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掉尿不湿,“如厕训练裤”真能帮上忙吗?
小红花测评说: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宝宝在1岁半-2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如厕训练,慢慢戒掉纸尿裤了。
因为这个时期,宝宝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逐渐成熟,能够掌握基本的如厕动作,且具备理解简单指令,和说出简单需求的能力。
小红花测评发现,一类叫“如厕训练裤”、“如厕学习裤”的产品很受欢迎。
它们宣称能让宝宝体验到尿裤子后潮湿不舒服,从而慢慢脱离纸尿裤,自主如厕。
“拳打纸尿裤,手撕普通内裤”的如厕训练裤(后称“训练裤”),真的有这么神奇、好用吗?
小红花测评决定买回来试一试。
“比纸尿裤透气很多”?
实测不如纸尿裤透气!
据介绍,训练裤的裆部采用了“多层纱布+TPU防水层”的加厚设计,光摸上去就比普通内裤厚不少,真的会比纸尿裤透气吗?花爸来实测一下~
测试方法:
取100ml水于烧杯中,分别将普通内裤、纸尿裤、训练裤裆部、腰部位置平摊在杯口并箍紧,置于微波炉中火加热1分钟,取出后静置30分钟,对比水汽蒸发前后的重量差。
测试结果如下:
从测试结果上看:
普通内裤无疑是最轻薄透气的。
训练裤虽然腰部的透气性优于纸尿裤,但裆部的透气性不如纸尿裤。
而裆部正是宝宝最需要透气的部位,训练裤并不比纸尿裤透气舒适。
而且训练裤的裆部有一层类似于隔尿垫那样的防水层。宝宝单穿训练裤时尿湿了,但是裆部最外层布料可能是干的。
家长肉眼看并不知道尿湿了,不能及时更换,容易导致宝宝红屁屁。
所以,裆部透气性:普通内裤>纸尿裤>训练裤
“吸水性好,还能防漏”?
不要指望它能兜住一泡尿!
很多训练裤都会在产品详情页暗示可以兜住尿液,让宝宝安心过夜。
但是评论里很多家长留言说,根本兜不住尿,一样会漏得满床都是。
所以小红花测评决定再来测试一下训练裤的吸水性和防漏性能。
测试方法:
在训练裤、普通内裤底下垫滤纸,把盛有80ml生理盐水的漏斗阀门开至最大,待有液体渗出时停止实验,称量前后重量。
测试结果如下:
跟普通的内裤相比,训练裤的加厚裆,的确能吸收更多的液体。
但宝宝一泡尿液(约80ml),训练裤是兜不住的。
在把80mL水全倒出后,训练裤下垫着的整张滤纸都湿掉了,与普通内裤表现几乎是无差别。
小红花测评还用真人娃娃进行了测试,结果还是漏到不行。
训练裤所谓的“防漏”效果,是建立在非常少量尿液的基础上的。
所以,
吸水性:纸尿裤>训练裤>普通内裤
防漏性能:纸尿裤>训练裤≈普通内裤
“传递尿湿的信号”?
普通内裤也能做到!
纸尿裤、拉拉裤由“无纺布+吸水芯体+防水底膜”组成,能够快速吸水和有效锁水,即使宝宝不慎尿了,也不会感觉到明显的尿湿。
训练裤的裆部能够吸收尿液,但不能锁住尿液,随便一压都会渗出水分,会让宝宝感受到湿漉漉的,不舒服。
通过这种心理暗示,引导宝宝主动向家长表达如厕意愿,虽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普通的棉质内裤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潮湿感还更明显。
何必要用这么厚重不透气,而且吸水、防漏还不好的训练裤呢?
而且洗一条薄薄的内裤还更容易干。
所以,传递尿湿信号:普通内裤>训练裤>纸尿裤
总 结
1.训练裤裆部的透气性比纸尿裤还差。
2.吸水性也一般,同样会漏尿浸湿外裤和被褥,相当于一条加厚版的普通内裤。
3.在训练宝宝自主如厕方面,效果鸡肋,与普通内裤无差。
综上,小红花测评更推荐用普通内裤:好洗好干,还不容易闷出红屁屁。
如厕训练,需要循序渐进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辅助孩子戒掉尿不湿。
小红花测评也为大家总结了一些技巧,有需要的赶紧收藏起来啦 ~
1.把握宝宝如厕的身体征兆。
比如会打尿颤、突然静止不动或者眼神发直等。
这时候给宝宝充分的时间理解自己身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慢慢地,宝宝就会把“上厕所的感觉”和“如厕”联系起来。
2.准备几套易穿脱的内衣、裤子及鞋袜。
如厕训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突发情况,比如出门在外尿湿,可以便于换洗。
3.使用坐便器。
可以用坐便器在家中为宝宝准备一个完整的幼儿如厕区,环境较为熟悉,方便宝宝独立完成整个如厕的过程。
坐便器测评点击查看:《8款儿童坐便器测评:助攻宝宝拉粑粑哪款强?》
4.家长心态要放稳。
准备好过一段每天洗裤子的日子,训练周期过久或出现反复都是正常的,请不要对比别人家的孩子,也请不要焦虑。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我是憨憨的张大爷
校验提示文案
我是憨憨的张大爷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