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AMD Yes党?还是intel和NVIDIA的忠实簇拥呢?最新一届#装机大师赛#开始啦!本次装机阵营赛分为3A红组、intel NVIDIA蓝绿组、混搭组还有ITX组,实体or虚拟装机都能参与,可使用值得买定制化DIY装机工具在文中展现配置单!每个小组均有精美礼品,优秀文章还可角逐装机大师终极大奖,点击参与<<<
购买理由
硬盘容量恐惧症患者,目前笔记本512g不知名oem联想标的盘,618的时候曾经考虑过西数的sn550,但因听说我校隔壁的长江存储快要实现商业产品量产了就一直持币待购。9月初长存推出了512g,当时问过客服说要年底才能推出1tb的版本,于是继续持币待购。知道10月26日开放预订,我是第148个预订的消费者。
今天0:30付了尾款后京东物流就一直在运作,早上九点不到就已经到京东派门店了,挺快的,不过我想进厂自提来着,嘿嘿嘿
收到货以后寻思着让这块硬盘和生产它的厂子合个影吧,这就出校转悠了一圈。
建设中的长江存储新厂房
合影~~
然后在附近的工友工地套餐简单吃了一顿,不得不说“咱们工人有力量”需要基于充足的油水啊,便宜大碗的猪头肉,我才称9块钱的量就吃撑了
工友套餐
回到宿舍后便开始了系统迁移。
外观展示
中规中矩的2280单面规格
验明正身,空载比室温高15度
系统迁移方面,由于我的笔记本只有一个全长的2280位,所以我事先准备了一个硬盘盒把致钛放了进去。
迁移的软件用的是傲梅分区助手免费版,免费版对于我已经完全够用了,也不用进pe系统,傻瓜式操作,挺好的,具体教程可以在b站上搜“傲梅分区助手”即可。在此就做简要的记录,一定要勾选4k对齐,“扇区对应全覆盖”没必要勾选,要是像我勾选了就有点吃亏,它将原硬盘里的空白区域也一起迁移到了新硬盘,平白无故让新硬盘透支了几百g的寿命,挺无谓的哈哈哈。
系统迁移过程
由于我就是临时放进硬盘盒,所以没有做任何散热措施,致使硬盘在拷贝的过程中一度冲上了70摄氏度。
经过十几分钟的对拷后,分区助手显示克隆完成,我就把硬盘盒里的致钛拆了出来,拆开笔记本d壳装了进去。说实在的开机过程中还是挺忐忑的,生怕进不了系统,因为之前也看到过别人迁移系统翻车的例子。不过最后还是有惊无险,一次点亮!
新老交替
一次点亮,无缝衔接
使用感受
CDM测试
AS SSD测试
笔记本为thinkpad x1c2018,i7 8550u,16g 2133内存,跑分仅供参考。
目前就跑了这两个分,以后也没有再跑其他分的打算,毕竟是个人用户,好用就行,具体跑分啊,缓外读写速度啥的指标留给专门的kol来测试吧!
总结
前面也说了,长江存储就在我校隔壁,可以说我也见证了这个厂子的建设与发展,买它还是有一点情怀因素在里面的。自研技术的国产颗粒加油冲,我以能买到隔壁厂子的“土特产”骄傲!
员工来点赞,感谢支持
鲁磨路校区校友来了……我也刚拿到……[邪恶][邪恶][邪恶]
为你的选择点赞
MBR也不能说是过时,只是有2个比较致命的缺陷:UEFI启动不支持,超过2T的盘不支持。现在的主板UEFI启动进入系统比以前快很多,所以条件允许还是用GPT吧。至于迁移你可以先将盘格成GPT,然后再分区迁移,EFI那几个小分区不影响启动。
也感谢你们,加油哦!
按照複製機制來說沒有要求,或者說要求目的硬盤不小於來源硬盤,可以參考下雙盤位外掛硬盤盒的克隆模式,當然,實際如何要看APP了,這裡就是純粹推測而已
你好,我没试过,不敢给出答案,欢迎尝试!
机械硬盘和容量都不一样也能这么操作吗?这硬盘镜像复制,对硬件要求同质性很高吧。
記得扇區對齊全覆蓋基本就OK了
买了512给笔记本升级,结果笔记本太老走的sata通道,只能插主机上 然后又买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