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共读一本绘本:《爱书的孩子》
这本《爱书的孩子》初版在2013年,当年我在育儿群里被多次推荐阅读的一本绘本,当时也是看上“花婆婆.方素珍”推荐这个噱头而下单的,买回来后发现并适合当时家里的孩子,我认为适读年纪是四五岁,孩子太小了,无法理解绘本故事的含义,也没有反馈,这时共读的后果就是自己沦为一个阅读机器,最后不了了之。
后来孩子上学前班了,也认得几个字,懂得某些句子的含意以后,对许多句子、故事的发展提出很多疑问,有许多即时反馈,我们共读的效果比较理想。
绘本大意:
说的是一家四口,没有房子、没有汽车、没有电视机,家徒四壁,家里多余的东西都没有,妥妥地现代精简主义者,但他们有很多很多书,多到家里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家里每一件物品都和书搭上关系,任何家用品都可以搬来书堆来当垫脚。直到有一天,家里确实放不下一本书了,他们决定把这些书搬走。
书搬空了以后,家里宽敞了许多,随之问题也出现了,原本用来垫平桌脚的书被搬走后,桌子精彩打翻东西。书搬走了,再也不能站在书堆上观看窗外的风景,家里变大了,人们相处的距离就远了~
绘本故事到此也算是结束了。要表达的意思也简单明了啦,在我看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至少某个东西是连接的载体,譬如绘本故事中,一家人在一起快乐生活的载体是家里的一大堆书,通过共读一本书,使得他们一家人亲密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了。
综合评价:
《爱书的孩子》适合四五岁孩子阅读,简单的故事带来深刻的教育意义。绘本中有许多留白的地方,家长可以培养孩子,在留白处写写自家的故事或者临摹绘本的人物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