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拍胶片要花多少钱
2.胶片机怎么选
3.数码可以修出胶片质感的照片吗
4.胶片和冲扫店选择
1.拍胶片要花多少钱
身边有朋友看到我拍胶片会觉得,哇,拍胶片很贵吧。试试简单算一笔账。
一卷135彩色胶卷,能拍摄36张,价格从25-60元。最近胶片升价了,20元是真的买不到。冲洗和扫描胶片的价格,主要由扫描仪的扫描质量决定。20-80的价格区间,已经能够涵盖从富士魔术手到哈苏X5的冲扫服务。还有寄送胶卷去冲扫店的运费,考虑到可能还会有购买胶卷的运费支出,每卷15元不过分吧。
这样下来,每卷135彩色负片的出片成本在60 ~ 155元,换算成单张成本则在1.67 ~ 4.31元之间。
这里也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使用经验。
在我使用胶片的两年多里,每年大约拍摄18卷胶片,就是每个月拍摄1.5卷。这里面包括大节假日旅游,和平日同事朋友外出游玩所拍摄的照片。我出门有带胶片相机的习惯,但往往会使用手机拍摄用于分享的风景照,一定程度上给胶片节省了弹药。
我每卷135的总成本大概是90元,那三年下来,拍摄54卷负片花费了4860元。我使用的胶片相机有4台,长得丑都不算热门,均价500左右。
(整套闲鱼625元购入,机身+狗头价格便宜,闪光灯造型特别)
身边对摄影不太感兴趣的朋友,几乎都在女友的怂恿之下花四五千,买了微单套机。除了重大节假日基本都放在家里,还能供我借用。几年下来,佳能索尼富士,哪家不是老朋友。
以上,是两种花掉四五千的方法。
如果只想单纯体验一下胶片拍摄,购买带胶卷的一次性相机+诺日士冲扫会是不错的选择,总费用在100元左右。
(富士一次性相机拍摄,ISO400)
2.胶片机怎么选
胶片机实在太多,与其直接推荐型号,不如说说我的选择原则。
轻便
自动化(对焦和测光)
定焦
之所以有尝试胶片机的念头,源于我自己对摄影轻便化的执念。手机能提供极大的便利,但是画质不足以令我满意。画质令我满意的,焦段或者光圈又拖后腿。
最后发现胶片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前提是要满足上面三个条件。轻便和自动化相信很好理解,都是为了降低使用的负担和门槛,增加使用频率。定焦更多是我的取舍。想要大光圈和更好的光学素质,不管机器大小,选定焦比较保险。
我并不追求部分老镜头因设计缺陷而产生的”味道“,所以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器生产日期离我们较近,能保证光学表现的特点相对会少一些。
120胶片则又是另外一种玩法,在此不做过多介绍。考虑到重量和体积,我认为135胶片对标的是APS-C的数码微单,而120对标的是全画幅。类比也许不够恰当,但我们在购买时确实要考虑清楚,哪些是自己的首要需求,而哪些需求可以舍弃。
(奥林巴斯u1拍摄)
3.数码可以修出胶片质感的照片吗
答,可以。但存在前提。
我认为胶片使用者有两个阵营,本色派和误差派。
胶片本色派,讲求尽可能利用一切手段,减少流程的偏差,还原胶片本身的色彩特性。
胶片误差派,集合流程中的误差(镜头漏光、黑位欠曝和扫描仪色彩预设等),得到与纯数码影像截然不同的成片效果。
若是胶片误差派的朋友,一台手机+APP滤镜,便可以满足对于胶片质感的幻想。但要不糊弄胶片本色派,麻烦不少。要做到高宽容度相机+RAW拍摄+后期模拟,才能无限接近胶片质感。而每一种胶片具备不同色彩特性,也就是说胶片本身自带滤镜效果。区别于一般滤镜预设,市面还能买到的这些胶片,也只能用千锤百炼、硕果仅存来形容了。
数码和胶片的色彩差异,确实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看看以下的对比更为直接。选择数码,可能是与胶片表现很相近;选择胶片,会是因为相近之外的那点不同。
http://static.timparkin.co.uk/static/tmp/cameratest-2/800px.html
http://katiedessin.com/blog/a-visual-film-digital-comparison
https://petapixel.com/2015/09/01/comparing-a-vsco-film-emulation-to-the-actual-film/
4.胶片和冲扫店选择
胶片基本上遵循高价质量高,和同级别高ISO价格更高的定价规则。
网上能找到很多胶片对比,但不是特别严谨。下面三组图片横向对比了9种胶片 ,但第一组室外场景中,9张照片的光线都略有不同。第三组逆光场景部分照片还有种欠曝的感觉。唯独室内场景曝光可控,9张画面都在比较相近的水平内,只可惜画面色彩过于单一。原文还有一些图片对比,但要手动翻阅了。
下面组图英文字母代表:
A Fujifilm C200
B Fujifilm Superia Xtra 400
C Fujifilm Pro 400h
D Kodak Ektar 100
E Kodak GC/UltraMax 400
F Kodak Gold 200
G Kodak Portra 160
H Cinestill 50d
I Kodak ColorPlus 200
在Youtube上还找到13卷120胶片对比 ,一大半是黑白卷。仅从下面来看,四卷彩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比反差、色彩饱和度与对肤色的优化程度。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考虑到如今处理胶片都要先数字化,可以把胶片当做是数据采集介质(Data Collector),这样一来不同胶片和数码的画面,能在数码后期处理后得到匹配。这种思路对使用者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选胶片除了看喜好,也需要根据自己对于价格的承受能力。但若同样需要花费100元,我会留足够的预算提高扫描的品质,而不是买更贵的胶卷。
在此不做冲扫店的推荐。不到三年尝试过10家店铺,冲洗环节不能说多出众,至少没翻过车(我认为),所以选择价格合适、信誉较好的老店即可。唯一只在电影卷出过问题,有冲扫店处理电影卷的碳层不是特别干净,画面有泛白残余。除非对自己和店家很有信心,在此不推荐入门新手使用电影卷。
(电影卷处理不干净遗留痕迹)
要是看到这里还未被我成功劝退,赶紧买个一次性相机玩玩吧。
(佳能EOS Kiss,柯达电影卷5219拍摄)
慢慢拍每张就都是精品了?[尴尬]
其实拍的不多胶片真的不算贵的,有个朋友跟我说的那句话很打动我。 你拍这么多全存电脑,基本都是废片,还不如跟我一样拍中<大)画幅,慢慢拍,每张都是精品。 其实个人觉得拍照是享受过程,玩的开心就行[傻笑]
冲扫才是大头,机子啥的真算相对便宜了
写的还不错啦[献黄瓜]
可以的,素质比u1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