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部海边预见的老法师,穿着马夹儿,带着两个助手。搭讪小姐姐的结果是,跟老法师聊上了。这老法师,很多人都在抖音里见过,各种秀滤镜拍风景、灯光拍静物。水平嘛,反正比我强。大部分都知道我说的是谁吧?人挺好的,不装,爱开玩笑。
当场试了老法师的磁吸滤镜,中毒!摄影助理小姐姐居然当场给我下单链接!!!啧啧,您看人家这生意做的!!!
其实我就这俩镜头,但助理小姐姐说,70-200GM你都有了,16-35GM是迟早的事情。选95mm的就对了,三片叠着用都没暗角……“你看吴老师那个82mm,叠加的时候都得构图迁就滤镜,要往上推焦距不是”
比小姐姐说的更重要的是,95mm的叫“大师级”。第二天就到货,你看人家这效率……
收到时刚好闲着,挎着相机就下了楼。拆包裹的过程此处略去,家里太乱,包装盒当场丢弃了,只留了这个牛皮包。咱直接打开看明细吧。
滤镜包里还有82mm接圈和镜头盖
叫影子的小姐姐,除了给我打折呢,还送了我67-95的转接环,这样我的24-70就妥了。但是他们居然粗心的忘了发,这会儿正在发过来的路上。那咱今天就不能用24-70了。
我这地方摆的,从上往下、由左至右,磁吸滤镜依次是:ND1000的减光镜、0.9的渐变灰、偏振镜、77-95mm的磁吸接圈。
轻薄,非常之轻薄。这词儿用来描述滤镜也没啥吧。
这个便携性 太好了好吧
闲篇儿说的够多了,直接体验测试吧。磁吸环装上镜头前端。看我的索尼小白多霸气!
先安装接圈咯,70-200要用77mm得
接圈装好咯,比镜头大了一圈
对面的楼盘那,太阳已经开始在落下去了。磁吸接圈只是个关节衔接的五金件,它不会对画面产生任何改变。你看啊。F11的光圈,1/60的快门。
还没安滤镜哪
磁吸滤镜的安装,那叫一个痛快。太痛快了,放前面靠近,啪嗒一下就到位。咱最关心的,莫过于一会儿拍照漏光不?
靠近镜头就吸上了
快得一批
我们换算一下哈。刚刚是1/60的快门,加卡色ND1000磁吸滤镜,那应该是1/60*1000……评论里有人指正,实际为1024,那就是1/60*1024,等于16.6秒。
这回装上ND1000了
两个细节。你注意到没?第一,减光档位精确,现在是15秒;第二,还可以自动对焦。
一会儿工夫,光线又弱了些,去按快门的时候,你看这测光已经是25秒了。
25s快门,曝光结束
下面是拍摄样张,仅做尺寸缩小。曝光控制略不足。无风,水平,树干也很静。
iso100,F11,曝光25s,使用了ND1000
漏光是完全不存在的!
是否干扰了画质,那得对比着来看。下面是没加滤镜时拍的图。
ISO100,F11,未使用减光镜
我们取个局部放大的对比吧。
上:使用了磁吸ND 下:未使用磁吸ND
画质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看不出偏色,非常微弱的锐度下降。当然啦,用了ND1000,噪点增多,那是长时间曝光的锅。
试水软渐变!磁吸的这个安装方式,太痛快了!!!
还可以叠加,里头是减光镜,外头是渐变
倒是很有意思。这会儿太阳低了,天边反而更亮了。那些云变得蹭亮。这会儿快门倒是快了些。你看我还提了曝光补偿和ISO。
iso200,F10,曝光20s(使用减光和渐变)
ACR小调
后期稍微调整了一下,
软渐变挺好,楼宇上的痕迹几乎看不出来。当然啦,这个地方拍风光,差那么点意思。
卡色的磁吸滤镜里,还有一个偏振。现在拍的这角度,水面很小啦。咱换个角度试试。什么也不加,拍这样。
ISO200,F8曝光时间 1/40
既然拍水 那我们把偏振镜也装上试试
装偏振
诶!这个偏振和我之前的不同,这个是单片的,使用的时候就是转这一单片。
三片都给它装上!
叠加三片
下头是成品图
换个角度,继续三片叠加。
左边三片磁吸滤镜,右边没加
怎样,有老法师内味儿了吧。哥几个别闲着啦,周末东部海边约拍去啊……
想看的小姐姐哪里去了。。
up主,海大相对于卡色,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