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2020-06-05 15:26:46 39点赞 51收藏 68评论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每位来广东的外地朋友

都不得不面临哲学三问

什么是热气?

为什么会热气?

怎么样才能祛除热气?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在来广之前,一切明明白白,口腔溃疡就是口腔溃疡,喉咙发炎就是喉咙发炎。


但到广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广东人会关怀地拍拍你的肩,不可置疑地说道:「你这是热气啊!」

刚开始,从省外来广的朋友一定会对热气这个概念很陌生,觉得非常莫名其妙。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但在广东待的时间越来越长,随着身边人的耳濡目染,总有一天他会亲口说出:「啊我热气了!」

承认自己热气,是每个外地人化身精神广东人的一次成年礼。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即使是从小与热气共舞的广东人,也未必能清楚解释「热气是什么?」。

毕竟自懂事起,热气就常伴左右,太熟悉的往往会被忽略。

几乎每个人的热气启蒙导师,都是自己的妈妈。


她们对热气的论述,可以概括成简洁的两句话:「这也热气,那也热气」。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在这样的教导下,每个广东人都小心翼翼,因为世界到处充满了危险至极的热气,稍有不慎就会招惹上。

喝太少,热气!晚上熬夜,热气!吃重庆火锅,热气中的热气!

广东人甚至连喂猫吃猫粮的量都严格控制,因为猫粮长得像饼干吃多容易热气。

别人只管你飞的高不高,但广东人还关心你飞太高会不会太热气。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热气为什么会叫热气?主要有两种解释。


第一个说法是,广东由于其地理位置,湿热的气候持续时间很长。


《岭南卫生方》指出:“南方天气温暑,地气郁蒸,阴多闭固,阳多发泄,草木水泉,皆禀恶气,人生其间,元气不固,感而为病,是为止瘴。”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如这段话所说,高温高湿是对广东人身体造成损害的主要因素,因此广东人才会将热气看成疾病的根源。

这个说法里,热气中的“热”可指高温,“气”应作汽,指水汽。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另一个说法,在广东,热气经常被用来形容诸如牙龈肿痛、咽喉发炎、口舌生疮、脸生粉刺、便秘等身体不适的症状。

它们的共同特点可概括为:疼痛、灼热感、干燥、出血,或者与呼吸系统相关。

从这点看,热气这个词也是形容得十分之贴切。就如有一股无形的火在人体内灼烧,产生的热气导致了各种身体不适。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如果说,承认自己热气是成为精神广东人的成年礼。


那么,学会分辨食物的「寒热」,则是广东人最重要的一门必修课。

当看一个广东人对着一份芒果冰感叹道「太热气了!」,请不用感到疑惑。


除了气温的寒热之外,广东人对寒热分类还有着另一层理解。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 有趣的是,热性的食物往往比寒性的更好吃

在食物的寒热分类中,衍生了两种避免热气的流派。

一种是不吃食物里导致热气的部分。

比如吃荔枝时,只吃最外层的果肉,包裹着果核的那层白白的皮不要吃,这样吃再多都不怕热气。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第二种则是搭配寒性食物,来中和热气。


比如吃菠萝和杨梅时,有些广东人会蘸酱油吃。因为酱油属于寒性食物,可以中和掉菠萝或杨梅中的热气。

广东人吃东西就是如此,除了考虑荤素搭配、卡路里的摄入,还得顺便维持寒热的平衡。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要祛除热气,吃饭注意寒热搭配,只是日常做法。对于热气,广州人有自己的王牌——凉茶,AKA热气终结者。

绝大多数人第一次喝到凉茶时,多少都有些困惑。这个叫凉茶的东西,既不凉,又不是茶。

凉茶能在广东发展得这么好,和广州十三行有很深的渊源。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经营西方贸易的海外贸易体系,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商贸中心。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口大量涌入十三行商馆区,城区人口拥挤稠密,垃圾堆积如山,空气污浊不清,极易引发瘟疫流行。

于是,急需一种兼具医疗和防暑功能的饮料,它既要适合广东气候水土,还要能为广大民众接受。

无疑凉茶是最合适的,这成为了凉茶发展的重要契机。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时至今日,“执翻剂凉茶”,依然是广东人热气时的不二之选。

漫步在广州,时不时就会在街头巷陌某处偶遇一间凉茶铺。柜台上放着几个瓷碗,炉子上几个凉茶煲正在吨吨冒着热气。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谈及凉茶,不得不说到广东人心目中的凉茶至尊——癍痧。


据说由于其效果显著,民间认为它有刮痧排毒之效,故得名癍痧。

癍痧显著的功效具体表现为苦,非常纯粹的苦,前中后调都是苦。喝完之后,喝苦瓜榨汁可能都觉得甜滋滋。

毕竟在广东人的世界观,苦就约等于能够祛热气。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喝完凉茶,来点陈皮减轻苦味

除了像癍痧、廿四味等硬派凉茶之外,也有一些凉茶平易近人。

比如润燥茶,又名沙参玉竹茶,是采用沙参、玉竹、甘草、桑叶、扁豆等清润材料熬制,口感甘甜。

其他的还有诸如竹蔗茅根水、罗汉果五花茶、雪梨金银花茶等等。


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既可解暑提神,又不会像喝奶茶一样有很大的负罪感。

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世界未解之谜:为什么只有广东人才会热气?


当然,喝凉茶的重头戏还得是去买凉茶的过程。

在你提出要来一杯凉茶之后,店主立马会对你嘘寒问暖。喉咙痛不痛?咳嗽吗?有没有流鼻涕?

最后沉吟片刻,给你倒上一杯带着温度的凉茶,并叮嘱你:“快趁热喝了。”

那种郑重其事的态度和坚定的眼神,让人明明还没喝上凉茶,热气就祛了一半……


Ref.

1. 《从他们的“热气”到我们的“热气”——对外地来穗大学生“病痛建构”的考察》 叶葳

2. 《粤西传统寒热分类知识——基于广东凉茶的田野调查》 叶风玲

3. 《公众对“上火”的理解及其与凉茶商业化的互动》 刘可 刘兵

4. 《十三行与广东凉茶之兴起》 冷东 肖楚熊

5. 凉茶 - 维基百科


展开 收起

乐品乐茶 特级 毛尖茶

乐品乐茶 特级 毛尖茶

51.1元起

茶颜悦色 花果茶 经典茶叶礼盒8件经典茶包 送杯子

茶颜悦色 花果茶 经典茶叶礼盒8件经典茶包 送杯子

134元起

山水西湖龙井茶特级2024新茶明前茶叶头采嫩芽礼盒装豆香自己喝送礼

山水西湖龙井茶特级2024新茶明前茶叶头采嫩芽礼盒装豆香自己喝送礼

168.3元起

西湖牌 三级 雨前浓香龙井茶 200g

西湖牌 三级 雨前浓香龙井茶 200g

49.97元起

凤牌 特级 经典58 红茶

凤牌 特级 经典58 红茶

50.8元起

bamatea 八马茶业 一级 铁观音 250g*2罐

bamatea 八马茶业 一级 铁观音 250g*2罐

81.43元起

京东京造 特级 信阳毛尖 125g*2罐

京东京造 特级 信阳毛尖 125g*2罐

79.9元起

吴家世茶 碧螺春 特级 100g

吴家世茶 碧螺春 特级 100g

69元起

吴家世茶 黄山毛峰 特级 100g

吴家世茶 黄山毛峰 特级 100g

54元起

茶莉斯顿 特级英红九号 高端英德红茶 120g

茶莉斯顿 特级英红九号 高端英德红茶 120g

130.5元起

江祥泰 黄山毛峰茶 40g

江祥泰 黄山毛峰茶 40g

6.33元起

狮峰 特级 龙井茶 金罐装 100g

狮峰 特级 龙井茶 金罐装 100g

99元起

狮峰 特级 龙井 小黑罐 50g

狮峰 特级 龙井 小黑罐 50g

59.2元起

bamatea 八马茶业 特级 金骏眉红茶

bamatea 八马茶业 特级 金骏眉红茶

19.8元起

卢正浩绿茶梅字西湖龙井茶特级50g 2024新茶明前茶叶罐装春茶梅家坞

卢正浩绿茶梅字西湖龙井茶特级50g 2024新茶明前茶叶罐装春茶梅家坞

126.4元起

ZHANGYIYUAN 张一元 特级 茉莉花茶

ZHANGYIYUAN 张一元 特级 茉莉花茶

140.5元起
68评论

  • 精彩
  • 最新
  • 啥热气啊?那不就是内地人所谓的上火吗?全中国人民都一样,口舌生疮各种小病症都与身体的火气有关~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广西人也会热气啊.广西人不是人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广东的食物不是热气就是寒气,一直没搞懂油炸冰激淋算热气还是寒气呢 [钱包被掏空]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把着抬杠的货给我清蒸了,不管是不是福建人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9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头图的那只碗,好像是广东人家很有名的(就是有次我想买碗看到,非常有那边代表意义的意思,留言很多人说是小时候的感觉,亲切)
    我曾经在这样的六月份,在梅州待过几十天,那种感受终生难忘啊~
    果然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广东的筝曲与山东的不一样,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作者的文字很精彩,涨见识了,谢谢~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主要是中医药产业赚钱需要一个忽悠的名号。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不就是上火吗···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对 我们北方人叫火气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又看了一遍,
    仿佛电视上某个纪录片的感觉,
    岭南地区的特殊气候,
    前几年得知很多中医药在广东那边得以很好的保存与传承,非常非常欣慰。
    期待温暖的冬日,去广东看看。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粤西人表示,执翻剂凉茶,都被隐喻成去白票一次的意思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执多剂,顶得住无? [皱眉]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仲顶得顺,后生细仔,咁都唔掂埋碌柒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3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其实,去热气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去以前的大东莞 [得意]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广东湿度真的高,没事都8 90,刚才看了一下,87温度……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打错了吧? 87温度的话,亲你应该熟了。。。 [偷笑]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打错了,是湿度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1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闽南人也说湿热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就是高GI食物吃了引发的各种症状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新一代广东人表示不喝这玩意了。 伤肾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这个不就和湿气差不多吗。我们这里干啥都是湿气的原因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说话写文章,首先就要文字通顺。没上过小学不是你的错,但是乱说话写不出通顺的标题,就是你的问题。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以前深圳东门有一家凉茶店的廿四味超级苦,比喝黄连还苦,经常带朋友去喝,看他们的表情很有趣,后来这家店没了,也许太苦生意不好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那个荔枝的膜到底适不适合吃啊?我在另一篇文章看到 "吃荔枝时,把果壳剥开以后,会有一层薄薄的白膜,这跟果肉一起吃下去就会不上火了" [皱眉]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你搞错了,文章说的是包着核的那一层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吃完荔枝牙痛上火 可以洗干净荔枝壳 煲水饮! 我少吃 没试过 听老中医讲既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还有5条回复
    收起所有回复
  • 我们这里叫做“上火了”!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 曾經有個老外問過我“熱氣”英文怎麽說,我憋了半天出來一句on fire,他聽完之後那若有所思的表情我一直忘不掉😂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on fire就是上火对吧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我腦子裏面就是想著上火來翻譯的 [锁眉]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那个~~不就是上火吗~~~干嘛啊这大费周折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对啊,就是奇怪了,就怎么说广东人才会热气?上火和热气本来就是吃饭跟食饭一样嘛,难道只有广东人才会食饭?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收起所有回复
  • 这不就是我们说的上火嘛?

    校验提示文案

    提交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天猫超级红包
距结束::
每天领现金,最高24888元
红包按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5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