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主观建议,欢迎指正和交流
关于刹车油到底要不要换以及多久需要更换,一直是很多车主都在意的话题,今天我们就刹车油能不能只加不换这个问题一起讨论分享。
刹车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首先我们要先搞清楚刹车系统的原理以及刹车油的职能,首先是第一个常识——液体是不可被压缩的。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起来并不复杂,通过刹车踏板以及助力器将制动力传递,通过不可被压缩的刹车油给到刹车分泵。刹车分泵再将制动力分成两股制动力传递给刹车片,使其紧紧的夹紧刹车盘增大摩擦力,将汽车轮胎的动能转化为刹车盘片的磨损以及热量,最终轮胎动能消失车辆停止。
刹车油的职能是什么?
理解了上文的原理,大家知道了刹车油的主要职能就是不可被压缩以及传递制动力,简单理解就是刹车油的形态是不能改变的,必须一直处于液态。使用期间刹车油瞬间变成固态的可能性约等于0,但使刹车油顺瞬间变成气态的条件却是存在的。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刹车距离变长?
刹车片与刹车盘在刹车时由于摩擦,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有一部分会直接传递至刹车油。温度一旦高于刹车油的沸点,就会导致刹车油由于高温沸腾气化变成气态,气态的刹车油会消耗一部分的制动力,最终导致制动力下降以及制动踏板行程过长。
我相信大部分车主看到这脑海里都会想象一个场景,认为刹车油一旦气化就无法刹车了,但实际上没有那么严重。刹车油气化只会导致制动力下降而不是消失,制动踏板行程过长也不意味着踩下去没有制动力,汽车最终仍然会停下来,只是制动的距离会变长。但大家都知道,制动距离变长也是很危险的。
什么样的刹车油性能更好?
既然刹车油的形态不能因温度的升高而气化,那么刹车油的沸点就显得极其重要。刹车油沸点分为干式平衡回流沸点和湿式平衡回流沸点,这些数据在刹车油的包装桶身上都会有明确的标注,简单点理解干式平衡回流沸点就是刚出厂时刹车油的沸点。而湿式平衡回流沸点则是刹车油含水量达到3.5%时的沸点,湿沸点越高说明刹车油性能越好。
这里我插播一个小知识,真正检测刹车油质量的仪器是检测沸点而并非检测含水量,可是大部分的修理厂或4S店都在使用测量含水量的设备,此设备准确度极差,自己在家买个测测还行,后市场用这个真的显得有些忽悠人。含水量检测笔网购也就几十块,而沸点检测仪却要四位数。
当刹车油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后,使用刹车油沸点检测仪可以测出此时具体的沸点,DOT4型号的制动液要求湿沸点不得低于150℃。刹车油沸点的降低影响的是刹车距离,并不会导致没有刹车,而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驾驶激进要求制动距离越短越好,那么对于沸点要求就很高,更换频率相应的也会提高。有的人驾驶温和,对于制动距离的要求并不高,对刹车油沸点的要求就低,更换周期也可以延迟很多。
刹车油可以只加不换吗?
要知道当我们遇到长时间下坡路段时,驾驶再温和的人也要多次制动,导致制动液沸腾汽化,而且处于下坡路段,一旦汽化影响了制动性能,发生事故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所以定期更换刹车油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即使理论上刹车油可以只添加不更换。但是我还是建议所有的车主,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尽量不要过度延长刹车油的使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尽量更换而不是添加。最经济的选择还是检测出当前刹车油沸点,然后自己酌情选择。
又不贵,那么便宜的刹车油
不换刹车油有事的估计没有机会发言了吧?
你别瞎指导,换这个还是对设备和技术有要求的,空气排不好,一脚下去感觉不到啥车,又不贵,BBA四儿子店一次也就两三百,没必要,随便出点幺蛾子,也不止两三百
我30块钱买了一瓶,自己换很简单。买根透明软管接到刹车分泵排油嘴上。一个人在车上踩刹车,踩下制动踏板后扭开排油螺丝,然后锁紧螺丝后松开自动踏板。来回几次。注意刹车油壶加油,油不能低于最低位。一个轮子就3分钟。真呢很简单。我半个小时搞定,不拆轮胎更快
这有什么可炫耀的呢[皱眉]
十年7万公里没换过刹车油
对的,我为了安全都是两个月换一次
6年16万公里没换过的说两句,一句安全第一放之四海而皆准,貌似不接受反驳。反过来我问一句光换了刹车油就一定安全了?开车影响安全的因素太多太多了,最主要的是人。光说车辆刹车小小的一方面,涉及的部件就有很多,大的比如刹车盘、刹车片、刹车油,刹车活塞等等,都影响到刹车距离,不赘述了,总而言之,只要不漏油,我6年16万公里没有换过,轮胎换货2次,刹车片换过2次,所以还是要看每一辆车况来确定,纯个人经验,不负责任。
遇到水平差的维修工,还真不如不换!
个人感觉轮胎比刹车油重要,四年车,刹车完全没问题,但是轮胎滑了很多,雨天更明显[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