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来自#冬季新能源车体验#原创活动征稿,1月4日至2月15日,发文分享自己的冬季新能源车用车体验即有机会赢取价值千元的实物礼品~
购买理由
我们国际庄在践行京津冀一体化上就从来没有落后果,所以在北京开始限行后,石家庄紧跟着就常态化限行了。自从限行以后,家里买了第二辆车,曾经还有过第三辆车……但是后来随着“国二排放标准”车辆限制进入主城区,我的两辆玩具车“贵航云雀”、“法拉夏利”一个出手转让给不限行地区,一个走了报废手续。
当又来到了一个取暖季,每每带着孩子坐公交车去上学,我心里都想,是时候弄一个不限号的车了。随着神车宏光MINIEV的上市,买一辆简单的正规的电动的不限号的车,好像离我越来越近。在选车的过程中,其实第一选择是MINIEV,但是没有快充、安全性堪忧等问题又让我犹豫起来。随后,开始寻找价位差不多的二手电动车,奔奔EV、小蚂蚁、北汽EV都关注过。
直到,我发现二手的晨风居然也在三万至四万这个价格区间!不选了,就是这个了。同样的价格,可以有方向盘和座椅加热,可以有快充,10个气囊,还有日产大沙发。
在某鱼上寻到了一个私家车,4S各项记录可查,2016年7月户口,5.5万公里,好的,就是这个了。
外观展示
冬季使用感受
因为买过来就是11月18日了,已经进入了供暖季,可谓使用即冬季。
下面简单说一下几点感受:
1.整体续航。晨风当年官方标称是175公里续航,这个车到我手后,表显电耗最低到过11.6度每百公里,随着入冬的深入,温度的降低,虽然有着黄金右脚,电耗还是意料之中增加到12.7度每百公里。11月的时候气温10度左右,满电表显续航可以到155左右,到了今年元旦,气温降到了白天-9度左右,表显满电续航也降到了135左右,低温对电动车的续航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2.驾驶感受。越来越感觉这个车是买对了,当然是相对MINIEV来说的。开起来感受远超出预期,毕竟只花了3.6万,能凑合开就满足我了。但这个就相当“凑合”了,光方向盘和座椅加热这两项,就已经把一众的十万至十五万的车踩在脚下了;动力很强劲,ECO模式能满足我绝大多数情况的需求,普通模式甚至把自己开晕车过……车上一般都坐着孩子,所以几乎没用过普通模式,一直都是ECO伺候。操控也能达到人车合一,静谧、流畅、顺滑,不敢再多说了,再夸的话显得我太没出息。
3.充电感受。因为小区还没有接正式电,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装私桩。这两个来月都是在外边充电,离家600米有充电站,开车2分钟,也没什么压力。石家庄目前比较大的充电站有三个品牌:E充电、特来电、星星充电,E充电价格相对便宜,但是有的站不兼容,特来电和星星价格稍高,但是经常有活动有赠券。充电速度来说,E充电的新站能保持比较高的功率,特来电和星星稍微慢一些,但是晨风电池容量小,一般补个20多分钟都可以跑上大几十公里了。自从进入冬季温度降低,充电速度也受到很大影响,比如原来气温10度的时候充电可以保持在70A左右,-10度的时候充电可能只保持在20A左右。还是赶紧装上私桩,回来就插上,可以定时充电,也可以设置SOC值,不用考虑充电速度。
总结
一句话,晨风是一辆不错的车,虽然已经上市五六年,虽然科技含量不那么高,但是放在2021年,仍然是一个能满足我用车需求的车,毕竟,这玩意儿是特斯拉上市之前全球最畅销的纯电动车
现在低价电动车挤进市场,甚至高居榜首,晨风这个二手电动车,有需求的不妨考虑一下。
最后附一个买车以来的电量和费用总结
———————我是分割线———————
近期,汽车小小值的2020年度榜单就要出炉了,其中针对豪华品牌的数据是此次榜单的一大重点,而在此之前小小值需要站内豪华品牌车主们的帮忙,完成一份满意度调查。该数据仅用于完成年度榜单,不会涉及其他用途。
2014-12入手,电池刚衰减到80%,大连这个天气满电续航65,还剩余15%的电,最近刹车有点精神恍惚
ev200一万块钱买不到吧[皱眉]晨风是比ev200高一个级别的,轴距2700。
曾经晨风的车评文章都会提到日产聆风销量,全球的[尴尬]
满电续航54的插混路过:只要充电方便,哪款电车都适合代步[邪恶]
100多公里,不靠谱。绝对不考虑。我的小蚂蚁300公里,终身质保的电池。
我给我妈家里买菜用买了一个 关键送沪牌 16年1.8万公里 2万3 一块漆也没补过 瓜子上买的 可惜充满电开空调只能跑120多公里
那是咋回事啊?
电池8年质保
这个感觉真超值啊
刹车油我刚换完1年,博世那个灰色dot4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