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科技春晚”苹果秋季发布会才刚过去。不知大家有没有被各种新品信息轰炸呢?
关于今年的新iPhone,各种分析、参数大家应该都看烦了。
我今天不是要当复读机,而是要深扒一下新iPhone。挖掘其他资讯没有告诉你的小细节。
“命名”
2019款又回归了数字命名
表面上看,今年三款 iPhone 分别跟去年的XR、XS 、XS Max互为对应。
但今年的最便宜的XR升级款,被命名为 iPhone 11 。
罗老师别这样...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营销手段,像星巴克的“中杯、大杯、特大杯”。
通过改名的方式,提升 iPhone 11 的地位,希望可以让它摆脱XR“低人一等”廉价版的形象。
虽说地位“升级”,但 iPhone 11 价格不升反降。接下来的销量主力,还不是你?
多摄已经烂大街,但苹果把它玩出了花儿
安卓摄像头大战
是的,安卓手机早就把三摄、四摄,甚至是五摄都搞出来了。但却始终没有搞定两个问题:
镜头切换时卡顿、闪烁
不同摄像头色差大,甚至截然不同
荣耀20PRO,各个镜头色彩都不相同
这个问题在安卓机中是如此普遍,以至于评测过这么多安卓机之后,我都已经习惯了这个“设定”,见惯不怪了。
“安卓的摄像头都这样,有什么不对吗?”
但天生艺术家DNA的苹果,他就是看不惯。
如同单反镜头一样的平滑变焦
无论是 iPhone 11 还是 11 Pro,只要相机启动,手机上的所有摄像头就会同时工作。
相机之间的数据流相互校对同步,让所有镜头画面的色彩、曝光、白平衡等均保持一致。
也得益于三摄同时工作,平滑变焦也是小菜一碟。切换镜头的卡顿自然就消除了。
不同焦段风格一致、无色差
一句话总结:其他手机的三摄是三摄。
iPhone的三摄,用起来像是单摄。注意,不是贬义。
4个摄像头同时录像,还有谁?
不仅如此,iPhone 的4个摄像头(是的,包括前置镜头),在录像时同样可以协同工作。
听起来没什么?我给大家说几个关键词:
4K、60帧、扩展动态范围、4支视频流。
还是没概念?来对比下隔壁:
麒麟980:4K、30帧录像,最高1支数据流
麒麟990:4K、60帧录像,同样1支数据流(预测)
苹果罕见地用A13跟友商作对比
好比你骑着单车上路,使尽了吃奶的劲蹬到了一百迈。
你心想这世上不可能有人比你更快了。你就是速度的主宰。
结果苹果开着法拉利从你身边飞驰而过。你连车尾灯都看不到。留下和我一样吃惊的表情:
It is even POSSIBLE ???
用iPhone 11 Pro录像
算上扩展动态范围所需的数据。iPhone 11录像时的运算量,保守估计是友商的4倍以上。
职业经验告诉我:同一时代的产品,如果声称自己比竞争对手强一倍,就必须留个心眼。
但是超过4倍?也许只有“目中无人”的苹果才能做到了。
录像变焦
上述的种种,让 iPhone 11 在拍摄4K视频时,可以实现无缝平滑的变焦、类似传统电影工业中的多焦段拍摄。
配合变焦跟随录音、机内4K编辑,视频创作者所需工具齐备。总之就是大大扩展了手机摄录的边界。
苹果A13,快到违反广告法
运算力决定想象力,所谓“性能过剩”只是弱者的遮丑布。苹果A13和 iPhone 11 就是最好的证明。
再见五福一安?不,我还在呢!
只有Pro版才标配哦!
两款 iPhone 11 Pro 终于标配了18W快充头,但是更便宜的 iPhone 11 仍然是祖传的5W充电头。
至于想买iPhone 11的朋友,请听我一句:记得买一套快充!
如果觉得苹果官方的太贵,第三方的一套也花不了几十块。
快充的爽,谁用谁知道。听我的!
还有很多细节,连发布会上都没提
看到那个802.11ax了吗?
全系支持最新WiFi 6、防水性能提升1倍、全系物理双卡、续航增强。
这些都是我认为比较重要,但很少被提及的细节。
当然,取消3D Touch、不支持5G网络,一样也没告诉你就是了。
要大电池,免不了变厚
今年的 iPhone 破天荒地加厚了机身。目的很可能是为了放下容量更大的电池。
多方信息也确认,电池容量确实增加了。涨幅最大的iPhone 11 Pro,比前代增加了20%。算是苹果少有地响应了用户的呼声。
苹果很强,却又是个“铁憨憨”
安卓 vs iPhone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目前很多手机的研发设计。都是以“营销”为导向的,而非“用户体验”。
再直白点,就是要求产品上的每一个新功能,要能用一张宣传海报、推销员的两句话就解释清楚;消费者看一眼就清楚接收,然后买单。
一亿像素就是比四千万高,四摄就是比三摄多,机械升降就是比刘海完整,有什么不对吗?
NFC有什么用、无线充电干嘛的、4K HDR录制又是什么,又有多少人能讲出个所以然来呢?
硬要说 iPhone 11 没有创新,有失公允。
但偏偏 iPhone 11 的新功能,都是不适合宣传、不易被用户(尤其是轻度用户)直观感知的。
好不容弄出个三摄能一眼看出来的。但安卓都已经四摄遍地了。光比个数已经输了,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苹果在摄录系统上付出的努力呢?
- - - - -
我过去听一位前辈说:“苹果就是用户体验大师。”
iPhone全新拍照界面
这句话放现在,依然成立。
早在2016年的LG G5就有超广角镜头了,但又有谁试过像苹果这样,把两个镜头的画面有机融合起来?
苹果善于找到产品中那些“理所当然”的不顺心,再体验把打磨到极致。
但是在细微处的苦工,也叫苹果抓不住大众更关心的“大创新”。
无缝变焦是什么鬼?A13性能再强,有我手机拍银河、拍月亮厉害吗?
苹果和备受争议的库克
也许未来的某天,苹果会变。变得更懂营销,或许销量也会涨。
但那时候的苹果,也绝不会再是那个特立独行、个性张扬的苹果了。
单纯靠同一个CMOS,也不能保持色彩曝光白平衡三个指标一样,因为各自的取景范围不一样。3A也会不一样。最终还是需要三个镜头的数据流相互交叉同不才行。 另外不清楚苹果是不是真的三个镜头都用同样的CMOS。但如果是的话,那也很厉害。大部分安卓机为了设计方便,超广角和长焦会用小底。如果苹果能三个镜头都用大底的话,这光学设计的功力也非常厉害。
记得年初P30 Pro发布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声音:拍照这么厉害,干脆做专业相机的了,做什么手机。 然而,人家也确实畅销。对吧?
嗯,是这样的。以防有的朋友忘性大。我来给大家回顾一下荣耀20PRO是怎么宣传自己相机的:全球第二拍照、定格奇幻之美。 当然,如果觉得荣耀20PRO也不够资格,没问题。我前一阵也测试过了P30 Pro(以它为安卓多摄手机的代表,应该大家都没意见了吧!) 经过我测试P30 Pro的主摄像头,因为使用了独家的RYYB滤镜阵列。成像色彩跟它的超广角、潜望镜头差距非常大(这两个镜头使用传统RGGB阵列),主要体现为白天天空蓝色和植物绿色不纯,晚上遇到红色灯箱会偏橙。而其他两个摄像头就好得多。 这可不是我的一家之言,很多P30 Pro的评测都有反应同样的问题。随便搜下都能看到。 我评测过、体验过的安卓手机非常多。文章里描述的问题并非个例而是普遍现象。拿一台手机出来只是举例罢了。你觉得它不合适,大把其他例子我能举得出来。
我有个朋友在苹果,他说苹果从来都没有说过XR是廉价款,反而XR是销量最好的一款,比Max销量高到哪里去了,是最值得买的一款。因为即使过了一年,XR的性能都超过很多安卓旗舰。他举了个例子给我:好比你买了宝马730,有别人喜欢740或者喜欢750。然后突然来个人嘲笑你说你开的是廉价款的车。但其实嘲笑你这人自己开了个QQ。可笑吗?我朋友,以及他所有同事,从来都不认可廉价款这个词。还有就是,今年11也将是最值得买的。Pro只是提供给更专业的用户的另一个产品线。Max就更别提了,今年的发布会上面只字未提Max。
这个我深有感触。比如苹果在iPhone X那一代用上了全面屏。虽然比安卓晚了不少。但是苹果的第一款全面屏完成度就非常高。我刚用上就能感觉到,苹果把全面屏的体验打磨到很完善。比如全面屏手势,键盘抬高,面部解锁这些细节。 安卓虽然很早就用上了全面屏,但是刚开始体验粗糙得很。甚至连全面屏手势都是踩着苹果的脚印,各家前后折腾一年左右才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