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琢美 12V 锂电池 折腾总结
之前说过了过年期间一直在折腾电池。然后就把自己踩过的坑给大家说道说道。
电池这玩意儿其实没啥太多花花肠子,其实就是几个组成部分。
电路保护板, 电芯,外加壳子。
其实电路板这个我已经写过一篇,讲了几个不同版本的区别。最近入坑了博世/琢美的12V产品,感觉电池不够用了。我们这种人,感觉总有电池焦虑,害怕做事的时候电池不够或者设备不够。譬如说给丈人家搞个什么东西,一到那边干一会儿发现手钻没电了。或者是带过去的手电暗淡无光,没有足够照明之类的。
博世12V的电路保护板,既然已经开拆了,也知道里面的道道了。那就是尽量选带电路平衡的板子。因为带电路平衡的能把电芯冲到比较高的电压,如果不带平衡的,只能冲到12.2V左右。带平衡能冲到12.5~12.6V,已经很接近电池的满值了 4.2V x 3 = 12.6V。

那么如何获取这种带平衡的电路保护板呢?你发觉这种博世原厂的好像也没有见卖的,网上能找到卖的都是国产兼容的。虽然说国产的使用起来应该没啥差别,但是还是不放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黑了。

打黑的坏处就是电路板你不知道是不是带平衡的,但是你还有多得到一个电池壳子。只要价格不太高都还可以接受,就是拆电池的时候有点费劲。
但是么,打黑的一个坏处就是电池可能坏了或者生锈。要使用破坏的手段取出电芯和电路板。而且很多电池的底壳由于各种原因惨不忍睹。为了让电池重新上岗,于是我就去重新购买电池的外壳和底壳。拿到手以后才发现之间的区别。下面我们来看看。
这个是我拿到的一套博士电池的外壳,拿到手以后就感觉这个料不如原厂的,但是也没办法鉴别,拿了个底壳先称一下。14克。

然后称一下上壳,14.6克~~~,怪不得拿在手上轻飘飘的。

于是就拿了一个原厂的上壳称一下重量,22.6克。虽然说有标签的加持,但是不至于重那么多。

再比较一下底壳,底壳有两种,就是所谓的红博世和绿博世的区别。其实上壳和电芯都一样。
红博世底壳16.6克。

绿博世底壳也是16.6克,看来这个标签的份量真的是很轻。

最后对比一下全套的重量,一套原厂的电池套壳基本上接近40克。

而兼容的重量只有大概30克不到的样子。

然后电池壳子是在小黄鱼上买的,质问了商家关于这个的差异,因为商家描述说是原厂的壳子匈牙利标。早期的博世电池的确是有一部分是匈牙利产的,我以为是拆机货。等到到货以后商家说哪有这么多原厂的,我,不过也不是不能用。凑合用吧。其实我不太在意上壳成色,因为上壳其实大部分都在机器里面,看不到的,倒是底壳,破破烂烂的毛毛糙糙的影响心情和手感。那就原厂上壳配合兼容底壳使用吧。差几克倒是没啥感觉的。
然后最近收到的琢美的电池,分了好几个型号,分别是B880,B875,和B812
开始以为B880是2.0A的电芯,应该带电芯平衡,然而拆开了看并没有。

因为收到的多少有点裂痕,所以才入手的新壳替换。

拆出来的电池大部分都是三洋的大红袍,可见早期锂电池大部分都是进口电芯的天下。
国产的天鹏之流都是新能源车兴起以后才进入的博世供应链。

电芯的保护板不带电芯平衡功能。

文章最后给大家看两个电芯中小物件,大家可能不太会关注。
一个是三个电池中间的橡胶垫,应该是定制的,作用是防止电动工具在工作的时候产生的震动磨破电池的表皮造成短路。

一个是电池底壳上的减震胶。这个减震胶是有点像泡胶的材质。类似泡沫塑料,又有橡胶的质感,弹性和韧度均衡。垫在电芯和底壳之间,两面有双面胶,拆电池的时候感觉过了卡口被拉回去的就是这个东西造成的。当中的梯形口刚好和上面的隔离橡胶垫的底部形状吻合。

组合起来的样子。

其实胶垫有一侧是一根比较粗的正极电源线,一边是细一点的电位取电线。正好一边没有线,就是胶垫上最粗的一边。自己组合安装的时候别安错了。

目前搞了100个国产的电芯和十几个三星的30Q电芯,还没开始做呢。
自己搞了几个牧田的用下来是感觉还可以。但是牧田的属于实验性质,5芯的电池相对好操作。3芯的电池操作空间狭小,又是点焊又是电烙铁焊接的,比较费劲。
先这样吧,下次再说说电池修复的故事。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