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本人为互联网保险行业从业人员,有机会学到一些专业知识。然而每个人站在不同立场,内容就会有所偏重,客观与否还请大家指正,期待深入探讨交流。
重疾新规终于要定下来了!
25日消息,《重疾险新定义》终审方案已通过,走完流程之后,新定义很快就会发布:
字儿不多,事儿挺大。
此前3月底,中保协发布《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后,我们就对即将到来的新规做过分析。
6月份时,重疾新规又完成了二次修订。
直到现在,《重疾险新定义》终审方案通过,我们即将面对一个“全新”的重疾险。
那么终稿后的重疾险到底将有哪些变化?我们需不需要赶在新规颁布之前买重疾险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
在新规颁布之前购买的重疾险,将来出险时,按购买时的定义+合同条款进行赔付;
在新规颁布之后购买的重疾险,将来出险时,按新定义赔付。
那新定义和旧定义有啥区别?我们仔细理一理:
1.新增要求纳入保障范围的病种,好消息
统一定义的25种重疾将增加至28种,新增3个病种分别为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克罗恩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
同时新增3种统一定义的轻症,为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塞、轻度脑中风后遗症。
这三种轻症非常高发,出险率也非常高,对于我们投保人来说是一次保障上的超级加倍。
此前,市面上有些保险公司总喜欢拿病种数量多忽悠人,比如声称自己保障的疾病最多,但其实高发疾病没保几个,出险率比不上其他同类产品。
所以这次一要求,浑水摸鱼的产品就兜不住了,我们挑选产品也能更安心。
2.重疾理赔更规范,好消息
根据最新医学进展,此次《征求意见稿》扩展了对重大器官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主动脉手术4种疾病的保障范围,完善优化了严重慢性肾脏病等疾病定义。
简言之,就是放宽了这些疾病的理赔条件。
举个例子,就“心脏瓣膜手术”而言,以前规定被保人必须“实施了开胸”才能获赔,现在以“实施切开心脏”代之,进一步贴合了目前实际的治疗手法与医学条件,理赔更加合理且宽泛了。
那么其他疾病的理赔条件还有哪些变化呢?如下图所示:
综合来看,高发重疾定义明确,心血管疾病和严重肠道疾病的理赔范围得到优化,理赔分级更明晰。
但与之对应的,癌症理赔的范围变小,算是一种平衡。
实话实说,该夸的夸完,接下来两点对我们投保人而言就坏消息了。
划重点!!!!
1.甲状腺癌分级赔付,TNM1级及以下按只轻症赔付
这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此前,甲状腺癌不论等级都算在重疾当中,出险就按重疾赔付。比如你的重疾保额是50万,那出险就赔50万。但此后,95%的甲状腺癌只能按轻症赔15万。
实际上来说啊,TNM1级及以下的甲状腺癌治疗费用确实只有2-5万,而且患病也不会危及生命,甚至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
所以甲状腺癌一直被叫做“幸福癌”,大家戏称病到就是赚到,甚至有人拿剩下的理赔款交了首付。
但新规这么一改,“幸福癌”将彻底成为历史。
就社会层面来说,这是个与时俱进的好变化,合理规避了保险资源的浪费,让该多赔的多赔,该少赔的少赔。
但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原本能赔50万,现在只赔15万;原本能赔30万,现在只赔9万……不舒坦,也是必然。
2.限定轻度疾病的保险金额,不高于重度疾病保障额度的30%
简单来说,就是赔的少了。
现在大多优质重疾险都在轻症赔付上下足了功夫,轻症赔付40%以上的产品一捞一大把:
(轻症赔付40%以上的重疾险产品)
更有甚至,比如超级玛丽3号max,轻症60岁前赔付55%保额,61岁及以后赔付45%保额,比有些产品的中症赔的还多。
所以新规限定后,万一轻症出险,大家拿到手的理赔款锐减10%—25%,比如你投保的是50万重疾保额的产品,轻症赔付就会锐减5万-12.5万。
当然,这么理赔是合理的、符合目前医疗水平的,这笔钱对于治疗轻症完全够用,还能剩一部分弥补收入损失。
但实打实到手的赔付款变少,产品的性价比自然也就低了一截。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还要不要买重疾险呢?
最合适的方式是分批配置——
购买一部分目前市场上的口碑产品,等新规颁布后,再配制一部分市场上全新的重疾产品。
理由很简单:
1.在现行规定下,目前的重疾险已经相对成熟
重疾险价格战很久以前就打到头了,所以我们能看到,许多产品都在保障上花了大心思。
比如前x年出险额外赔付保额、附加特定重疾额外赔付+二次赔付、附加特定前症保障、附加特定疾病医疗津贴……
逐渐的,市面上就出现了许多性价比非常高的集大成者。
我们常说的超级玛丽3号max、达尔文3号、康惠保2.0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月初我们锦鲤保也整理过一份详细的重疾险榜单,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千锤万凿出深山,目前的高口碑产品已经将能做的保障拉满了,在新规颁布前赶紧入手一份非常值得。
2.新规尘埃落定后,市场会有一段真空期
重疾大变革了,产品也得变一变,在售的产品需要更新,正在规划的产品需要重新考量。
就像现在我们见到的好产品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被市场锤炼出来的一样。
新规之下能磨练出怎样的好产品,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检验。
但意外和风险从来不等你做好准备,保险肯定是越早配置越好。
所以在新规落地前,先购入一份目前的高性价比产品是最好的办法。
而且新规后的新产品价格并不会低哦~
毕竟保障有所扩充,就算要打价格战也不可能一开始就马力全开。
现在的高性价比产品,在往后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高性价比产品,入手不亏。
综合来说,分批配置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如果一时预算有限,可以采取长短搭配的办法,先投保一份保障至70岁左右单次赔付重疾险,尽量将保额拉高。
以及!重点提醒!这次拖延症可要不得了!!
投保重疾险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我们得认真理情况—拉预算—挑产品—做方案—走核保,尤其在旧产品截至投保前,基本所有规划老师和核保老师都会爆单。
早做准备,我们才能有底气应对所有突发事件,全身而退。
暂无评论,打开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