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威士忌研究所授权发布,原标题:一篇文章看懂威士忌大厂的家底有多厚,作者:xh.Dirk,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在威士忌求新求异上,我们大多会从不同种类,不同产区的风味变化开始。
当喝过一定数目的酒之后,多半会把目光放到非冷凝过滤、虫管冷凝、泥煤烘麦、花式过桶、直火蒸馏这些工艺层面上的对比尝试。
要是连各种工艺都已经一圈试了下来,那我们求新的方向大概就只能放在不同的品牌上了。
然而,由于业界几个巨无霸的存在,很可能出现一种滑稽的情况:
消耗了那么多肝脏、买了那么多不同品牌的威士忌,我们甚至连一个公司都没出去。
今儿,我就带大家一起梳理一下全球三大烈酒巨头旗下的威士忌品牌。
宾·三得利 篇
不管喝酒与否,三得利这个名字我们都多少听过从日本发家的宾·三得利。
一点说明:此三得利非彼三得利
来自日本,总部设在大阪的食品、饮料和酒类巨头,分支遍布亚洲、欧洲、美洲,开设300多家公司,全球雇员超过37000人。
要是论业务,我们几乎在除了南极的每一块大陆上都能找到他们的产品。
不过,由于烈酒业务是三得利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准确的讲,我们酒鬼口中的三得利其实指的的是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宾-三得利(Beam-Suntory),排在帝亚吉欧和保乐力加之后,全球体量第三大的烈酒集团。
和帝亚吉欧一样,尽管宾三得利旗下拥有优质干邑Courvoisier等多种不同门类的优秀烈酒品牌,但是最核心的业务还是威士忌。
波本、苏格兰威士忌、爱尔兰威士忌、加拿大威士忌、日本威士忌,几乎市场上常见的威士忌类别在这里都能找到。
由于宾三得利是三得利收购美国金宾后整合而来的公司,所以,在回顾这家公司的历史时,我们可以分两条线来讲。
古老美国支线:金宾Jim Beam
宾三得利最早的起源要从金宾这条线说起。
早在1795年,波本巨头金宾的创始人Jacob Beam就卖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威士忌。1935年,家族的第三代James Beam着手修复在禁酒令里大受影响的业务,也将公司的名字更换成了James B. Beam Distilling Company。
尽管公司在1945年和1968年经历了两次转手,但本身的业务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反而在不断的壮大中。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公司把National Distillers的烈酒和葡萄酒业务收入囊中,包含Old Crow和Windsor(加拿大威士忌)在内的一众品牌,也作为资产包的一部分纳入本家,扩大了业务版图。
2005年,在正式更名金宾不久后,这家公司来到了一个历史高点,成为了体量排名全球第四的烈酒集团。同年,金宾用5亿美元和保乐力加瓜分了Allied Domecq,把包括Ardmore、Laphroig两个单一麦芽,Teacher’s 调和威士忌在内的20个酒类品牌收入囊中。
一年后,集团再次更名,新的名字“宾全球烈酒和葡萄酒集团Beam Global Spirits & Wine”也像是埋下了一个伏笔,为2014年被三得利收购后的新名字宾三得利Beam-Suntory提供了恰好一半的素材。
新锐日本线:三得利三得利
这条线上,要从1899年鸟井信治郎创建鸟井商店(Torii Shoten),开始贩售葡萄酒讲起。
1906年,鸟井商店改名寿屋洋酒店,并于1907年推出赤玉波特葡萄酒(Akadama Port Wine),一经上市,就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寿屋业绩一路飘红。
1924年,在Nikka创始人竹鹤政孝的协助下,鸟井信治郎建成了日本第一家正式运转的威士忌蒸馏厂山崎Yamazaki,并很快推出了一款明显是为了尽快获利而没有做足准备的失败产品白札。之后,尽管竹鹤政孝离开了三得利独立创业,三得利本身的威士忌业务却有了缓慢而稳定的发展。
受日本国内对威士忌需求增长的推动,在1972、1973两年,三得利的第二、三家威士忌蒸馏厂知多Chita和白州Hakushu陆续建成投产。1994年,三得利第一次把自己的威士忌品类扩大到了海外:收购苏格兰烈酒集团莫里森波摩(Morrison Bowmore Distillers)后,自家的威士忌版图增加了波摩Bowmore,欧肯特轩Auchentoshan和格兰盖瑞Glen Garioch三个来自不同产区的苏格兰威士忌品牌。
后续十几年里,三得利旗下的日本威士忌知名度越来越大,旗下不少单品直接封神;同时,自家的其他业务也一同风生水起。在资本雄厚到可以吞下金宾之后,三得利在2014年把这家从美国发家的烈酒巨头正式收购,并将烈酒业务分割出来,建立了宾三得利,烈酒世界体量第三的巨头正式诞生。
宾·三得利威士忌品牌盘点
◆日本威士忌
1.山崎Yamazaki
来自日本最古老威士忌蒸馏厂之一的出品,喝起来感受类似于斯佩塞产区的苏格兰威士忌,香草、糖果气息浓重,口感精致香甜,对威士忌新人无比友好。但在同价格水平线上作横向比较时,山崎的口感复杂度略有不足。
2. 白州Hakushu
第一款白州单一麦芽威士忌首发于1994年。它们的香气大多偏向于馥郁的花果香味,酒体大多不够厚重,但是入口无比丝滑,总体风格走向类似于传统低地苏格兰威士忌。
3. 知多Chita
三得利旗下建于1972年的谷物威士忌蒸馏厂+品牌。最初建造只是为了给角瓶等调和威士忌提供原酒,如今也推出了自己品牌的单一谷物威士忌,入门日本威士忌的最佳选择之一。
4. 响Hibiki
获奖无数的艺术品、调和威士忌品牌。首款酒诞生于1989年,原酒来自于山崎、白州、知多三家蒸馏厂,各种单品收割大奖无数。或许用如今的入门款名字介绍这个品牌最为恰当:和风醇韵Japanese Harmony。
5. 角瓶Kakubin
三得利创始人鸟井信治郎在1937年的古老创作,也是三得利最有代表性的威士忌,或许没有之一。它是很多人的喝的第一支日本威士忌,以它为原料的简单鸡尾酒角瓶Highball也算是神作,现在已经有易拉罐装的预调版本在市场上销售。
6. 季Toki
另一个适合做Highball的调和威士忌品牌。原酒同样来自山崎、白州、知多三家蒸馏厂,平民版的响,适合不想思考时来一杯的简单好酒。
◆波本
1.Jim Beam
宾这条发展线的祖师爷波本,品牌创建于遥远的1795年。旗下的白金宾算是市场上能见到最便宜的威士忌之一,但是并不偷工减料,酒龄4年,远大于2年的最低法定要求。除了白标,旗下还拥有小批量、黑麦、黑标等等花样繁多的不同产品。
2. Maker’s Mark
首发于1958年,每一支都由人工进行手工封蜡处理,红色的蜡封也是它最具标志性的特征之一。基础款口感顺滑,波本特征性的油漆味浓重,波本门类里从入门迈向进阶的过渡好酒。
3. Knob Creek
以强劲饱满的风味闻名的波本品牌。小批量生产、高酒精度、使用经过深度烘烤,高度碳化的橡木桶共同造就了这种特征。
4. Basil Hayden’s
以黑麦闻名的小批量波本。虽然依然属于波本的范畴,但是黑麦的使用比例远高于大部分同行,口感甜辣交织,平衡复杂。
5. Baker’s Bourbon
以宾家族的Baker Beam命名,精工细作的一款波本。低新酒酒精度、小批量生产、7年的熟成时间共同作用,强化橡木桶对酒液的影响,香草风味浓厚。
6. Booker’s Bourbon
以金宾第六代蒸馏大师Booker Noe命名的小批量波本,“原始”算是最大卖点。市场上少见的桶强波本,从桶中取出后不经冷凝过滤不经稀释,直接装瓶,算是老饕才能欣赏的肌肉怪物。
7. Legent
金宾的第七代蒸馏大师Fred Noe和三得利首席调酒大师福舆伸二合作的“混血”波本。Fred Noe用传统的波本生产方法把控蒸馏,福舆伸二以日本美学进行调和的神奇创造。
◆苏格兰威士忌
1.Laphroaig
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最爱的威士忌品牌,艾雷岛泥煤三子之一,美国禁酒令时期唯一在美利坚合法销售的苏格兰威士忌(以药品的名义)。喜欢的人爱的难以自拔,不喜欢的人说它是碘酒,不过,这大概就是拉弗格可以用药品的名义贩卖的原因吧。
2. Bowmore
建于1779年,艾雷岛最古老的蒸馏厂、传奇的一号酒窖,关于波摩的故事有太多太多。对于想尝试泥煤但又担心口味太重的朋友来说,平衡“中庸”的波摩是个绝佳的选择。
3. Auchentoshan
意为田野的一角,传统的低地威士忌品牌,全苏格兰唯一一家全部使用三次蒸馏工艺的蒸馏厂,烘干麦芽时完全不使用泥煤。以轻盈,精致,淡雅的花香闻名。
4. Glen Garioch
位于英国苏格兰高地产区的阿伯丁郡,创立于1797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苏格兰历史久远的酒厂之一。Glen Garioch(原中文名威鹿,现中文名为格兰盖瑞)蒸馏厂名字中的的Garioch在古老的盖尔语中意思为一片广阔肥沃的土地。因为大麦等谷类作物的品质优异而闻名。加上有清净的天然泉水配合,创造出清纯细致的威士忌风格。
5. The Ardmore
来自高地产区,蒸馏厂建于阿伯丁,2007年推出第一款单一麦芽威士忌,比较有特点是复古的直火蒸馏工艺以及重泥煤的风格。
6. Teacher’s
公司的唯一一个调和苏格兰威士忌品牌。由Wm Teacher在1830年创造,算是最先拥有品牌名称的苏格兰威士忌之一。代表性的产品Teacher's Highland Cream 以香甜和顺滑闻名世界,Jim Murray在他的威士忌圣经里给这款酒打了90分的高分,同时价格又十分亲民,但品牌的营销一直做的不怎么好。
◆爱尔兰威士忌
1.Kilbeggan
蒸馏酒厂位于爱尔兰Westmeath郡的Brosna河畔,成立于1757年,是爱尔兰历史最悠久的蒸馏厂之一。使用迷你壶式蒸馏器,二次蒸馏,除了单一麦芽,还生产黑麦威士忌,单一谷物威士忌,跨度很大的一家可爱小厂。
2. Connemara
一家非典型的爱尔兰威士忌蒸馏厂,极少数主打泥煤风味的爱尔兰品牌。以基础款为例,泥煤气息强烈,堪比艾雷岛的宾三得利同们拉弗格,但是口感异常香甜,算是喝过最甜的威士忌之一。
3. Tyrconnell
以“不是很爱尔兰”的二次蒸馏工艺闻名,诞生于1875年,用酒标上那匹同名的赛马命名。在禁酒令之前一度是全世界销量最好的爱尔兰威士忌之一。尽管后来一度落寞,但在宾-三得利的手里,近几年的市场表现也在缓慢但持续的好转。
◆其他威士忌
1.加拿大威士忌——加拿大俱乐部Canadian Club
建于1858年的品牌,使用连续蒸馏工艺,产量巨大,上个世纪曾经一度位居北美销量第一位。入门款廉价到丧心病狂,高端(相对)线价格也亲民的可怕。最大的特点是简单易饮,和可乐一起吨吨吨的优质选择。
2. 世界调和威士忌——碧Ao
展现宾三得利巨大体量的最好例子,原酒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爱尔兰、苏格兰五国的世界调和大杂烩,实际体验时感觉波本比重应该最大,略微抢戏。
3. 西班牙威士忌——DYC
一个完全没有存在感的威士忌产区,但是在去到西班牙的时候,基本大小超市真的都能找到这个品牌,它在本土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使用多种谷物混合生产,取用来自Eresma河的河水,口感顺滑,带有轻柔的泥煤味道,但略显单薄。
保乐力加 篇
和帝亚吉欧及宾-三得利一样,保乐力加的产品品类也非常多元化。
大在哪里:巨头素描
抛开后边要梳理的威士忌不说,其他烈酒里:论伏特加,保乐力加有营销大师Absolut;
说起金酒,有英国老牌Beefeater;白兰地有顶级品牌Martell;朗姆有Havana Club;龙舌兰有Olmeca。
除了烈酒,巴黎之花香槟、Malibu利口酒等品牌也是在同品类里处于领先地位的名字。
从体量上看,保乐力加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87家子公司及93个生产基地,品牌布局超过160个国家,雇佣员工近两万人。
在2018-2019财年,这个巨无霸的销售净利润达到了可怕的91.82亿欧元,旗下16个品牌进入世界酒类100强。
在中国大陆,除了这些国际品牌的销售和推广,保乐力加还积极建厂投资。我们看到的贺兰山品牌葡萄酒其实就是它的全资子公司保乐力加(宁夏)葡萄酒酿造有限公司的产品。
不仅如此,大概是受全球威士忌热潮的驱动,保乐力加2019年还在四川峨眉山投资了一家威士忌蒸馏厂,不出意外,若干年后,我们终于可以有机会喝到品质真正有保证的国产威士忌。
刨根问底:巨头养成之路
类似于宾-三得利,保乐力加Pernod Ricard这个名字也是由两个公司对半组合而来。
前半部分保乐Pernod的历史相对较长:早在1797年,瑞士出生的Henri-Louis Pernod(1850年去世)就在瑞士建立了一座苦艾酒厂,然后又于1805年,在法国东部的Pontarlier建立了生产茴香酒的蒸馏厂Maison Pernod Fils。
1926年,这家蒸馏厂和分别创立于1871年的Distillerie Hémard酒厂,以及创立于1872年Société Pernod Père & Fils合并,新公司被命名为Les Établissements Pernod,并在1959年更名为Pernod S.A.。
与此同时,同样生产茴香酒的力加Ricard,由葡萄酒世家出生的Pual Ricard创立于1932年,并在十几年内在业内变为一个同样极有竞争力的名字。
1975年,这两个昔日的茴香酒巨头合并成为了保乐力加,并在后续几十年里开始大力并购。公司先是在1980年收购了波本品牌Wild Turket(已出售);又在1988年把爱尔兰威士忌老大Jameson的母公司Irish Distillers收入本家版图;1989年,澳大利亚葡萄酒巨头Jacob’s Creek也被保乐力加获取。
跨入千禧年后,保乐力加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高密度扩张。
短短十年间,贡献了芝华士和马爹利的Seagram Distillers 被保乐力加拿下(2001);Allied Domecq贡献了百龄坛、马里布利口酒和巴黎之花香槟等资产(2005);营销大师绝对伏特加也在2008年被保乐力加拿下。至此,这个法国巨头今天的版图大致成型。
保乐力加威士忌品牌盘点
◆波本
1.Smooth Ambler
来自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精酿波本品牌。由Tag Galyean和John Little两人在2009年的美国精酿运动中创立,出名后在2016年被保乐力加控股。
除了自己生产,这个品牌还在全美范围内挑选其他厂家的优质单桶原酒,和自家生产的威士忌调和装瓶,并以Old Scout这条产品线进行发售。
2. Rabbit Hole
兔子洞,一个名字惹人喜爱的精酿波本品牌,诞生于2012年的美国威士忌之乡肯塔基,保乐力加在2019年将其收购。
除了像大部分美国同行一样在Mash Bill上做文章,生产波本和黑麦威士忌以外,Rabbit Hole还效仿苏格兰、日本两国从业者搞花式过桶。相对常见的PX雪莉桶、很罕见的金酒桶都被这群人拿来搞过创作。
3. Four Roses
大名鼎鼎的四玫瑰,实在没有必要多说,精细化生产波本的标杆,万豪系酒店大堂酒廊的标配。
◆调和苏格兰威士忌
1.Passport Scotch
和黑白狗一样,一个不在苏格兰本土销售的小众苏格兰调和威士忌品牌。走向简单易饮,花果香气突出,巴西市场销量第二好的威士忌品牌(信息截至2013年)。
2. Clan Campbell
不在苏格兰本土销售+1。在保乐力加收购芝华士时作为资产包的一部分来到集团,在以集团老家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有着深厚的市场根基。
3. 100 Pipers
DFS旗下免税店里非常常见的一个品牌(除了免税通路,其他地方反正Dirk也没见过)。口感顺滑,略带烟熏芳香。品牌名称及凯尔特风格的图片形象源自带领士兵投入战场的苏格兰传统风笛手。“100 Pipers”的品牌名称也源于著名民谣“The Hundred Pipers”,这首民谣讲述了波尼王子查理于1745年在100位风笛手的带领下进行反抗的故事。
4. Imperial Scotch
包含12年、17年、19年、21年4个不同酒龄的单品,名字贵气无比,结果就是听起来异常山寨,知道这是保乐力加的品牌时异常震惊。
但是知道它的定位以后感觉好像也没什么问题:2004年诞生,大多以东亚人民喜闻乐见的350ml、450ml小容量装瓶。一个主要面向韩国市场的调和苏格兰威士忌品牌。
5. Long John
好吧,又是一个在苏格兰买不到的苏格兰威士忌。品牌以Ben Nevis的创始人,苏格兰威士忌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个子John McDonald的昵称命名,如今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从品牌诞生起,Long John经历了多次易主,在2005年被保乐力加拿到后终于稳定了下来,在国际市场稳步发展。据传,仅仅是麦芽威士忌部分就使用了来自多达48家蒸馏厂的原酒。
6. Chivas
调和威士忌几大巨头之一,一个完全不需要介绍的品牌,大概是中国夜店里被喝掉最多的琥珀色酒饮之一。1801年成立于苏格兰阿伯丁,在大陆的名气大到某按摩椅厂家都来“借用”这个名字。如今的产品线丰富多元,从常见的12年、15年、18年、25年到Ultis、水楢桶这些不太常见的单品,你想要的全都有。
7. Royal Salute
千禧年前后大陆有钱人的标配,尊贵的身份象征,调和威士忌的天花板之一。最初推出是1953芝华士兄弟为了向如今在位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加冕礼致敬。取英国向到访皇室人员鸣礼炮21响的风俗,芝华士兄弟把它做成21年的酒龄,并放在红、绿、蓝及棕色的瓷樽内呈现,来突出王室气息。这款单品推出后,皇家礼炮陆续发行雪地马球、皇室婚礼等和英国王室有关的各种新版本,并在皇家庆典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今天,已经是保乐力加旗下独立于芝华士的重要品牌。
◆单一麦芽苏格兰威士忌
1.Aberlour
位于斯佩塞产区中心,以单一麦芽闻名的蒸馏厂。在过桶风潮兴起后,Aberlouor迅速抓住时机进入这个巨大的市场,旗下的16年和18年双桶不仅备受酒友好评,更实在许多国际大赛里拿到了很多奖项。另一款100%雪莉桶熟成桶强威士忌A’Bunadh更是和Glenfarclas 105一样优质的桶强威士忌入门必备。
2. Scapa
和Highland Park一样来自苏格兰最北端的高地奥克尼群岛,业内最长的120小时发酵时间,从来不玩流行的过桶游戏,全部使用波本桶熟成。一个典型的岛屿风高地威士忌品牌。
3. Strathisla
来自斯佩塞产区的单一麦芽威士忌蒸馏厂+品牌。作为单一麦芽威士忌,Strathisla存在感微弱;但作为调和用酒,Strathisla可是芝华士的灵魂。1950年Seagram以71000英镑收购了Strathisla酒厂的前身Milton酒厂,并于1951年将其重命名为Strathisla,从此以后Strathisla就一直在芝华士兄弟的原酒库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不乏如今已经独立的高端产品皇家礼炮。
4. The Glenlivet
大名鼎鼎的格兰威特,1824年全苏格兰第一家合法经营的威士忌蒸馏厂。关于它实在没有什么多说的必要,不相信百瓶的酒友会认不出这个名字。
5. Longmore
来自斯佩塞核心产区,口感甜美。1993首次推出单一麦芽威士忌,是芝华士另一个重要的原酒来源。品牌虽然有自己的单一麦芽威士忌,但是受限于历史产能分配,Longmore绝大部分原酒都用做了调和,很少有OB单一麦芽上市,市面上常见的还是以IB为主。
◆爱尔兰威士忌
1.Jameson
爱尔兰威士忌门类里销量第一的品牌,我们在超市、便利店里常见的绿棒子。虽然是爱尔兰酒鬼们的骄傲,但Jameson实际上是由一个苏格兰人John Jameson创立的。1740年,老板John出生于苏格兰,与妻子结婚后,他来到了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并接手了一家蒸馏厂。之后不久,Jamesom品牌威士忌走上市场。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1966年,Jameson和本土的另外两个公司John Power & Son和Cork Distillery Company合并,成立了Irish Distillers,一度成为了爱尔兰唯一一家生产和销售威士忌的公司。1988年保乐力加买下Irish Distillers,Jameson自然也来到这个法国巨头门下。
2. MidletonMidleton
蒸馏厂所在的建筑曾在18世纪下叶被用作磨坊。1823年,Midleton勋爵接手后,请来Murphy三兄弟花了4000英镑在1825年把它改造成一个在那年代顶尖的蒸馏厂,这其中,包括31618加仑的巨大蒸馏器。
1966年,在上面提到的那次合并里成立的Irish Distillers Group决定把生产集中到Midleton旧酒厂。1975年,Midleton新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生产麦芽和谷物两种威士忌,旧酒厂停用并改造成了游客中心。如今,除了和蒸馏厂同名的Midleton,Redbreast、Powers和Green Spot等品牌都产自这里。
3. Green Spot
一个在国内很少见到的优质爱尔兰威士忌品牌,本身价格不低,继续往上走还有更高端的Red、Yellow Spot。Green Spot本名叫做Pat’s Whiskey,由于它的原有标签上有一个绿色背景的人物,被大家所熟知,所以后来改名为Green Spot。使用传统壶式蒸馏器生产,小批量,精细化作业算是一大卖点。
4. PaddyPaddy
威士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79年, 来自行业内的历史巨头Cork Distilleries。1912,品牌年更名为Paddy,以此来纪念声名大噪的公司业务员Paddy Flaherty。自此,他的名字也开始与这个品牌联系了起来。在归属于Midleton时期,这个调和品牌一度做到爱尔兰国内最畅销的的威士忌品牌。
◆加拿大威士忌
1.J.P. Wiser's
一个风格非常“加拿大”的加拿大威士忌品牌。蒸馏厂在1857年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建成投产,甚至早在加拿大建国之前。发展到20世纪早期,J.P. Wiser’s一度发展成为全世界销量最大的威士忌品牌之一。
2. Pike Creek
一个玩法蛮有意思的加拿大品牌。一大卖点是熟成酒窖没有控温系统,加拿大的气候是什么样子,酒桶就在什么样子的环境里躺着发生变化。常规产品有一款10年双桶、一款21年Oloroso雪莉桶和一款21年欧洲橡木桶,怎么看怎么像苏格兰威士忌。
◆印度威士忌
1.Imperial Blue’s
来自印度这个神奇大陆的调和威士忌品牌,1997年首发,印度威士忌市场销量第三的品牌,2018年出货量为2270万箱。原酒的谷物威士忌来自本土生产,麦芽威士忌则来自苏格兰,某种程度上讲把它归类为世界威士忌或许更加准确。
2. Royal Stag
皇家鹿角,听起来很苏格兰是不是?然而,它是印度的。1995年首发,和上边提到Imperial Bule’s同样使用国产谷物威士忌和苏格兰进口麦芽威士忌调和而成。印度市场上第一个不使用人工香精和回收酒瓶的国产威士忌品牌,也是印度少数销往国外的威士忌品牌。
帝亚吉欧 篇
看图说话:数据告诉你它多大
如果不算中国贵州茅台集团的话,帝亚吉欧是全球体量第一的多品类烈酒集团,基本上讲,你可以在这家公司喝到到几乎每一种烈酒一周不重样。
打个比方:周一想喝金汤力,哥顿和添加利来了;周二朗姆日,摩根船长报道;周三来点简单的,斯米诺伏特加等着你;周四想念龙舌兰,唐胡里奥没毛病;周五是白兰地时间,持股三分之一的轩尼诗超级棒;周六想喝小甜水,百利甜呀;周日要休息一下,那就健力士啤酒吧。
就算是受众基本集中在国内的白酒,他都有水井坊这个近些年表现优异的品牌。废话也不多说,下面随便摆一些Logo让列位自行体会:
为了最直观的体现这个巨无霸的体量,我非常严谨的到这家上市公司的网站上撸了一遍他们2019年的年报:
在这份2019年的财报里,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全球拥有200多个不同门类的品牌,产品销往180个国家,拥有150多个生产基地,共有逾28400名员工。
在财务表现上,帝亚吉欧更加可怕。论营收,它2019年达到了丧心病狂的33.37亿英镑。
论变化率,它的净销售额、现金流、出货量等财务指标都有了明显的增长:
论不同的市场表现,主要财务指标基本在所有子市场都实现了增长:
就算是按照品牌来看,以水井坊为代表的大部分核心品牌也实现了全面的增长:
看到这里,相信它足够大了咩?
刨根问底:“帝貌“形成之路
今天,帝亚吉欧的总部办公室被设在了伦敦的Park Royal,但要是细究它的起源,发家的地方恐怕还是要来到爱尔兰和苏格兰。
为了简洁明了,这一部分,暂且不说后续加入的添加利金酒等支线,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来展示帝亚吉欧历史上的关键节点:
帝亚吉欧主流威士忌品牌盘点
但说到帝亚吉欧最引以为傲的,无疑还是威士忌业务。或者换个更严谨的说法,苏格兰威士忌。在2019财年,仅仅是苏格兰威士忌这一个门类就为它贡献了25%销售额:
由于帝亚吉欧旗下的威士忌品牌过于庞大,全部仔细盘点下来怕是又要单独分个上中下篇。Dirk就用用一两句话为大家分别介绍一下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
◆ 调和苏格兰威士忌:
1.Bell's
上个世纪,Bell’s曾一度是英国本土销量第一的苏格兰威士忌品牌,核心原酒来自高地的Blair Athol、斯佩塞的Dufftown和低地的Glenkinchie。
2. J&B
2018年度全球市场销量第六的调和苏格兰威士忌品牌。帝亚吉欧集团内,苏格兰威士忌门类销量仅次于Johnnie Walker,在欧洲市场受众极多。
一度成为英国下议院的工作酒,如今却不在苏格兰销售的调和威士忌,物美价廉的黑白狗。
3. Buchanan's
黑白狗创始人1884年所建的品牌,多见于DFS等免税通路以及南、北美洲。
4.Johinne Walker
全球销量第一的苏格兰威士忌品牌,当前常规酒款包括红、黑、绿、金、白金、蓝6牌,诨名走路哥。
5.Windsor
和宾—三得利旗下的一个加拿大威士忌品牌名字完全相同,在韩国极受欢迎的调和威士忌品牌。
6.Vat. 69
一度是世界销量前10位的苏格兰威士忌品牌,走向清淡易饮,据传原酒来自超过40家蒸馏厂。
7.White Horse
用爱丁堡传奇小旅馆白马酒店的名字命名,艾雷岛巨头Lagavulin的前拥有者,烟熏气息浓郁。
8.Old Parr
不面向英国本土市场,但在北美和拉美地区非常受欢迎。南美洲哥伦比亚市场最受欢迎的烈酒品牌。
◆ 斯佩赛单一麦芽威士忌
1.Cardhu
黑石Cardhu,Johnnie Walker 的原酒核心。1884年蒸馏厂升级,把旧的蒸馏器卖给了William Grant,后者用这些二手货建立了Glenffiddich。
2.Mortlach
达夫镇野兽,2.81次蒸馏,苏格兰最复杂的蒸馏工艺之一。为了保留这个神奇的工艺,2014年帝亚吉欧拟扩建Mortlach蒸馏厂时,选择了镜像方案:在原厂旁边再造一个完全相同的新厂,工艺不变,产能翻倍,不过后来这一计划被搁置,并未实现。
3.Cragganmore
使用轻度泥煤烘干的麦芽、长发酵时长,传统虫管冷凝,口感饱满立体,非常“高地”的斯佩赛品牌。
4.Glen Elgin
在大路货中名气极小的斯佩赛单一麦芽品牌。花果香气馥郁无比,酒体又反常的厚重。
◆ 高地单一麦芽威士忌
1.Oban
海边的渔港小镇蒸馏厂,俯瞰一片宁静的海湾,尝起来也是柔和的海洋味道。帝亚吉欧2018年权利游戏系列单一麦芽最独特的大黑瓶“The Night Watch”正是来源于此。
2.Talisker
苏格兰全境唯一一个使用不对称蒸馏法的品牌。2个初馏器搭配3个精馏器,传统虫管冷凝,口感强劲饱满,威士忌里的海王。
3.Dalwhinnie
苏格兰海拔最高、年平均温度最寒冷的人居地蒸馏厂 (6.0 C)。处在高地和斯佩赛产区的交界处,风格满满的斯佩赛传统走向。
4.Clynelish
绰号小猫,最初作为大猫Brora的补充被建成,传承了Brora的蜡质口感,但是不似Brora那样烟熏、泥煤味道强劲。
5.Royal Lochnagar
一个在名字里就有皇家二字的蒸馏厂。苏格兰第一个接待王室游览的蒸馏厂,说的严谨一点,是威士忌行业里第一个有游客参观的品牌,而且到访的游客还是女王一家。
◆ 艾雷岛单一麦芽威士忌
1.Caol Ila
曾被称为“Mr Consistent(稳定先生)”,产品管理专家,不管是OB还是IB都很难碰雷。没那么重口味的艾雷岛品牌,上岛的不错选择。
2.Lagavulin
艾雷岛泥煤三巨头之一,真正的威士忌老饕才懂得如何欣赏的品牌。
◆ 低地单一麦芽Glenkinchie
拥有苏格兰最大的初馏器,身为低地蒸馏厂,但不使用传统的低地三次蒸馏工艺,以清新闻名。
◆ 关停蒸馏厂单一麦芽威士忌
1.Brora
来自高地,酒友口中的大猫,最初使用如今小猫Clynelish的名字,重烟熏、重泥煤时代的见证者。
2.Port Ellen
苏格兰为数不多同时拥有“烟熏”,“艾雷岛”和“消逝”这三个标签的威士忌蒸馏厂。关停工厂后没有完全停止运营,负责为本家的Caol Ila和Lagavulin制麦。
3.Royal Glennury
英王威廉四世授予王室称号、维多利亚女王授予英国皇室认证。Johinne Walker的Ghost&Rare系列一套三瓶核心原酒正式取字它和刚刚提到的Brora、Port Ellen。
◆ 杂七杂八波本Bulleit
以波本和黑麦威士忌闻名的肯塔基波本品牌。不管是普通波本还是黑麦威士忌,Mash Bill中黑麦的使用比例都是同品类范围内的业界第一梯队。
◆ 加拿大威士忌Crown Royal
近些年风光无限的大奖收割机。旗下Crown Royal Northern Harvest Rye(批次号:L5085 N3)在Jim Murray的《威士忌圣经 2016》中拿到年度最佳。
◆ 单一谷物苏格兰威士忌Haig Club
2014年首发的单一谷物苏格兰威士忌。因为是男神贝克汉姆代言,口感真的不重要,买就完了。
◆ 跨产区苏格兰威士忌品牌The Singleton
The Singleton品牌原酒来自于跨产区的三家麦芽威士忌酒厂:高地的Glen Ord和斯佩赛的Glendullan、Dufftown。
帝亚吉欧旗下包括Glenlossie、Glen Spey等在内的众多小众的苏格兰威士忌品牌没能提到,我再叨叨下去篇幅太长了,就此打住。喝了半天,合着一家公司也没喝完,害!
走过路过的小伙伴们先别划走!求求大家来看看我们新一期的征稿活动#宝藏零食大揭秘#吧,只要是跟零食相关联的文章,就能打上#宝藏零食大揭秘#的标签,参与我们的征稿活动!小小值不怕大家不爱写,就怕大家连活动都不知道 ,万一错过了价值千元的进口多功能料理锅,超高级厨房刀具组合,还有5斤多重的旺仔大礼包以及大面值京东E卡,那小小值可就是真的伤心了!
活动详情具体见这里:
你距离千元大奖的距离只有2步(比把大象关进冰箱里还简单!) :
1、写一篇和零食有关的文章,种草、榜单、评测、晒物等等,想写啥写啥;
2、拉到最下面的添加话题,点开“添加投稿话题”搜索并添加#宝藏零食大揭秘#标签,成功!
煤油汤有啥好喝的,茅台才是王道
百龄坛好像是保乐力加旗下的吧,文中没有提到。
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邪恶]
人类能从历史中吸取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在历史中吸取教训
日威这两年价格太高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喝我的黑方吧
向一级致癌物爱好者们致敬! 以前我也各种研究各种喝,醉生梦死的我,一直认为喝白开水等于白活一场,自从生过一次病后,再也不碰了。 人就是这样,只有自己经历了受罪了,才能改。就像大四的学长告诉你:大学最后悔就是没好好学习。然而,四年,他没学,你也没学。
难以想象,我一个不喝酒的人,居然看下去了
文章真长,一瓶700ml的杰克·丹尼喝完了还没看完
中国的白酒喝着更爽
还好,这三大公司都喝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