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先懂点保险,再买保险!
为什么大家如此反感年金险、分红险这类理财保险呢?原因很简单,大家被“坑”怕了,实际收益远没有达到当初购买时的预期收益。
或许有人会说,理财保险不是只看收益高低,确实,但为什么要在宣传过程中处处强调所谓的“高收益”呢?
当然,不是不能买,而是年金险怎么买最划算?
在全球利率下行大环境下,国内进入负利率时代只是时间问题,用年金险这类理财保险锁定长期利率非常不错,但一定要分清楚如下5个利率。
1.预定利率
预定利率,就是保险产品定价利率,类似于房贷按揭利率。
但是,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与房贷按揭利率效果相反,于投保人而言,预定利率越高越好,因为预定利率越高,产品费率(价格)就越低。
举个例子:同样想拿到100块利息,A公司预定利率为10%,B公司为5%,要达到同样效果,那A公司只需要投入1000块,B公司则需要投入2000块。
2.保底利率
明确写进合同,保险公司能保证的利率,一般在1.75%-3%之间。
换言之,万一保险公司投资失败,至少还能拿回的部分。
3.结算利率
每个月在保险公司官网公布,万能账户当前实际结算利率。
换言之,经过保险公司一顿实力操作,真实收益是这个水平。
那是不是保险公司一直会是这个收益率呢?不会,一般有这样的提示:
该结算利率仅为xx年xx月的收益水平,不代表今后投资收益的发展走势。
4.演示利率
投保前,保险公司想让我们看到的利率,类似于康师傅方便面上“图片仅供参考”。
换言之,保险公司努力想有这个收益,展示给我们看看,表明在努力。
5.内部回报率
内部收益率,即IRR,一种资产的评估方法,分析资产的潜在回报率,用来评估理财保险或金融产品(尤其是有现金流类产品)收益水平的工具。
通俗来说,就是考虑了时间价值后实际可达到的收益率。
显然,从收益性角度来说,IRR越高越好,但同时也要多承受相应风险。
综上,理财保险到底收益如何主要体现在IRR,而这个数值是可以计算的。
当你考虑年金险怎么买最划算时,可以先算算IRR,看看真实收益率是否能接受。
暂无评论,打开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