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翠眉、乌膏注唇、面涂赭色……古代女子的妆容,究竟能多时髦?

2021-11-17 14:33:03 1点赞 1收藏 0评论

现如今的抖音上,美妆博主此起彼伏,“全民美妆”时代似乎已经来临。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化妆时考虑最多的,可能都是自己的喜好,然而从“为悦己者容”到“为己悦而容”,却经历了漫长的时代变迁。

来自唐代的米奇头、大红脸,一个字“美” !©网络来自唐代的米奇头、大红脸,一个字“美” !©网络

透过古代妆容沿革的脉络,我们能看到:历代妆容不仅体现了各时代的审美观,也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都可以在妆容上留下鲜明的印记。女性的妆容史,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女性地位的变迁史。让我们循着时代发展的脉络,来看看历史沉浮中的古代妆容。

历代妆容展示图 ©华夏风物历代妆容展示图 ©华夏风物


「史前至秦:彩妆的初现时期」

最早的面妆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的“绘面”。“绘面”,又名绣面、雕题、黥面、刺面等,指的是在脸上绘画花纹。先民“绘面”的目的,并非为了好看,而是出于图腾模仿、自我保护等原因。例如仰韶文化时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都或多或少显示了当时人的妆容。

在《战国策·赵策二》中,有“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鳀冠秫缝,大吴之国也;礼、服不同,其便一也”的描述。说明直到周初,吴越一代的“荆蛮”地区仍保留着“绘面”的习俗。西周之,受中原地区的妆饰风格影响,流行“绘面”的范围也在不断缩小。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根据《诗经》《楚辞》中的记录,以及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漆绘木俑、《人物龙凤帛画》等考古出土物,可知在周代,南北方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妆容风格,这一时期可以被称为中国化妆史的开端。

战国彩绘木俑 ©网络战国彩绘木俑 ©网络

“硕人其颀……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颈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从《诗经·卫风·硕人》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彼时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崇尚清新朴素,天然去雕饰的大方美,这和当时儒家提倡“以礼制欲”,道家赞赏“大朴不雕”等哲学思潮有关。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蛾眉”这一古代社会占据主流审美地位的眉形此时已经成了美人的标配,不仅北方女子,南方楚地的女子也是“蛾眉曼只”。(《楚辞·大招》)

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漆绘木俑,眉形为蛾眉 ©网络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漆绘木俑,眉形为蛾眉 ©网络

与中原不同,楚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就非常注重梳妆打扮,以长沙楚墓为例,出土妆奁(即化妆箱)的墓葬就达三十多座。另外,在《楚辞》中描述的楚地女子,妆容上更多了一份华美冶艳,整体呈现出娇柔纤弱之感,这与当时楚地巫风炽盛有关。在楚人看来,女子美丽的容颜是招魂的法宝,《楚辞》“二招”对此有详细描述。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双层九子漆奁 ©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双层九子漆奁 ©湖南省博物馆

南楚女性虽然注重面部妆饰,但也以“粉白黛黑”(《大招》)为主,受传统观念和制作工艺影响,彩妆并不特别盛行。秦王朝统一六国以后,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但从文献可以看出,此时“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事物纪原》),浓艳的妆容是后妃的日常选择。在“女为悦己者容”的时代,这一做法肯定是为了迎合秦始皇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秦始皇大概是中国彩妆最早的推动者。

“红妆翠眉”妆容复原,模特杨述敏 ©“东方妆道”公众号“红妆翠眉”妆容复原,模特杨述敏 ©“东方妆道”公众号


「两汉:奠定中国古代的妆容审美范式」

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妆品制作工艺的提升,是影响两汉妆容发展的主要原因。汉初,受主张自然无为的“黄老之学”影响,女性的妆容追求素朴简约、清新淡雅,虽然在彩妆上改进了令人称道的红蓝花胭脂,但囿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清新淡雅的本真之美才是主流。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西汉着衣歌俑,敷白粉,墨眉朱唇 ©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一号墓出土西汉着衣歌俑,敷白粉,墨眉朱唇 ©湖南省博物馆


就眉妆来说,虽然纤细的蛾眉依然是流行的趋势,但在崇尚本真的时代,天然的眉形也颇受欢迎。《西京杂记》载:“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这里的“远山眉”就是一种保留纯天然眉峰的眉形。此外,“长眉联娟”(司马相如《上林赋》)这种不忸怩作态的眉形,也给人一种保留本真的大气磅礴之感。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西汉彩绘木俑,脸上是墨色长眉 ©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一号墓出土西汉彩绘木俑,脸上是墨色长眉 ©湖南省博物馆

西汉中后期,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儒学体系取代自然无为的”黄老之学”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阳尊阴卑”、“三纲五常”等思想的影响下,明确建立了女性从属于男性的依附地位;到了东汉,《白虎通》把“三纲”发展为“三纲六纪”;班昭著《女诫》教导女子谦卑、恭顺、柔弱。在这一系列的思想重压下,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降低,自主选择权就更无从谈起,体现在妆容上,就是娇柔纤弱、卑顺谦恭的妆容成为主流。

《后汉书·梁统传》载,梁冀的妻子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齿禹)齿笑,以为媚惑。”愁眉、啼妆,均是女子示弱的装扮,在当时影响很大,“至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后汉书》)与这种装扮有同样效果的还有“面靥”的使用。“面靥”,也称“妆靥”,“勺面”等,一般指在酒窝处涂点标记,有楚楚可怜之感。起初,这只是标识宫中嫔妃是否可侍寝的记号,后来在民间广泛流行开来,并在魏晋、盛唐达到流行的巅峰。

“啼妆”妆容复原,模特汪晨雪 ©“东方妆道”公众号“啼妆”妆容复原,模特汪晨雪 ©“东方妆道”公众号


「魏晋隋唐:丰富又怪诞的华美妆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裂、朝代更迭、经济凋敝,社会混乱动荡的同时,也带来了民族杂居、文化交融,人们的眼界也因此更加开阔,精神极度自由。朝不保夕的危机感使得汉代以“仁”为本的儒学信仰受到挑战,“玄学”应运而生,个体的独立自由被看得愈加重要,漂亮的外在风貌成了表达超凡内在人格的载体。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最早介绍古方妆品配方的典籍《齐民要术》。


着晕红妆的北魏乐舞陶俑 ©网络着晕红妆的北魏乐舞陶俑 ©网络


自由的思想环境、成熟的妆品制作技艺,也难怪门阀士族男子“无不薰衣剃面,傅粉施朱”(《颜氏家训》),而女性的妆容也轻盈飘逸,颇具神仙气息。白妆、晕红妆、紫妆、徐妃半面妆、仙蛾妆、八字眉、斜红、梅花妆、碎妆……各类妆容争奇斗艳,最有特色的是对于异域妆容的吸收,例如在额间染画“额黄”,粘贴“花黄”。面饰用黄,大约是印度的风习,除了额间染黄,此时的人们还扮上了“黄眉墨妆”,宇文氏《妆台记》:“后周静帝,令宫人黄眉墨妆。”可见当时妆容种类的繁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阿斯塔那13号墓出土十六国纸本画作中的仕女,脸画梅花妆 ©“东方妆道”公众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阿斯塔那13号墓出土十六国纸本画作中的仕女,脸画梅花妆 ©“东方妆道”公众号

随着大一统帝国的建立,丰富的妆容特色在盛唐时期得到了集中展现,而这一时期也达到了中国彩妆发展的高潮。唐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成就斐然,大国自信心高涨。另外,李唐王朝的统治者拥有胡人血统,礼教观念相对淡漠;武则天即位后,女性地位大幅提升,所以这一时期的妆容在充满异域特色的同时,浓妆艳抹、大气招摇,女子内心的自信与从容也可透过面部妆容流露出来。

妆容大气的唐三彩女坐俑 ©洛阳博物馆妆容大气的唐三彩女坐俑 ©洛阳博物馆

初唐时期的妆容薄施粉黛,比较素雅,陕西咸阳市礼泉昭陵出土的女立俑就是如此。随着武则天上台,女性的妆容风格发生了很大改变:腮红的面积扩大到了脸侧,额上的花钿更加精美,两侧的斜红也变化出复杂的花样,例如吐鲁番阿斯塔那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张雄夫人墓中出土的一批彩绘着衣俑,所绘面妆浓艳华丽、精致非常。

面涂大面积腮红,额画花佃,两侧涂斜红的唐代女立俑 ©网络面涂大面积腮红,额画花佃,两侧涂斜红的唐代女立俑 ©网络

开元初年,为了巩固统治,曾经有过短暂的朴素之风,但很快精致多样的妆容不断涌现,“桃花妆”、“霞妆”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新疆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开元中期仕女屏风画、木俑等文物可以看出,斜红、额黄、假靥等全套妆面再次出现。步入天宝年间,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红妆”。所谓“红妆”就是在脸颊上大面积涂抹浓重的胭脂,看上去“颜如赪玉盘”(李白)。王建《宫词》:“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红泥”,可见这种妆容有多夸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唐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张礼臣墓的乐舞屏风上作桃花妆打扮的女子 ©“东方妆道”公众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唐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张礼臣墓的乐舞屏风上作桃花妆打扮的女子 ©“东方妆道”公众号

到了中唐时期,大红脸盘的妆容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险妆”、“时世妆”等各类怪诞妆容层出不穷,最为著名的是“元和时世妆”。白居易《时世妆·儆戎也》:“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八字啼眉、乌膏注唇、面涂赭色,虽然怪诞,又被士大夫鄙夷为亡国“忧恤象”,但却极其流行。穆宗长庆年间,元和时世妆升级为“血晕妆”,河南安阳中唐时期墓室壁画里描绘的女性,几乎全部作此装扮。

河南安阳中唐时期墓室壁画里画血晕妆的女性 ©“东方妆道”公众号河南安阳中唐时期墓室壁画里画血晕妆的女性 ©“东方妆道”公众号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李唐王朝自顾不暇,各地常出现装扮上的逾制现象。从敦煌莫高窟的女供养人像上可以看出,这些女性的面部妆容极尽夸张绚烂,完全没有中原因为政治上土崩瓦解、财政上捉襟见肘带来的妆容上的“衰落”。反观中原地区,女子的妆容大有洗尽铅华回归本真之势,没有了盛唐时期的张扬华丽,《韩熙载夜宴图》等仕女画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归于简约的妆容特点。


《韩熙载夜宴图》中淡雅素朴的仕女 ©“新京报书评周刊”公众号《韩熙载夜宴图》中淡雅素朴的仕女 ©“新京报书评周刊”公众号



「宋元明清:回顾素朴的妆容审美」

宋代,人们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有着狭隘甚至偏执的理解,给女性戴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精神层面的桎梏也给身体层面带来了现实的变化,对于妆容来说,轻描淡写的素妆比两汉有过之而无不及。政治上的弱势地位以及严禁后妃干政,也让此时的妆容不同于两汉时期的大气磅礴,而是呈现出一种阴柔孱弱的美感。素朴的妆容风格一直延续到满汉交融的清朝,再未发生过太大的变化。

苏汉臣《妆靓仕女图》 ©网络苏汉臣《妆靓仕女图》 ©网络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北宋秦观《南歌子》),“玉人好把新妆样,淡画眉儿浅注唇”(南宋辛弃疾《鹧鸪天》)。浅淡薄妆、弯弯蛾眉、樱桃小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妆面。北宋后期出现了一种仅画下唇,甚至仅涂下唇唇珠的唇妆,传世画像中的北宋真宗皇后、北宋后期河南登封宋墓壁画中的女性均作此装扮。虽然宋代妆容较清淡,但面饰却丰富且奢华。“家家小儿女,满额点花钿。”(北宋刘安《花靥镇》)从帝后画像中可以看出,皇后与其侍女眉额脸颊间都贴有以珍珠点翠制成的珠翠宝靥。此外,这一时期还创新出了利用鱼腮中骨制作的面靥“鱼媚子”。

妆珍珠点翠宝靥的《宋钦宗皇后像》 ©网络妆珍珠点翠宝靥的《宋钦宗皇后像》 ©网络

靖康之难后,偏安一隅的南宋其妆容风格愈发收敛,尚素雅白妆,“出茧修眉淡薄妆”(陆游《无题》)。从传世的南宋绘画看,侍女脸上很难找到胭脂的痕迹,妆面白净,眉形纤细,唇色浅淡,但会在额头、鼻梁、下巴等处特别提亮。此外,南宋还会化一种以白妆为基础,在眼角点抹白粉呈现哀愁之美的“泪妆”。“泪妆”在唐、五代已经出现,到南宋时仅“粉点眼角”,更显简单素净,宋代女性在祭扫时常化此妆。

南宋《歌乐图》中的白妆女子 ©网络南宋《歌乐图》中的白妆女子 ©网络

处于大漠之北的契丹妇女则酷爱满面涂黄的“佛妆”。“佛妆粉”的主要原料是栝楼的提取物,将之涂抹于脸上,可以形成一层黄色保护膜,抵御沙尘风雪对皮肤的伤害。此外,契丹人崇佛、礼佛,浓厚的宗教氛围也影响了女子的妆容风格。所以“佛妆”这种兼具“美容护肤”功能的妆容其实和辽国严酷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及生活方式有关。

宋朝对女性的约束到元代愈演愈烈。《古今图书集成·闺媛典》“闺烈”、“闺节”部分所载的节烈女子,宋以前总计187人,宋代302人,而到元代竟达743人,超过了元代之前的总和。理学的影响在宋时刚刚发挥作用,到元代以后才在社会上普及起来,并在明清达到极点。所以元代的汉族女性,在妆容修饰上并无多少突破,基本是承袭南宋的素妆风格。元曲中“飘渺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说的就是这一时期的妆容特点。

元周朗《杜秋娘图卷》中与宋代妆容无异的女子 ©网络元周朗《杜秋娘图卷》中与宋代妆容无异的女子 ©网络

与汉族女子的妆面不同,从历代帝后像中所绘的诸多蒙古族皇后肖像来看,蒙古族在妆容上尚“一”字平眉,这种眉式细长且平直,大约取其端庄之态。

元代佚名画家创作的《元世祖后像》,画中人物画一字平眉 ©网络元代佚名画家创作的《元世祖后像》,画中人物画一字平眉 ©网络

由明至清,君主专制贯穿始终。“皇帝要臣子尽忠,男子便愈要女子守节。”(鲁迅《坟》)女性的生存处境愈发艰难,妆容也愈加素净,浅淡清雅,少有夸张奇异的妆面,整体妆容给人端庄恭俭、低眉顺眼的感觉。从明代皇室画像中,可以看到后妃们,大体上浅施白粉,薄涂胭脂,唇形依然以小为美,宋代常见的珠翠宝靥已很难见到。然而不同于夫人素净庄重的妆面,侍女却可稍饰浓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幅明代中后期肖像中的婢女,面贴珍珠宝靥,精致华美。

妆面素雅的明孝恭章皇后像 ©网络妆面素雅的明孝恭章皇后像 ©网络

清代,封建礼教越发严苛,汉族女子的妆容在延续明代妆容的基础上越发简化。清初的满族女子因为追求健康开阔的美,妆容也极其清淡,从传世的清宫后妃画像上来看,清初后妃大多素面朝天,粉黛痕迹微弱。到了清中期的乾隆朝,脂粉气稍加浓郁,最大的特色体现在“地盖天”这种唇妆上。所谓“地盖天”就是把下唇涂满,而上唇保持素色,很多后妃像中的人物都是如此装扮。到了道光朝,下唇涂抹的范围逐渐缩小,至晚清时甚至缩成了一个小红点,这大概是受到汉族女子樱桃小口的影响。

《乾隆帝妃古装像》中画“地盖天”式唇妆的妃嫔 ©故宫博物院《乾隆帝妃古装像》中画“地盖天”式唇妆的妃嫔 ©故宫博物院

中国历代妆容,不管如何变化,对眼妆都少有修饰,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人们的妆容风格也受到了影响。从留存的照片看,末代皇后婉容已化有西式的眼线与眼妆,且不再化樱桃小口样的唇妆,而是化上了西式自然饱满的唇妆。之后,人们的妆容不断西化,樱桃小口、浅淡眼妆的时代不复出现。

左边是化着西式妆容的婉容 ©网络左边是化着西式妆容的婉容 ©网络

中国古代的妆容,从最早期的绘面开始,经历两汉的定形后,浅淡素雅基本上成了后世,尤其是汉族妆容风格发展的方向。虽然,大唐盛世带来了纷繁多样的异域色彩,但那些惹人注目的潮流新奇却又昙花一现。素雅白妆、浅淡蛾眉、樱桃小口、薄施粉黛,在不同朝代的不同阶层中都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本期话题讨论:你知道自己常化的妆容与哪个朝代的妆容近似吗?快来评论区和大家分享吧!

参考文献:

[1]李芽,《脂粉春秋 中国历代妆饰》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1月.

[2]李芽、陈诗宇,《中国妆容之美》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7月.


文丨陈曼菲

图片编辑丨兔子、茶叶末儿

封图丨网络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邮件联系wangzehua@zhidemai.com

拓展阅读:流传千年的脂粉艺术——中国古代化妆品大赏

红妆翠眉、乌膏注唇、面涂赭色……古代女子的妆容,究竟能多时髦?

想要了解更多华夏大地的风物冷知识、热知识

↓↓↓↓↓↓

☞点击进入华夏风物App即可查看

【金币周周送】给爱家乡爱特产的你!超简单的金币活动,快来参与每一张中国餐桌,都汇集了天南海北的丰富滋味;每一座华夏城市,都拥有自己的独特物产和文化。一盏清茶、一缕丝绸,一座老城里充满镬气的夜宵美食,这些中国元素,改变了你我的生活,也曾改变世界。华夏风物App,是一个全面、多元的中国风物数据库和开放、包容的分享互动平台,我们以专业视角解读中国文化和物产,领略华华夏风物| 259 评论97 收藏302查看详情


红妆翠眉、乌膏注唇、面涂赭色……古代女子的妆容,究竟能多时髦?


展开 收起

Cle de Peau BEAUTE 肌肤之钥 光凝润采妆前霜

Cle de Peau BEAUTE 肌肤之钥 光凝润采妆前霜

212元起

GIVENCHY 纪梵希 明星四宫格散粉

GIVENCHY 纪梵希 明星四宫格散粉

198元起

LANEIGE 兰芝 雪纱丝柔防晒隔离乳

LANEIGE 兰芝 雪纱丝柔防晒隔离乳

11.9元起

芮思琳(ROSTHERNE) 敏感肌舒缓养肤防过敏修护气垫BB霜痘肌红血丝持久水润遮瑕 2号水光遮瑕白正装

芮思琳(ROSTHERNE) 敏感肌舒缓养肤防过敏修护气垫BB霜痘肌红血丝持久水润遮瑕 2号水光遮瑕白正装

96.6元起

COSME DECORTE 黛珂 心悦容光丝柔蜜粉

COSME DECORTE 黛珂 心悦容光丝柔蜜粉

126元起

TIMAGE 彩棠 润玉无瑕三色遮瑕膏

TIMAGE 彩棠 润玉无瑕三色遮瑕膏

164元起

ESTEE LAUDER 雅诗兰黛 持久无瑕系列 持妆粉底液

ESTEE LAUDER 雅诗兰黛 持久无瑕系列 持妆粉底液

68元起

LANCOME 兰蔻 菁纯臻颜精萃乳霜15ml*2(轻盈型)

LANCOME 兰蔻 菁纯臻颜精萃乳霜15ml*2(轻盈型)

474.05元起

Florasis 花西子 玉女桃花轻蜜粉

Florasis 花西子 玉女桃花轻蜜粉

129元起

NARS 纳斯 流光美肌轻透蜜粉饼

NARS 纳斯 流光美肌轻透蜜粉饼

79.8元起

LANCOME 兰蔻 持妆轻透粉底液

LANCOME 兰蔻 持妆轻透粉底液

34元起

shu uemura 植村秀 经典系列 砍刀眉笔

shu uemura 植村秀 经典系列 砍刀眉笔

83.4元起

BIODERMA 贝德玛 舒妍多效洁肤液

BIODERMA 贝德玛 舒妍多效洁肤液

13.21元起

BOBBI BROWN 芭比波朗 妆前柔润底霜

BOBBI BROWN 芭比波朗 妆前柔润底霜

165元起

PRAMY 柏瑞美 后台保湿定妆喷雾 柔焦雾面

PRAMY 柏瑞美 后台保湿定妆喷雾 柔焦雾面

23.8元起

DHC 蝶翠诗 橄榄卸妆油

DHC 蝶翠诗 橄榄卸妆油

19.9元起
0评论

当前文章无评论,是时候发表评论了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