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不知不觉赞了一些135mm的手动对焦镜头。本来打算分别放到各个系列里单独成文,但是这种长焦端单独挂机拍一整卷胶片实在是一种挑战。干脆不拍胶片了,把转接拍得的都弄到一起了。本来打算都放一篇里,结果边拍边买,手里的135mm手动头太多了,干脆留几个再写一篇吧。
本文所有图片均为机身直出JPEG。这不是一篇评测,仅仅是JPEG(以及少量极为主观的使用感受)。
Olympus OM-SYSTEM ZUIKO AUTO-T 135mm F2.8
OM系列以小巧备受追捧,但是不同于同系列其它广角、标准焦段的镜头配置49mm滤镜尺寸,135mm F2.8镜头需要55mm的“大”滤镜尺寸(在那个时代,55mm一般被认为是Konica的标准滤镜尺寸)。
瑞光印象系列:
最近对焦距离1.5米。
对焦到无穷远时,镜身长61cm;对焦到最近对焦距离1.5米时,镜身长80cm。
重360克。
最大光圈F2.8,最小光圈F22,光圈环整档调节。7枚光圈叶片。
整个镜身由质感非常出众的金属材质构成。
内置的镜头遮光罩是我用过设计感最好的,收放顺滑,并且在收放到位时有明显的(金属碰撞)声音反馈。
可以配合Olympus TeleConverter 2X-A使用,但是画质下降严重。
直出JPEG
F2.8
F2.8
F2.8
F2.8
Carl Zeiss Jena MC S 135mm F3.5
M42螺纹口镜头,号称东(德)蔡(司)三剑客之一。我还有另一个剑客Flek 35mm。
滤镜49mm。
最近对焦距离1米。
重430克。
最大光圈F3.5,最小光圈F22,光圈环在F4和F22之间半档调节。6枚光圈叶片。设置有A/M切换是否自动光圈闭合。
除对焦环胶皮外,镜身由金属材质构成。
内置金属遮光罩,我手上这个镜头的遮光罩松松垮垮的,使用体验很差。
直出JPEG
F3.5
F3.5
Konica Hexanon AR 135mm F 3.5
这是Konica AR系列镜头长焦的廉价入门镜头,全开光圈的画质也确实比较差。
六珑镜系列:
滤镜55mm,Konica AR系列镜头经典的通用滤镜尺寸。
最近对焦距离1.5米。
重315克。
最大光圈F3.5,最小光圈F22,整档调节。6枚光圈叶片。设置有AE(自动曝光锁定)。
内置金属遮光罩。
除对焦环胶皮和镜头前的塑料铭牌环外,镜身由金属材质构成。
直出JPEG
F3.5
F3.5
F3.5
Nikon Nikkor-Q 135mm F2.8 Non-AI
这是一枚Non-AI的镜头,没有做AI转换。
滤镜52mm,Nikon经典的通用滤镜尺寸。
最近对焦距离1.5米。
足足620克,不仅重,而且比本文其他镜头都要粗大。
最大光圈F2.8,最小光圈F22,整档调节。7枚光圈叶片。
自带遮光罩,在收起和打开的地方都可以拧紧固定,可惜遮光罩是塑料材质的,收起和打开的体验也较差。
除对焦环胶皮和上面提到的遮光罩外,镜身由金属材质构成。
直出JPEG
F2.8 ISO1600
F2.8
F2.8
F2.8
Takumar 135mm F3.5
这是Asahi Pentax的M42螺纹口135mm F3.5的最早的一个版本,可以通过银色和黑色相间的镜身辨认(后期版本改为全黑色),是一枚Preset镜头。宾得论坛有详细介绍:
Takumar-Auto-Takumar-135mm-F3.5.html
46mm滤镜尺寸,现在并不常见的一个滤镜尺寸。
最近对焦距离2米。实际使用时这个限制比较大,经常需要配合近摄环。
重300克。
最大光圈F3.5,最小光圈F22。8枚光圈叶片。
整个镜身由金属材质构成。
直出JPEG
Asahi Extension Tube #3
Asahi Extension Tube #1
F3.5 Asahi Extension Tube #1+2+3
Asahi Extension Tube #1+2+3
F3.5 Asahi Extension Tube #1+2+3
Asahi Extension Tube #1+2+3
Asahi Extension Tube #1+2+3
Asahi Extension Tube #1+2+3
Carenar 135mm F2.8
Carenar sounds like a beautiful place in Italy.
M42螺纹口镜头,Made in Korea。这个镜头没什么值得书写的,除了名字听起来像病毒。
直出JPEG
F2.8
F2.8
F2.8
结语
文章算是部分写完了,耗时真的很久。
最大的感受是,还觉得镜身使用金属材质是种奢华的配置吗?很多国产的千元内镜头都是使用的金属材质。相反,我们现在为东瀛资本主义代工的绝大多数镜头,却是塑料镜身的。不去探究为什么这些一线光学大厂把材料由金属换成了塑料,也许是塑料工艺的提升可以媲美金属的硬度,也许是出于成本考虑,但无论如何这一决定跟中国生产线上的员工无关。
如果不断地把crappy/plasticky和Made in China联系在一起戏虐嘲讽,甚至联系到意识形态上来彰显自己的民族优越感(比如被摄影爱好者界广泛认定为根本不懂摄影的痞子阿Ken),其实在旁人看来只是坐井观天罢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现今将要领跑全球经济。深入巷头有几千年文明积淀的人文,离开城市有数不清的全世界风光摄影师的朝圣地。多一些民族自豪感,切勿妄自菲薄。
宾得的smc M 35mm 2.8
宾得35mmK卡口的吗?我有Takumar 35mm 的F4,F2.3和F3.5,但是说来惭愧都还没时间试
这两天把瑞光35和24还有宾得35都接在富士x-e3上试了,宾得更加锐一点。
鹅螺丝镜头
中年男人,去旅游还要照顾娃,只能匆匆一拍,记录下生活,虽然有时候我知道再等等光线会更美
哦,那应该是个人喜好了吧,我反而觉得都扫描级还原真实了那就无趣了。摄影是记录你如何看待和表达这个世界的,不一定要1:1还原。况且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显示器也无法完全覆盖人眼的色域(人类都不是自然界里视觉色域最广的动物>,所以摄影里本身就不存在“真实”这个概念,摄影本身就是失真的。
大佬,请问能不能推荐一个手动头,素质稍微好一些,价格在1k以内,想要转接在佳能m6上用的?
哇!好文!最近正想要转接手动老头!!
风格吧,富士怎么调都有点特别,说好听就是胶片感,不好听就是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