F, Pellico L G. Talar articular facets(facies articulares talares) in human calcanei[J]. Cells Tissues Organs,1989, 134(2): 124-127.

[32] Nester C J. Lessons from dynamic cadaver and invasive bone pin studies: do we know how the foot really moves during gait?[J]. 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Research, 2009,2(1): 1.

[33] Sobel E, Levitz S J, Caselli M A, et al. Reevaluation of the relaxed calcaneal stance position. Reliability and normal values in children and adul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 1999, 89(5): 258-264.

[34] Redmond A C, Crane Y Z, Menz H B. Normative values for the foot posture index[J]. 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research,2008, 1(1): 1.

[35] Butler R J, Davis I S, Hamill J. Interaction of arch type and footwear on running mechanic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06, 34(12): 1998-2005.

[36] Butler R J, Hamill J, Davis I. Effect of footwear on high and low arched runners’ mechanics during a prolonged run[J].Gait & posture, 2007, 26(2): 219-225.

[37] Cheung R T H, Ng G Y F. Efficacy of motion control shoes for reducing excessive rearfoot motion in fatigued runners[J]. Physical Therapy in Sport, 2007, 8(2): 75-81.

[38] Rose A, Birch I, Kuisma R. Effect of motion control running shoes compared with neutral shoes on tibial rotation during running[J]. Physiotherapy, 2011, 97(3): 250-255.

[39] Cheung R T H, Wong M Y M, Ng GY F. Effects of motion control footwear on running: A systematic review[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11, 29(12): 1311-1319.

[40] Cheung R T H, Chung R C K, Ng GY F. Efficacies of different external controls for excessive foot pronation: a meta-analysis[J].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1, 45(9): 743-751.

[41] Hollander K, Argubi-Wollesen A,Reer R, et al. Comparison of minimalist footwear strategies for simulating barefoot running: a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J]. PloS one, 2015, 10(5):e0125880.

[42] Divert C, Mornieux G, Baur H, etal. 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barefoot and shod run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05, 26(07): 593-598.

[43] Fukano M, Nagano Y, Ida H, et al. Change in tibial rotation of barefoot versus shod running[J].Footwear Science, 2009, 1(1): 19-23.

[44] Grewal G, Bareither M L, Walthers M, et al. Stance Quantified in Real World Scenario:Changes in Knee Joint Kinematic between Shod and Barefoot Running[J]. Clinical Research on Foot & Ankle, 2014, 2014.

[45] Sinclair J, Hobbs S J, Currigan G, et al. Tibiocalcaneal kinematics during barefoot and in barefoot inspired shoes in comparison to conventional running footwear[J]. Movement & Sport Sciences, 2014 (1): 67-75.

[46] Hamill J, Freedson P S, Boda W,et al. Effects of shoe type on cardiorespiratory responses and rearfoot motion during treadmill running[J].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988, 20(5): 515-521.

[47] Clarke T E, Frederick E C,Hamill C L. The effects of shoe design parameters on rearfoot control in running[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982, 15(5): 376-381.

[48] Hamill J, Bates B T, Holt K G. Timing of lower extremity joint actions during treadmill running[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and Exercise, 1992, 24(7): 807-813.

[49] De Wit B, De Clercq D, Lenoir M. The effect of varying midsole hardness on impact forces and foot motion during foot contact in running[J].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 1995, 11: 395-406.

[50] Milani T L, Hennig E M,Lafortune M A. Perceptual and biomechanical variables for running in identical shoe constructions with varying midsole hardness[J]. Clinical Biomechanics, 1997, 12(5): 294-300.

[51] Kersting U G, Brüggemann G P. Midsole material-related force control during heel–toe running[J]. Research in Sports Medicine, 2006, 14(1): 1-17.

[52] Perry S D, Lafortune M A. Influences of inversion/eversion of the foot upon impact loading during locomotion[J].Clinical Biomechanics, 1995, 10(5): 253-257.

[53] Milani T L, Schnabel G, Hennig E M. Rearfoot Motion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Patterns During Running in Shoes With Varus and Valgus Wedges[J].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 1995, 11(2).

[54] Nigg B M, Morlock M. The influence of lateral heel flare of running shoes on pronation and impact forces[J].Med Sci Sports Exerc,1987, 19(3): 294-302.

[55] Kerrigan D C, Franz J R, Keenan G S, et al. The effect of running shoes on lower extremity joint torques[J]. Pm&r,2009, 1(12): 1058-1063.

[56] Knapik J J, Swedler D I, Grier T L, et al. Injury reduction effectiveness of selecting running shoes based on plantar shape[J].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09, 23(3): 685-697.

[57] Knapik J J, Brosch L C, Venuto M, et al. Effect on injuries of assigning shoes based on foot shape in air force basic training[J].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0, 38(1): S197-S211.

[58] Knapik J J, Trone D W, SwedlerD I, et al. Injury reduction effectiveness of assigning running shoes based on plantar shape in Marine Corps basic training[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0, 38(9): 1759-1767.

[59] Knapik J J, Trone D W, Tchandja J, et al.Injury-reduction effectiveness of prescribing running shoes on the basis of foot arch height: summary of military investigations[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2014, 44(10): 805-812.

[60] Nielsen R O, Buist I, Parner E T, et al. Foot pronation is not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injury risk in novice runners wearing a neutral shoe: a 1-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4, 48(6): 440-447.

[61] Ryan M B, Valiant G A, McDonald K, et al. The effect of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footwear stability on pain outcomes in women runners: a randomised control trial[J].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0: bjsports69849.

[62] Malisoux L, Chambon N, Delattre N,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motion control systems in preventing running-related injuries[J].Footwear Science, 2015, 7(sup1): S86-S87.

[63] Malisoux L, Chambon N, Delattre N, et al. Injury risk in runners using standard or motion control shoe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participant and assessor blinding[J].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6: bjsports-2015-095031.

/p>

小编注:让小编来一发硬广吧,原创频道有自己的公众号啦~微博微信全都有,搬来了广大值友喜闻乐见的“朕值到了”,朕到底是怎样的存在?有啥好玩的?想收到被金黄色【朕值到了】胶带缠绕的包裹嘛?憋多说,去关注,一切皆有可能啦~关注之后报接头暗号(就是你的站内id)朕给你惊喜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展开 收起

Saucony 圣康尼 男 跑步鞋 TRIUMPH ISO 2 S20290

Saucony 圣康尼 男 跑步鞋 TRIUMPH ISO 2 S20290

暂无报价 去购买

新品SAUCONY圣康尼 HURRICANE ISO 2 稳定保护跑步鞋 男 S20293 红/白 42

新品SAUCONY圣康尼 HURRICANE ISO 2 稳定保护跑步鞋 男 S20293 红/白 42

暂无报价 去购买

[Rakuten]Asics亚瑟士 GEL-KAYANO 23男士稳定支撑慢跑鞋 橙色tjg943-0990 24.5

[Rakuten]Asics亚瑟士 GEL-KAYANO 23男士稳定支撑慢跑鞋 橙色tjg943-0990 24.5

暂无报价 去购买

Brooks Men's Beast '16

Brooks Men's Beast '16

暂无报价 去购买

New Balance Men's M1500V2 Running Shoe

New Balance Men's M1500V2 Running Shoe

暂无报价 去购买

Wiggle 中国 | 阿迪达斯(Adidas)- Adizero Tempo 8 跑鞋(2016年春夏系列) | 赛用跑步鞋

Wiggle 中国 | 阿迪达斯(Adidas)- Adizero Tempo 8 跑鞋(2016年春夏系列) | 赛用跑步鞋

暂无报价 去购买

Brooks Men's Adrenaline Gts 16 Running Shoe

Brooks Men's Adrenaline Gts 16 Running Shoe

暂无报价

迪卡侬 跑步鞋男 耐磨缓震透气支撑舒适马拉松运动鞋LD KALENJI

迪卡侬 跑步鞋男 耐磨缓震透气支撑舒适马拉松运动鞋LD KALENJI

暂无报价 去购买

迪卡侬 跑步鞋男 专业竞速马拉松跑鞋缓震动力轻盈SD KALENJI

迪卡侬 跑步鞋男 专业竞速马拉松跑鞋缓震动力轻盈SD KALENJI

暂无报价 去购买

索康尼PUFF泡芙男女同款轻便减震缓震专业运动舒适通勤跑步鞋

索康尼PUFF泡芙男女同款轻便减震缓震专业运动舒适通勤跑步鞋

477元起

Saucony索康尼SURGE澎湃3 SU男子跑步鞋缓震跑鞋男训练运动鞋24春夏 绿灰3 41

Saucony索康尼SURGE澎湃3 SU男子跑步鞋缓震跑鞋男训练运动鞋24春夏 绿灰3 41

899元起

Saucony索康尼菁华14跑鞋男轻量透气减震训练跑步运动鞋Kinvara菁华14 浅绿215【杭州城市款】 40

Saucony索康尼菁华14跑鞋男轻量透气减震训练跑步运动鞋Kinvara菁华14 浅绿215【杭州城市款】 40

699元起

Saucony索康尼游隼14越野跑鞋男防滑男鞋户外徒步鞋男士运动鞋 卡基红105 44

Saucony索康尼游隼14越野跑鞋男防滑男鞋户外徒步鞋男士运动鞋 卡基红105 44

809元起

Saucony索康尼啡速4跑鞋男竞速训练中考体育鞋跑步鞋马拉松缓震运动 红【伦敦马拉松】 44

Saucony索康尼啡速4跑鞋男竞速训练中考体育鞋跑步鞋马拉松缓震运动 红【伦敦马拉松】 44

1399元起

Saucony索康尼啡驰减震越野碳板跑鞋男跑步鞋户外跑山轻便运动鞋男 玫红 47

Saucony索康尼啡驰减震越野碳板跑鞋男跑步鞋户外跑山轻便运动鞋男 玫红 47

暂无报价

Saucony索康尼SURGE澎湃3 SU女子跑步鞋缓震跑鞋日常训练运动鞋春夏 白黄1 35.5

Saucony索康尼SURGE澎湃3 SU女子跑步鞋缓震跑鞋日常训练运动鞋春夏 白黄1 35.5

899元起

Saucony索康尼啡速4跑鞋男竞速训练中考体育鞋跑步鞋马拉松缓震运动 红【伦敦马拉松】 40.5

Saucony索康尼啡速4跑鞋男竞速训练中考体育鞋跑步鞋马拉松缓震运动 红【伦敦马拉松】 40.5

1399元起

Saucony索康尼啡速4跑鞋男竞速训练中考体育鞋跑步鞋马拉松缓震运动 红【伦敦马拉松】 45

Saucony索康尼啡速4跑鞋男竞速训练中考体育鞋跑步鞋马拉松缓震运动 红【伦敦马拉松】 45

1399元起

Saucony索康尼SURGE澎湃3 SU女子跑步鞋缓震跑鞋日常训练运动鞋春夏 【见春】3 37.5

Saucony索康尼SURGE澎湃3 SU女子跑步鞋缓震跑鞋日常训练运动鞋春夏 【见春】3 37.5

899元起

Saucony索康尼啡速4跑鞋男竞速训练中考体育鞋跑步鞋马拉松缓震运动 红【伦敦马拉松】 46

Saucony索康尼啡速4跑鞋男竞速训练中考体育鞋跑步鞋马拉松缓震运动 红【伦敦马拉松】 46

1399元起

Saucony索康尼啡速4跑鞋男竞速训练中考体育鞋跑步鞋马拉松缓震运动 红【伦敦马拉松】 43

Saucony索康尼啡速4跑鞋男竞速训练中考体育鞋跑步鞋马拉松缓震运动 红【伦敦马拉松】 43

1399元起

Saucony索康尼SURGE澎湃3 SU女子跑步鞋缓震跑鞋日常训练运动鞋春夏 【见春】3 36

Saucony索康尼SURGE澎湃3 SU女子跑步鞋缓震跑鞋日常训练运动鞋春夏 【见春】3 36

899元起

Saucony索康尼SURGE澎湃3 SU女子跑步鞋缓震跑鞋日常训练运动鞋春夏 【见春】3 39

Saucony索康尼SURGE澎湃3 SU女子跑步鞋缓震跑鞋日常训练运动鞋春夏 【见春】3 39

899元起

Saucony索康尼SURGE澎湃3 SU女子跑步鞋缓震跑鞋日常训练运动鞋春夏 【见春】3 35.5

Saucony索康尼SURGE澎湃3 SU女子跑步鞋缓震跑鞋日常训练运动鞋春夏 【见春】3 35.5

899元起

Saucony索康尼SURGE澎湃3 SU女子跑步鞋缓震跑鞋日常训练运动鞋春夏 【见春】3 38.5

Saucony索康尼SURGE澎湃3 SU女子跑步鞋缓震跑鞋日常训练运动鞋春夏 【见春】3 38.5

899元起
694评论

  • 精彩
  • 最新
  • 这可能是我有史以来最不想看的原创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其实我自己都写得很累,订正的时候自己也看得累。不想看论证过程的看看全文摘要和"总结和建议"两部分就成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这样说不对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2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这完全就是一篇论文啊,绝大部分太专业,完全没有看下去的动力,其实也是看不懂,不过还是对贴主的精神表示赞赏。我只看了最后总结,浪费贴主的辛勤成果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看了总结就好,好多人都不知道我写了总结……
    我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论证全文摘要那几句话,如果你直接信了我,那不看具体论证内容也罢。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好家伙如果不是看了评论,还不知道你有写总结,直接就把文章给跳了。现在回头看总结。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全部看完。。看的似懂非懂。。不过最后的结论验证了我自己的经历。
    我的双脚足弓都偏低,走路能感觉明显外八,分析过自己走路的步态,后跟外侧着地,过度到前掌内侧离地,平时走路用的鞋子,都是后跟外侧和前掌内侧磨损。这就是最明显的需要支撑系跑鞋。
    但是问题来了,我的所有跑鞋都是支撑系,磨损情况却是前掌外侧磨损明显多于内侧,不论是以前的后跟跑,还是现在的中前掌跑,穿过的跑鞋都是这样的磨损情况。同时我也研究过自己慢跑的步态,后跟跑的时候,后跟着地,过度到中前掌外侧用力蹬地后离地。中前掌跑的时候,前掌脚趾根外侧先着地后快速过度到全掌再到前掌外侧后离地。从慢跑的步态分析来看,不论后跟跑还是中前掌跑,这完全就是正常足的慢跑姿态。我起初认为是穿支撑系跑鞋后被跑鞋纠正的结果,但是后来也穿皮鞋跑过2公里(被震慌),甚至光脚中前掌跑过几百米(被水泥地磨的生疼),都是正常足的慢跑步态,所以得到的结论是:这并非是支撑系跑鞋强行纠正的结果。那么会不会是长期穿稳定系跑鞋,被纠正后培养出来的步态习惯呢?这就真不好说了。
    现在选鞋习惯性选支撑系,潜意识里觉得支撑系可以给我带来更多的保护,也始终认为长距离跑的中后期,支撑系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撑,不至于脚踝力量不够导致脚踝过度向内侧塌陷。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所以说内旋就是可变的。可能和鞋有关,也可能无关。我没见过研究支撑跑鞋能否长期纠正步态的论文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1,我日常走路的鞋子,就是后跟外侧和前掌内侧大拇指磨损严重,按照您的参考,我是否入门也应该优先考虑支撑系列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我粗略看了下··跳过了一些看不懂的,以下是我的理解:【不要迷信高端跑鞋,但也不是说跑鞋并没作用,只是不明确,大家被安利的多了觉得吊炸天可能是心理作用,合脚的跑鞋才是好跑鞋,但是不是越贵越合脚。】···所以我以后都买便宜的好了,要是作者大神有看到我的留言,可以告诉下,我这么理解对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合脚 这一点是对的。我们知道的是不要指望按脚型选支撑缓震会有用,按是否合脚、合适去选鞋那是另一个问题,那是可能有效的(Benno Nigg的论文显示按舒适度选鞋有效,不过那个标准太宽泛了)。按脚型选支撑还是缓震并不能选到真正合适的,按贵不贵选鞋也是选不到合适的,但我们除了个人经验并不知道该怎么找到合适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断断续续总算看完了,虽然不从事这个行业,但一直对运动医学感兴趣,看的时候评论还不到一页,看完刷新已经八页了 [皱眉]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同为外行,也是因为兴趣所以才去翻这些论文的。
    目前的评论以“不明觉厉”和“太长不看”为主 [不说话]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写的真心好用心。我到想说说跑步本身,现在很排斥跑步运动。作为普通人来说,跑步健身应该是对我们的身体造成隐患最多且最大的。就个人而言我不理解为什么不能用更好的运动去替代跑步。我只想说,只说为会有马拉松我们只是在纪念因为报告心切而跑死的菲迪皮茨。因为他跑死了,因为他跑死了,因为他跑死了。到现在每年依然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的倒在马拉松的跑道上,图的什么?更不要提其中多少人老了,因为膝盖,脚踝的问题早早的坐上了轮椅。跑步会得到快感,因为身体会分泌激素,从这个角度上讲,甚至可以说跑步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吸毒的方式而已,跑步,确实会因此而上瘾。当然更重要的就是对应的这些运动服饰和器械品牌的推波助澜。仿佛只有跑步才能让你神清气爽,精力旺盛,做一个真正的人。听起来很有道理,仔细想想呢?不负责任的建议别人跑步是一种坑害。什么事情都没必要跟风。真的应该好好的去看看那些曾经爱跑步,善于跑步,以跑步为职业的人的中年,晚年的整体精神和健康情况再做决定吧。说实话,我没那么讨厌跑步。但是就因为现在这些发烧友们的“交流”才开始排斥跑步。不盲目跟风,不盲目听信他人,自己要做什么好好的去了解相关实实在在的数据,那数据说话,看看是否合适自己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如果真正看一看数据,还没啥数据显示长期跑步有健康隐患,只有一些显示习惯性跑步对长期健康有益的证据。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长期不控制心率,长期让心率在过高点长时间的运动(长时间指1小时以上),积年累月,对身体肯定不好。虽然说慢跑谁都可以跑,但是为了健康,还是需要科学的控制。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3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太专业 太长 也没太看明白 这教授这说法那教授那说法 每个人跑步水平肌肉情况,今天的跑姿,半年后的跑姿都是随时变化的变量,只靠教授那点实验数据觉得对自己帮助真不大 总之就是自己去试鞋就好了 穿着舒服就ok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你说到了一个重点,就是“变化”,人体的变量实在太多了,所以做运动科学研究才这么难。目前能想到的解决方案一个是控制样本,找运动水平相近(日常训练量、PB相近)的跑者,另一个是增大样本容量,这样人群平均下来把随机差异抹除。
    科学就是找规律,靠统计手段在变化中找不变。不过确实这些不变的量可能不是很重要,因为效应量可能很小,不具有临床重要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为什么要看受伤率,而不是比较个体成绩的变化?我知道这并不是所问的问题,但是相比伤病率,这明显是一个更容易量化并且减小个体差异的方法。对于伤病率,很有可能不同类型跑鞋的差异都已经被个体差异的噪声所掩盖了,因此可重复性不高也并不奇怪。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成绩和受伤率确实是两个问题。高质量的研究在招募受试的时候就会考虑成绩和日常训练量(还有体重、年龄、性别等),以此控制个体差异。
    如果光研究成绩,其实结论更明显,什么鞋都得你自己去跑才成,跑者自身的实力对成绩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鞋的影响非常非常小。研究跑鞋和跑步效率(主要指标是跑步经济性)的实验观察到的跑鞋影响都是非常非常小的,比如说adidas energy boost比saucony guide(没有Everun的老款)跑步经济性高1% [小眼睛] 一个被多项试验重复的经典的数据是每100g足部负重跑步经济性降低1%。100g是什么概念?是虎走和Dynaflyte的重量差距,这中间差了好几个重量级了。系统性训练对成绩的提高则是非常明显的,极端一点,一群没跑过步的新手,无论穿什么鞋,练几个月都会比一开始进步很多很多。
    个体差异掩蔽跑鞋差异的可能我也说过,打个比方就是两面重量差很小的硬币,你扔很多很多次都可能确定不了到底存不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反过来可以说明跑鞋的影响实在是小到几百人的实验都难以发现。跑步领域小样本但统计显著的发现其实有不少(虽然同时产生了可重复性问题,小样本容易假阳性),也没有被个体差异掩蔽。所以大样本出不了结果不能全靠个体差异糊弄过去,至少能说明这个效应真实存在的几率、它的效应量(如果这个效应存在的话)不会很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其实吧,心理暗示也是挺重要的,很多实验说明的问题也比较有限,比如随着跑鞋的变化训练计划和跑资都要进行调整,如果调整了对比意义又不是很大了。对于发布人来说是先尽量矫正自身的问题,比如内外旋,合理的姿势,放松和训练计划(包括检查训练),大部分伤病就能避免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2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有条件的去专业鞋店测一测。我原来以为自己是内翻足,结果测下来是外翻。讲一点体会,外翻足穿内翻鞋,会感觉脚趾肌腱位置顶得很高,跑久了会痛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我文章的内容之一就是很多内旋检测方式根本不靠谱。静态足底形状监测也许是最差的,3D静态足型扫描就是这种方法。
    目前数据最好的是FPI(有6项参数的足病医师业务工具)和舟骨落差(半动态检测法),和大众、厂商使用的方法没多大关系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是啊。不过一般也很难有人做这么专业的测试。所以还是舒服就好了 [吐血]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我测出来要买N16,穿了以后6公里膝盖侧面就隐隐作痛,还不如adidas的朔溪鞋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所以说这些测试根本不靠谱。
    如果没啥缓冲的溯溪鞋都穿的不错,我觉得你可以试试各家的轻量跑鞋了,比如kinvara、Zante什么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本文的结论不就是“肉身测试”最高,其他全是渣。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G神每篇文章都相当赞!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感谢光年土豪打赏 [献黄瓜]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所以其他球鞋也适用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你的意思是球鞋适用于跑步吗?
    我只能说有可能某些人穿某些球鞋比某些慢跑鞋还合脚,乃至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鞋如果合适都可能比不合适的跑鞋合脚。楼上就有值友说,测试建议出来Nimbus,结果还没阿迪溯溪鞋合适 [狂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我只想知道。。。有逐字逐句看完的吗!!!有的举个手 让我膜拜膜拜。。。
    另。。to作者,太佩服您了!!
    最后。。身轻体健 表示现在只喜欢250克以内的轻量跑鞋 比如kinvara,跑起来各种舒服 其他顶级缓震 什么nimbus,什么预言系列。。当街鞋穿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同为轻量鞋跑者,也挺喜欢kinvara的。因为能穿不少轻量鞋,所以并不对支撑、缓震感冒,这也是我走上反思支撑、缓震有效性的道路的原因之一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机缘巧合,陆续拜读您的几篇大作,越发坚定我的轻量之路。。。前两天教师节线上全马,这两天在恢复,今天穿着五趾鞋来上班了。。。轻量的打算多换着穿,希望锻炼到不同肌肉,平衡加点模式。。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楼主这篇原(lun)创(wen)写得太好了。我就想问问,扁平足轻度内旋,需要减震好的跑步鞋怎么选?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如果你想要减震好的鞋,那其实很容易,找各家的顶级缓震跑鞋就成,Nimbus、Ultra Boost之类的。但减震好的适不适合你可只有你自己试过才知道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额,我只知道亚瑟士的kayano22不错,您看这鞋可以嘛?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不要局限于内旋控制理论给你划分的鞋的类型,其他类型的跑鞋没准更适合你,也没准不适合你,但你只有试过才知道。”深有同感,我是个初级跑者,大约跑过500公里。从刚开始乱穿到后来准确穿上大家推荐的支撑系跑鞋(我是扁平足)只过了一小段时间。现在有两双支撑系的跑鞋美津浓的inspire 10和一双asics的K21。我之前也对此深信不疑。inspire 10的脚感也不错,但是速度有所下降,但是k21的体验却比较差了。不仅重而且中间那块老是嗝着。咨询了许多扁平足跑友,有人告诉我嗝着是正常情况并且指出这样才有保护效果,有些跑友劝我放下成见多试试别的跑鞋(他自己钟爱五指跑鞋)。渐渐得我开始对扁平足需要穿控制系或是支撑系的说法产生怀疑。因为初中高中的时候都是乱穿的,脚也没受伤过。今天看见楼主这篇文章,满满得干货让我看到了更多的例子。让我放下成见更加放心得去尝试不同的跑鞋。能以更科学得眼光去看待跑鞋,非常感谢楼主的努力与成果!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这样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大家不要局限于所谓”正确“的跑鞋。
    如果硌脚,我觉得已经算不合适的鞋了。我接触altra的两双支撑跑鞋都会硌脚,我觉得根本没法接受,就拿了两双缓震系的。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原本我是挺喜欢轻量跑鞋的,只是因为作为一个跑步新手。借鉴了老手的经验教训,准备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去跑步。于是就以保护性较好的跑鞋入手。值此一番,加上跑量已经到500公里了,我决定下一双就入轻量跑鞋了 [赞一个]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选择个毛线!尼玛看完你这个论文,完全不知道该穿啥鞋跑步好了,还是根本不需要穿鞋直接赤脚跑好?

    劳资小时候打青霉素导致外八字!现在穿k22和甘油13跑步,前天穿甘油13跑了个10公里,昨天开始膝盖酸疼,现在还酸着,穿的鞋对不对啊?美亚刚买的飓风iso2今天也到货了,要不要穿啊?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因为科学确实不知道每个人到底该怎么选鞋,它承认自己确实不知道,而不像跑鞋厂商,拿一套不管用的理论大放厥词,揣着糊涂装明白,大愚若智误导消费者。

    你最近提高跑量了吗?很多人都是在突然提高跑量的时候出问题的。每双鞋在你穿之前都不能知道到底合不合适,这就是现实。K 22穿的好的话,类似的hurricane应该也差不多,这两双鞋比较接近。如果你穿K 22又没问题了,那说明可能你确实更适合支撑系而不是缓震系。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四天前跑了个10公里,当天膝盖不疼,之后越来越疼,今天都不能弯腿了,何解?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3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楼主,你高估这里的读者了。
    有谁能给翻译成100字以内的短文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结尾 总结与建议 一章的“总结”部分,有一句话总结全文和一句话总结各个章节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好长,看不完,就说一点,关于鞋型鞋宽的问题, 日本人做的就是细致,有宽度可选,更适合亚洲人。迪卡侬的鞋问题是全球一个版,所以按照欧洲人的脚型设计,我穿着挤脚。最气人的是李宁这种国产鞋,却挤国人的脚。nb的鞋也不错,也有宽度可选。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宽度是New Balance最先开始做的,和日本人没啥关系……现在好几家国际大厂都有不同宽度,这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每一套宽度都需要多完整一套模具,开模成本就要加一倍。
    我自己基本没穿过加宽的,标准宽都很合适。人与人之间脚宽差异太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请问虎走有分支撑和缓震吗?好像ds trainer有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虎走只有缓震系,但欧美区定位基本等同于虎走的DS Racer是支撑系。DST有支撑和缓震两个版本,翔走skysensor glide有个对应的支撑系版本gel feather glide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国内天猫官网卖的ds trainer好像是支撑系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感谢Granis大神干货满满的文章,看完果断献上碎银子。作为理工男,我更相信数据说话,广告什么的太会吹牛皮了,虽然看完后理性告诉我:买跑鞋还是买国产多威和李宁的吧(经济实惠,对于刚实习的我来说),但是我还是忍不住买了亚瑟士Kayano 21和圣康尼Zealot ISO [喷血] (穿不同跑鞋减少受伤几率),或许这就是软文的作用吧(没穿过想试试传说中的踩屎感)还我饭钱 [吐血]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我在第一双专业跑鞋Wave Rider上已经充分感受了踩屎感(在尸体店试穿Nimbus时发现还没Rider软,看来软硬感受个体差异很大),之后在轻量跑鞋的路上一去不回头,因为我发现我还是偏好更好的反馈和更轻的重量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4.6K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