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米家棘轮螺丝刀入坑电动螺丝刀
追加修改(2020-10-12 19:36:14):
没总结,所以补一个总结!
米家 wiha 8合1棘轮螺丝刀,应对M4及以下的螺丝。批头、延长杆都可以以一把螺丝刀的外观收纳在一起是最大优势。
Craftsman中飞,对螺丝来说还是太大的,M6这样比较吃力的螺丝选择T型扳手或者小飞比较合适。
晖佳琦 No.8921 53合1多用精密螺丝起子套装,应对M3及以下的螺丝。弱势的地方是没有细杆的长批头,而深孔螺丝又非常常见,小家电、笔记本上都有。
手动的扭矩工具没有提到,它有螺丝刀形状和扳手形状的,再分成普通的和检查用的,检查用的似乎算是计量设备了,我都没有摸过。生活中用扭矩扳手给汽车换轮子是最常见的了。
威逊5mm电批,算作一个类型拿出来讲的,M6及以下的螺丝都有型号可以对应,缺点是要插电源,并不适合家用。
大艺锂电钻,锂电钻市面上非常多,大艺这款是少数扭矩范围设置的比较好的,可以覆盖最常见的M3到M4的螺丝。
“一款可以调节扭力和自动刹车的充电螺丝刀”,应对M1、M2的小螺丝。锂电精密批的产品很少,没有其他选择。
wiha zu hause电助力螺丝刀,为了尝试电助力而买的,同样这类产品很少,暂时还是期待以后的产品吧。
博世go2,扭矩范围覆盖了电子产品和快装家具的拆装。小型的充电电批虽然越来越多了,不过博世GO2依旧是令人满意的选择。
大有5733 Li 20H冲击批,M6开始就以冲击批为主了。冲击批和锂电钻一样都是多面手,紧固开孔都可以,锂电钻不能应对的长自攻螺丝和螺栓也可以处理,但生活中常用的混凝土开孔就只能依靠冲击钻和电锤了,所以也不怎么吃香,我买来最主要的需求还是紧螺丝……所以大有的自停功能非常重要、非常好用。硬要说其他用途的话,冲击批为了扭矩通常转速都不会低,12V的都比同级的锂电钻高出很多,上燕尾螺丝效率非常高。
米家 wiha 8合1棘轮螺丝刀
这把螺丝刀非常漂亮,弹出式批头仓感觉很高级,附带八种批头的选择也让人感受到美感
入手渠道闲鱼,价格78。值,但看重棘轮功能的话不推荐,并不实用,买来抚摸则非常推荐,外观个人觉得比现在二代方棱的造型更漂亮
↑我买的二手扭矩测试仪测试杆有磨损,用了便宜的正方形螺母和M8内六角螺丝替代
4.5牛米拧不动了,3牛米开始就很费力了,力量和手掌大小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只能拿这个值来和文章里的其他值来比较
↑对比T扳手的扭矩,以博世棘轮T扳手拧相同的螺丝为例,7牛米拧不动了,4.5牛米开始很费力了
↑米家棘轮螺丝刀棘轮松齿的扭矩大约是0.014牛米,直接用手握持测试有较大误差,所以会测试几次去掉偏差大的数值然后取平均值,后面的测试大多如此
同时测试其他棘轮工具松齿的扭矩,但发觉不谈结构只谈这个扭矩没什么意义。作为参考看上图天易飞达扳手,不同大小两头松齿的扭矩,差不多一样都是0.43牛米左右,大概内部结构是一样的;杰科美的掌心扳手,分度0.001牛米的扭力计测不出,然而使用体验并没有感觉到提升
↑前端圆形部分在扭矩不够松齿时用手指捏住,在攻好牙的螺丝孔里拧小螺丝没什么用,手腕快速转动非常容易酸,而且这类螺丝通常是手指快速旋转,最后上紧才会用手掌握住手柄。拧自攻螺丝比较吃力,手腕旋拧速度也不会很快,降低了产生疲劳的速度,刀头不需要离开螺丝,手也不需要离开手柄,效率可以提升一点
↑延长杆六方的部分可以用手指转动,在拧横着的螺丝会很自然地使用这样的姿势,六方的造型方便手指旋转,适合攻好牙的螺丝孔
Craftsman中飞扳手(Craftsman 3/8-inch Drive Mach Series Ratchet)
360度活动头的中飞扳手,可以当成螺丝刀使用,这把的特色是手柄里也有个棘轮,可以像手捻钻一样上下伸缩手柄来旋转。这把扳手同样是觉得外观可舔而入手的,然而实物到手后觉得颜色不如照片漂亮了
入手渠道淘宝,价格88(价格去掉优惠券积分之类,后面的价格也是如此)。值,但不推荐
作为扳手除了偏重没有糟点,可短可长,短大约24厘米,长大约30厘米。螺丝刀状态拧螺母也非常方便,棘轮螺丝刀用手腕,它手柄上的棘轮用手臂,相比不容易酸
↑螺丝刀状态下有顶珠但顶不住,头还是很容易活动,不太可能拧正儿八经的螺丝
↑维拉的小飞,靠三个卡槽解决了头活动的问题,却失去了旋转好手柄一扳进入扳手状态的流畅感
↑方头头顶的顶针解决了一些套筒难拔的问题,算上转接头也解决了批头容易掉的问题
↑转接头上的活动套子还解决了扳手状态下拧螺丝如何顶住螺丝的问题
作为自行车工具可以补充内六角扳手、T型扳手不太好处理的场景
晖佳琦 No.8921 53合1多用精密螺丝起子套装
这一套是看到张大妈的推荐文章入手的,也是为啥会想在张大妈写篇文章的原因
入手渠道淘宝,价格37。值,而且推荐,用了三年没掉过链子。在它之前我以为拆装台式或者笔记本电脑是用电工螺丝刀的
↑用手指捏住5mm套筒拧,0.12牛米
↑用手指拧0.3牛米
↑南旗用手指拧0.5牛米,手指处纹理摩擦力增加明显
↑加软杆0.5牛米,这类很软,损失了不少扭矩,但弯曲角度更大
↑两支看起来不一样的金属软杆,比上面的软杆硬很多。用米家棘轮螺丝刀驱动,都在1.8牛米左右,这时候软杆变形拧不动了,损失了六成的扭矩
↑迷你萝卜1牛米,有橡胶增加扭矩
↑手指捏住凹槽,手掌握住迷你萝卜的防滑橡胶,1.7牛米,有很好的表现,不过橡胶已经有点发粘了。虽然小螺丝刀1牛米多的扭矩没什么用,但更大的数值说明越容易发力,也越容易到达想要的扭矩
↑南旗1.4牛米,用手掌握持时尾帽有点碍事,而且金属手柄导致手掌肉少的人握持手感一般
↑不过南旗的尾帽很大,可以用手掌顶住,用手指旋拧,效率提升很多。扭矩和手指的之前一样,都是0.5牛米左右
威逊WX-500
厂里闲置的一把电批,常说的电批就是这种,由电机、齿轮箱和离合装置组成。电机负责产生电磁转矩再转化为机械转矩;齿轮组降低转速放大扭矩;与拧螺丝时扭矩转化成夹紧力相反, 离合装置把弹簧对滚珠的压紧力转化成齿轮箱对滚珠的扭矩(旋转时),当螺丝上的扭矩大于齿轮箱对滚珠的扭矩,就会让齿轮箱最前端(有凹槽让滚珠嵌入)的齿轮在滚珠上打滑
↑这张扭矩参考值表使用下来非常贴近实际,来自东日网站的技术手册“2.螺栓紧固”
↑扭矩调节环是无极调节,上面只有一点参考刻度,没有触发离合后自动停机的功能
拧到底扭矩大约是2.4牛米
刻度8是2牛米
刻度6是1.8牛米
刻度4是1.35牛米
刻度2是0.9牛米
大约0是0.5牛米
大约-1是0.3牛米
大约-2是0.1牛米
还能继续降低,但调节环有点松了
这类电批按批头直径区分有4mm、5mm和6mm,分别用于小螺丝(小于M3)、中螺丝、大螺丝(大于M4,到M6)。这把是5mm,M3到M4之间的范围都覆盖全了
可能是放置时间长的缘故,滚珠缺少润滑,扭矩到达后齿轮还会继续带动滚珠,会导致扭矩继续增加,虽然机械离合都会这样,但这把更明显。好处也有,小螺丝孔和大螺栓的螺纹容易有杂物或者缺陷,会在拧到底前就让齿轮打滑,不得不换手拧,打滑时能继续增加扭矩的话可以不松开关直到突破有阻碍的地方。
还有,差不多刻度0以下,离合触发次数多了,调节环很容易松动脱落
到离合预设扭矩会继续转动、离合触发时会让扭矩调节环偏移,这两个问题会导致扭矩不精确,不过还是能用的,偏差没让螺丝和批头花就行了,在精度不高的场合效率比手拧提升很多是最主要的
↑它带一个可调电压适配器调节范围是22V到36V,可以通过这个调节转速。在24V是700转每分钟,36V是1000转每分钟,看商品介绍还有18V的参考转速,这个适配器不知道是不是原装的调不到18V
常用配件有充磁器、送螺丝机和悬挂弹簧,可以减少时间浪费
大艺20V锂电钻
电批拖了一根线始终不方便,不是固定工作区域的话很难发挥,所以被闲置了吧。取而代之的是锂电钻,最大特点是带电池可以移动使用,用扳机直接无级调速,扭矩调节环用档位清晰区分,万用夹头可以上各种批头,只要形状是直柄就可以替换掉电批了。话是这么说,但厂里很多锂电钻,能拿出来说的只有图里这把大艺,也是唯一品牌比较响的
↑型号是1028,用了大半年,无修无保养,耐用不虚标,扭矩不需要调节就能拧小螺丝,高低速切换干脆不卡齿,电芯功率足,不会发生离合还没触发电机就过载的情况
↑测试扭矩时虽然档位没变但每一次的数据都有偏差,所以增加滚珠垫片和润滑减少误差。误差虽然降低了很多,但大大增加了轴力(根据东日技术文档的公式,扭矩不变,摩擦力减小会增加轴力),导致原本需要3牛米多才能压到极限的弹簧在0.8牛米就已经到极限了,所以扭矩还是参考润滑前的数据了
档位17+1
软扭矩1档0.3牛米,可以直接拧M3螺丝
2档0.4
3档0.5
4档0.6
5档0.7
6档0.85
7档1
8档1.2
9档1.4
10档1.6
11档1.8
12档2
13档2.2
14档2.4
15档2.6
16档2.8
17档3
↑滚珠弹簧离合的硬扭矩和转速有关,高转速下螺丝转动一点也会提升很多扭矩,到达离合的预设扭矩后弹簧离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脱开,会让螺丝继续扭转一点,这一点会让扭矩高于预设值。低转速下会让弹簧离合容易保持在脱开的临界点,在到达预设扭矩时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螺丝继续旋转,会让扭矩低于预设值
以一档为例,高速档全速1200RPM硬扭矩是0.9牛米,低速档全速350RPM硬扭0.4牛米,低速挡扳机低速0.26牛米。所以这类离合的硬扭很不精确,非常依赖工件本身能承受的扭矩
↑测试钻孔档软扭矩,握紧按扳机,直到电机过载
然后用扳手装上扭力计继续紧固螺栓,读出螺栓再次转动时的扭矩
图中的小桌钳夹不住低速时的扭矩,换成下面图片里的台虎钳了
得出的扭矩高速大约11牛米,低速大约22牛米
↑拿掉弹簧测试钻孔档硬扭矩,反作用力太大,没有合适的夹具,只能肉身充当
低速硬扭矩超过离合最大压紧时的扭矩了,所以夹住机身会触发离合,不会让电机堵转
数值就是铭牌上标的,高速16牛米,低速30牛米
另外,它的三角夹头不能锁止,离合触发多了很容易松动,导致批头脱落
万能夹头什么批头都可以用,双头U槽(通常双头65mm,单头50mm)的性价比比较高,但批头类型少,因为万能夹头有深度,用110mm双头比较合适。子弹批头(25mm,小v槽)加强磁托座也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最基础的批头,种类多而且便宜,换批头也方便,托座传递磁性省去批头充磁的步骤,但托座增加了杆子粗细,深槽不适用
常配挂钩和批头夹,挂钩除了挂也可以和电批的悬挂弹簧一样穿绳。插两支批头上批头夹,针对一个场景里常用的几种螺丝快速切换,很方便
有刷电机耗电比较大,两电池基本是标配
出于好奇还测试了电锤的扭矩,电锤是大有5401,因为有离合,所以扭矩被限制在了25牛米,体感上类似于锂电钻常用的滚珠离合,另外触发后几秒电机会自停,照明灯闪烁
“一款可以调节扭力和自动刹车的充电螺丝刀”
↑“一款可以调节扭力和自动刹车的充电螺丝刀”没有品牌型号,直接用包装封面的名字了
闲鱼入手,价格129元。值,但不推荐。
如名字一样,是梦寐以求的机器,只是做工一般:
刻度范围不能完全对准;
同心度较差,难以转着入螺丝槽或孔;
摔了一次除了外壳磕伤之外,反转开关也接触不良了。
扭矩调教出色,无极调节,最低0.015牛米
刻度2是0.02牛米,刻度3是0.025牛米,刻度4是0.03牛米,每级增加0.05牛米
刻度4是0.03牛米,刻度5是0.04牛米,刻度6是0.05牛米,刻度7是0.06牛米,刻度8是0.07牛米
刻度9约0.085牛米,刻度10约0.095牛米,最高0.1牛米,完全覆盖M1到M2小螺丝的扭矩范围
↑与盒子背面的扭矩差很多,可能都不是同一产品吧
表面光滑,不适合手掌握持,没电线束缚可以有各种拧螺丝的角度,并不能很好的胜任
转速高,360转每分钟,工件做工出色没什么问题的话效率拧螺丝效率很高。可惜小螺丝孔和小螺丝有瑕疵很常见
↑收纳架稳固,放批头也非常方便
wiha zu hause 电助力螺丝刀
入手渠道淘宝,价格179元。值,并不推荐。
电助力是我很喜欢的概念,因为实际情况复杂多变,一把电动螺丝刀的扭矩范围难以应对,电助力可以快速渡过螺丝零扭矩的那一段行程,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
高低两档,可自锁,手柄与手动螺丝刀相近,我是看重这三点入手的。到手后用了一星期却非常失望:
转速只有180转每分钟,卸两三毫米长的螺丝可能还没手快;
低档0.4牛米还是偏大,到达预设扭矩电机自停但没有制动,反作用力明显;
按钮按压力度太大,刚上手手指都会痛,按压力度和反作用力让它只适合手掌握持;
自锁模式不能立刻锁住批头,在自停后经常需要手动再转一段才会锁住夹头。
主打电助力的螺丝刀,夹头不能立刻锁定,我都觉得这是致命缺陷了。然而这把是我使用时间最长,不可缺少的螺丝刀,最重要一点就是手柄舒适可以充当手动螺丝刀使用。
反观按钮,螺丝刀自身重量造成不了误触,手掌握紧旋手柄也都很难误触
低档0.4牛米偏大,好处是螺丝孔到手臂都承受得住的话就不用再手动拧紧了,不过螺丝花了的话就得换
灯做的非常好,可以单独启停,两边各一个LED,死角少。低转速可以像老式电钻一样观察自攻螺丝的前进深度
↑批头和米家棘轮螺丝刀一样,上面没提这里提一下,非常出色。用了那么长时间锈迹只有这些,十字滑牙多次也没有露白,一字头非锥形有平面,内六角有倒角
用了三个月外壳和内支架已经有不小的旷量(横向,大约0.8mm),晃一晃都能听到声音
重量只有两百多克,携带过多把电动螺丝刀之后还是这把最适合外出携带。另外这把电助力螺丝刀还没遇到过用到一半就没电的情况
延长杆的磁性比机身批头托座的磁性大得多,不如说机身上的太小了,批头上上去很难把螺丝吸起来
↑原本是想测试反作用力的,但发现它软扭和硬扭差距非常大。一档硬扭居然有1.4牛米,二档和一档差不多有1.5牛米,这倒能解释为啥平常拧螺丝会觉得它的反作用力那么大
叫电子离合应该是实现与机械离合一样的功能所以那么叫吧,实际螺丝刀里并没有离合机构。检测扭矩的方式也不是直接通过扭矩和转角传感器,通常都是根据电机的电参数和转速来判断的
测试牧田DTP141(四功能冲击批)和大有5289(四速钻)电子离合,凭感觉都是没有制动的,和这把wiha的电助力螺丝刀一样反作用力会传递到手上。只是DTP141的最低扭矩大约只有0.4牛米,驱动不了机身的重量,感觉不出来而已
博世GO2
入手渠道拼多多,价格183.7元再减包装盒上的博世码上有礼1.88元
值,而且推荐。既保留了一代的电子离合,更增加了机械离合。但电子离合没有调教好,一档几乎不会触发
功能和按键布局与直柄电批非常接近,横握要用无名指和小指来按小按钮了。不追求紧握的话,抓住尾端用拇指控制也没什么影响
扭力调节环两根手指是拧不动的,导致它单手使用并不方便
相比一代增加了制动。在螺丝密集的工件上松螺丝,像接线排,一压一提,依靠惯性卡入螺丝再一压一提,这样流畅的动作是做不到了
附带的两支抗冲击批头是真赠品,不说硬度(柄,尖部不知道怎么测)是这篇文章提到的产品里最低的,防锈涂层一用就被磨掉露白,PH1的那支还是弯的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它最大的优势是机械离合的最小扭矩为0.2牛米,电子产品都可以对付
二档是0.5牛米
三档是0.8牛米
四档1.1牛米
五档1.5牛米
MAX档,软扭2.5牛米,硬扭大约4牛米。转速测下来是300RPM,并不是标称的360RPM
大有 5733 Li 20H
↑大有 5733 Li 20H,图里是FLEX,因为便宜一点
裸机头入手渠道闲鱼,价格350元加12元运费,有的商家送挂钩和批头夹。
值,而且推荐。效率可能不高,但有冲击扳手的自停功能,对于紧固螺丝非常实用
因为扭矩虚标太严重,入手这台冲击批之前我入手了大有5733PLUS冲击扳。实际用下来扭矩太大,超出弹簧的压缩极限了(大约80牛米左右),所以才入手了这把冲击批
测试三档扭矩,以冲击到看不见螺栓前进了为止,一档20牛米,二档80牛米,满电情况下大约打了一分钟,实际还会大1到2牛米
三档我没测出来,应该是标称的200牛米。反转扭矩不可调,根据一般冲击扳手的商品介绍,会比正转最高档更大
↑测试它的自停功能,三档不同:
一档是转子转140次后停转
二档是转子转150
三档是转子转180
依负载转速来换算成时间大约0.7到1秒,通常紧固时间也是在0.5到1.5秒之间,不过与说明书中对单击功能的描述“当机器出现冲击时,机器会自动停止”是不一样的功能
原本大有官网上很多产品都有拆解维修的pdf文件,现在想看也找不到了,连电子版说明书也没了
在使用上可以停了一次之后再自停,以达到想要的动态扭矩。
牧田DTD171的辅助功能T1(燕尾螺丝模式1)也可以自停,这个是大有说明书里描述的“单击”功能了
牧田TD001G(40V冲击批)扭矩增强了,所以加入了冲击扳手的自停功能(而且是三种),原本DTD171的螺栓模式只有减少最高速的扳机行程和反转自停的功能
这个自停功能的好处是不要手感不要脑子也可以达到想要的扭矩,不会过松或者打断螺丝和工件,虽然也不是零学习成本,因为螺丝遇到的阻碍不同,会导致负载转速不同,也可能中途遇到阻碍导致计数重置(体感,没证明)
↑从左往右分别是大有5733冲击批、牧田DTD171、TD001G,电机、冲击头我看不懂,打开是好奇牧田宣传彩页里的XPT(Extreme Protection Technology)防尘防水滴技术
牧田TD001G是从天猫上买的,2800元单电,为了避免怀疑这少零件那少零件没有买闲鱼上个人卖家的2700元双电
牧田两台的扳机都有个橡胶套,定子散热孔也都有防护壁,转子风扇的防护壁TD001G是有的,然而密封条和排水孔都没找到
中间DTD171的扳机底部,根据外壳有一个很明显缺零件的地方,看其他的拆解视频应该是有一个软塑料的套子。另外标称转速是3600RPM,但用了三星25R或索尼VTC6电芯满电电池都只有3200RPM,不知道为啥会这样,这也是后面TD001G在天猫买的原因了
↑之前只买散件,这次TD001G买套装也是为了箱子,然而我看的开箱视频是日版,有一个IP65的黑红收纳箱,到手后才知道国行只是一个堆叠工具箱加内衬
冲击批有专用的抗冲击批头,就是上面博世GO2附带的那种,特征是有一段“小蛮腰”以承受更大的应力,相比普通批头会损失一点扭矩

广西玉林陆川钟
校验提示文案
nathan苏苏
校验提示文案
sugekkxx
校验提示文案
Bobzy
校验提示文案
一剑天涯Z
校验提示文案
无敌德国战车
校验提示文案
太阳代表我的心
校验提示文案
指南精
校验提示文案
开浔
校验提示文案
子夜锋凌
校验提示文案
play_boy
校验提示文案
sugekkxx
校验提示文案
nathan苏苏
校验提示文案
广西玉林陆川钟
校验提示文案
play_boy
校验提示文案
子夜锋凌
校验提示文案
开浔
校验提示文案
一剑天涯Z
校验提示文案
指南精
校验提示文案
太阳代表我的心
校验提示文案
Bobzy
校验提示文案
无敌德国战车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