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亲爱的值友们,《值无不言》栏目新的一期上线啦!无论你是想了解更多攻略还是学习更多知识,点此关注话题#值无不言#
本期值无不言请来了首席生活家@善生的善生为我们分享如何打造一个好看实用的桌面?桌面装腔指南的「年终特辑」,有问题及想法的可在评论区与作者互动~
本期话题:桌面装腔指南,如何打造一个好看实用的桌面?
本篇干货多多,各位值友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提问嘉宾(使用手机的值友可以在评论@善生的善生直接提问,PC端的值友点击“我要请教”即可直达提问区咯。)
我要请教
———————我叫分割线———————
本期嘉宾:@善生的善生
萨瓦迪卡,我是善生。
之前聊了聊最近几年的桌面变迁史,没想到大家还挺喜欢看的。
最近又改了改桌面,本来想照例写一篇桌面装腔指南的「年终特辑」。刚好小值来邀请做值无不言,那我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桌面这点事。
这个桌面算是我2019年的最终版本了,相比之前的桌面最大的变化,就是新增了一个PC区域,优化了各部分的光源照明。做到每个常用区域无死角打亮。
对桌上设备做了精简,现在桌上基本都是高频次使用的了。
现在的桌面做成了一个L型的,正面是Mac,向右转身就是PC,一把椅子就可以兼顾双平台了。
那下面就从左至右,期间除了一些设备的介绍,我也会讲一些布置桌面的心得之类的。
最左边看上去,我这里其实是一台净化器。我书房的新风是24小时不关机的,但是最近重度污染,配合EraClean这种堆料塔式净化器要更好一些。
净化器上面放了领势的Mesh路由器和米家台灯、空气传感器。
如果你家一天路由器无法全部覆盖,或者需要多个路由器实现无缝漫游,那你可以尝试一下这种Mesh路由器。
领势这套我用大半年了吧,装上之后基本都没管过它,一直稳定至今。有线无线回程都支持,之前的文章放上来供参考。
1200多价格在Mesh里不算贵了,如果你想更便宜的话,也可以考虑一下360他们的Mesh,我没用过就不评价了。
然后就是我主要的桌面了,一切围绕中间的5K iMac展开。
左侧是明基的PD2720U,雷电3显示器。
雷电3显示器价格都比较高,明基这款算是相对便宜的了。
毕竟价位已经来到了9K,所以做工也用料都是很好的,深空灰全金属的底座和连接柱,质感很棒。
雷电3显示器的意义,就是直接一根雷电3线到显示器,一根线即可解决充电、视频音频信号传输了。
PD2720U除了常规的3.5mm、USB、HDMI、DP接口外,还有两个雷电3接口。
双雷电3是分主副的,接口上也有标注。
这样的好处就是,如果你是笔记本,直接一根雷电3到显示器,一根线即可解决充电、视频音频信号传输了。
主雷电3有着65W的供电,副雷电3 15W供电。都是40Gb/s的传输。电脑连接一台后,还可以菊花链到第二台PD2720U。
PD2720U我有两台,iMac一根雷电3线到其中一台,第二个雷电3接口再连接另外一台显示器组成菊花链。
4K 分辨率,支持 10bit 色深和 HDR10 显示,以及 100% sRGB 和99%Adobe RGB色域显示。这个级别的显示器,我都没做校色,直接使用明基的M-Book模式,发色倾向和色准都和Mac的视网膜屏幕很接近。
由于支持旋转,所以我之前都是第二台竖置来看网页码字什么的,相比横置舒服了太多。
不过现在我精简桌面,第二台PD2720U暂时拿到办公室配合MacBook用了。但这里我想说,外接显示器来扩展屏幕,对于使用上来说是极为方便的。
你可以在第二块屏幕上扩展工作内容,哪怕是修图都可以多一块屏幕显示。如果你是Mac或者雷电3 PC、笔记本用户,PD2720U这种雷电3显示器要比普通显示器强很多。一个线解决所有外接屏幕的问题,连电都给你供了。
PD2720U自带那个铝合金底座很好,但我为了节省下面空间,还是装了一个显示器乐歌D7支架。
支架主体都是铝合金的材质,下面塑料部分可以打开方便走线。
显示器上了支架后,除了可以多角度调节外,下面的空间也全部空出来了,我就把HomePod放在这里了。
HomePod我有一对组了立体声,左右各一个放置。

2239元
去购买 讲真,HomePod现在这么便宜,如果你是苹果用户又缺台音箱,我真的建议你买一个。
当然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延迟至今也没有解决,Mac上的第三方软件还是无法使用双HomePod立体声。之前可以通过捷径控制米家设备,但现在也不能用了。
音质方面,这个价位应该没有比HomePod更能打的了。如果你只是拿来听歌,又不在意开个AppleMusic会员,那还是很合适的。
然后是后面这一排
设备,从左至右分别是贝尔金雷电3扩展坞、PD Dock、小爱音箱触屏版、AppleWatch充电底座。
贝尔金雷电3扩展基座
这个雷电3扩展坞,应该是市面上做工颜值品质兼顾的最好的了。
电脑一根雷电3到扩展坞,再通过另外一个雷电3接口到PD2720U,再通过显示器雷电3到第二台PD2720U。
雷电3设备树上也可以看到,第一层是贝尔金扩展坞,第二层是PD2720U,第三层是第二个PD2720U,上下游都是40Gb/s。
这就是生态的好处,雷电3菊花链是值得花钱的一套生态。
小爱触屏版
之前很多人问这个是什么,其实就是触屏版的小爱音箱了。
可以装应用看个视频听个歌什么的,不过我就用来看个时间。
表盘什么的都是可换的,但不知道是不是配置太低,翻页时钟表盘动画是有卡顿的。
早前在iPhone不支持PD快充的时候,这种Dock,也就是充电底座很常见,但现在很难找到支持PD的Dock了。
所以我就自己做了一个,用的NATIVE UNION的大理石Dock底座,换了跟iDars的线。
插上就是这样了,稳定度还可以,重点是立式PD充电达成了。
AppleWatch充电底座
AppleWatch的充电底座我之前一直用的贝尔金那款圆形的,但要经常带着出差,所以就又买了这个复古底座。
外形是参照84版本的iMac设计,充电的时候刚好显示时间。这个是elago正版的,网上有很多复刻祖国版。但这个正版的做工已经比较一言难尽了,毛刺什么的都比较多,可想而知那些仿制的做工只能更差。
键盘就是Filco的双模奶酪,现在好像官方旗舰店里的链接找不到了,不知道花尽什么情况。
鼠标就是罗技的Master 3了。
这两个设备之前聊过几次了,这里就不细说了。总体说虽然都有点贵,但都是值回票价的。
罗技的Master 3之前写过文章,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然后是iMac右侧的区域,这里主要是充电、HUB等控制区。
这里如果直接摆上这些设备,线材会非常凌乱,所以我放了一个iQunix的Spider。

214元起
去购买 这个其实是显示器支架,放在这里的好处就是可以遮挡线材,同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可以再放些东西。
如果你嫌线材碍眼,也可以学我这样做。下层我放了明基屏幕挂灯的控制器、闪迪读卡器、Anker的HUB分线器。
上层是Anker 100W充电器,魔护模块化桌面充和索尼的1000XM3,这些设备的线材被遮挡了绝大部分。
读卡器部分没啥说的,Anker那个是我海淘的,国内一直没有上。
充电方面,我是一直离不开桌面充电器的。桌面上如果有些快充大功率充电器,无疑是很方便的事情。
这里我用了两个,一款是Anker的100W,一款是魔狐的模块化桌面充,都可以称得上是大杀器级别的桌面充电器。
魔狐这个要比Anker更好,因为只在小程序卖,这里就不放链接了,感兴趣可以去看看MagicFox魔狐科技。
4A+3C,全铝外壳,设计的也很小巧。
参数说起来比较复杂,性能也很强悍,这里Po张图。回头我会单独写一篇,这个太有的聊了。
自带一块显示屏,可以看到各接口的电压电流功率情况,也就是相当于送了一个高集成化的功率表。
358元的售价来讲,性价比已经很高了,不过要注意是需要自配前端电源的。这个也比较灵活,支持PD输入、DC5525 12-24V输入,XT60 12-24V输入。
这些小设备,其实我都是粘在桌子或者支架上的。用的都是3M的,不同材质用不同的胶垫。
Bose NC700
Bose NC700和索尼1000XM3我都有,最后选择了索尼送去柜子里吃灰。这两款到底怎么选,其实很简单。在意性价比就买索尼,喜欢新款以及bose的设计那就买NC700。
音质和降噪效果,其实都是一耳朵的差距,不会是刚性差别。只是Bose NC700支持双设备连接,iPhone、Mac之类的都可以快速切换。
Jya 新光台灯
开头说了我把桌面照明体系重新规划了一遍,这里我又放了一个Jya台灯。
这个灯是无线使用的,自带电池。分为远光和近光,一共五个档位可调。
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把右侧HUB区域全部打亮了,也可以避免线材的困扰。只是这个灯无法调节色温,默认是偏暖的。
开头提到我对桌面光源做了重新的整理,整个桌面用到了6个灯。
这里先说Mac区域,最左侧的米家台灯打亮电脑背后,两块屏幕都装了屏幕挂灯。
iMac上的是明基SceenBar Plus
这个挂灯很多人说没什么技术含量,明基简直是抢钱。但是就我三个挂灯使用来看,明基无疑是最好的,贵肯定是有贵的道理。
做工用料都对得起价格,色温可调也是最多的。
自带了一个控制器,支持自动感应调节亮度和色温。
左侧PD2720U上挂的是倍思新出的,我也是首发买回来的。

138元
去购买 塑料感非常强,做工也很一般。
转轴卡位器这里也比较毛糙。
尤其是开关设计不能忍,需要点按最右侧按钮,关闭则是长按,比较不方便。
亮度方面也比明基的弱一些,不过考虑到只有100多块钱,也还算能接受。
两个屏幕挂灯,可以把操作区域全部打亮,同时不占用桌面空间。
配合右边的Jya台灯,这一块都可以做到照明覆盖。
继续往右看,整个桌面其实是三张桌子拼起来的。
这里是另外一个HomePod,我选了黑色,比白色耐脏。
然后开始进入PC的区域,首先是打游戏的耳机。
罗技 G PRO X
因为我平时也就晚一些FPS游戏,比如吃鸡、CS GO之类的。罗技这个耳机主要是搭载了Blus Voice技术,可以通过专业降噪、音频信号压缩、齿音消除等等,让连麦声音更加清晰。
耳机支架是Twelve South的Fermata,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款支架。
所以我两个耳机都是同款架子,做工用料设计都没说的。
然后就是这台新装的PC了。
我用了十年的Mac,前段时间忽然想装台PC玩玩。
配置如下,差不多花了一万多点。
随手装着玩的,各位轻喷。就想拿来打个游戏的,我最终还是爱Mac的。其实这套配置不少地方可以缩,然后让CPU上一档。但我就偶尔打个游戏,3600X够用了。主板本来是微星的B450M迫击炮,最后换成了华硕的X570。
虽然都是走的RGB路线,但我平时都同步成白色了,只留内存和电源带颜色。
这套桌面就是想着拿来打游戏的,所以也没做台复杂的布置。
卓威 XL2546 240Hz刷新显示器
考虑到我只打一些FPS游戏,诸如吃鸡、CS GO、守望等等,所以自然是要一步到位上240Hz了。
卓威算是各大赛事上经常见到的显示器了,之前看比赛被那一排白色的卓威给毒到了。 相比60Hz、144Hz,240Hz的原生刷新率真的是谁用谁知道。
背面也是设计的棱角分明,虽然主打电竞,但并没有设计成杀马特风格。上面是卓威的金属Logo,下面则是红色的穿线孔。
支持大范围的转动、旋转。
接口部分,DVI、DP、HDMI都兼容,并且HDMI支持1.4和2.1,对多设备的兼容性也会更好。
另外一侧是USB和音频、麦克风接口,上面还设计了耳机架。
旋转和上下调节上还有刻度指示,如果是职业选手的话,换个环境也可以迅速调整到自己最舒服的状态。
自带两个遮光板,用来减弱其他光线对屏幕的影响。相比一些专业修图那种大遮光板,卓威这个设计的挺小巧的。
我右边有窗户,所以我一般只安装右侧的。
自带了一个OBD控制器,这也是明基系列经常采用的设计。它可以让你实现快速的相关设置以及各种预设,想要实现不同的效果只需要一键切换即可。
TN屏虽然可视角度和色彩不如IPS,但在相应速度方面,240Hz对于游戏的提升是很明显的。
在一些竞技FPS游戏里,瞬间即可决定胜负,这种场景我觉得响应速度一定是要比色彩有着更高的优先级。
这里用网站测试了一下抓拍了张照片,从上到下依次是240Hz、144Hz、60Hz,可以看到240Hz的帧数优势是很明显的。放在游戏里来说,顺滑感和帧数都会更足,肉眼看到的也会更清楚。
卓威XL2546还搭载了暗部平衡,开启之后可以把阴影区域打亮,不会让暗部场景漆黑一片。
未开启暗部平衡
开启暗部平衡,可以看到差距还是很大的。暗部打亮之后可以更快发现敌人,再也不用怕伏地魔了。
PC端的外设就是这些了,我给显示器又买了一个iQunix的支架。
虽然卓威这台显示器可以上下调节,但是有了支架,我就可以把键盘收纳进去了,不用的时候可以避免落灰。
键盘是华硕ROG的Scope。
做工和手感都没什么说的,毕竟败家之眼。轴体选的红轴,那把Filco是茶轴。我一直觉得打游戏就是红轴,码字就是茶轴。
鼠标是罗技的狗屁王。
虽然续航一般,但我还是没买那个无线鼠标垫,实在是忍不了桌子上再多根线了。
手感出色,重点是重量非常轻,长时间打游戏也不会觉得很累。
还买了个XBOX手柄,平时打2K20很爽。
这台显示器上,我装的是巴斯夫的挂灯。
这个灯的特点是4000K的低蓝光色温,以及附送了多个支架适配不同的设备,比如显示器、笔记本甚至还有Go Pro。
虽然不可调节色温,但因为是暖光护眼,所以很适合打游戏的桌面使用。
触摸操作,比倍思那个反人类点按好多了。
配合中间的米家台灯,可以把PC区域全部打亮。
PC的音箱系统是Bose的C50
这个箱子只适合看电影打游戏,听歌挺一般的,基本被HomePod吊着打。
卫星箱的样子倒是蛮好看,只不过不是灰色,而是偏金色。
多媒体控制器,操作很方便,只不过底噪很烦。
支持双设备接入,我的Mac也可以一根线到这里使用。因为Mac不支持诸如网易云音乐等软件使用双HomePod立体声,所以我有时候也会用这套C50听歌。
旁边是小米的分线器,50多块钱的大塑料不便宜,我看中的是设计简约,没有什么多余的Logo。
这里是飞利浦的小飞,自带18W的1A1C,支持PD。
这里就是Mophie的无线充电和Anker的桌面充电器了。
很早的大妈盒子,我拿来装些小物件。
iQunix的双拼金属笔筒。
我又买了一根很长的DP线,直接接到了左侧的PD2720U上,可以直接显示PC。一边Mac,一边Win10,比虚拟机好用多了。
这时候因为要控制两台电脑,所以我会换上罗技的MXKeys。
使用Flow,鼠标和键盘都可以跨设备操作,非常方便。
最后说下桌子下面吧。
这里强烈推荐公牛的这个插排,自带收纳盒。
我桌子下面有四个这款,打开里面就是一体式的插座,非常方便。80多块钱,和你买一个插座+收纳盒的价格差不多。
缺点是电源开关容易坏,我已经换新两个了。
理线的话,设备太多我基本已经放弃了,不过还是会用扎线带来绑一绑。
还买了两个宜家的收纳箱,放些充电器数据线什么的。
因为我用工学椅,所以还是有必要铺个地毯的。我之前用宜家,但是质量太差了,就换成了瑞鑫的。
这个也是朋友介绍的,用下来也很满意。
花型好看,做工什么的也都很好。也挺厚实,背面固化包边,和我客厅那块1000多的不相上下。
再看下细节。
这次的改桌子,主要就是增加了个打游戏的PC,和光源重新布置,整体用起来还是挺舒服的。
即使是晚上9点多,也依然可以保持很好的亮度。
这边的PC,也基本满足日常需求,外设什么的也都慢慢到位了。
本期主要分享一下我的桌面改动,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明年等新的iMac出了我会继续大改桌面的。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评论区里和我交流。
OK,基本就是这样了。
拜了个拜...
小编注:本文作者@善生的善生 是什么值得买首席生活家,他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
微博:善生的善生,微博地址(http://weibo.com/sunhaoyuan77)
一桌子的东西够我买套房了,他不香吗?
钞能力…………
翻了一篇,终于找到个大佬同款了——公牛插座收纳盒[嘿嘿]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人家已经点到为止了。这货在蓝牙音响里算还不错的,但是2000内hifi、监听的箱子不是随便碾压。
一台显示器够我买电脑+全套配件了[汗]
就这一桌子的价格,你认为善生也跟吾辈一样住筒子楼吗?
都散了吧。。。就这一桌子没有个六位数能下来吗? 总之,想装B是需要实力滴,没那个实力只能看人家大佬们装B! 墙裂建议以后为这类文章建立一个买不买得起的分类!!!
三千预算进卡吧 水笔推荐把钱加 电源显卡处理器 加钱加到十万八 十核E7是趋势 四路泰坦抱回家 4K显示组三屏 万元水冷温度压 四块固态组上去 高频内存满槽插 键鼠入门几千块 耳机手柄八千八 六千机箱来相会 红星炸弹劈劈啪 买来发现没啥用 抱着神机刷大妈
鹤岗的房吗[喜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