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多久没用我的那些有线设备了?
使用iPhone X+Airpods半年左右,确实体会到无线连接的便利。没有线材缠绕、随用随收的自由真的让人难忘。但是,我过去留下的音频设备收藏,大半都是基于3.5mm有线连接的设备。不管是桌面的2.0音响、匹配的功放系统,还是经典收藏的CKW-1000ANV、Q701、HD598、UE900等入耳、头戴耳机。感觉自己都快忘了有多久没去用过那些设备,因为蓝牙太方便了。
直到南方某个回南天才发现,放在收藏盒子里的CKW-1000anv已经接近受潮损坏了。我承认无线化是消费数码的未来,无线化也是Hi-Fi设备的未来。可是,难道用上了手机,那些过去我爱不释手的设备就此舍弃吗?唱针这个无线化设备,可能就是接下来蓝牙音频或者说无线音频领域的方向性产品。简单的3.5mm音频线链接过去老设备,为它们带来可以被蓝牙连接的无线化,靠谱。
厚度与合上的MBP相似
低调的金属外观设计
唱针最核心的外观特点绝对是CD纹,一方面增加了产品质感,一方面也增加产品的盲操作触感。直径就5、6CM大小的设备,中间没有屏幕,只有多媒体按键,CD纹能够很好地让用户找到按键重心。金属材质的外观,也从一定程度上让设备的普适性增强,放在桌面、高质感的设备前不显得掉价。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显旧。
背后的挂钩可以轻松携带
小巧,却推得动大设备
小到几乎无感
小巧到操作别扭
Hi-Fi级别的推力,让移动设备望尘莫及
100mW/32Ω,12mW/300Ω的推力,意味着哪怕就是过去我用iphone6连接有线耳机,也远不足的性能。强到变态的推力性能,已经能够推动我手上大部分的Hi-Fi耳机了。如果奇葩的PK1这类高阻耳机,也能有一战之力。
就我比较喜欢和熟悉的Q701来说。唱针推动起来轻松,在实现较为干净的声音下,还有大约60%的音量可以增加。不过基于蓝牙连接也有不是说没有缺陷。音频文件出口始终受限于传输带宽,哪怕就是唱针目前尚未搭载的目前最顶级的LDAC标准,依然也就990kbps的粗函数带宽。理性来看,唱针在响应Hi-Fi大编制音频的某些细节还是有所缺失,表现在声音更嘶哑,更尖锐。
对于桌面电脑音响、传统的多媒体音响来说,这样的稍微有所损失的音频表现,已经在增加蓝牙,增强无线体验的革命性进化下不足一提。对于音响来说,音质的损失,足够被响度和声场体验掩盖。几千几万的Hi-Fi音频设备,如果不能和现代的iPhone X匹配,那Hi-Fi也不自由。
如果把它用在车载场景,解决续航,解决老车的无线音频协同,让更多有着优质扬声器的老爷车,也能用上现代的蓝牙音频体验。甚至官方多次表示:“唱针结合了更强运算芯片的DSP算法和大推力,能够很大程度解放汽车原厂音频系统的回放性能,增强音乐体验。”
DSP的调校还要加强,现在音乐模式太现场了,有点过。不过一般用户没有这么敏锐的金耳朵,可能过去的听音习惯会认为更爽。这就有点类似目前手机AI摄影PK相机摄影的逻辑:让普通的小白用户感知到变化重要,还是让专业的用户感受到没有变化?
音乐模式结合UE900能够发挥强大的现场声效
略显怪异的搭配感受
100mW的推力,能够瞬间释放大耳机的潜力
核心功能:
1, Hi-FI老设备的无线化,接驳HIFI唱机、功放输入、音箱设备套装;
2, 2,释放车载音频性能,通过DSP算法,提升音频回放性能,解放车载音箱能力;
优点:
1,让老式音频设备蓝牙化;
2,金属外观,做工比较精致;
3,功能简单易上手;
4,独特的音乐和游戏DSP算法,能快速感知变化
缺点:
1,158元售价略高,有机会下探99元的话,会是个好东西;
2,没有LDAC和APT-X是遗憾
总结:
尽管森海啊、AKG啊这些都有逐渐增加蓝牙款,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是不?重新购买一个相似性能的蓝牙设备有所重复。想要它们更适应现在的蓝牙场景(问题是也没有有线耳机孔给你插),更好地方案无疑是搞一台唱针,让手上的对箱、功放系统扩展一个无线场景,完全可以入手。唱针这款产品属于击中我刚需的设备。因此虽然有点小贵,那找基友蹭一个我是绝对不会说不的。
推力真牛*,老音响快要炸了,低音炮的感觉来了,推🎧爱疯一格音量下电音类就震的厉害了,只是圈铁在高音部分有点过了。喷子一边去,键盘侠们可以去借一个试试再出来。
好死不死,手头有个小米蓝牙接收器,从音质上来说,大概甩小米五条街吧,至于TF功能,我用不上,这玩意,外观不起眼,用起来,呃,给个赞,续航不错,音质和推力都可以,当然和我的老古董ZX1没法比,毕竟,才一百多,还要什么自行车,五星推荐,可以取代各种蓝牙接收器和蓝牙耳机
产品确实是不错。已上手用户赞一个。[得意]
比得过雅特思R1么?
在用BTR1很不错
。。。。。158谈推力。。。。
蓝牙连接。。。
这种文章拿去坑坑小白可能还有点可能
158谈HiFi。。。
连aptx都没有还好意思谈h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