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你的2021种草计划,聊聊你的完美避坑故事,2月3日-3月11日参与#2021种草计划#征稿,畅所欲言种草不打烊,只要晒出你的购买经验,就有机会赢取最高1000元京东E卡>>>查看活动详情
创作立场声明:无
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牛年到了,祝大家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之前老魏发过一双鞋,是亚瑟士最新一代的Nimbus 23。虽然讲了一些参数和它的表现,但是都没有细讲,今天我们来好好细讲一下。Nimbus 23相比前一代,可以说是“该回来的都回来了”,ortholite鞋垫、I.G.S.认证标志等等都重新在这双鞋上回归。
鞋面
Nimbus 23的鞋面和上一代22相比,能看到非常明显的不同。单丝纤维的工程网布做得非常细腻,只从外表上看你会以为这双鞋没有透气设计——但实际上是有的,只是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用肉眼看出来的。把鞋子对准光线就能看到明显的透气孔设计了。
但当你看到了它的透气孔设计,你会发现和其他鞋子不一样。它的透气孔分布是成“裂缝状”的,左右渐进式的一层夹着一层。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吗?当然有了,这对鞋子的褶皱情况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后采用的非常规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比原来的鞋面,更加不容易破损——另外前掌是做了一点滚动设计的,这一点我还是挺意外的。
中底
Nimbus 23的中底做得肯定比其他亚瑟士跑鞋的更舒服,这一点已经在很多冲了新品的朋友那里有了确切的反馈。
上层不再是那个脚感拉胯的Flytefoam lyte了,而是更好的Flytefoam,并且密度做了一定调整;下层则是弹性更佳的Flytefoam propel。再加上回归的ortholite鞋垫,整双Nimbus 23的脚感是相当舒适的。
后跟和前掌依旧搭载了GEL,不过从Nimbus 23上我们可以看出亚瑟士对待GEL的使用有了明显的转变。首先是GEL的用量缩减,后跟GEL变成了马蹄铁形状,环绕镶嵌在后跟。你说缓震有没有帮助,那多少肯定是有的,但是更多的还是赋予后跟更好的支撑(因为GEL的密度远大于其他材料,所以也是大家说亚瑟士鞋重的根本原因)
内侧的足弓支撑片,男女款其实是不同的。考虑到男女力量的不同情况,女款是做了一个内部镂空设计,进一步给鞋子减重。
鞋底我就不说了,依旧是AHAR橡胶,耐磨能力是非常出色的(个人感觉,甚至比Kayano 25还要强上一些,你们细品)。有的朋友可能光看鞋底,觉得亚瑟士是不是取消了它家的“重力引导线(Guidance Line)”。其实不是的,你把鞋底侧过来看就能看到那根线了。
总而言之呢,Nimbus 23这双鞋的进步不再是亚瑟士的“祖传微调”了。很多地方都做了改变,最直接的就是脚感和重量,41码单只300克(应该是不到的),女款会更轻。其实我挺建议亚瑟士把GEL做成偏向装饰性材料的,后跟外面抹上薄薄的一层,然后在后掌下方和前掌一样做成内置的一小块,重量会变轻但是缓震会更好。
第一 什么Flytefoam,Flytefoam propel还有什么igs是亚瑟士本来就有的技术,还有鸡毛蒜皮的o记鞋垫,换来换去的换汤不换药就是挤牙膏。第二 gel胶的功能只有缓震,还支撑,亚瑟士自己都不敢这么说。第三大底的橡胶有两种颜色,很有可能那一小块绿色用的是ahar+,剩下的黑色用的普通ahar,因为它的介绍里根本就没有提到ahar+,就这样偷工减料的大底还想比kayano的全ahar+ 耐磨,这是扯淡。
最关心的是脚外侧鞋面网布会不会还是几个月就撑破
亚瑟士中底技术已经全面落后友商,还在用10 几年甚至30年前的材料,标榜黑科技的gel都是80年代的东西了。科技没什么进展,只会炒作,自封跑鞋之王,鞋子确实最重的,只会骗新手和小白。
这个价位和级别应该都买别人家带碳板的了...日本的箱根赛基本上95%以上都是Nike... ASICS真的末落了
gel材料已经边缘化了,亚瑟士旗舰上用量越来越少,事实证明这么多年过去了,各家都在不断地更新新地减震材料,gel这种材料已经落后时代了,该淘汰了
GEL胶只有边上一圈有,起装饰作用,就这还强调缓震,就没意思了
逻辑就是:你家小孩读高三,别人问小孩学习怎么样,你说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考全班第二。你说一两次是没问题,老说这个就说明二年级之后乏陈可善。gel二十年前可能是好东西,可现在中底材料越来越先进,亚瑟士的特点就是重,gel材料老早就在拖后腿了,亚瑟士要不是没辙会老抱着不舍得换吗?这和其他日本行业一样在吃老本,过去二十年没什么进步。
新材料是有 推广的不太成功 也有可能是
博主给钱没给够 技术是老 但综合下来对于大众跑者亚瑟士和美津浓的很多跑鞋比现在新技术跑鞋跑步更舒服
我的三双亚瑟士都是大脚趾上方的网面破了
gt不是次顶级支撑?缓震是cumulus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