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你的2021种草计划,聊聊你的完美避坑故事,2月3日-3月11日参与#2021种草计划#征稿,畅所欲言种草不打烊,只要晒出你的购买经验,就有机会赢取最高1000元京东E卡>>>查看活动详情
创作立场声明:购于微软官方商城,叠加教育优惠后1169元入手8+128g版本。自费购买。
前言
上一篇文章开箱了Surface Go,这是一款发布于2018年的老机器,使用的cpu是4415Y,cpu的规格是kabylake架构双核四线程,主频1.6GHz。这个cpu从参数上看让人年 轻 十 岁 ,实际性能跟十年前的主流cpu差不多。
但是入手以后,实际使用体验让我对这个cpu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这个cpu是妥协的产物,在能耗比与性能方面更偏向能耗比,长时间满载不会出现降频的情况。因为随着频率的升高,性能线性提升,但是耗电是非线性增加,所以这种低频芯片功耗表现都不错。cpu烤机时用aida64查看功耗大概只有3.7W ,i5 8265u满载性能大约是4415Y的4倍,但满载功耗是后者的10倍。不管能耗比表现如何优秀,这个cpu的性能在2021远不能称作合格,对性能有要求就不要考虑买go系列。下面就是这几天我实际上手这台Surface Go的日常体验,就来看看4415Y在2021年还能干好什么事情。以下三个场景是我在使用Surface Go中遇到的的三个使用体验极佳的使用场景。
写稿
首先我认为最不可替代的优势就是写稿,这篇体验文章就是用Surface Go完成的。使用的软件是VSCode,编写markdown格式的文稿。 为什么要用这个软件?首先vscode有非常好用的markdown渲染插件,其次使用hexo生成静态博客需要使用markdown文稿。除此之外,最不可替代的就是git功能,可以随时将想要保存的历史状态提交到git上。有时部分段落觉得意义不大删去,但后续写作又想加回来就能很方便地使用git history找到删去的片段。这一切操作在windows上行云流水,换作Android或者IOS完全无法提供这种体验。
我认为Surface Go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把windows装进550克的机身内,做IOS/Android不能做的事情。我曾经尝试过连接蓝牙键盘在ipad上写稿,但是体验比较割裂,使用各种xx笔记创作文稿后进行发布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专业应用
4415Y真的很弱,不要期望这台机器可以独立调试一个大型工程。写一些小项目并且跑起来才在这台机器的能力范围内。虽然机器性能弱,但是作为一个“遥控器”再合适不过,使用ssh连接台式电脑或者nas,在这些高性能设备上调试程序体验很好。使用remote ssh远程写代码的体验跟本地十分接近,如果写的是前后端项目可以手动将远程的端口映射到Surface的localhost上,如果写的是计算密集型程序就直接在远程console运行调试。
我使用远程调试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之所以尝试这个技术是因为笔记本16g内存运行项目还是捉襟见肘,时不时爆内存。使用远程调试后笔记本性能突然就过剩了,内存占用不超过6G。Surface Go这种超低性能设备运行远程调试还算差强人意,大部分时候负载不高,但是由于性能实在羸弱,在索引和渲染时有一些延迟。
总结起来就是远程开发完全够用。
小项目(报错因为没装依赖包)
好用的k8s管理工具“Lens”可以流畅运行,触屏支持较好。
除此之外,navicat,xshell,putty等软件运行都相当流畅,go完全可以应付这些应用,毕竟这些应用在性能更差的N3450都能运行得十分流畅,最大的门槛就是系统得是桌面系统,ios上这类专业应用十分缺乏而macbook不支持触屏又重。
玩游戏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要问:这垃圾gpu还能玩游戏? 诚然,想hd615流畅跑大型3d游戏就是在做梦。但是,还有很多对性能要求低的游戏,文字冒险,视觉小说类型的游戏,psp/ps2老游戏……对于这类游戏,go显然比笔记本/iPad更加可以胜任。首先是视觉小说游戏,这类游戏更加适合靠在床头或者躺着玩,这两个需求就对设备的大小,重量做出了很多限制。想象一下躺在床上端着1.5Kg的笔记本玩游戏的场景,可以说十分折磨人。
ipad在大小重量方面都很合适,相比Surface Go更加适合这种场景,可是ipad有先天劣势——不是windows,大部分视觉小说游戏都基于掌机或pc开发。虽然ipad有模拟器,大部分游戏都可以兼容,但是导入导出比较麻烦,辅助阅读的翻译器也开不起来。Surface Go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windows没有轻薄设备的空白,和GPD(一款主打游戏功能的迷你windows掌机)很像。下图是运行某经典gal的截图,运行起来毫无压力,耗电和看视频差不多。
模拟器游戏在性能表现上远不及ipad,a12的gpu比hd615强很多,但是手柄兼容性和软件易用性上有着ipad无法比拟的优势,ipad根本不能驱动我旧的蓝牙手柄。下图是连接手柄运行弹丸论破2的截图。
Go一定无法胜任的工作
视频剪辑,开箱文章下面的评论有人还想用go跑pr,还是省省吧,这个cpu把pr开起来就已经很累了。ps我也不推荐,头图是使用平板运行ps做的,虽然这种最简单的任务很流畅但是字太小,对高分辨率屏幕支持不好。
运行安卓模拟器,虽然现在的x86架构cpu都有各种高效的硬件虚拟化技术,能让虚拟机的性能十分接近宿主机性能。但是4415Y只有2个核心,而且频率很低,在运行windows系统的情况下再启动安卓虚拟机压力很大。而且最要命的是大部分安卓的软件对x86的兼容性不好,比如一些软件自带的浏览器内核不支持x86,会导致软件内很多地方无法显示,一些视频应用自带的编解码器不支持x86也无法驱动gpu进行硬件解码,安卓x86视频播放出问题是很常见的事。三星二手平板,甚至
几百块的酷比魔方iplay平板体验都会比模拟器好很多。
独立运行大型工程,玩大型3d游戏。性能摆在这,强行运行只会让体验极差。
优势总结
Surface Go是一款非常特殊的产品,它满足了很多特殊需求,没有按照人们对windows设备的刻板印象来设计产品。极致轻薄,快速唤醒,生物识别,屏幕优秀,充电兼容性强,温控合理……这些ipad身上的标签在这台Surface Go上都有体现。强大性能释放,超强扩展性,音像处理的生产力……这些windows移动设备的传统优势go基本没有沾边。这注定了go会是一台小众的,充满争议的机器。
go的优点很容易总结:轻——仅522克可以随时拿出来使用,单手握持毫无压力;凉——cpu满载3W,不需要手动限制功率也不会烫手;美——屏幕优秀、经典支架好看。这几点让go实属难以找到替代品,要说最接近go却定位更高端的机器,就只有重量799g搭载2K屏的联想yoga duet了。我曾经种草这款机器,但最终还是觉得花7000多买个工具机毫无意义 。
go就是一台局限性很强的工具机。适用的人群大概是:
经常出差需要使用office办公或者给客户进行项目展示的人
便携写稿人群
轻度运维人群
床上使用人群
……
劣势总结 & 未来展望
一个很尴尬的处境就是:go在学习ipad造平板,但是ipad能做的事情,go大部分做得不如ipad。比如平板最主要的用途之一——在线看视频,ipad的发热量小很多,视频软件的交互也比go使用浏览器来的更加自然顺畅。
go是一种平庸美学,这也是windows的魅力,什么都能做。“你能做的地方我可能不如你,但是我的能力更加广泛,生态完善,能做你做不到的事情。”
写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苹果的a14和m1,苹果m1的诞生产生了一种可能性,未来mac能做更多ipad的事,ipad也更加接近mac,ipad最终的形态可能是类似Surface定位的机器。代替intel还很远但是代替surface近很多,苹果的高性能芯片要把mac和ipad做成Surface这种角色,并且在生产力方面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发展,给微软留的时间不多了,如果ipad有一天装上macos,surface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ipad替代。以上是个人闲话,几年以后再看这篇文章或许打脸了。
go2发布,由于工艺和机身尺寸的限制,4425Y和m3出现了高负载降频的问题,这个是微软和intel共同的问题,耗电量已经成为制约移动设备性能的最大瓶颈。
在我看来,go在2021年的存在意义就是当一台装着windows系统的ipad,扮演一个与ipad互补的角色。过年这两三天使用这台go,一句话评价就是“一款性能羸弱却难以替代的机器”。
以上是体验的全部内容,感谢阅读。
真的 楼主你不发这个我都不知道买了三个月亏了一半还多 张大妈是怎么知道我花高价买了个这货。。。。非要给我推送楼主文章让我知道[喜极而泣]
说起来,其实我用这东西打完了火炬之光2来着。。。 甚至于在上面装了个houdini 用来临时测试
我去年买了一台surface laptop3,送了一只surface pen,但surface pen在surface laptop上的体验并不好,就又买了一台surface go2 8+128G版本,带原装键盘。使用了半年的感觉是,surface go2大部分时间都是作为主力机来使用,便携性非常好,二合一的形态使用很方便,触控笔+pad模式用来写东西,批注文件,比传统笔记本好太多。因为我也没有特别复杂的需求,也没有卡顿问题。续航差一点,也就5 6个小时左右,但是随便找个手机充电器都能充电,也从来b使用担心没电的问题。这个go系列真的是做到了说走就走,下一代准备换个支持LTE的版本。
工作期间摸鱼玩魔兽怀旧服,毫无压力。我用的是4g内存版
只抢到了851块的低配,但也很开心。这个价位,全功能windows,视频解码屌炸天。国产寨板也要好几百呢[高兴]
也是认证翻新啊 那时候教育优惠反而更贵
认证翻新加教育优惠,比新的便宜很多挺正常
认证翻新,也没亏那么多啦[阴笑]
刚上市时入的,现在官翻的价格简直太美丽,go的性能不强,但是胜在有个巨硬的平台,ipad虽各方面很好,但某些常用软件上还是没有win的多,go用来做笔记,会议记录,写文稿很适合
巨硬开车了,1000块钱买surface很多人上车[观察]车都快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