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待机
假期一共三天,第一天天气很差,本打算回家的,咨询了一下父亲大人的意见说天气不好先不要回来。于是在住处待机一天。
早上步行到小区西门不远的地方的糁馆喝糁,可惜去的晚没糁了。喝的咸糊塗一块五一碗。又要了两根油条,两块钱。临近店家收摊了。两块钱给了三根油条。感觉赚大了。店里的自助咸菜品种很多样,熟咸菜很好吃的,自己加了一些搭配油条来吃。吃完早饭出来没有发现老板的纳智捷,感觉有点意外,可能老板提前回家了。
中午遇到一辆和我小车体型差不多的油车停在我隔壁。其实车牌都不想打码的,不过看其他人的都打码,我也就涂鸦一下吧。蓝牌和绿牌都给变成黄牌车。
晚餐去吃的烩面,其实工作日我的小mini是待机状态的,代步工具是我的小黄车。电瓶车无疑是市区路况最好的单人代步工具之一。挡风被堪称经典,用了够五年了,之前在摩托车上用的,看起来破烂不堪,不过很保暖。
没有什么好记录的一天。之前的雨在路边留下水洼,阴沉且起风的一天让季节从春天倒退回到冬季。以为这个假期就宅过去的的时候第二天出现了转机。
第二天 启程前夕
天气放晴了,虽然风没停下了的意思,不过已经是可以外出的路况了。
上午洗洗衣服,打扫卫生。然后又不早了,再次到西边早餐店,依旧没有主打的糁了。这次没有重复上一日的早餐,因为店家给了建议:吃水饺吧。对我这么一个传统观念深刻的中年男子来说,到一个早餐店吃水饺有点一时难以接受,不过来都来了。
店里三种馅料居然没有素的,再次失落,在早餐店吃了一盘饺子,搭配早餐店的咸菜。这很混搭。
可能来的确实够晚的,感觉就像船行驶在太平洋里越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到了午餐时段。然后确信前一天这店还没有这个水饺的贴纸。我猜大概是换了老板了。十二块钱的芹菜肉水饺一份。吃完后我不太确定我这吃的是早餐还是午餐。
后来略过几个小时的隐藏部分内容,开启导航准备回家。
第二天 启程回家
可能是启程时间刚好,路上没怎么遇到拥堵,走的一条以前骑车走过的小路,反正骑车能颠簸到杯子掉出来。这次试试汽车的通过性。好消息是路上没听到蹭底盘的声音,坏消息是就算开车依然颠到飞起。
等我穿过了城市路过了乡村,走到一片麦地的时候灵感来了,这么好的天得带我爸出去逛逛。我妈在亲戚家给看孩子,所以只有我爸在家。
五菱的安充电盒的人果然没让我失望,好几周了也没给我解决锁扣的问题。然后巧了也是集市日,不过回去就挺晚了,集市在收摊,路过时候也没有拍照。
门口的杜仲新叶子展开了许多,以后还会生长,到夏天时候门口是一片树荫。
我家二十多年前盖的平房还东边邻居新盖的两层楼。盖平房借的钱前后偿还了十年左右。当时也算是超前消费了。
第二天 岌山行 欧拉1
和我爸商量了一下就痛快的达成了共识趁着天色还早去山上看看,另外我爸又邀了一个好友通行。因为仨人都比较重量级,基本上接近了小车的荷载重量。算是满载的情况下行车了。耗能感觉差别不大。可能是我加速不那么着急,开的一直比较稳。
路过我初中时候上学的必经之路,到了一个我爸一直没机会去看的地方。
一个柳编博览中心 两位长辈的背影,个子矮的是我爸,个子高的是我得叫二爷爷。这么看背影,我爸也颇有一副老干部的风范。
之前这个展会也是听过,没去过。看名字以为都是各种柳编工艺品呢。后来发现是我格局小了。里边各种花,真的假的都有,并且明码标价。那么柳编呢?看盆。厂家捎带着提供各式各样的柳编花盆。当然场馆还有各种工艺品。
顶上一个颇有现代气息的吊装编织物,比较立体,这个照片体现不出来美感,并且感觉比较杂乱。
这个花瓶内部有里子,然后外边做了一个镂空的造型。这么说来这些编织工艺品也不全是出口。国内也是有零售市场的。
这个花盆造型就比较有锋芒。我比较担心这个是不是好端起来。毕竟看上去容易扎手。
第二天 岌山行 欧拉2
这个门口的大型柳编熊挺多小孩去合影的。感觉好像用毛线编织的一个玩具熊。
隔壁是他们的仓储区,门是关着的。只能贴着玻璃拍一张。
这个小花是假花,反正感觉场馆了各种真真假假的花,你觉得特别鲜艳的可能是假的。我的判断方法是先观察一下,如果明显看到绢布纹理那就是假的。也有不好判断的,那么上手摸一下,发凉的是真的。假的是没有明显温差的。
还有各种小多肉。那个高个子绿绿的小植物看起来挺好吃的样子。
桂花曾经很贵,后来堪比那几年的a股。
第二天 岌山行 欧拉3
一个很有格调的展示区域 霓虹灯如果更换一下颜色 会有些赛博朋克的感觉。
我以为这个倒挂的一个筐,其实它还可以是一个灯罩。
干花区域,相比还是喜欢鲜花区域。不过辩证的看待,鲜花会凋零变化,而干花会一直是干花。
这个角度看能看到这个吊装物品还是有些美感的。只是偏大,手机不好把握。
展厅外的停车区域和展厅中间隔着新栽的树。眼神好的可以在图上发现我的小车。当时四点多了,来玩的人大多开始返城了。其实深究起来也没有什么太特别的东西,不过出来玩很多都是带着家人来逛逛。看看花花草草,有合适的买两盆带回去装点一下生活。
第二天 岌山行 地质公园往事
从柳编展厅出来又去了不远处的一个恐龙遗迹化石的地质公园。其实说起来我初中的时候和同学到这边山谷里抓螃蟹和蝎子的时候,在山谷墙体就有发现像骨骼结构那种印记。我就猜或者是恐龙化石什么的。不过言者有心,闻着无意。当时山谷里潺潺流水,感觉是一个无限大的世界。后来去过了更高的山,走过了更大的山谷。再回来看看也是对过去的缅怀。几年前和骑行的小伙伴一起来过这边,东部山下建设了一个新的水库。山谷被破坏了,溪流干涸了。再也不是原来的模样。
八年前的那个夏天 我的第二辆单车 至今还在 只是那些当初 一起骑车的伙伴 都沉默在了生活里
现在这个位置在开发的地质公园内部了。一条上下山的小路。公路自行车一样可以骑非铺装路面。
一个小水库就控干了山谷里好多的水。
天高路远,当时也开始围起来准备搞地质公园了。不过还没开始建设。
当时单车出镜,人在拍照。茂盛的植被和蓝蓝的天,很有夏天的感觉。
第二天 岌山行 地质公园如今
地理上的褶皱山就是这个样子的。初中上学需要骑车翻山而过,在路的最高处路边就有这样的结构,甚至那个地方还有看得出来的褶皱后的断层。那时路边也有一泓清泉,可以直接饮用。当然现在那些都没了。那条路被砖厂取土现在基本上挖平了。
原来那个好大的山谷的一部分被开发出来,叫做化龙涧,甚至有了一个传说故事。
八年后的今天开着小车带着家人来看看熟地的新建风景。
八年前的夏天和小伙伴在此驻足拍照留念。
石头的那种坑洼可能就是宣传的遗迹化石。远不如我当年发现的那种有意思。不过之前发现的那处应该已经被挖水库破坏了。即使不破坏也早已经风化掉了。八年前来找就没找到。
第二天 岌山行 地质公园如今2
走到太阳光线变得温柔,山谷里修建了步道,部分地方还是有流水的。不至于那么荒凉。
一处比较平坦的地方修建了一个亭子,还有柳编的大猩猩等小景观。
亭子旁 光头强
地质公园和柳编展厅这俩景点都不要门票,适合溜达用户来逛吃逛吃。天气好,看见风景没烦恼。话说溜达完也不早了,我妈不在家,我爸懒得做饭,于是晚上下馆子。一个电话我爸又邀来了一个亲戚。
第二天 晚餐
下山后在镇上拍的仪表盘信息。本来就不慢电的情况下跑了一天还有一半多点的电量。车里有电心里不慌。
mini的这个车门真是很大,若非开阔地不敢打开到这个角度。车用的多了车上东西也多了。侧门储物格放着一点纸,一个保温杯,还有眼镜盒。还有一张印着广告的停车电话贴漏出了头。满载四个人的时间按照说明书来对标是超过额定载重了。
这是一个水煎包很知名的小饭店。相比较城里来说非常便宜了。一锅十个挺大个的水煎包十块钱。荤的素的都是如此价格。
菜就拍了一个回锅肉。四个人四个菜,荤素各一半。还有一个荤菜是肥肠。也是类似的处理。都是真材实料的菜。里边有什么都看得见。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并且很实惠。
晚餐两个主题。一个是忆苦思甜,吹牛皮。一个是催我早点结婚。后来回家路上第一次用小mini的远光灯。在黑灯瞎火的乡村路上也没有对面来车,开远光灯还是很有必要的,到路口还是要切换近光。怎么安全怎么来。夜里人的距离感和速度感都会有认知偏差。所以夜车尽量不开,如果开也要加倍小心。
这段的驾驶体验来说,小mini的动力还是很不错的,装满四个大汉依然行驶的速度比较满意。不过说不影响那是装的,确实能感受到小车有了大车的厚重感。平路跑差不多耗能,爬坡会需要更深踩一些加速踏板。
第三天 差一步跨省的小长途1
假期最后一天,晚上小车的电力也补足了。满电的小车让人欲欲跃试,考虑到电车低廉的燃料成本,让人感觉开的越多越划算。于是早上吃完饭,我和我爸再加另一个亲戚再次出发。这次去一个真正的有a级评定的景区。2a级景区清泉寺。
今天天气相较于昨日一样的晴朗,但是没有了风。不可多得的出行好天气。
清泉寺在马陵山东侧,去的路上需要走一段盘山路。承载着我们仨人的小车依然非常轻松就越过了山坡。小mini不只是市区代步,单程七八十km的自驾游也是没有压力的。 天空晴朗,飞机路过的痕迹在空中晕开。
这个景区比较小,进门是一个防火人员提醒山林防火。然后是几个乞丐拿着碗行乞,碗很空。我就心想,现在不都用二维码了吗?后来到寺庙台阶那边遇到一个带牌子的人除了碗之外还有大家熟悉的挂牌,一面蓝一面绿。另外还有遇到三个摆摊的人,这职业怎么介绍呢?算不算阴阳师。
庙前的功德碑文。庙门两边有两尊偶像,一个是红脸绿袍子拿着关刀的人。另一个是白袍子拿钢鞭的人。红脸那个我认为是关羽。不过庙里人告诉我不对,下边有写的是菩萨名字。
天气好极了,用王羲之那句话说就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第三天 差一步跨省的小长途2
后来从山坡下来,继续走路过一个村庄叫卸甲营。传说是孙膑庞涓战斗的地方。路边停满了车只有村里一个小路口上山。听说上山有古战场等景点。不过考虑我爸腿脚不是太好。长距离的爬山有难度。况且两边停车还挺多,我们选择了不停留继续前进,也不用开太快看看路边风景就好。
再后来一直开车到了一个丁字路口,右转是山东左转是江苏。想顺便去江苏看看的,不过亲戚表示别走太远了还是回去吧。转弯后看看后视镜。好家伙过了那路口就是江苏人民欢迎我了。所以这趟溜达算是到了省界又回来了。
如果说原路返回那就太不像出来溜达的风格了。我们选择了开着导航但是又不完全听导航的自创路线。总之就是走了好多烂路甚至泥巴路。
回去路上想起一个事情有个很近的村庄,曾经因为一颗钻石而短暂的被记住。于是去探访一下那个村子,同时白日梦的想是不是能在发现那颗钻石的位置附近再拣点钻石带回家。
当然最后问了村民也没人能指出那个钻石具体出土位置。只是得知原来有立过一块碑来标记出头位置,位置在农家的地里,后来那碑影响耕作就被拆了。结果就是多绕了一段路程,走了一段泥巴路。
寺庙后边的烂尾项目。
看到寺庙的桃花就容易想到那个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看这个已经模糊了的碑文,好像这里被叫过云门寺。
寺庙旁边的山路不算太宽。也没有专门的停车场。考虑到可能没人来贴条。都自觉的停在路边。对于我这个小车来说,坡道上都侧方停车也不是难事。
回来后把车停在门口的树边,后视镜距离树干很近,一根从根部发起的小树枝摸着我的小车车门。
第三天 短暂午休后回城
之前帖子好多人挺喜欢这个杜仲树的。现在绿叶开始绽放了,在这个晴好的天气看着更加赏心悦目。
se初代直出效果的效果
村名就不打码了吧,反正也没人注意的。小车跑了一上午用了接近一半的电量跑了八十多公里。这还是在三人走各种路况的真实续航。所以个人体验来说五菱这个170续航是非常真实的。
回来路上等灯看到前车还是浙江杭州的车牌于是掏出手机记录一下。
顺利到达终点站的车内屏幕信息。20%电跑了三十多公里,正常耗电水平。
最后再小结一下。三天假期过的挺快的。不过话说回来,时间是最公平的计量单位。不论你过的好不好,我们每一天都在苍老。
然后通过带我爸出去玩,我爸觉得这小车还挺不错的。再有时间,我还得带我妈兜风,还得带我对象兜风。个人感觉明明就是一个便宜实用的代步小车,起码我开着很好。不应该被妖魔化成为一个老头乐。
路上还走了一段206国道,旁边一个开大货车的司机副驾伸头问我多少钱买的续航多少。我伸出四个手指头说四万块钱买的。也不知道他听清楚了没有。至于170的续航,我真心不知道怎么比划了。
写的都比较零碎,然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我会在评论区解答的。电影有个品类是公路电影。有了小车,也可以记录自己在公路上的琐事。行走在路上安全第一,安全的情况下看看路过的风景。有些事我们只是路过,有些人只能是被错过。人有了一定的阅历后会不在纠结于那些是非。每个人会走自己很容易走上的那条道路。而那条路不一定是容易走的。与人交往求同存异即可。
为了有人回复 所以继续写写。
感谢您的肯定
写的很认真 很真实 有才
其实本来都不用买车的 回家骑电瓶车都够了。家里说找对象得买车,我就买了这个小车。然后聊的对象都没坐过我这小车 必然是有嫌弃的成分。
和我一样,明明买了车上班不开,也就周六周日用用。
路口等灯的 国道很多大货车的尽量保持距离就好。路口都停车等灯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安全的。
太吓人了,天天看这车,思考各种情景。结果你这直接提供一个大或车的。
就是很随意很意识流的记录一些点滴生活。[小眼睛]感谢欣赏
喜欢老哥的文风。
这么多共同点。[小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