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iPhone用户经常会感到这样的疑惑,在使用PD快充产品给手机充电时,手机会发烫;数据线的长短也会影响到充电速度;每次充电前50%都很快,但是一到80%的时候就很慢,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或许你都知道,但是你不一定知道其中的原理。今天就让教授来为你揭秘,为你解答疑惑吧。
1、 为何使用PD快充产品给手机充电时,手机会发烫?
很多人都会在充电的时候玩手机,触摸到手机后壳,会明显的感觉到温度的上升。这是因为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cpu运行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手机的散热系统便会开始工作,从而温度将会传导到手机表面。所以其实真正导致手机发烫的主要黑手是cpu而不是电池。
说到手机发烫,不得不提的就是手机散热方式,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散热系统是金属背板散热,该方法主要是将处理器温度通过石墨层传导到机身背面进行降温,所以使用该方法降温时,手机发烫的效果最明显。
除了金属背板降温,现在不少手机厂家还发明了导热凝胶散热,关于这种方式,其实和电脑的处理器和散热器中间的那种硅脂层是一个原理,其作用是让处理器散发的热量能够更快的传递到散热器上从而散发出去。
还有目前比较黑科技的冰巢散热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在原本的芯片和石墨散热膜之间,加入了一层"类液态金属散热片",替代了之前的空气层,当手机的温度达到27度时,金属由固态变成液态,吸走大量的热,散热更快,更直接。
当然,很多人会在充电的时候,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错误的使用方法同样会导致手机发烫,成为"烫手的山芋"。所以,给手机充电时,一定程度的发烫是允许的,但是如果温度过高,超过了45°C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2、 数据线的长短是否能影响充电速度呢?
不同长短的数据线是会影响充电速度的,这关系到数据线中存在的一个因素:电阻。大家都知道电流容易从铜、铝等金属物体中通过,这种现象叫导电,这些物体叫导体。电流不容易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比如说干燥的木头、陶瓷等。
其实在这些物体中,存在电阻这一因素,自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提出的关于电流实验 的定律---欧姆定律后,电阻就被世人所熟知。材料自身的长度、导体线径、绝缘体线径都会决定电阻的大小,所以电阻越大,充电的速度也就越慢。
3、 为什么iPhone手机前80%充电很快,后20%充电很慢?
其实这个问题要关系到苹果公司的新系统ios 13了。在苹果今年新发布的ios13系统上,苹果针对于电池健康做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进,不仅仅增加了电池健康,还有"优化电池充电"的功能。
人们常常感到充电慢,充到80%就开始不充了,就是这个优化电池充电功能导致的。当您在开启该功能时,iPhone会学习你每日的充电模式,根据你的习惯为手机进行充电,会以正常的速度充电到 80%,剩下的 20% 会在根据你的行为习惯比如在你起床前充满,以减缓电池老化。
在手机充电至80%时,自动切换为涓流模式,从而起到充电保护的作用。当然,你也可以手动取消关闭这个功能,可以在"设置"-"电池"-"电池健康",将"优化电池充电"功能关闭即可。
其实很多果粉都知道给iPhone 8及以上型号的手机进行快充,需要使用原装/经过MFi认证的USB C转Lightning数据线,否则不仅达不到30分钟充50%的快充效果,还可能会损害手机。其实搭配一个优质的PD充电器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国内知名数码配件品牌UREEN绿联就推出了国内首款一整套获得MFi认证的PD快充套装,连同PD充电器也一起获得了苹果官方的认可,更有保障。
好了,今天的小课堂就到这里拉,你们对于以上的问题还存在哪里疑惑?
欢迎在下方留言,进行详细的探讨哦!
呃,我能说这是标题党吗[高兴]
没啥有用的东西
呃,我能说这是标题党吗 [高兴]
有啊,看到最后几句是广而告之啊[喜极而泣]
本来就是标题党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