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返乡过年?还是就地过年?最新一届#双面过节指南#开始啦!本次征稿活动分为A面返乡和B面就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享自己的春节攻略,优秀的投稿文章还有可能能获得优厚的大奖哦,快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购买理由
作为小喆系列向上冲击高端的精品,C6几乎无人问津,反正我搜遍全网,除了他们自家的装机视频没有网友的分享,说实话做工还是对得起她998的身价的,因为产量很小,也没有在京东上线,如果加上促销,价格机箱能来到799的最终售价,那我认为是非常值得的!
当然用多了侧透的rgb,用一下这种非常MAC pro范的机箱冷静下!稍后我们会换显卡做黑苹果!
由于这次的配置由这颗测试U为核心,所有配件基本都围绕着它展开;没有做成开放品台主要是因为想在实际机箱中测得更为准确的数据,而且11代U的功耗更感人,所以就直接上水,考虑到不侧透,硬管意义不大,用了精致的黑管尽量优雅的理线!
上来先说一下配置:
CPU: Intel Core i7 11700KF QS
内存: 科赋BOLTX DDR4 3200(CJR颗粒)
主板: 微星Z490I UNIFY
显卡: 映众RTX3080冰龙寒霜版
硬盘: 惠普EX900 1TB
机箱: 小喆优品C6
电源: 长城TF850 850W白金SFX
冷头: 欧酷XPX Aurora RGB
冷头: 冷排欧酷NexXxoS ST25 240 + ST30 280
风扇: 追风者MP140*2 + MP120*2+Arctic9025*1
泵箱: 欧酷DDC3.1 + 泵盖 + 欧酷喷泉
水箱: 水管欧酷TPV 3分薄
五金: 欧酷90度 + 自产TPV快拧
外观展示
机箱做工还是在线的,细节很到位!正常可以Atx电源+Matx主板+280一体水
由于目前市面上在售的,能点亮该U的只有微星Z490系列;且微星已在12月中释放出BETA版BIOS,这次使用了微星Z490I UNIFY;该BETA版BIOS中存在某些BUG(如故意将内存频率限制在3200,睿频过程中不降压等),且功耗墙全解锁。板U如下:
主办的5v rgb居然不工作了,还好微星的个人送保不错,4天来回就搞定了
显卡硬从好友手里抢了一张水卡下来,价格非常合适(在此感谢)
毋庸置疑,映众这次的合作方为欧酷,使用了CXK冷头,PCB也是公版PCB;但!是!RGB没有做集成化处理,硬是拖了根线出来;差评!
电源,为了确保能够正常运行,选择了长城TF850 SFX电源

1239元起
去购买冷排依然使用非常习惯了的欧酷ST25以及ST30
欧酷MINI版喷泉水箱貌似也开始成为了我的标配
机箱,选用了小喆优品C6 - 主要因为不带侧透,内部可以用软管进行装配,相对方便;这款机箱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的
撇开造价,该机箱在四个角的弧度和弯曲度上满足了强迫症;在弯曲处有一部分铝材变薄的情况,据我猜测应该是冷弯曲,可能是气/液压弯曲成型;但是四个角的角度和大小是一模一样的。
连接处使用了多片成型结构,可更换;克服了铝型材攻丝可能会被反复拧拧花的情况
在需要隐藏螺丝或者铭牌处用磁吸完成
IO接口部分留有Type-C,USB3.0和一个开关;我装的时候没注意桌面的零配件,把表面刮花了
超过500的机箱,我是受不了没有前置TypeC接口的!
内存方面依然选用了稳定性较好的科赋海力士CJR - 由于这次内存马甲用完了,所以干脆用了BOLTX;XMP保平安
这个内存我单独有超频作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参考下!
使用感受
装机完毕
装机完成后,理了一下线;实际效果比PPT上好得多
在不喜欢机箱中充斥着RGB的今天,选择一切原色可能才是王道
上冷排和之前做过的小喆C1不同,冷排在C6中做了支架,支持240/280
电源部分挡板不仅可以遮挡烦乱的线,还能拿来安装硬盘;刻蚀的标记也很干净清爽
从摄影棚拿出来,放在桌上;电源关闭的时候原色
打开电源,选择了纯白RGB,也是干净利索
280规格的ST30冷排在机箱中也恰到好处,一直以为会太大
关上机箱盖,整个面非常平整(除了我的手印,咳咳)
上方往下看,也是干净利索
将铭牌放上去,出风口依然是一贯的小喆风格 :)
------------------------------------------------------------------------------------------
接下来说说这个11代U 11700Kf
众所周知(我也是刚知道
型号 i9-11900K i7-11700K i5-11600K i5-11400
核心/线程数 8/16 8/16 6/12 6/12
基础频率 3.5GHz 待定 待定 待定
单核睿频 5.3GHz 5.0GHz 4.9GHz 4.4GHz
全核睿频 4.8GHz 4.6GHz 4.7GHz 4.2GHz
三级缓存 16MB 16MB 12MB 12MB
TDP(PL1功耗) 125W 125W 125W 65
11900K就是特挑的11700K,据说5.3起步,小雕轻松5.5g全核心,都是8C16T
对,你没看错,11900K相比上代还少了核心,看来牙膏厂是真的急着想用11代战一下Zen3
我估计价格会非常好,感谢AMD,让我们用上了便宜的intel
废话不多,直接跑分
第一件事就是直奔CPU-Z;BIOS设定中只改了XMP开以及倍频50;加上1.335的核心电压。
最近开始流行起来的CPU-Z的Benchmark;多核怎么玩都玩不过12核和16核纯属无奈;单核还挺不错的
受限于8C16T,总分差强人意,单核确实真高,比上一代提升15%左右,而且目前的BIOS不太稳定,如果将来能上5.2的话,破700还是挺香的!
打开AIDA64,进行FPU烤鸡;没关AVX512;核心温度大约在80度左右徘徊;比趣造中的3900XT稍热一些,但这次没有用暴力风扇
温度比我预想的要高,毕竟测试版BIOS,如果将来电压稳定1.3以下锁全核心5.0的话,70度平均是比较理想的
由于经常听到说小喆C6是个大闷罐,那就在烤鸡过程中,对机箱进行了热成像照射。结果很正常,下进风上出风。
室温大约10度左右,出风口23度,接近水温。由于机箱全铝,不需要开箱即可得到相对合理的内部实际温度
在TimeSpy和TimeSpy Extreme中GPU跑分和我趣造中的3080万图师几乎一样;TS的CPU分数比我趣造中的3900XT高一筹,但是多核上面貌似还是低一些。。
总结
其实当时小喆优品在做这款C6的PPT的时候我就觉得想要;没想到真的买到了之后,惊喜值MAX!
先来说说这款机箱的缺点:
表面容易刮花,所以组装时候千万小心
虽然机箱空间大,但是在安装的时候依然会有一些空间上的生硬
如果要做水冷,独立的水泵水箱的安装部位比较局限
ATX电源模式下,上部水冷困难;可以将电源下移,但是会档显卡长度
电源线长度有点尴尬
这款机箱的优点显而易见
全铝结构,重量非常讨喜,安装和测试过程中搬来搬去比C26还轻
四面柔顺,钣金干净平整,无割手部分
可以安装280冷排,显卡水冷的话可以安装下240冷排
虽然是不带侧透的机箱,但是给予了相对充分的理线空间和离线方式;甚至带有遮盖板
风道设置完善后,机箱不积热
好!看! (当然,这是个人意见)
对于这颗11700KF,虽然牙膏挤挤还是有的;但是对于我来说,从9代的9700K上来还是会有明显差别;对比Zen系列架构,牙膏厂可以慢慢挤,不带怕的。
只要内存和固态硬盘不用金士顿的文章我都打赏了
阿西吧自从装了鸡血打湿的C系列箱子我就猛抽自己耳光千万不能再把钱花在机箱和电源上了[高兴][高兴][高兴][高兴]
我最爱海绵宝宝了,反正我从来不用金士顿[皱眉]
咋能弄到11700的呢[期待][期待]
翻完了我也没看到机箱尺寸
qs在什么价格,能做下预测吗,现在的10700k和10850k很香啊
我记得200W出头,不过现在主要是BIOS问题,电压太高了…
FPU时CPU功耗多少呢?
是的;因为要装冷排需要把电源位置往下挪;我试过19cm的ATX会撞IO PCB;14cm可能会有一丝希望;但用了ATX的话,显卡就一定要短
机箱很好看,看细节,铝箱做工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