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更高的溢价买海外版RTX 5090是智商税吗?
一张显卡的价格能炒到原价的2倍甚至3倍,这已不再是简单的供需失衡,而是演变为一场资本与黄牛的狂欢。英伟达RTX 5090作为新一代旗舰显卡,自上市以来便陷入“一卡难求”的怪圈:海外版被炒至3万元以上,国行特供版RTX 5090D也因货源稀缺飙升至2.5万甚至更高。面对如此疯狂的溢价,玩家们不禁发问:“花高价买海外版RTX 5090,究竟是追求极致性能,还是纯粹为黄牛交智商税?”

一、价格对比:海外版溢价超100%
英伟达公版RTX 5090的海外建议零售价为1999美元(约1.45万元人民币),而国行特供版RTX 5090D定价16499元。表面看,国行价格略高,但实际购买时,海外版因供应链限制与黄牛炒作,到手价已突破3万元以上。

例如华硕ROG Astral RTX 5090 OC版海外售价高达3,409美元(约2.48万元),溢价70%;
国内二手平台满血版RTX 5090标价达5万元,达到国行定价的2倍以上。

显卡溢价已形成完整利益链,海外黄牛通过Bot脚本、线下排队垄断货源,日本秋叶原首销日甚至因抢购引发混乱等乱象频发。

AIB厂商:华硕、微星等官方主动提价,RTX 5090相较于MSRP最高溢价53%,远高于矿潮时期的“潜规则”;

海外版溢价本质是供应链失控与资本贪婪的产物,玩家为“信仰”多花的每一分钱,都在为黄牛和厂商的暴利买单。
二、性能真相:硬件规格无差异,AI算力缩水无关游戏
1. 核心参数完全一致
根据英伟达官方数据,RTX 5090D与海外版RTX 5090在CUDA核心数(21760个)、显存规格(32GB GDDR7)、光追单元等关键参数上完全一致,仅AI算力从3352 TOPS降至2375 TOPS(缩水29%)。然而,AI性能主要影响深度学习与渲染加速,对游戏帧率、画质无直接关联。

2. 实测数据佐证无差距
根据各大平台上的实测数据可知:
光栅化游戏(如《CS2》):4K分辨率下两者帧率误差小于1%;

光追游戏(如《黑神话:悟空》):开启路径追踪后,性能波动幅度相同;

3. ROP单元缺失问题:全系翻车
值得注意的是,RTX 50系列显卡有小概率存在ROP单元缺失问题(平均性能损失4%),海外版与国行版均未能幸免,进一步削弱了“满血版”的优越性。

海外版与国行版游戏性能无异,所谓“满血”仅是营销话术,玩家为虚无的“性能优势”支付溢价纯属自我安慰。
三、售后与风险:国行完胜,海外版或“钱卡两空”
1. 售后保障天壤之别
国行RTX 5090D:支持个人送保(华硕、技嘉、微星等),三年或四年质保覆盖全国,ROP单元问题可免费换新;
海外版RTX 5090:未在国内上市,故障需自行联系海外客服或联系购买商家,维修周期长达数月,且需承担国际运费。风险巨大可想而知。
2. 隐性风险不容忽视
变砖问题:部分海外版显卡因驱动兼容性问题导致黑屏,需反复插拔或重置BIOS,而国行可通过官方渠道快速解决;
供电隐患:RTX 5090功耗达575W,海外版若使用非标电源或转接线,可能引发烧毁风险。
海外版售后如同“裸奔”,玩家不仅需承担高昂溢价,还要面对无保障的使用风险。

四、无利不起早,经销商是“罪魁祸首”
RTX 5090已被炒成“电子茅台”,二手平台标价3.5万元仍有人接盘,部分玩家甚至将其视为投资品,进一步推高泡沫。国内商家为了高价卖出自己手上囤积的5090,刻意在各大平台大肆宣扬5090D性能不如5090的言论。5090刚发售时,溢价超过5W,其中旗舰型号华硕5090夜神更是达到6万以上的天价,但就在过完年复工后,5090的价格在一个月内猛降10000元以上,让首发以超高溢价入手的人直呼上当,让吃瓜群众直呼纯纯智商税。

五、海外版RTX 5090,彻头彻尾的智商税。
性能无差异:硬件规格与游戏表现高度一致,AI算力缩水无关痛痒;
溢价不合理:黄牛与厂商合谋推高价格,实际成本远低于炒作价;
风险不可控:无售后、高故障率、搭售陷阱,使用成本雪上加霜;
给玩家的建议:
优先选择国行RTX 5090D,规避溢价与售后风险;
警惕搭售套路,拒绝为黄牛“清库存”;
关注官方补货信息,618、双11等节点或迎来价格回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