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返乡过年?还是就地过年?最新一届#双面过节指南#开始啦!本次征稿活动分为A面返乡和B面就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享自己的春节攻略,优秀的投稿文章还有可能能获得优厚的大奖哦,快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过往写过的的文章中,偶尔提及测试环境会贴出个人用的测试机。这个「开放式机箱」总能引起小伙伴的注意,甚至有时喧宾夺主,评论中都有问到过这个机箱。
严格的讲,这并不是个机「箱」了,而是一个「机架」。
这种设计其实并不算新颖,起初是在一些测评文/视频中看到专业一些的DIY测试台。觉之不仅拆装便捷实用,甚至有一种粗犷的美感。但是专业测试台的价格十分感人,四位数起… 1-2K购入一个机箱架子,这有些超出个人「任性」边际,遂作罢。
作为一个DIYer/垃圾佬,平日里总会折腾一些计算机硬件。尤其是入了All in One的坑之后,各种平台/配件翻来覆去的折腾。每次更换/转换硬件,要么规规矩矩装箱(标准机箱),要么就是主板下面垫着一块绝缘物;包括不限于书本杂志、鼠标垫、甚至是笔电A面上……这种零散裸奔的状态,显然存在安全隐患,为此也吃过亏。但垃圾佬的属性嘛,都懂……怎么可能每次更换平台都规规矩矩装箱,相当于装了半个整机。
为了有效的解决平日折腾的遇到的小尴尬,就又想到了这种开放式的机架。它势必能够成为计算机配件在规矩装箱和散落裸奔之间的平衡。X宝一搜,果真已经有价格接地气的机箱架。
类似这种形式的机架,材质上主要有全铝和亚克力的。亚克力材质的价格,相对铝制要便宜很多。主观上还是更加喜欢金属质感,所有入了全铝材质,¥300出头。
最初购置一款M-ATX规格的银色,同时也能向下兼容ITX。
这个机架就放在电脑桌的角落,不仅排除了配件散落裸奔潜在的隐患,更换硬件也异常方便。
第一次组装机架,安装电源,挂硬盘稍微耗时。当然、也要比传统的机箱省时省力。
尔后平日里一些更换硬盘、PCI设备以及更换主板等操作就特别方便。
一套平台,偶尔折腾不开……
在「尝到甜头」以后,加购了ITX型号。并且选择了黑色。
除了物理尺寸支持主板不同,整体构造差不多。
这个机架的几个特征:
首先材质非常过关,超厚的铝板。
PCI设备是一根铁柱固定,稳固。
相关配件也很齐全,除了铜柱、PCI设备固定柱意外,Power/Reset开关+条线/USB 3.0等相关线材也都有。
理论上支持3块3.5/2.5硬盘。但开放型的机架,电源、硬盘实际上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上架位置。可侧装/下装,甚至上装。完全可以按需自行发挥。
使用场景一直充当一个测试台用,没有尝试过极限安装挂盘。但观察发现,在不加硬盘笼的情况下最多能够支持4块3.5/2.5硬盘。做个Nas服务器也应该可以。
同时在我购买网店的介绍中,有看到组水冷的案例。可玩性、扩展性很强。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小伙伴们,尤其是喜好折腾的垃圾佬们可以借鉴这种方式。
300+真垃圾佬是不会入手的,50+还差不多,100+都已经算不坚定的叛徒了
垃圾佬要什么机架,鞋盒足矣[邪恶]
命比鞋盒贵,功能不如鞋盒
就一块cnc铝板买300?
是的,300多都可以买一个挺好的机箱了,谁还买这个?
正版的1000+呢
开放式机架贵又吃灰,比较适合视频工作者,垃圾佬和卖硬件的需要测试铺张纸就完事了
这个也在我的购物车里,我也想买来着,多谢晒单。
这是在垃圾佬面前装大款,大款面前装技术啊,使不得使不得
封闭式电脑房,带上头套手套和鞋套还有口罩[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