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训练 篇一:如果你误解了专注,怎么能培养孩子专注?(一)

2020-04-05 16:22:07 19点赞 65收藏 6评论

张大妈(什么值得买)是我一直关注的网站,看着她的成长壮大,喜欢她并不只是她的内容和优惠的信息,更喜欢的是她背后的逻辑,特别是商业逻辑,她满足了一个痛点,简单来说,值不值得拥有!困扰每个人的往往是三个核心问题“信不信、要不要、值不值”。特别建议张大妈开设“值不值得学”的专栏,在信息泛滥、物质丰富的时代,选择困境是每个人必须面对、时时面对的问题、拥有“值得”的物质与拥有“值得”的知识是同样的需求。

以下长文,没有图片,写作不易,耐心阅读同样不易

在我的教育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老师,我的孩子没什么其他的问题,就是不专注,不认真、不努力”

或者是这样的问题

“老师,有什么办法培养一下他(孩子)的专注力”

对这些类似的问题,我通常无法回答“对”或者“有”,都会用另外一个问题回答这些提出问题的父母,

“他在吃美食/打游戏/谈恋爱或者其他类似的方面是否专注呢?”

家长们在听到这样的问题之后总是会陷入沉思。于是原来的让人很苦恼的“如何专注”的家庭教育问题,转变成为“为什么在学习上或者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不专注呢?”,当然,这样的简单的一个反问引发思考的方式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相信,这样的思考对每一个“被诊断为不专注”的孩子来讲,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当父母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多半不会是简单粗暴的让孩子牺牲娱乐时间去参加某些“XX能力训练营、XX能力强化营”之类的。当然也有一些家长,非常认可这样一件事,就是没有效果只是方法不对,只要找到好的方法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一名老师的角度,我无法阻止与改变家长的信念,因为老师的定位只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因材施教”,而并不是成为一个拥有所谓“真理”普度众生的“神”。每一位家长都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就像他们选择来找我一样,只是完成责任的一种方式的选择。

从2016年起因为教学的原因,我开始系统的研究关于学习如何提升“专注”与“效率”的研发,并在2017年开始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践,为50多个孩子进行了提升专注力的训练,取得100%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在试验的过程中得到了非常真实的“试验反馈”数据,当然从样本的数量上,明显的不足,或者准确的说不具备“科学性”,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家长建议我们开设关于“提升专注力”的系列课程,可是我和我的团队并没有开设这个类型的“XX训练营”,原因很简单,所有试验的结论非常符合我在试验前的假设“专注从来都不是一种需要训练的能力,而是人类天然具备的本能/机能”。从这个结论下,我们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在吃美食/玩游戏/谈恋爱等类似的事情上如此专注”。也因此,所有的效果就聚焦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在学习/自律等类似对我们生命有价值,特别是有远期价值的事情上发挥我们的本能?”用一句非常诗意的语言总结:如何沉迷于自我完善、成长与卓越!

当然很多家长或者成年人在阅读到这里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个担忧:既然专注是一种本能,那是否存在差异,是否注定无法改善了呢?对存在有这样疑问,可以理解,因为我们不自觉的习惯于用旧的思维模式作为突如其来的观念的检验标准,却不习惯质疑这样的标准是否“仍然有效”。因为提出这样的问题,隐含的思维模式,任然是“专注是一种能力,需要专门的方法训练它,才能提高,我要找到这样的方法”。没问题,在接下来的文章,我会慢慢地用市井之言,来解释、解决这些问题,轻松的保持耐心。

在开始专注之旅之前,我们要卸下主导我们向错误的方向前进的“bug”,纵然再有力量,“背着打开的降落伞,迎风前进”,也是徒劳无功,没有效率。我们就看一看,将专注作为能力进行培养的理论有哪些“bug”。

传统对专注的理解是基于表现方式的现象学做的深入研究,例如,在学习中,有的孩子静如处子,有的却如坐针毡,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后者比前者少点什么呢?在这样的思考下,我们会趋向于找到一个方法,来解决如何让如坐针毡变成静如处子的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专注被想当然的认为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为其设定了一些测量标准:例如专注的长度——持久性,专注的强度——连续性

首先我们看一看,“专注的持久度与连续性”究竟有什么“bug”。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专注的体验,从生理的角度就是,大脑调集全部身体的能量,聚焦在一个特定的点上,就好像电脑CPU使用度达到100%或者90%以上,汽车发动机转速指针到达红线的区域内一样,从生理的自我保护角度讲,这样的极限状态长时间持续是对身体机能的伤害。你能想象一个马拉松运动员,全程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完成比赛吗?现代生理学研究,人在保持高度专注的状态的持续时间最高不超过30分钟(具体数字记不得了,应该是25分钟左右),人与人之间在这项能力的差别很小,并且,这个能力随着年龄的成长不断增长,直到峰值——专注长度的天花板。在这个科学理论下,我们就会发现,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孩子,被老师投诉上课部分时间不注意听讲,你要庆幸,孩子是正常的,比那些装着注意听讲的孩子要好很多,因为他遵循自我的规律而不是压抑它。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伟人在小学阶段调皮捣蛋了吧。

从另外一个反例可以证明这个理论,很多家长都

如果你误解了专注,怎么能培养孩子专注?(一)

听说过一种病症叫做“多动症”,我身边很多孩子被老师反馈是多动症,当然,老师的角度是对全体学生学习纪律的负责,那么现代医学如何处理多动症呢,(这里指的是多动症的程度已经非常严重,需要医学干预的情况,普通的多动症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所谓的,大了就好了)。家长普遍或者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多动症是过度兴奋的表现,因为爱动吗,意味着精力过剩。

儿童多动症(简称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广度缩小、注意时间短暂,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并常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该症于学前起病,呈慢性过程。该症不仅影响儿童的学校、家庭和校外生活,而且容易导致儿童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自尊心低,此类患儿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国内外调查发现该症患病率3%~10%,男女比为4~9:1,早产儿童患此病较多。

那么全球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什么呢?一定会让大家大跌眼镜,使用的是兴奋剂,而不是抑制剂。目前国内用于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主要有两类,中枢神经剂,盐酸哌甲酯,商品名为专注达;非中枢兴奋剂,盐酸托莫西丁,商品名为择思达。原因很简单,多动症的背后就是专注障碍,也就是说孩子的神经系统对专注这个机能没有兴奋性。

到此为止,我们会很清晰的理解了专注这个本能的特点,人人都有,基本差不多,不可长时间持续,必然中断。接下来,我们看一看“专注力的强度”中有哪些“bug”。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非常清晰的知道,专注的过程一定是断断续续的,不可能连续,无论强度多大,最终还是会被打断,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无法支持长时间的高耗能的专注模式。问题是“被干扰的专注是否能够恢复,以及多快能够恢复”。从这个角度似乎是看到了专注力可以被训练提升的曙光。甚至于我的教学试验的数据也能够支持这样的结论。然而,当我们深度发掘数据之后,不得不再次回归到一个事实,人脑的生理机能是存在天花板的(但是不用担心,这个天花板明显高于学习的任务总量),虽然这个天花板可以在某些心理技术干预下有所提升,但是差距不大。用一个例子和试验数据分别说明这个问题吧。

例子:很多家长都认同一个观点:学海无涯苦作舟,还有些家长将这幅字挂在孩子的书桌前,时刻鞭策孩子的学习与专注。就像很多人读了《胡雪岩》,读者中却很少人成为胡雪岩一样,这句名言真的是效果不明显,相反还可能出现反作用。在这句名言中,作为父母的你所传达的信念很明确,学习等于痛苦,但是我要求你热爱痛苦、接受痛苦。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不得不说,如果你的孩子热爱“吃苦”,请及时联络心理医生,就诊。回到专注力抗干扰的训练上,专注力的抗干扰是一个心理与生理为主的系统极限挑战,在没有足够好的反馈机制覆盖掉过程的痛苦时,也就是好处大于痛苦的情况下,所有的训练都是徒劳的,甚至产生厌烦、抗拒的效果,这是每个人的本质决定的,人就是追求快乐,规避痛苦的本质。这里我必须澄清一点,我是坚决不赞成所谓的“快乐学习”的理论的。

试验的数据也在支撑着这个结论,在三组试验中,生理条件不变,学习内容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在专注不得不中断的恢复时间进行三种不同的干预手段,接下来的专注阶段中,专注强度和效率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换句话说,能不能回归到原有的专注方向,能不能最快速度的回归专注状态,并不在于你是否拥有多强的专注能力,而在于如何处理专注后的休息与修整时间。这个时间中两个核心工作你能否处理好,一是生理机能的恢复,二是你自身的评价系统构建,换句话说,在中断的过程中,身体解决能不能“再来一次”的问题,心理解决“值不值得再来一次”的问题,两个都ok,一定OK,前者不OK,后者OK,下一个阶段可以OK,却不那么OK,最痛苦的是,如果后者不OK,就没有下一次了。读到这里,提醒各位家长,貌似心理的决定权非常大,身体从属于心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样的情况我们经常会听说过,例如“过劳死”或者某些青少年连续上网导致的暴毙。都是心理OK,但身体不OK强行专注的恶果。我也会在专注力系列的文章中为大家阐述,专注并不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有的时候,专注的害处会比好处更大,这种坏处并不是只存在于身体与心理的对抗之间。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开展专注力训练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场赛车比赛,一些人关注排位,一些人关注速度,相应的,赛车也会侧重于马力或者操控,我得承认,这样的认识都对,但是如果只看到这些,没有看到人生是一场排位赛与拉力赛的结合体,那么总是要翻车的。

到这里,我们简单的梳理一下本文的结论,最重要的是,专注是一种本能,专注面对的问题并不是“能不能”专注,而是能不能在特定的事情上专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认识到,训练专注能力的效果远远不如构建身体基础与心理模式对解决问题来的有效。把专注换一个词来表达,这个词是“沉迷”,这个词警示我们需要正确对待专注的“利与弊”,这样做的根本目标就是,该专注的时候专注,合理运用自身的极限能力,实现卓越的效率。简单说,该出手时就出手。接下来我会持续发表该系列的文章,这个系列的文章就是围绕如何高效利用自己的“专注本能”。请大家关注、点赞、打赏、转发。

展开 收起

身体由我:关于了不起的女性身体的一切

身体由我:关于了不起的女性身体的一切

33.1元起

《疯狂的尿酸:不止是痛风》

《疯狂的尿酸:不止是痛风》

49.8元起

《黄帝内经说什么》(珍藏版、礼盒装、共7册)

《黄帝内经说什么》(珍藏版、礼盒装、共7册)

142元起

《脑雾修复》

《脑雾修复》

13.3元起

地吃:家庭饮食调理指南(台湾知名养生专家,邱锦伶教你全家人的择食计划)

地吃:家庭饮食调理指南(台湾知名养生专家,邱锦伶教你全家人的择食计划)

34元起

控糖革命 席卷30国、全球销量百万册、《华尔街日报》大热书

控糖革命 席卷30国、全球销量百万册、《华尔街日报》大热书

51.9元起

《营养圣经》(精装、最新修订版)

《营养圣经》(精装、最新修订版)

42.2元起

《减糖生活》

《减糖生活》

22.04元起

《上班族的养生经》

《上班族的养生经》

14元起

《远离那个牙医》

《远离那个牙医》

44元起

逆龄饮食 逆转慢性疾病与衰老的再生医学新成果 营养 抗衰老

逆龄饮食 逆转慢性疾病与衰老的再生医学新成果 营养 抗衰老

44.24元起

日常生活中的核心基础运动

日常生活中的核心基础运动

26元起

瑜伽(气功与冥想21年最畅销纪念限量珍藏本 附光盘)

瑜伽(气功与冥想21年最畅销纪念限量珍藏本 附光盘)

31.6元起

盆底运动解剖书

盆底运动解剖书

55.34元起

人体经络穴位标准大图册

人体经络穴位标准大图册

21.4元起

阿斯汤伽瑜伽(新版)

阿斯汤伽瑜伽(新版)

40元起
6评论

  • 精彩
  • 最新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65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