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微单下的老手动镜头、老味道,和最关键的怎么选
自从玩转接手动镜头以来,这近三年来就一直富士
最近收了个索尼A7一代,在尝试了很久直出JPEG之后默默的放弃了,索尼机身上就没有强调这部分的功能,真的是力不从心,以卵击石。然后又把Lightroom捡了起来,快捷键都要忘光了。。。
最近重新购置了一批转接环,这次再说说老镜头应该怎么选:
先以图说话,再来文字切入。图片均为Lightroom后期以富士的胶片模拟为基础进行简修,每张图片修改到导出不超过1分钟。以下出现的约60枚镜头均可在我的文章列表里找到,里面有镜头简介、富士微单直出JPEG,大厂镜头还有胶片试镜。
Tamron BBAR Multi C. 28mm F2.8
Olympus OM MC Zuiko 50mm F3.5 Macro
JCPenny Multi Coated 28mm F2.8
Olympus OM MC Zuiko 50mm F3.5 Macro
Pentax Super-Takumar 50mm F1.4
Olympus OM Zuiko 35-70mm F3.5-4.5
Tamron BBAR Multi C. 28mm F2.8
Osawa MC 28-80mm F3.5-4.5 Macro
Pentax Super-Takumar 50mm F1.4
Olympus OM Zuiko 35-105mm F3.5-4.5
Olympus OM Zuiko 35-105mm F3.5-4.5
Vivitar MC Wide Angle 28mm F2.8
Olympus OM Zuiko 35-105mm F3.5-4.5
Osawa MC 28-80mm F3.5-4.5 Macro
Olympus OM Zuiko 35-105mm F3.5-4.5
Osawa MC 28-80mm F3.5-4.5 Macro
Olympus OM Zuiko 35-105mm F3.5-4.5
Olympus OM Zuiko 35-105mm F3.5-4.5
Olympus OM Zuiko 35-105mm F3.5-4.5
Pentax Super-Takumar 35mm F3.5
Olympus OM Zuiko 35-105mm F3.5-4.5
Vivitar MC Wide Angle 28mm F2.8
Olympus OM Zuiko 35-70mm F3.5-4.5
Osawa MC 28-80mm F3.5-4.5 Macro
Olympus OM Zuiko 35-70mm F3.5-4.5
Pentax Super-Takumar 35mm F3.5
我用过的手动镜头远不止这60枚,不过也离我遍历一遍库存的目标已过一半。我使用过的手动镜头时间跨度在1950年代至今,以日产镜头为主,少量德产和俄产。
总结下来感受如下:
1980年代前的变焦镜头不要碰,收三档光圈也无法保证成像;
广角、标准定焦镜头任意选,没有F8不可用的。
问答
老手动镜头的锐度够用吗?
锐度在社交媒体上是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你只是用来分享朋友圈、微博或张大妈社区,这些地方都会有损压缩图片,老手动镜头的锐度完全够用,参考上面100多张图片。况且,你什么时候被点赞的原因是“哇,拍得好清楚,脸上的斑粒粒分明。。。”?
如果你是说老手动镜头做生产力工具,那是另一回事儿,摄影是我的兴趣爱好,这个问题就超过我能力范畴了。
老手动镜头对焦困难吗?
在数码单反时代,转接手动镜头仅能通过取景器内下方的反差对焦圆底确认,使用起来确实不方便。但是所有数码微单均有手动对焦峰值对焦辅助等什么便利的设置,上手十分容易。
况且,在自动对焦发明之前,玩摄影的人可以完成全开光圈手动对焦。理论上我比前人的营养摄入更均衡,他能我也能。熟能生巧。
搞个自动对焦转接环如果?
我没有用过,而且也不会用。全都自动了,摄影的乐趣是啥?感觉更像是被摄影霸凌了。干脆给我发明一个自动构图的相机,我闭眼盲拍得了。
有没有强烈推荐的老手动镜头?
有,Fujinon M42定焦镜头、Konica Hexanon AR 定焦镜头和Olympus OM 后期非X.Zuiko(名称中有X.Zuiko的为早期单层镀膜镜头)的定焦镜头推荐。
Fujinon M42定焦镜头,不局限于都市传说级别的11层EBC镀膜的镜头,Fujinon M42定焦镜头即便套机55mm F2.2都可玩性极高。
不同于Konica胶片单反相机始终找不对市场的需求点,Konica Hexanon AR镜头的素质真的是没话说,而且相对于Canon、Nikon和Pentax这些胶片单反时期的寡头,Konica Hexanon AR镜头的价格也很亲民。
虽然类似Pentax从早期的单层镀膜的Takumar到后期的SMC Takumar也经历了单层镀膜到多层镀膜的更新提升了画质,但是像Olympus OM系列后期多层镀膜版本较前期单层镀膜版本画质提升肉眼可见的程度还着实令人惊叹。
推荐玩法?
全开光圈逆光拍摄。现代的扫描仪级别成像镜头镀膜太厉害,光晕、鬼影都搞没了。拿个老镜头,尤其是单层镀膜的那种,全开光圈逆光拍摄,也许能找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老手动镜头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处?
以牺牲自动对焦为代价,不受品牌的约束。想换个微单的品牌,再买一个转接环就行了。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逃出马戏团
校验提示文案
天桥下说书的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074936495
校验提示文案
漂木
校验提示文案
lianzay
校验提示文案
摄影师ShineZhu
校验提示文案
indieman
校验提示文案
爱数码的卡卡
校验提示文案
不买更便宜呀呼嘿
校验提示文案
龙潭漏谁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8564382278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8564382278
校验提示文案
龙潭漏谁
校验提示文案
不买更便宜呀呼嘿
校验提示文案
爱数码的卡卡
校验提示文案
indieman
校验提示文案
摄影师ShineZhu
校验提示文案
lianzay
校验提示文案
漂木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074936495
校验提示文案
逃出马戏团
校验提示文案
天桥下说书的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