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先生经典作品《谈美》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写于1932年,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第十三封信",《中学生》杂志曾选刊了其中的部分篇章,同年1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700.1/2593开明书店民国二十二年出版)。
朱光潜(1897年10月14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安徽省桐城(今安徽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1986年3月6日逝世。
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朱光潜先生曾说:"在写这封信时,我和平时写信给我的弟弟妹妹一样,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什么书也不去翻看,我所说的话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
作者自称是"通俗叙议"《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需要说明的是,与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谈美书简》相比,《谈美》更为本真,更少意识形态上的色彩,因而也更好读。)
本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
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朱自清语)。全书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认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