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你要压抑它呢?

2020-06-17 18:38:14 6点赞 6收藏 1评论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攻击性”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你要压抑它呢?

基本每个月都会碰到几次类似“老师,别人骂我,我是不是应该骂回去”、“我很想骂回去,可我又觉得自己这样不对”、“没有骂回去,我觉得自己特别懦弱,心里特别后悔”这样的状况。

就好似“被人骂了、欺负了,该如何应对”对每个人都是一个难题一样。

而我想,在你的人生历程中,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吧。但不知道面对辱骂、嘲笑、非议、欺负、抹黑,你是果断骂回去、怼回去,还是愣在当场,或是极度压抑的什么都不做呢?

“攻击性”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你要压抑它呢?

生活中当然有选择后者的,而后者也确实在表面上符合了“我们要有大爱”、“我们要与人为善”的普世价值观。但只能或者说只会习惯性选择后者的朋友,其实是挺可怜的。

在前一段时间,我养过一只小蓝猫。虽然相处的日子并不久,但也还是被抓伤、咬伤了两次。宠物咬人,这当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也还是从侧面说明了,只要是动物就必然会遵从大自然“弱肉强食”的法则,就必须会去猎捕其他动物为食、就必须有能力保护自己不被吃掉、就必须能威慑有敌意的动物、就必须有能力去攻击与伤害,所以尖牙、利齿、野性、攻击性等,经过了这么多岁月还依旧存在。

我们虽然建立起了文明、虽然已经不需要单纯凭借自己去狩猎,可攻击性依旧存在于我们的本能中,依旧对于我们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捍卫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亲人、坚持自己的立场。

“攻击性”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你要压抑它呢?

如果没有一定的攻击性,我们就会承受非常多的失去,并且可能还要承担“难以生存”的风险。可即便如此,生活中确实有不少朋友会不自觉地压抑自己的攻击性。

他们可能会像一开始的朋友一样,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怼回去是不对的”,然后不自觉的在行使自己正常权利的时候选择压抑自己;

他们也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太过“调皮”,总是在父母表达一些要求的时候跟父母对着干,结果招致父母的“疯狂压制”,使得每当他们想要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时候,就会因为过去的影响,而下意识的压抑自己;

有时候也会因为听到了太多“听话的孩子招人喜欢”、看到了太多“听话的孩子父母给买很多好东西”,结果就不自觉的认为“我们需要满足对方的期待,才能收获更多的东西”,接着,我们又不自觉的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

“攻击性”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你要压抑它呢?

选择对自己的压抑,确实让我们避免了“与他人的冲突”、“由冲突带来的情感宣泄”、“冲突对自己带来的伤害与损失”。但是,这只是基于我们在努力“维持表面和谐”,并不是真的不存在“伤害”。

因为这时候伤害已经经由我们的努力由“显性伤害”,变为“我们不断压抑自己,使得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对自己与当下的攻击和否定越来越多、内在郁结的情绪越来越多,所带来的对自己心理、精神、身体层面的伤害”。

我们常说女性不要太压抑自己、不要独自生闷气,就是因为这样做会影响乳腺健康,增加得乳腺疾病,甚至乳腺癌的几率。

是的,攻击性一旦存在,就必须要宣泄出去。当我们选择压抑自己的时候,攻击性就由对外转为对内、从影响他人,转为自我伤害。

所以自己的健康与表面和谐,究竟哪个重要呢?

“攻击性”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你要压抑它呢?

当然,你有你自己的判断。我在这里提到这些,既不是想要否定“与人为善”,也并没有想要鼓励大家都成为满身戾气、动不动就脏话连篇还动手动脚的人,而是希望我们真的能够达到一种“既没有很伤害他人,也不用自己憋着难受”的这种相对和谐的状态。

“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从而带来了表面的和谐。这一方面说明了,在当时,我们内心的感受是偏向于负面、是想要去攻击的;一方面也说明了,建立在虚假基础上的和谐也是虚假的。

那么这时候,如果通过学习、成长、提高认知等努力,我们达到面对流言蜚语、他人非议等外界刺激,能不为所动,或者少受影响的状态时,内心就不会产生很多负面的感受,也就不存在太强烈的攻击性。没有多少攻击性,我们就不必要压抑。而这时候坦露的状态,便是没有压抑的、真实的状态,由此诞生的“他发泄他的,我怡然自得我的”这样相对和谐的状况,便是真实的。

对方宣泄了对方的攻击性,我也没有产生对自己的攻击,对方得到了宣泄,我们自己也不受伤害。

这个结果是不是还算可以呢?

“攻击性”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你要压抑它呢?

当然,我知道你可能会想“凭什么我要去承担对方的情绪”。

我们确实没责任这么做,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自己的情绪。而我们这么做本来也就不是承担对方的情绪,因为我们承担的是“让自己不产生太多负面情绪”、“让自己不陷入强烈的攻击性中”、“让自己不被情绪与矛盾过分消耗”这几个对自己的责任。而这么做,是在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承担起了为自己人生负责的责任,这既协助了对方宣泄情绪,也帮助了自己免受伤害,更保护了双方的关系,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与人为善”。

“攻击性”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你要压抑它呢?

是的,“与人为善”中的“人”,并不是单纯指他人,它更指我们自己。所以,在我们确实有情绪、确实出现“攻击性”的时候,请不要选择去压抑自己。

当然,也请不要将“不要压抑自己”理解为“就是去怼”、“就是去骂”、“就是去打”,这样原始的宣泄虽然也是宣泄,但往往只会把问题导向更不好的方向。

我们要明白的是,这样原始的方式,只能用在“自己的生命受威胁”的时候,而不是对方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对方没给自己面子、对方没有满足自己期待的时候。

生活中多数让我们产生攻击性的,都是基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如刚才所说的生活琐事。这时候我们干嘛要去抓着生活琐事不放,让问题变复杂呢?

我们仅仅需要把内心中的攻击性,通过游戏、运动、爬山、唱歌等宣泄出去,让自己不受伤害就可以了。

当然,对于诸如“被领导误会”、“被他人持续取笑”、“被朋友背叛”等情况,云淡风轻和采用原始的方式也都不怎么合适,这时候为了尽可能的不自伤,将攻击性转化为“克制、直白、坚定的表达自己的态度”,我觉得也是合适的。

“攻击性”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你要压抑它呢?

通过压抑自己的攻击性收获的和谐,是表面且虚伪的;而真正的与人为善,是先保证对自己善,让自己能够少受影响、少受伤害,才有可能对他人善;同时,也请不要害怕失去,因为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互相选择的过程,如果某段关系连双方真实的攻击性都承担不了,那早早的抽身而去其实也是好事儿,毕竟会留下的人,自然会选择留下。

所以,请真诚的表达自己、请不要压抑自己的攻击性、请思考如何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攻击性,而最重要的是,不要在成长上松懈,因为学会与人生十之八九的不如意相处,才能保证自己不被自己膨胀的攻击性所伤。

“攻击性”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你要压抑它呢?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希望我的文章能协助朋友你看到世界真实的样子。祝好。

展开 收起
1评论

  • 精彩
  • 最新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6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