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产系列:下关沱茶
下关沱茶

到了清代,“女儿团茶、私房团茶”也是下关沱茶的前身。少数民族少女将自家采摘制作的“普洱团茶”卖出后积攒作为“私房钱”用于购买嫁妆。清代作家“阮福”在所著的《普洱茶记》以及“张泓”在所著的《滇南新语》中对“女儿茶、私房茶”都有相关记载。“女儿团茶、私房团茶”是由谷雨节气前采摘的细嫩芽尖制作而成,重量约在今125克(古4两左右),呈团茶形状。

近代的“谷茶、景谷团茶”同样是下关沱茶的前身。公元1900年,云南思茅(今普洱市)景谷人“李文相”创办制茶作坊,以云南晒青毛茶作为原料,土法蒸压“月饼形团茶”,起名为“谷茶”,2年后被仿制成“碗形茶”,即“景谷团茶”。

1941年创建了云南“康藏茶厂”,这是下关沱茶的发源地,也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建厂最早的茶叶加工企业,还是我国边销紧压茶的定点生产企业,由“云南中国茶叶贸易有限公司“与“蒙藏委员会”合资兴办。1948年更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新康藏茶厂,1950年人民政府接收后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关新康藏茶厂””,1994年改制为“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通过国企改制成为“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名称为“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至今,经历了80年的风雨历程,传承至今。

下关沱茶品鉴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外形 下关沱茶是一种圆锥体、窝头状的紧压茶,外形立体感十足,似碗臼状,中间下凹有一个凹窝,俯视像窝头、像蘑菇、像面包,仰视像厚壁茶碗、茶盅,外观精巧、曲线玲珑。不同等级的下关沱茶外形也有差异,例如同一批茶原料经过筛选后,级别高的细嫩芽头料压制成特级沱,青壮叶压成甲级沱,其余粗壮老叶则用来做成乙级沱和丙级沱等,特级沱外形上芽头可能更显细嫩,甲级沱条索相对肥壮紧结等。
二、香气 下关沱茶香气独特。以2020版“甲字生沱”为例,其香气香高气扬,有独特的“烟香气”,还伴有花蜜香,浓郁持久,冷杯后带蜜香。在品鉴时,可以在冲泡前先闻干茶香气,感受其是否纯净、有无异味以及香气的浓郁程度等。冲泡后,在不同的冲泡阶段闻香,比如热嗅时感受香气的高扬程度和类型,温嗅时体会香气的丰富度和持久度等。

三、汤色 下关沱茶的汤色也具有一定的特征。如甲级沱茶冲泡后的汤色金黄明亮。观察汤色时,要注意汤色的清澈度、色泽深浅等。如果汤色浑浊可能茶叶品质不佳或者在制作、存储过程中出现问题;色泽过深或过浅也可能与茶叶的原料、加工工艺、存储时间等因素有关。 四、滋味 下关沱茶滋味醇厚浓爽回甘。在品鉴滋味时,要注意茶汤入口的感觉,是否醇厚饱满,有无苦涩味以及苦涩味的转化情况等。下关沱茶独特的“烟香味”口感也是其特点之一,这种滋味在口中的表现丰富了品鉴的感受。同时,还要体会茶汤在口腔中的回甘速度和持久度,回甘快且持久的茶品质往往较好。 五、叶底 叶底可以反映茶叶的原料和加工工艺。下关沱茶的叶底嫩匀软亮为佳。观察叶底时看其叶片的完整度、嫩度、弹性等,叶片完整、嫩度好、有弹性说明茶叶原料较好且加工适度,如果叶底破碎、老硬则可能在原料或者加工过程中存在问题。

动物园1823
校验提示文案
文件类型
校验提示文案
沈步渔
校验提示文案
竹攸宏然
校验提示文案
陇上腊梅香
校验提示文案
爱分享的糖糖
校验提示文案
tang251
校验提示文案
酒久品味
校验提示文案
石村点里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已注销]
校验提示文案
石村点里
校验提示文案
酒久品味
校验提示文案
tang251
校验提示文案
爱分享的糖糖
校验提示文案
陇上腊梅香
校验提示文案
竹攸宏然
校验提示文案
沈步渔
校验提示文案
文件类型
校验提示文案
动物园1823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