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普及全民可行?专家这么看

2025-03-25 10:12:50 69点赞 25收藏 0评论

在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的当下,“全民智驾”成为热门话题,不少车企纷纷投身其中,试图让智能驾驶走进千家万户。但智驾普及全民究竟是否可行?专家们从技术、市场、法规等多个角度给出了见解。

智驾普及全民可行?专家这么看

从技术层面来看,专家们认为虽然智能驾驶技术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像高速NOA和自动泊车等功能逐步成熟,但距离真正成熟还有一段路要走。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目前市场上的NOA大多处于L2级到L2+级的智能辅助驾驶阶段,还远未达到完全自动驾驶的水平 。部分智驾系统在复杂路况下,如恶劣天气、道路施工或标识不清时,表现仍不尽人意,应对能力存在较大局限。比如在暴雨天气中,传感器的精度会受到影响,导致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出现偏差,从而增加事故风险。不过,也有专家持乐观态度,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如DeepSeek的应用,有望降低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算力和算法的技术门槛,加速智驾技术的成熟 。

智驾普及全民可行?专家这么看

在市场接受度方面,智能化已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报告显示,90%的消费者愿意为高阶智能驾驶服务额外付费,其中30%甚至愿意支付1万元以上 。这表明市场对智驾有较高的需求和期待。但智驾系统的价格和稳定性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过去,智驾系统往往搭载在高端车型上,价格昂贵,普通消费者难以触及。如今,比亚迪、长安等车企将高阶智驾下沉至10万元级车型,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门槛。然而,一些低价智驾方案的稳定性和实际体验还有待提升,若不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智驾的信任和接受度。

智驾普及全民可行?专家这么看

法规政策也是智驾普及绕不开的话题。当前,智驾相关法规尚不完善,尤其是在事故责任认定方面存在模糊地带。尽管法规要求驾驶员在使用智驾辅助系统时手不离方向盘,但实际中驾驶员脱手驾驶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旦发生事故,车企、驾驶员、算法供应商之间的责任难以明确划分 。北京、上海等地虽已发布自动驾驶相关法规,但全国范围内统一、完善的法规体系仍未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驾的大规模普及。

智驾普及全民可行?专家这么看

智驾普及全民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良好前景,但面临的技术、市场、法规等挑战也不容忽视。只有当技术成熟、市场认可、法规完善等条件都满足时,智驾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让全民享受到智能出行的便捷与安全。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打赏“首席”打赏官正虚席以待!
0评论

当前文章无评论,是时候发表评论了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25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举报成功

该举报信息「小小值」会优先核实并处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