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包压岁钱拿来买糖心里甜年龄小不安全妈妈怕我乱花钱爆竹响除旧岁今年我已八周岁《民法典》已实行自己管钱行不行?
过年了,给孩子发红包是不少家庭的春节礼仪,孩子的红包能不能自己保管呢?《民法典》告诉你。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夏吟兰:《民法典》当中对于民事法律行为做了一个三级的规定,第一级别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成年18周岁以上;第二级别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规定的是8周岁以上;第三个级别就是8周岁以下,是无行为能力人,所以8周岁实际上是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的一个分界线。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夏吟兰:红包就是纯获利行为,作为孩子,你就可以拿来,那是你的钱,你可以交给父母让他们帮你保管,但是一定记住保管也只是替你保管,他们不能替你花。拿着钱想买点什么小东西也是可以买的,所以这个强调纯获利。
让孩子自己管着红包,万一他乱花钱怎么办呢?家长也别担心,《民法典》还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的行为也要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所以孩子能自由支配多少压岁钱也要根据年龄、家里的财务状况等情形具体对待,如果超出了范畴还是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说白了,法律不是让父母对孩子放任不管,反而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来源:央视财经)
这条法律跟没出一样,反正在中国不怎么好执行
开什么玩笑,买玩具买书这样的消费花的都是谁的钱?再说,大部分走亲串友给的压岁钱都属于父母的人情来往,只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才是真压岁钱。
法律赋予了你权利,在无形中的保护你。民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自愿原则。很多家庭关系,法律并不想调节而已。 觉得法律跟没出一样,只是视野太狭隘。这个法条更多的是用来解决,一部分小朋友接受爷爷辈的遗赠,爷爷遗赠给孙子财产,留给孩子长大了用。但父母难免作为保管人,可能会产生挪用或者打理资产但投资失败,孩子成年以后可以向父母追偿,这个情况还算简单的。 要是加上了二婚家庭和继承问题,那可能还会出现钱都去了陌生人手里。立法者立法是在保护小朋友。 简简单单的压岁钱,不需要法律来解决,人家家庭自己就能协调好。很多事情法律来解决,往往意味着关系已经破灭。
说不好听点,老人的不也是换的么[大囧]要孝敬老人也要给钱啊
现在压岁钱都是甲乙丙丁玩传绣球游戏,都是父母贴钱。
嗯可我就是花了,请去告我[便便]
带孩子看电影,出去玩给孩子商量好AA制,不同意就不去。其实用不了多久[邪恶]
都是误区,这次的定义不是为了孩子跟父母之间的问题,而是定义的钱的归属,这个主要用于万一在继承和打官司时的归属问题及漏洞。
人情上,很多人说这钱是给谁谁谁红包换来的,或者平时给娃花了啥啥啥钱,所以娃的红包应该用于“回炉回血”。但是法律上,A是A,B是B,你不能因为B欠了你的钱就克扣A的钱,即使A和B有某种关系。同理,养娃的钱,那是你应尽的义务,和娃收到别人的钱没任何关系。给别人的红包,那是你与别人之间的赠予行为,和娃也没关系,别人赠予娃的钱,就是娃自己的钱[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