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灵便携解码耳放H7/无损音乐播放器M7横评,哪个更适合你?
随着山灵
今天的文章,主要针对M7和H7这两个产品。此前,也写过M7与M6 Ultra的对比选购,而今天的对比,主要是针对“7”系列的两款大热——M7与H7。两者同属于便携产品线,各自的产品力也非常出众。诚然,两者在形态上有所差异,但声音几乎属于同一水准。今天还是从个人的体验感受出发,为大家简单对比一下两者。
声音风格
首先是声音方面。关于声音的素质,其实两者信息量差异不大,因此我把重点放在了风格上。
众所周知,山灵没有冷声——但M7和H7已经都可以说是山灵家族里面比较中性向的前端了。以中性→暖声为方向的话,我个人会认为M7是更中性的那个,而H7是更暖的那个。
对于暖声这个风格的表达,我觉得两者的方式稍微有所不同。M7是我使用时间更长的那个,也是我的主力前端,对于M7的暖意,我认为是建立在强能量
在搭配上,以MG800为例,M7给我的感觉会更加有筋肉感(想象一下那些健美大佬),尤其是低频的punch感会更加干净利落、也就是速度感更快,声音上的爽感会更明显。而H7的声音会更加有氛围一些,整个空间内的结像会有一些往外泛开的、比较外露的感觉,速度感会慢一点,因而会显得更加轻柔舒缓一些。同时,我个人会认为M7的能量在高频段颗粒感是更突出的,低频也是更结实的,所以M7更容易让人感受到素质感。
另一个差异,在声场方面,M7的纵深感会更明显一些,也就是声场会更加圆整一些;而H7由于横向的出色,纵深感反而不那么明显了(但并不是纵深不佳)。从感官上来说,H7会显得更大气开扬一点,而M7则更加规矩一些。
作为调音阶段亲历者,也可以告诉大家,两款机器的思路还是有差异的。M7,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要成为一款【万元内标杆播放器】,因此声音上会尽量做得更加大气中正;而H7,我们在摸索了AK4191+AK4499EX一段时间后,订立了暖声的基础,同时增强其混响感,达到更好的包络感和器材适配性,简而言之就是奔着更醇厚更好听去的。
当然,声音风格的差异,也来自于推力的差异,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两者在驱动上的差异。
推力及适应面
从纸面推力来看,M7显然要逊于H7一筹。这个数据差异不算特别大,但实测还是有些差异的,我们分为两个部分来讲。
绝大部分的耳塞及易驱的头戴式:中低驱动需求场景。
这个场景下两者体现更多的是音色差异,即:都能完整地驱动出后端设备的表现。此时M7与H7的声音差别基本类似前文所述音色差异。
极少数耳塞及大耳:高驱动需求场景。
这个场景下,两者都需要发挥出比较极限的推力。这时,H7会相较M7更有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两点:更暖的音色带来的高适配性,以及更强的电流输出能力带来的更扎实的表现。
前者,大家可以理解为暖声的前端,在不过分糊的前提下,能够包容好更多的不足,比如说在驱动HD800这种高阻耳机的时候,H7可以凭借暖调去补足一些推力不足带来的空洞感。
后者,我们以同为单端口的表现来举例。最高增益下H7的单端输出功率为450mW@32Ω,M7则为400mW@32Ω,纸面差异并不大,但驱动一些略有推力要求的耳机时,H7明显在整个场内部的扎实感致密感都要更强,同时会让人觉得声音更有秩序感;而此时M7则会显得更瘦一些,结像会显得更偏向线条感的表达方向。
简单说,H7比M7的驱动力上限是要更高的,尤其是有头戴需求的话,这个优势会更加明显。如果都是塞子的话,则更多体现出音色差异。
场景
最后一方面的场景,是差异最大的,我们简单罗列下:
M7:搭配耳机,耳塞,解码器,耳放及功放。
H7:搭配耳机,耳塞。手机等各种音源,耳放及功放,有源音箱。
可以看出,排除掉自主工作这个场景,M7更多的是作为音源使用,而H7则重在解码耳放部分。
这个差异与两者最大的差别——系统,有很大关系。
总结
对于我个人来讲,两者的差异是够明显的。M7是综合更强的那个,尤其是在流媒体的体验感上会更好,日常驱动各种耳塞也非常适配;H7则是更纯粹、推力更大的那个,在声音韵味感的表达上也会略胜一筹,如果是纯粹听本地音乐的烧友,H7的性价比也会更高。
什么,你说你想要两个优点集于一体?等我们的新旗舰啦!

石锅拌饭大叔
校验提示文案
SWAT5532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563259495
校验提示文案
SWAT5532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563259495
校验提示文案
石锅拌饭大叔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