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你想读的文章》:日本人气专栏作家教你“读者视角的写作方法”
创作立场声明:原创书评,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
我们未必都是好作者,但一定都是好读者。
今年是我开始自媒体写作的第四个年头,文章写了三五百篇,看过的文章成千上万。身为文字创作者,我在还没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好作者之前,早已成为了一个好读者。
什么样的文章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回忆那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文章,无疑它们都是能触动我的,写出那些能够传情达意的好文章的作者,他们给我的感觉无疑都是真诚的。
我不知道对于正在看我文字的你来说,是不是也如此?
我们的眼睛是很挑剔的,她只会留恋于她爱看的文章,读她想读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反推,身为作者,首先就该去写自己想读的文章。那样,你的读者才有可能跟你共情,喜欢读你写的文章。
日本人气专栏作家田中泰延的《写你想读的文章》一书中,在介绍“读者视角的写作方法”时,田中泰延分享了自己能写出爆款影评的小秘诀:
“在观看某部影片时,只要觉得‘某个场景似曾相识,是不是借鉴了其他影片的表现手法’‘我怎么掉了这么多眼泪,背景音乐令人无比感动’等,我就忍不住把其中的缘由写下来,即使麻烦也要写,因为自己想读这样的内容。”
写自己想读的内容,不怕文章无法传情达意。在田中泰延看来,写不出传情达意的文章的作者基本上存在撒谎的问题:
①文章内容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想法,作者可能为了钱、为了标榜自己在写作;
②原封不动的照搬别人的话,搬运、拼凑或抄袭;
③对自己的写作对象毫无爱意。
所以,身为作者,所写的内容要忠于本心。
对于那些为了“想成为作家”“想学习写爆款文章”“想学习写作技巧”以及“想靠写作发家致富”而写作的人,田中泰延持“劝退”态度。
田中泰延认为:以上,写作的出发点是不对的。如果从一开始你就选错了路,注定会失败的。因为,如果想变成了不起的人、想赚大钱,渴望成功。有很多路比写作这一条宽广、通畅。
写作是个苦差事。爱好写作的人能从中体会乐趣,但同样也要承受个中心酸。
《红楼梦》作者曹公“一把辛酸泪”,他自己又获得了什么实际的好处了么?除了写作当下的一点乐趣。身后的名和利可以说与他无关。
对自己忠诚,不对读者撒谎,这是第一条;摆正写作心态,这是第二条。好,端正了写作态度之后,再来探讨写什么?
《写你想读的文章》作者田中泰延告诉我们:写随笔。
为什么是随笔?
田中泰延表示,只有随笔不但读者爱看,作者也想写。要兼顾“取悦自己”和“传情达意”,那么,写随笔再合适不过。
当然,随笔也不是随随便便写,这里可大有门道。
首先,写随笔不是随心所欲,更不是我手写我心,恣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那就成了自嗨。
其次,写随笔要把握住“自己想写,别人也想读”这么一个度。不能光为了自己愉悦,也不能一心想着取悦读者。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田中泰延建议写随笔要牢牢把握住“随笔”的定义,那样才不会写跑偏。他给随笔下的定义是:在事象和意象交织之处产生的文章。
什么是事象?什么又是意象?
田中泰延在《写你想读的文章》书中这样写道:
“所谓事象。就是我们耳闻目睹以及所了解的事情,包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人。当我们与事象接触,心灵为之触动,便会产生想要把所见所想记录下来的念头,此之谓‘意象’。”
比如,你看了场电影或读了一本书,里面的内容对你有所触动,你把原来的内容概括出来,加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的随笔,就是一篇事象和意象齐备的影评或书评。
电影和书是事象,你因为它们所触发的所思所想是意象。我们也可以把事象理解为素材,把意象理解为观点。
说到素材大家都不陌生,一个新闻事件、一个小故事都可以作为文章素材。而观点就是自己要表达的想法。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观点,你会举例子、摆事实、列数据……来论述、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不就是一般文章的写法了吗?
所以,田中泰延说网上爆款文章有九成是随笔,这一点也不为过。
怎样才能写好一篇随笔?
书中介绍,要写好随笔最关键的还是要把握好事象与意象的占比。
比如写影评,如果一味侧重描述事象,就会陷入只复述影片剧情的状态;而一味侧重意象,又会成为只表达自己感想的观后感。
再如写书评,一味复述书中内容,就成了缩书。只蜻蜓点水式提一笔书中内容就跑,后面全是自己的感想,那就成了读后感。
我们常说的夹叙夹议,叙就是针对事象部分。而议则是指意象。这个占比在写文章时建议叙述70%,观点30%。田中泰延甚至建议在写书时可以将其比例拉伸至98:2。
的确,田中泰延在写本书时就是这么做的。《写你想读的文章》这本书非常薄,15万字,200页不到,每一页都有大量的留白,视觉效果很好。
全书98%的内容都不具有实用性,干货只占2%。作者用自己的实例来说明:怎样利用98%的事象去推动2%的意象?
同时,这样做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书的可读性极强,拿到书当晚临睡前我就读了个七七八八,第二天一早起来我又迫不及待读完了,而且意犹未尽。
一本书作者可以写到这个份上,作为新媒体作者,如果我们能够把文章写致如此,何愁没人看?何愁赞、评、转发率不高呢?

好了,写到这里我这篇书评文章就要收尾了,再总结一下,第一,文章作者要对自己忠诚,不对读者撒谎;第二,摆正写作心态,不搞功利写作;第三,写随笔(写随笔的门道上文有提)。
不过以上我介绍的这些内容只是《写你想读的文章》一书中¼的内容。
这本书的作者田中泰延有24年的广告策划从业经验,作为一个文案老手,不管从文案专家还是自由撰稿人的角度,在本书中他都给出了绝妙的观点,非常值得搞新媒体写作的作者们一读。

逸宇妈
校验提示文案
逸宇妈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