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原创新人#激励计划,新人发文前三篇文章,篇篇额外奖励50金币。参加超级新人计划活动,新人发文即可瓜分10万金币,周边好礼达标就有,邀新任务奖励无上限,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在上次的文章#本站首晒#Epson 爱普生 Home Cinema 2150 投影仪当中,我只发了投影的开箱。当时就说,后续的周边我会再慢慢写出来。目前,盒子、支架和幕布都已到位,我把继续折腾的过程再写篇流水账,供大家参考。
(一)视频盒子
之前针对播放设备考察了很多,除了连过 Apple TV和 PS4,也用淘汰下来的09款 MBP临时顶替过,虽然效果不错,但是真心麻烦,而且这机器没有原生 HDMI,要使用 mini DP转换,音频和视频没有合在一起。
上篇提到,在等待投影到货的漫长日子里,就考察了盒子音箱之类的东西,那时候就选定了买Zidoo X9s。据网友们反映,这个机器做工不错,性价比也很高。于是,等到双十二的时候,以比平时便宜一点点的价格买了一个。还送了一根HDMI线。接下来简单展示一下。
天猫旗舰店买的,连封胶带都有 Zidoo的 Logo,走的顺丰陆运,从广东到北京隔日到。
拆开之后是盒子的包装盒和送的一根1.5米的 HDMI,好像是前100名下单的送的。当时和客服核实 ,我在12.12那天第12秒下单,就没在那个范围内了。 不知道后来为什么还是给了。
HDMI线很粗壮。
接下来就是盒子了。拆拆拆。
背面写了些参数之类的。
侧面是主要卖点。
上面的其实是个纸套子,抽出来才是真正的盒子。
打开之后就是装在保护袋里面的盒子本体了。
下层是各种附件。
买的背光版遥控器,剩下是硬盘线、wifi天线、模拟信号线、电源以及简单版说明书保修凭证等等。
盒子就是个铝疙瘩。
深灰色的机身,表面略粗糙,工艺很像我的Blackmagic UltraStudio Express,不过做工还是差很多的。
前面板的品牌Logo和显示屏。
侧面的散热孔。
背面的各种接口。天线、网线口、HDMI输出和输入、模拟输出、光纤输出、重置孔、MicroSD插槽、电源接口、电源开关、天线。
另一侧是一个 SATA直插硬盘口,一个 USB3.0,两个 USB2.0。
外观看着挺厚重,其实重量挺轻的。印象中在网上看过,里面电路板很小。
背面也有不少散热孔。
电源,12V 2000mA,估计不能用 USB转12V的直接接投影仪那个供电USB口了,功率不够。 这么大功率应该主要是为了给外挂硬盘供电吧。
附送的遥控器的电池。
把电池装进去。遥控器的盖子是和遥控器本体有柔性连接的,这个设计不错,省得盖子丢掉。
开机显示HELLO。
先接个显示器简单看一下。首次开机可以选择语言。
接上鼠标感觉和电脑差不多了。
除了装电视客户端,也可以装安卓平板客户端。
我就随便一拍,大伙随便一看哈。显示器是 Dell U2414H。
至于这个盒子具体的操作使用等等,站内有不少值友分享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二)显示器支架
之前说过,因为不想打孔,也就没有考虑吊装,然而侧投的效果真心不好,没有办法,只好买了个投影仪支架。 淘宝上卖的挺多的,大家可以搜搜看,我这个只要一百多块。继续上图。
快递收到拆开以后就是这样的,右下方是底座,左下方是链接投影的托盘。上面是就支撑架的管材。
拼装超简单有说明书也有自带工具。
装好了就是这样的。
这个架子是不能自己立着的,只能靠在床板和墙壁中间。投影托盘很别扭,因为这款投影的三个固定孔都在靠近镜头的位置(好像epson好多型号都这样 ),所以基本没可能让托盘中间保持在整个投影的重心位置。所以只能正着安装,实在担心吊装它会掉下来。
硬盘装在了支架附带的一个小网袋里,用带子把硬盘和盒子简单固定了一下。
大致固定之后,要初步调整一下画面了。接下来我们请出一件神器。博世的五线水平仪。
找个平稳的地方放好,开机。
就可以用投出来的垂直和水平线进行校准了。
水平线的高度刚好和投影范围的下框齐平,省事了。
插一段视频。
就这样横平竖直都校准好,基本上就没问题了。当然这还只是在墙上投的而已。因为很快幕布就到了。
(三)幕布
幕布也是双十二买的,哈哈。
淘宝上买的一个挺便宜的幕布,都说低端幕还不如白墙效果好,然而我家没有白墙啊。只好随便买个幕布凑和一下。因为家里墙上有空间,不用考虑挡住电视之类的问题,再加上电动幕据说后期普遍会有卷边现象,所以就决定买了画框幕。量了一下目前投出来的画面尺寸,买了个100寸的。
在此强烈建议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为了便宜一点点提前买幕布,一定等你的支架系统之类的都弄好再买。尤其是投距有线的情况下。像我这次就有点悲剧了。
下单之后过了几天,一个超长的快递就到家了。右边就是幕布的快递,两米多长。左面是之前的投影仪支架的包装。
拆开。
开始装。和普通画框一样,用角件把框架连起来。画框做工相当不错,铝合金表面包了一层黑色绒布。
幕布展开,四边各穿进一根玻纤杆。这根杆子是让幕布受力均匀用的,不然后面弹簧钩的力量过于集中,一是会破坏幕布边缘,二是会影响平整性。
用弹簧钩固定幕布,先固定四角。
弹簧钩一头连接幕布边缘的玻纤杆,一头连接画框,用附带的小钩子辅助挂起来,拉力挺大的,可以保证幕布平整。
中间要装根支撑杆,防止画框因为收到拉力变形。感觉整个幕布光这根杆子就占了一大部分。
长边一边好像是23个弹簧钩,短边没数。
支撑杆是嵌到画框里面的一个槽当中的。千万不要等到最后装支撑杆,这样很可能装不上了。我每边钩了三个弹簧钩,装起来就已经很费劲了。
装好之后效果如图。稍微有点气味,还可以接受。
接下来就是挂幕布了。怎么把幕布挂得水平呢?再次请出神器出场。
把水平仪放到了衣柜顶上,然后高度不够,又垫了个盒子,加上一包纸巾,直接顶到了天花板上。 水平仪的摆放不需要精确水平,在3度以内它可以自己修正的。
投到对面墙上一条激光线。
画框长边230cm,挂两个挂片间距大致是75cm。包装里面是四个挂片上下各装两个。后来老板非常慷慨地又给我补寄了一套 ,我又在上面多装了两片。
为什么要多装呢,如果打孔钉钉子的话,两个挂片妥妥能挂幕布了。但是,我不愿意给墙打孔,于是用了这个货——免钉胶。 直接粘在墙纸上。于是上面用四个分散一下重量。免钉胶专门买的百得的环保胶,味道小一点,毕竟是装在卧室的。
激光线上画好点,把挂片先放上看看。水平位置无所谓,垂直高度要精确些。
免钉胶头部切开。
菊花切开里面是白色的胶。
装上家里原来就有的胶枪。
胶特别特别稠,十分不好打。原谅我第一次弄这个,胶打得好恶心。整整一管胶,其实就用了一点点。
上墙。
粘上以后还可以微调位置的,这个就比上面图那个要低一点。
两个挂片是这样的。因为补寄的还没到,之后我把本来装在下面的另外两个后来也粘到了上面。上面的挂片是承重的,下面的只起固定作用。等寄到了再装下面的吧。
上面说胶完全固化需要24-48小时。
心急火燎地等了24小时,幕布顺利上墙。效果还不错。
接下来,幕布位置固定了,该调投影仪的位置了。
继续用水平仪。因为是五线水平仪,所以可以投出两对垂直于水平面的线,一直延伸到房顶相交,这时候很有用。首先调整水平仪位置,让它处在幕布上下框的中垂线上(230cm这个参数很重要),然后转动水平仪,让一组线和天花板边缘重合(或平行),那另一组线就是幕布上下框的中垂线了。不要被图中投影投出来的校准画面误导,以上都要以幕布的实际物理尺寸和位置为准。
而与这一条中垂线成一个闭合圈的另一条线,就投到了对面投影仪所在的方向。
调整投影仪的水平位置,让镜头的光心刚好在这条线上。后面就好调多了。
后面的调节就很简单了,然而暴露出了两个问题,逼死我这个强迫症了。
一是我的幕布买大了,调好之后上下左右各多了一两厘米。 二是这个支架稍微高了点,如果能低个5-10厘米,投影仪就不用有一个这样的俯角,就完全不用使用梯形修正了。
调整之后再用水平仪检验一下画面边缘,相当不错。
画面是这样的,至少比之前投在黄壁纸上强太多了。
两个不完美的问题,其中一个好解决,回头找个店把支架锯短一点应该就行了,至于幕布大一圈这个就没办法了。投距就这么大了,也没法通过简便的方法放大画面了,就这样吧,反正也不太多。
现在这个支架装好,投影仪就真的在脑袋上方了。上一张图,就问你们怕不怕?
下一步可能要折腾音频了。应该就是买个回音壁。目前还在犹豫买哪个型号,所以下一篇不知道什么时候发了。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继续讨论,我们还是评论区见。
你这样投影的噪音会很近[捂嘴]
怕。抱紧你[doge][doge][doge]
可以……倒是可以……不过你得把投影翻过来……也就是没有吊装架的吊装状态……[皱眉]
120寸幕的话镜头可位移22cm,可以比官方软件试算结果再装高22cm。我装好投影吊架才想起来没利用镜头位移,提醒一下!
我家之前没有布线,入了同款投影,也打算买个蓝牙音响试试。207海淘划算还是某宝买更好?
肯定没30。-5到10靠谱些。
目测差不多。我只能和房顶比。[观察]
你墙上是壁纸吧???壁纸,免钉胶。。。时间长了。能挺住?
买买买!不过其实三线的应该就够用了。[击掌][击掌][击掌]
是会有噪音。不过ECO模式还可以忍受,这个支架也支持升高了吊装的,不过感觉那样更危险……[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