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剁手节”刚刚落下帷幕。期间一直帮家人留意华为 Mate 系列手机,不过看来看去,主流平台的手机促销降价,主要还是集中在苹果机和千元机上。错过了 10 月份张大妈和华为商城推广的购买返猫超卡活动,华为 Mate 30 系列似乎没什么好价。
16 号在移动 APP 查话费的时候,顺手点开商城,看到 Mate 30 系列在做活动。第三方网站查了查渠道报价,很意外移动商城的价格居然还不错。考虑到移动线上有了,线下营业厅应该也有,价钱差不多的情况下,线下直接购买更为方便,遂又跑了趟最近的官方营业厅。不过综合下来,线下价格比线上贵200-300块的样子,优惠力度一般。所以最终还是找了线上商城电话咨询,最终线上商城下单购买。
先说说到手价,华为 Mate 30 8+128G 移动定制,亮黑色版本,实付3899,合约返 30元 X 24 个月话费。
为什么买定制合约机?
包装盒上的移动 LOGO
为什么不排斥移动定制,也不排斥合约,这个要结合需求来讲。
首先, Mate 30 8+128G 定价 4299,主流电商平台没什么优惠,一些信用卡平台提供免息或者赠品的促销。渠道价格,颜色差异报价大致在 3700-3800元。移动合约机价格 3999元,根据选择的合约套餐不同,立减100-300元,这个价格已经不错。
其次,家人本身用移动冰淇淋套餐,对通话时长和流量都有要求;十几年的号码,也不会轻易换号或者携号转网。即使没有合约返话费,每个月还是要支出套餐费。合约返话费,相当于实打实减少了每月套餐支出。
最后,移动定制版 Mate 30 相比普通售卖版,基本就是多了开关机的定制 LOGO,内置移动 APP,日常使用上没什么大的区别。至于之前某些移动定制机放一张移动卡+一张其他运营商卡,只能使用移动卡流量上网的限制, 2019 年 6 月之后,就取消了。所以 Mate 30 也没有这样的限制。只使用移动单卡的用户没有顾虑,即使日后增加使用其他运营商的卡,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为什么选择 Mate 30 ?
为什么选择 Mate 30 ,而非 Mate 30 Pro,或者是这两个型号的5G版本?大致从预算、品牌认可度、设计和配置等等几个方面考虑。
图片源自网络
以 8+128G 为例,Mate 30 和 Mate 30 Pro 官方定价的差价为 1500 元。1500 元添点儿甚至可以买最近降得差不多而火起来的荣耀 V20 了。那么 4000 元价位选择多吗?非常多,国产手机的旗舰机少有高于 4000 元的,选择余地非常大,但是从 P9、P10 用过来的老用户而言,对于品牌的认可度根深蒂固。加上华为这几年在手机拍摄领域的领先以及宣传到位。所以这次购买 Mate 30 完全没有纠结选机的过程。
Mate 系列发布以来,Mate 30 Pro 风头完全盖过Mate 30。环幕屏虽然视觉效更震撼,但手机作为日常重度使用的工具,不可能总是小心翼翼的握在手里,曲面侧屏磕碰和摔碎的可能性更大。实体店里也比较过两款手机的屏幕,Pro 正面看过去曲面屏通病的绿边也过于明显。
参数上,Mate 30 相对Mate 30 Pro 缩水的主要是摄像头。前置忽略不谈,后置四摄变三摄,对于不追求极致的普通用户而言,足够用,甚至可能比一些品牌的所谓旗舰机的调校更好一些。
至于为什么不买5G,5G正式商用后,阻止用户尝鲜的一个原因是运营商资费过高。另外 Wi-Fi 高度覆盖,日常使用手机的场景,短时间内,是否使用5G并没有太大的区别。5G普及的路还长。
Mate 30 开箱
17 号下午移动商城下单,17 日晚发货,18 日早上收到顺丰快递。尽管觉得官方平台出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还是当着快递员的面开箱进行了简单的外观检查。
签收后拍了几张简单开箱图,做个分享。
Mate 30 的包装盒,延续了 Mate 系列黑底金字商务风格。
包装正面上方的“中国移动”字样和 LOGO ,表明了这台手机定制机的身份。
SuperSensing Camera,超感光徕卡摄像头。华为和徕卡首次合作是 2016 年初发布的 P9,此后发布的 P 系列和Mate 系列手机也都以徕卡摄像头为卖点。
包装盒整体没什么多余的元素设计,看起来简洁硬朗。
包装内的产品和配件。手机、保护壳、SuperCharge 充电器 、Type-C 数据线、半入耳式线控耳机、取卡针。
手机屏幕出厂有贴膜,基本无白边,刘海部分没有覆盖比较突兀。另外膜很容易沾指纹,还是要额外购买钢化膜换上。
透明软壳,手感尚可。如果官方肯再花点心思,做成透黑就好了,美观,不用担心发黄,使用率也会更高一些。
Mate 30 标配充电器支持 10V/4A 或 9V/2A 或 5V/2A 输出,最大功率40W。加上 4200 mAh 的电池,作为主力机使用,充电和续航方面没有短板。
再来看看手机细节。
手机顶部红外传感器和副麦克风。
手机底部,回归的 3.5mm 耳机接口,以及 Type-C 接口。
右侧为音量键和电源键。
左侧卡槽。
Mate 30 依旧保留了刘海屏的设计,刘海里放进了 2400 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和姿态感应器。也大概是因为姿态感应器所以必须要用刘海的设计才放得下?而 Mate 30 Pro 的刘海则更复杂,集成自拍摄像头、姿态传感器、3D深感摄像头、环境光与距离传感器五大部件,刘海也就更长一些。
姿态感应器的功能听起来黑科技满满的感觉。AI 隔空操作这个出厂的系统版本里没有,需要升级到新版本,也要花时间学习和练习。
背面就显眼的就是 Mate 系列标志性的后摄了,尽管不是四摄,Mate 30 还是采用了和 Pro 一致的设计。上面两颗是 1600 万像素的超广角摄像头和 4000 万像素的超感光摄像头,下面两颗是月牙形的激光对焦器件和 800 万像素长焦摄像头。
这个设计还是要比今年苹果的“浴霸”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
开机看看。
定制机开关都会显示移动 4G LOGO。
6.62 英寸屏幕,边框控制得不错。196g 的重量,机身圆润,握持手感也不错。
总结
因为是代家人购入,使用体验就不再分享了。
总结一下这次购机,评测看再多,不如认认真真考虑一下自身需求,按需购买。“历史低价”可遇不可求,符合心理预期的价格区间购入就好。
热门机型多考虑一些平台渠道。主流电商优惠不大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在用主力手机卡运营商的线上平台或者线下营业厅。
本文提及商品:
建议值友了解一下新政策。我咨询了客服,得到明确回复;也实际测试了卡1放联通,卡2放移动,卡1联通上网。
我就是移动定制,已经试过移动+联通;移动+电信,全部都可以互相切换
开机的定制动画能通过刷机删掉吗?
单扬声器 不支持3d解锁 极大的败笔
移动还好一点,实实在在可以抵扣,反观电信,这王八,啥优惠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