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机,告别"半斤"

2020-09-10 19:38:32 8点赞 3收藏 6评论


5G手机,告别"半斤"

5G手机,告别"半斤"


进入2020年秋季,距离国内第一款5G手机的上市已过去整整一年,和当初5G手机普遍重“半斤”的情况相比,先有轻薄旗舰一加8,后有刷新最薄5G手机记录的vivo S7,最近还有号称同价位最轻薄的realme X7…… 都说时尚是一个轮回,现在轮到轻薄了。

5G手机,告别"半斤"

不得不做的增重 5G手机是怎么由重变轻的呢?这里有必要先解释一下5G是怎样让手机变得厚重的。其实这个话题早前也曾谈过,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耳边充斥着“想要5G网络就必须要舍弃轻薄设计”之类的声音,就好像是在给即将到来的那些半斤机做好市场心理建设一样。 的确,5G带来的通信架构的升级,给智能手机设计造成的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机身重量的提升。智能手机的通信架构主要由天线、射频前端和基带芯片三个部分组成,5G频段的增加也必然导致天线和射频元件的增多。

5G手机,告别"半斤"


理论上来讲,每增加一个频段都需要增加2个滤波器、1个双工器、1个功率放大器和1个天线开关。而5G网络相比于4G网络增加至少5个频段,所有元件也相应成本增加,信号模块的体积当然也会越来越大,对手机内部空间的挤占也增多,一定程度上加重手机的重量。 其次还有电池,在4G时代,电池容量大都控制在3500mAh上下,4000mAh都是“大电池”,不过一到5G,4000mAh成了起步容量,甚至被嫌小。这主要是因为5G信号模块的增大也带来了功耗的增加。此外,高刷屏等整体性能的提升都对续航提出挑战,把电池做大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更大的电池之外,众多功能的实现也都需要额外元器件的支持,无线充电、全功能NFC、IP68级防水、大尺寸发声单元、线性马达……累积下来的重量自然会增加不少。伴随着这些硬件和性能提升而来的还有手机发热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石墨散热、金属背板、边框散热、导热凝胶、热管、均温板等都被疯狂塞入手机内。 进而出现了各家的手机开始在重量和厚度上放飞自己,连我也一度以为手机轻薄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5G手机,告别"半斤"

过去一年都在减肥 但事情正在发生着变化。此前市场调研机构IDC发表了一份中国5G手机机身重量趋势报告,称国内5G手机的设计经历了“先厚重再轻薄”的过程,5G智能手机开始进入“减肥期”,越来越多厂商推出轻薄型 5G手机。 在IDC的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到,从2019年7月到2020年6月,已有多家手机厂商推出了190g以下具有更友好用户握持体验的5G机型,这种情况在今年二季度呈现了爆发式增长的情况,截至6月,国内已有近50%的5G手机是190g以下。

5G手机,告别"半斤"


或许放到一年以前,190g是难谈轻薄的,不过在如今动辄200g乃至半斤的手机面前,能在保证各项功能完善、续航合格的前提下把机身重量做到190g以下还是比较难得的,我们也统计了一下今年190g以下具有轻薄特性的5G手机,发现数量确实已非常可观。

5G手机,告别"半斤"


以上表格我们大致按照了发布时间从近到远的顺序排列,大家可以发现2020年上半年厂商推出的新机中,能称得上轻薄的机型主要还是一到两款旗舰、准旗舰级别的手机,比如一加8、三星S20、华为P40、荣耀30等,此后轻薄设计也跟其他一些功能性卖点一样,开始了明显的价格下探,直到月初realme X7系列的发布,2000元以内价格段也首次出现了轻薄设计这一卖点。 与此同时,近来轻薄5G手机的爆发式增长,又以OPPO、vivo为主力,这也符合了这两家主打线下市场以及女性用户居多的特点。在线下消费场景,尤其是在有众多对手衬托之下,手机的手感好坏会是一个可以决定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

5G手机,告别"半斤"

被重新激活的差异点 我们在统计以上手机的各项参数时,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同系列下,定位更高卖得更贵配置更好的产品,在轻薄度控制上有时比次一级型号做得更好。比如,荣耀30和荣耀30 Pro、OPPO Reno4 Pro和OPPO Reno4、华为nova 7 Pro和华为nova 7。 按道理说,配置更高功能更多的手机用的元器件更多,重量也应该更重,但为什么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呢? 说白了,如何在性能和轻薄之间做一个平衡,考验的是手机厂商的研发、堆叠、工艺等方面的能力。以vivo X50系列为例,在内置了微云台的情况下依然做到了轻薄机身,这依赖于vivo将大量垂直水平放置的元器件进行了异形排布,内部电路需要重新设计,框架体积也进一步进行了压缩。经过数千次调优尝试,才在轻薄与微云台之间达到了良好的平衡。

5G手机,告别"半斤"


同样的,OPPO Reno4 Pro也通过优化内部堆叠使纵向空间减薄0.12mm,优化主板上器件的间距让主板面积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减少15%,才最终造就了7.6mm的厚度。随着手机内部堆叠工艺的不断提升,手机内部元器件的摆列会越来越紧凑,但更好的工艺也就带来了更高的成本,所以不是手机厂商不愿意把每部手机都做得轻薄,而是部分机型定位关系,如果在提升堆叠工艺上下太大的功夫,那必然导致价格的上涨。 除了工艺之外,5G手机轻薄形态,也考验着手机厂商对于供应链的掌控能力。三星S20为什么能做到那么轻?除了更先进的主板堆叠技术,它还运用了成本更高的凝胶电池,实现了比普通电池更轻的重量,以及自家更薄的屏幕模组等,这些都体现了三星出色的全供应链体系掌控。 在这方面,vivo、OPPO这类舍得在轻薄上下血本的公司也走在了前面。目前最薄手机vivo S7 就采用了更先进的740体系电芯,相比传统695体系电芯,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薄的电池厚度,手机屏幕用上行业内超薄一体化黑偏光片,厚度减少27.2%,还有超薄双NANO叠层卡座和行业最薄副板的采用。OPPO Reno4 Pro也将光学屏幕指纹模组的厚度缩减至0.266mm;电池厚度在原方案基础上减薄0.43mm。

5G手机,告别"半斤"


其他零配件也是一样的道理,当天线、电池容量、摄像头模组、核心处理器等方面几乎不可能减重的情况下,手机厂商要实现5G手机的轻薄化,就只有在供应链里的每个微小元件上去一点点抠,而只有对供应链掌握充分的话语权,才能够比别人用的更好或更早。 事实上,在2015年前后,轻薄曾是智能手机的主流方向。各家争奇斗艳,vivo、OPPO、金立、魅族等品牌都是轻薄好手,有名的例子如OPPO R5、vivo X3这类刷新轻薄极限的作品,轻薄既是手机卖点,也是这些手机厂商凸显自己工艺水准的重要手段。 进入5G时代,即便内部硬件堆叠的难度以及功耗导致电池加大,手机变得厚重的情况也不会长期占据主流。轻薄与设计永远是手机的差异化卖点,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产业链也在蓬勃的进步,材料和工艺都的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类应用火爆,需要用户单手纵向握持手机的时长快速提升,因此更轻薄,具有更良好握持感的产品,对用户体验的加分将会更明显。 强调工艺设计的厂商有更强烈的意愿将轻薄作为品牌传播重点,消费者也更愿意为此付出更多溢价,这样行业才能良性发展。当然,大家也可以看到,轻薄形态正在逐渐覆盖各种配置定位和价位段的机型,未来两全其美的选择也有望越来越多。






展开 收起

Redmi 红米 K50 5G手机

Redmi 红米 K50 5G手机

1314元起

Redmi 红米 K40 5G手机

Redmi 红米 K40 5G手机

1739元起

vivo X Fold3 5G折叠屏手机

vivo X Fold3 5G折叠屏手机

6929元起

vivo X Fold3 Pro 5G折叠屏手机

vivo X Fold3 Pro 5G折叠屏手机

9949元起

SAMSUNG 三星 Galaxy A55 5G手机

SAMSUNG 三星 Galaxy A55 5G手机

2999元起

荣耀100权益版 速发单反级写真相机5G手机

荣耀100权益版 速发单反级写真相机5G手机

2949元起

Xiaomi 小米 Civi 4 Pro 5G手机

Xiaomi 小米 Civi 4 Pro 5G手机

2999元起

HONOR 荣耀 Magic6 RSR 保时捷设计 5G手机

HONOR 荣耀 Magic6 RSR 保时捷设计 5G手机

9999元起

HONOR 荣耀 Magic6 至臻版 5G手机

HONOR 荣耀 Magic6 至臻版 5G手机

6999元起

OnePlus 一加 Ace 3V 5G手机

OnePlus 一加 Ace 3V 5G手机

1999元起

OnePlus 一加 Ace 2 5G手机 第一代骁龙8+

OnePlus 一加 Ace 2 5G手机 第一代骁龙8+

1438.75元起

Xiaomi 小米 13 5G手机 第二代骁龙8

Xiaomi 小米 13 5G手机 第二代骁龙8

1759元起

Redmi 红米 Note11T Pro 5G手机

Redmi 红米 Note11T Pro 5G手机

879元起

Xiaomi 小米 10 5G手机

Xiaomi 小米 10 5G手机

1359元起

Xiaomi 小米 14 Ultra 5G手机

Xiaomi 小米 14 Ultra 5G手机

6279元起

Redmi 红米 K60 5G手机 第一代骁龙8+

Redmi 红米 K60 5G手机 第一代骁龙8+

1748元起
6评论

  • 精彩
  • 最新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3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