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金沙河:24年,将一袋挂面卖到50亿!小产物 大生意
年销50亿,从沙河走出的挂面“一哥”!
在河北邢台这片沃土上,滋养出两大食品企业,一个是方便面大佬今麦郎
1
一根挂面年销50亿
时间线拉回到30年前......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春风吹到了邢台沙河市,土地开始实行承包制。17岁的魏海金什么都不要,东拼西凑了一些钱把破旧的挂面机买回了家。自此,魏海金开始在家自制挂面,然后拿到村口倒卖。少年时期的经历也让魏海金懂得:设备决定经营的道理。1980年代初,魏海金又买来一台全新的挂面机,和他人一同合伙,在村里的面粉厂生产挂面。
直到1996年,35岁的魏海金拥有了自己的挂面厂,“挂面龙头”金沙河初现雏形。彼时的“金沙河”,叫金A面业,在一个在善下村,只有几十个人的小磨坊。24年后,它叫金沙河面业集团,一个有多个子公司,5000多名员工的行业领军企业。
近些年,金沙河攻城略地,快速崛起。从数据来看,金沙河年产面粉291万吨,全国位居第四;年产挂面125万吨,产销量市场占有率13%,全国雄踞第一。年产值113亿元,利税5千多万元......可谓十分硬核!
2
硬核底气的背后
有人说,金沙河的崛起,不过是以低价策略收割市场。殊不知,这低价的背后是产业链相融合给予的底气!
2012年,由魏海金发起并成立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企业以资金入股、职业农民以技术入股、土地承包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股权模式。以二产强大的面粉加工能力为依托,以股权为纽带,建成我国首个跨省大规模主粮种植专业合作社,构建起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经过8年努力,金沙河合作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种植地域横跨河北、安徽两个粮食主产省的大规模农业合作社。种植规模达3万亩,粮食年产量3.6万吨,涉及7000余土地承包农户。
正是始终坚持以一产和二产相融合的模式,金沙河才从最初的村办小磨坊逐步壮大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而这也是其产品得以平价的原因所在。
3
“挂面大王”不惧竞争
今天,金沙河年销50亿,魏海金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挂面大王”。从沙河一隅,到河北称霸,再迈向全国,金沙河一路面对太多同行的追击,如:立足中高端的克明面业,快速入局的方便面企业今麦郎、河南优麦(白象
对此,业内人曾问魏海金:“面对各大企业纷纷发力,进军挂面行业,魏总您害怕吗?”
魏海金如此回应:“我认为做挂面企业,不需要害怕也不应该害怕。我非常喜欢这个行业,曾经有人问我,下辈子还做不做挂面、做不做老板?我说,下辈子如果还允许,我还会继续做挂面。因为我觉得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不需要害怕。”几句话朴实却足够有力量。
▲金沙河董事长魏海金
正所谓小产物,大生意。
过去,我们不曾想到售价3块的涪陵榨菜能卖到20亿,如今,我们同样没想到普普通通的“一袋挂面”,做成了”挂面航母“!不要小看身边那不经意的事情,是好“菜”,终究会被青睐!
本文经食品板授权发布,原标题:硬核金沙河:24年,将一袋挂面卖到50亿!,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