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池变革:可拆卸设计的回归与展望
曾几何时,可拆卸电池是手机的标志性设计,像诺基亚的经典机型,用户轻松就能更换电池,随时解决续航难题。但随着苹果在2007年推出不可拆卸电池的iPhone,手机行业掀起了追求轻薄外观、更高防水性和紧凑结构的浪潮,可拆卸电池逐渐成为历史。

时代的发展总是充满惊喜。在2025年CES展会上,Swippitt推出的Instant Power System(IPS)换电方案,为手机续航带来了新曙光。通过“手机壳+换电站”模式,2秒就能完成电池更换,目前支持iPhone 14-16系列,年底还将适配三星Galaxy系列。这一创新,将手机电池从“可拆卸”推向“秒换电”,极大提升了续航便利性,让用户告别电量焦虑。

与此同时,苹果也获得了关于充电系统的专利,采用模块化可拆卸式电池设计,还有“电感应粘合剂脱粘”技术辅助电池拆卸。这预示着苹果在可拆卸电池领域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

政策法规也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重要力量。欧盟在2023年通过新规,要求从2027年开始,在欧盟地区发售的所有电子设备和手持游戏设备,都需要配备可拆卸电池。这一法规旨在减少电子垃圾,促进电池回收,为可拆卸电池的回归提供了政策支持。

可拆卸电池的回归有着坚实的基础。如今智能手机平均使用周期缩短,很大程度是因为电池老化,可拆卸电池能让用户轻松更换电池,减少电子垃圾,还能节省开支。而且,当城市中遍布手机换电站,就能改变人们的充电习惯,满足快速补能需求,降低对充电宝的依赖。
尽管手机可拆卸电池的回归前景光明,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换电设备的普及、电池接口的标准化等。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可拆卸电池和便捷换电将成为手机行业的标配,为用户带来更加高效、环保、便捷的使用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