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你的2021种草计划,聊聊你的完美避坑故事,2月3日-3月11日参与#2021种草计划#征稿,畅所欲言种草不打烊,只要晒出你的购买经验,就有机会赢取最高1000元京东E卡>>>查看活动详情
冥王峡谷 — 作为我个人目前最喜欢的NUC(没有之一),仅1L出头的体积却拥有其超强的扩展性、可玩性以及不俗的性能表现令我爱不释手,至今我也一直在使用。当幽灵峡谷上市后我一度认为这个系列会从此销声匿迹,而2021年幻影峡谷(Phantom Canyon)的上市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1L出头的高性能NUC又复活了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也是第一时间拿到了一台工程样机,这次就为大家带来机器的一手拆解及简单测试
目前公布的幻影峡谷(Phantom Canyon)系列有且仅有一款型号可选,CPU为11代Tiger Lake的i7-1165G7,并非H35系列,而显卡自上一次与AMD分手之后则重新回到了NV的怀抱,标配的型号为RTX 2060 6GB版本
外观
先看电源适配器,建兴的230W,相比上一代同系列冥王峡谷没有任何变化
机器本体,相比冥王峡谷221 x 142 x 39mm的尺寸,新款标称221 x 142 x 42mm,不过对比实机发现三围均略有增加,总体积来到了1.3L。外壳白底黑字的贴纸上醒目的ENGINEERING SAMPLE(工程样品)字样
顶盖相比上一代增加了密集的类蜂巢纹理,顶盖中间则是表面光滑的半透磨砂材质,点亮机器时,骷髅头的LOGO会现此处显现出来
侧面的锁孔及散热开孔,机器除开顶部,其余面均有开孔
底部同样的大面积进风口,为散热器风扇提供动力
正面,布局从左至右依次为:USH-II全尺寸SD卡读卡器、功能指示灯三个、ThunderBolt 4接口(支持最大18W快充)、两个USB 3.1 Gen2接口、耳麦接口、电源键以及4阵列麦克风
背部,布局从左至右依次为:音频接口、2.5G以太网卡接口、四个USB 3.1 Gen2接口、ThunderBolt 4接口(支持最大18W快充)、HDMI2.0b接口、Mini DisplayPort 1.4接口以及19V DC电源口
原厂标配的机身支架,使得机器可以以竖立的姿态放置
拆解
与冥王峡谷一样,拧下顶部的八颗内六角螺丝即可打开顶盖
有意思的是,由于考虑到摆放姿态的缘故,这代的骷髅头图案单独做成了一个方形透光板以方便更换方向,你甚至可以使用材料自行DIY想要的任意图案
最大支持64GB DDR4双通道3200MHz笔记本内存
双2280规格的M.2 PCIe 4.0 SSD插槽,其中一个支持SATA,同时依旧也支持傲腾硬盘
无线网卡由上一代的M.2卡槽变为不可换自带蓝牙5.0的WiFi 6无线网卡AX201
4阵列麦克风,与上一代冥王峡谷一致
机器中框
Realtek RTS5250S PCIe UHS-II SD读卡器芯片
Realtek ALC700声卡,同样与上一代冥王峡谷一致
英特尔i225-LM 2.5G以太网卡,由上一代的双千兆变为了单2.5G
英特尔JHL8040R Retimer芯片,为CPU内的Thunderbolt控制器及Thunderbolt接口之间提供信号放大
这次散热模组由冥王峡谷的真空均热板改为了常规的铜管“5+1”式,一共5根热管导热,两粗三细,其中两根粗热管均在GPU端,GPU显存独享一根细热管,CPU与GPU共享一根细热管
机器底部两个巨大的台达12V 1.5A散热风扇,双风扇满载同时全速运行时总功率可达36W,不愧是台达
GPU周围为6颗镁光GDDR6显存,可以看到GPU供电处与显存处明显的空焊位,难道是还有留了一手,为后面为8GB显存显卡的机型埋下伏笔?
温度&性能释放测试
以下所有测试均为在室温15摄氏度,原厂硅脂,默认BIOS设置下进行,由于是工程样机的缘故,这里不会进行任何相关跑分,具体配置我也不在这里一一列出了,后续零售版会有详细的评测
平放温度测试(平放,未垫高):
单烤FPU,从开始到10分钟后核心功耗维一直持在40W,封装功耗43W,核心一三与核心二四温差较大,分别为平均64度与平均80度左右,不知道是不是原厂硅脂没有涂好或是CPU是QS版的缘故
保持FPU继续测试,在10分钟后加入Furmark核显稳定性测试,CPU核心与封装保持不变,核心一三与核心二四平均温度降至77度与94度左右。显卡功耗稳定80W,核心温度稳定61度左右
竖放温度测试(使用原厂支架):
单烤FPU,从开始到10分钟后核心功耗同样维一直持在40W,封装功耗43W,核心一三与核心二四同样温差很大,分别为平均62度与平均77度左右
保持FPU继续测试,在10分钟后加入Furmark核显稳定性测试,CPU核心与封装保持不变,核心一三与核心二四平均温度降至77度与94度左右。显卡功耗稳定80W,核心温度反而升高到了63度左右,不过依然很低。由此可见,新的散热模组由于没有采用上一代的均热板设计,且CPU端两根热管其中一根与GPU共享,导致CPU端散热压力不小,而GPU端则还留有余量,配合230W的原装适配器,后期若是GPU解锁90W甚至115W相信也是能够轻松压制的
软件
英特尔原厂控制软件NUC Software Studio,支持系统硬件运行监控、性能调优,LED光效调节等,由于是工程样机的缘故,部分功能不可用
NUC Software Studio 系统监视器
Thunderbolt软件控制中心里识别机器拥有两个雷电4接口,对应机身前后各一个
总结
+ 小积下优秀的扩展性
+ 优秀的单核性能
+ 双PCIe 4.0 SSD插槽
+ 双Thunderbolt 4接口
+ 全尺寸USH-II SD卡支持
- 多核性能一般
- 网卡焊死不可升级
- CPU端散热效能一般
- 独显性能释放一般
- 独显未采用最新的RTX 30系列
以上,幻影峡谷相比猎豹峡谷拥有更强的扩展性、更强的散热以及更强的性能。不过比下有余,在开年AMD 5000系的强力攻势以及30系移动端上市的驱使下,现阶段配置的幻影峡谷加上保守的性能释放还是略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那么是否可以期待一代后面会不会出现45W的英特尔H45搭配115W的RTX 3060的幻影峡谷Pro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还是贵,定价过高了[皱眉]
大佬请明示,多少可入?
7999?华硕天选那个4800+2060去年也是这个价,还多块屏幕,而去内存,硬盘都给配上了
手持冥王峡谷,等待幻影峡谷(3060)
我觉得还是mini主机好,桌面级CPU虽然是核显,但是这种小主机还要玩什么打游戏么,价格比这个应该便宜不少,就比如华擎的deskmini
看来看去准备入手1135G7厚版了,3100价格还可以忍受
这机器没有hdmi2.1可惜了...
沙发是我的
价格再便宜点放客厅简直极品HTPC[皱眉]
你确定是pcie4.0?我昨天查的官网咋说m2是pcie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