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原创新人#激励计划,新人发文前三篇文章,篇篇额外奖励50金币。参加超级新人计划活动,新人发文即可瓜分10万金币,周边好礼达标就有,邀新任务奖励无上限,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葡萄酒软木塞
Wine corks
软木塞出现于17世纪的法国,由香槟酒之父当佩利翁(Dom Perignon)发明,他首先利用西班牙的槲树皮做出了香槟酒的瓶塞。在发明软木塞之前,葡萄酒大多用藤草之类的材料塞紧瓶口,然后用火漆封口,这种封瓶方法有诸多弊端,开瓶时草屑易落入酒中,且封口不严,酒液会快速氧化,保质期短,时常还会发生渗漏情况。
软木塞的原料来自栓皮栎(Cork Oak)的树皮,又称黑栎或橡树,但此橡树并非做橡木桶的橡树,两者同属非同质。栓皮栎盛产于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等地,树龄在200~250年间,超过35年的树皮才能用于制作软木塞,一棵树一生可重复剥取12~16次。成树最厚的树皮约20厘米,其中可利用的内层厚度在6~8cm之间,表面多皱纹,是制作葡萄酒瓶塞的理想材料。栓皮栎树皮用途十分广泛,除了软木塞外,还可用于隔热板、汽车隔音板或手工艺品等。
用栓皮栎树皮制作的软木塞密度小、吸水性低,具有肉眼看不到的微孔,便于葡萄酒透氧,促进酒液还原成熟。同时低吸水性能还可降低酒液的蒸发量。此外,软木弹性好,复原性较强,不易渗漏,不易腐烂。有研究表明,每立方毫米的软木由2000~3000万个含有氮气细胞组成。1mm厚度软木,相当于300层细胞层。
如今,葡萄酒的封瓶物主要有两类:瓶塞和螺旋瓶盖。前者是葡萄酒的传统封瓶方法,后者为现代产物。
关于软木塞与螺旋瓶盖究竟哪个好?已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现在也没有定论。下面看看两种物体的各自优缺点吧!也许能够让您明白为什么一直没有结论的原因。
天然软木塞与螺旋瓶盖
天然软木塞
软木塞在葡萄酒发展过程中沿用了3个多世纪,时至今日它不仅仅是葡萄酒的一种封瓶物体,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传统软木塞是辨别葡萄酒质量的重要依据。一瓶优质葡萄酒的软木塞不但品质高,上面还印有酒名、年份或生产者标识(Logo)。
优点:属于天然可再生资源,肩负着葡萄酒传统文化,能够让酒在瓶内进行自然成熟,目前,仍然是名庄佳酿的首选。
缺点:价格贵,是瓶盖的2~3倍,而且每年被木塞三氯苯甲醚(TCA)污染的酒占1%~3%。此外,资源有限,质量良莠不齐,葡萄酒在储存期间需要特殊的环境。

螺旋瓶盖和替代品
螺旋瓶盖又称之为斯帝文瓶盖(Stelvin Closures),是法国制造商佩基内(Pechiney)公司于1950年设计的专利产品,原本用于封装廉价葡萄酒,但上世纪90年代,为了避免软木塞中的化学成分三氯苯甲醚(TCA)对葡萄酒的污染,被多个国家广泛采用。塑料塞和高分子仿制塞为现代科技产品。
优点:价格实惠,不会给酒带来污染,可延长葡萄酒的保质期,其中螺旋瓶盖还方便开瓶,对储存环境要求不高。
缺点:几乎不透气,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可回收,但不能生物降解。主要用于普通葡萄酒的封瓶。
葡萄酒塞的种类
纯天然原木塞:用优质软木直接冲成的原木塞,成本较高,大多为优质佳酿的首选,意味着葡萄酒至少有5年以上的陈年潜力。但如今一些普通酒也会采用,以此作为营销手段,因此,使用原木塞不代表一定是好酒。
天然软木填充塞:品质较差的软木塞,孔隙过多,如果直接用于封瓶,可能会使酒液渗出。为此,厂家会用软木屑与胶水混合后将孔隙填平。采用此类木塞的葡萄酒基本上都属于较普通的产品。

2+1软木贴片塞:中间用软木聚合塞,两头各贴一层或二层原木片,此类木塞被广泛用于中低端静态葡萄酒类。
软木聚合塞:用软木碎屑经特殊工艺合成,成本较低,多为大酒厂选用,主要用于普通餐酒。此类木塞密封性比较高,基本不会渗漏。如果是静态葡萄酒使用,可以断定为普通酒,佳酿不可能用此类木塞封瓶。
软木贴片香槟塞:主要用于优质起泡葡萄酒。传统上,起泡酒不会用原木塞,原因是原木塞的微孔会使酒中的气体泄露,而用软木贴片聚合塞不但可避免气体泄露,同时又达到了天然原木塞的作用。
高分子仿制塞:用橡胶、塑料或纤维等材料特制,密封性好,环保。目前是新世界葡萄酒广泛采用的一种瓶塞,普遍用于日常饮用的白葡萄酒或不宜陈年的红葡萄酒类。
螺旋瓶盖:环保,便于存放和开瓶。但却背离了葡萄酒传统文化,使葡萄酒失去了开瓶的享受过程。用此类瓶盖的葡萄酒都属于普通酒,目前,没有发现名庄佳酿使用。
通过木塞辨别酒质状态
葡萄酒的软木塞长短不一,长度有38、45、49、54mm不等,直径在24mm左右。通常软木塞尺寸越长品级越高,价格贵,多为可陈年佳酿葡萄酒类使用。葡萄酒在陈年期间,酒液会顺塞子向外渗透,因此,长塞比短塞更加安全。
用软木塞封瓶的葡萄酒经过陈年后,酒液会渗入木塞,时间越长,渗入越深。因此,通过酒液渗入痕迹可辨别葡萄酒在开瓶前的存储状态,从而为酒质辨别提供了依据。红葡萄酒的酒液渗入痕迹较明显,而白葡萄酒没那么明显。
红葡萄酒陈酿2~5年,酒液渗透痕迹在1/5~1/4处;5~10年,在1/4~1/3处;10~15年,在1/3~2/3处;15~20年,在2/3~3/4处;20年以上,痕迹在3/4以上,并且有老化迹象,一些酒可能需要换塞后才能继续储藏。
葡萄酒储存的年限越长,渗入越浅,说明保存环境较好,酒质更可靠。反之,年限短,渗入越深,说明保存环境欠佳,酒液有氧化迹象。如果酒液痕迹已渗到瓶口边缘,且隐约有渗出痕迹,说明酒可能已经变质。
正常情况下,一瓶保存较好的酒,开出的软木塞圆润饱满,用手捏有弹性,且有光泽。如果木塞明显干缩,无弹性,且表面不光滑,说明酒可能是长期立着放摆的,有可能过度氧化或变质。
沉淀物与酒石酸盐
葡萄酒当中有深沉物属于正常现象,但是要看酒龄和沉淀物的类型。通常干白的沉淀物是一种颗粒状的酒石酸(浅龄干红也会出现),这与酒的生产工艺有关。
所有的葡萄酒中都含有葡萄果实从地下汲取的矿物质和酒石酸,但这些物质并不稳定。因此,葡萄酒在发酵结束后会有一道低温处理工序,这正是稳定酒液去除酒石的过程。如果未经低温处理的酒,当遇到低温时就会慢慢产生酒石酸盐结晶。
酒石酸盐结晶呈小颗粒状,通常沉于瓶底或粘在瓶壁上,有时会出现在软木塞底下,这与酒的摆放有关。白葡萄酒的酒石呈白色,红葡萄酒呈紫红色。酒石酸盐的出现不会影响酒质,也与酒龄无关,只能说明该酒未经低温处理或过滤,因此,大可放心饮用。
对,一些人对螺旋盖有些误解,以为螺旋盖密封性比木塞差。
当时看了一些关于盖子的文章说因为一些新世界产区进口树皮做塞子成本高所以潜心研究旋盖,然后就在那个膜上下功夫了,不是普通的胶皮密封膜,还是有点科技含量的,效果不输给木塞。大致是这个意思。
透气性比木塞还是差,螺旋盖的密封性好一些。
澳大利亚新西兰那边普遍螺旋盖。
旋盖早就有能呼吸的新世界很多名庄都是旋盖
我记得说旋盖也不是完全死密封的。中间那层膜还是透气的。
螺旋瓶盖的评价这是什么鬼
这是雷锋啊?!!!四度红酒小姐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