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强度了值友们,这次试图教会大家做云南老酱
小时候,一到冬天,我妈就会做一些酱,我最爱的豆瓣酱,姜丝卤腐,还有老酱,开春刚好能吃上。一定要赶在杀猪饭前腌好,因为家里请一次杀猪饭,整个厨房,餐具都是油呀。
那时候只顾吃,啥也没学会,慢慢的也就直接买现成的了,不过今年开春了也想做一些下饭下米线面的酱备着平时吃,上周做了炸酱的教程。
这里用到的酱主要是为方便人在外地也能买到的,我之前还自己做了老酱,今天分享一下做法。无论是拌面、拌饭,还是炒菜、炖菜,云南老酱都能信手拈来,赋予食材鲜活的灵魂。简单一勺,就能让平淡的菜肴摇身一变,成为令人欲罢不能的佳肴。哈哈,最基础的就是可以做杂酱和各种米线帽子。
准备材料:酱面,辣椒面,花椒面,红糖粉,盐,高度白酒,凉白开,香油,一个陶坛子。

这里有一个要点,辣椒面要细辣椒面,辣度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来决定,辣椒面和酱面的比例是1:1,其他的佐料根据你做的量酌情增减。
酱面粉是什么呢,酱面粉只能买,我也不会,主要是面粉和小麦的混合,这里边还有一点发酵的什么事不太清楚,但是好的酱面粉就是清澈的麦香,没有发酵的味道。我买的这个不算太好,就不给大家推荐了。
制作过程:
①加入酱面,花椒面,辣椒面,红糖粉,盐巴,(还可以加茴香面,这次没有加)先将这些面粉混合搅拌均匀。
②加入凉白开搅拌均匀,少量多次添加,增加到如图这样至料粉全部潮湿,再加入高度白酒(我用的是云南的铜锅酒)再加入香油,香油的量没过料粉一点点就可以了,再次搅拌均匀,最好是戴上手套,边搓边搅拌,避免出现面坨坨。

装坛:
①把搅拌好的酱放入陶罐中(陶罐需洗净晾干,确保没有水,也可以用高浓度白酒涮一涮坛子)。
②坛子边缘加水(坛子和罐子不同的,就是它有个储水的地方,加水主要是一个封坛的作用)。

③盖上盖子,腌制一个月就可以吃了。云南老酱就做好了,色泽油润,酱香浓郁,还是很成功的(成功才发教程的,做不成功的我都悄悄删图了)。

云南老酱除了原料,和制作手法,可能也和当地的气候温度有一些关系,所以在天然发酵过程中才会有它独特的酱香。

不过,按这套流程做出来应该也是八九不离十了,颜色很美丽,开坛就开吃了。当然是拌了云南特色的洋芋虫了。

还差个一百字,我顺带说说这个洋芋虫的做法好了。洋芋两个,去皮洗净用狼牙土豆专用刀切成这样的虫条。下油锅炸两分钟,喜欢脆的两分钟就好了,喜欢吃软一点的可以多炸一会。
土豆捞出,加入薄荷,折耳根(薄荷和折耳根是灵魂,云南人最爱),葱花,小米辣,生抽,单山蘸水,香菜(今天没有),盐(蘸水和老酱里都有看情况加),最后就是刚出坛的云南老酱,搅拌均匀即可开吃。百吃不厌的洋芋虫,大家都可以去试试。

义薄云天吕奉先
校验提示文案
义薄云天吕奉先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