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煤矿里的泰坦巨蟒,长达13米,

2024-05-10 15:53:09 0点赞 1收藏 0评论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的西北部,西边紧邻太平洋,北边则与加勒比海相邻。

向东,它与委内瑞拉接壤;向东南,与巴西相邻;而在南部,则与秘鲁和厄瓜多尔为邻。

在西北部,它与巴拿马相邻。

哥伦比亚因其地理位置而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安第斯山脉和亚马逊雨林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它们的印记。

在哥伦比亚,既拥有物种丰富的亚马逊雨林生态系统,沼泽遍地的加勒比沿海生态系统,也拥有世界上最多样化的高山植物区系之一的特殊“帕拉莫”生态系统。

哥伦比亚大部分地区都被山区、雨林和草原覆盖。

同时,哥伦比亚也是生物地理分布区中的新热带界的一部分。

数十亿年前,新热带界从非洲分裂出来后,它的面积达到1990万平方千米,涵盖整个南美大陆、墨西哥低地及中美洲。

拥有着全世界最多的热带雨林,保存了最多的地球生物。

而这也为我们恐龙灭绝后的地球巨兽——泰坦蟒提供了生存空间,拉开了一场场迷失在古新世新热带界上的战斗。

那是一个6000万年前的巨兽的世界,一个由庞大到超乎想象的巨蛇主宰的世界,即使半吨重的鳄鱼它也能轻松吞下,台球桌一般大的乌龟也是它们的食物。

【发现失落的爬行动物世界里的巨兽。】

在哥伦比亚北部瓜希拉半岛上,这里距离加勒比海岸近100公里,坐落着世界上第十大煤矿,塞雷洪(Cerrejon)煤矿,煤矿区面积足足有近10000个足球场那么大。

这是一个空旷的,令人生畏的,尘土飞扬的世界,植物被从土地上剥离,土路纵横交错,通向巨大的天坑底部。

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煤矿开采区之一,该地区每年开采煤炭超过3000万吨,超过一万名工人每天在这里进进出出,用炸药炸开超过100万吨的覆土。

但是有时候,这些地方不仅能够采集煤矿,也能成为时间机器,每一层大地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2002年,哥伦比亚的地质学生比亚尼艾瑞拉在矿场发现了一个叶子化石,不久之后,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失落的世界,一个巨兽横行的世界。

佛罗里达大学研究脊椎动物的古生物学家约纳森·希洛克 (Jonathan Bloch)和巴拿马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的古植物学家卡洛斯·哈拉米约 (Carlos Jaramillo)是此次巨大发现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得知塞雷洪煤矿化石的信息后,带领着团队来到了这里。

而事实证明他们来对了地方,这里是世界上最好的,也可能是唯一一个完整的古老热带生态系统的窗口,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众多的古老的植物、鱼类标本,以及一些鳄鱼和乌龟的化石。

为了深入研究,他们还向哥伦比亚相关机构提出研究申请,打包了一些重要的化石回佛罗里达大学自然博物馆。

于是,21世纪最令人震惊的一件事情发生了。

佛罗里达的实验室里,硕士亚历克斯黑斯廷正在清理一箱打包回来的鳄鱼化石样品,然而很快他发现有几个化石的样本和鳄鱼的不一样,很大,完全不能和鳄鱼的骨头匹配,但它并不知道这个化石是什么。

但有时就是这么奇妙,当时实验室还有一位爬行动物学家杰森波恩,他看了一眼后,感觉不可思议,这是蛇的脊柱,而且从化石的大小可以断定,这条蛇比今天世界上最大的亚马逊森蚺都要大很多。

黑斯廷和伯恩顿时感觉很神奇,那一晚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世界上还有如此巨大的蟒蛇。

隔天他通知了约纳森·希洛克,希洛克一开始还有点不相信,毕竟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刻,自己即将发现全世界最大的蛇。

得到消息后希洛克再次去了塞雷洪煤矿,去寻找更多的关于这种未知的蛇类化石。

经过团队多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28具古蛇的椎骨和肋骨化石,还有3块最难找的头骨碎片。

随着化石的积累,古生物学家詹森·黑德(Jason J. Head)通过将现代蛇的椎骨和这种古老的蛇的对比,确定了这种蛇属于有鳞目蛇亚目蚺科蚺亚科泰坦巨蟒属,并为其取名为泰坦巨蟒。

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面。

【巨蟒现世,它到底有多大?】

尽管时光荏苒,我们仍能在今日的亚马逊雨林中一睹蚺科动物的风采。

其中的佼佼者——亚马逊森蚺,作为泰坦蟒的近亲,依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自由穿梭。

与那些生活在5800-6000万年前的蛇类一样,亚马逊森蚺也偏爱水中的生活,这使得它们能够更轻松地操控自己庞大的身躯。

虽然亚马逊森蚺可以长得非常庞大,最长可达10米以上,重达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长度通常不会超过7米。

相比之下,现今的蟒蛇体型要小得多,远不如它们的远古亲戚那样巨大。

而它们的亲戚泰坦蟒,根据出土的椎骨和头骨化石与现代蛇类作比较,发现这种远古巨兽长度在12.8~15米之间,平均体重1100公斤。

不敢想象这样一只蟒蛇如果活在现在会怎么样,噩梦一般的庞然大物,长度堪比大巴车,重量堪比大众甲壳虫。

还好它只统治了古老的亚马逊雨林 200 万年,然后就慢慢消失了。

巨蟒的食物也不简单,并不是一些现今蟒蛇吞食的中小型的哺乳类动物。

史前巨兽,由于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水里面,它们更多的时候以鱼类为食物。

从化石来看,当时的塞雷洪有着4-7米长,重达半吨重的冥河鳄,体长有台球桌长的煤龟,还有2米多长的巨大的肺鱼。

这些都是泰坦蟒蛇的食物。

约纳森·希洛克的研究还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泰坦蟒几乎有能力猎杀与其体型相当的鳄鱼。

当泰坦蟒将猎物紧紧缠绕时,它能在每平方英寸上施加高达400磅的压力。

这股巨大的力量相当于14辆小轿车同时撞击你的胸膛。

而且,每当猎物的心脏跳动一次,泰坦蟒就会更加紧密地缠绕,直到猎物的肋骨断裂,最终因窒息而死亡。

【泰坦蟒为何能长到13米。】

约纳森·希洛克团队发现,恐龙沦陷几百万年后,大约在5800万年前,塞雷洪是一片巨大的沼泽丛林,而且那时候的塞雷洪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很高,显得比今天更热、更潮湿,年平均气温在29~34度之间,年平均降雨量也超过了150英寸,远远高于现在的亚马逊雨林80英寸的降水量。

这样温暖的气候,正是蛇类最喜欢的,于是蛇类便趋向于大型化,于是泰坦蟒诞生了。

塞雷洪发现的叶子化石为我们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叶子一直是测量温度的有效工具。

研究人员从塞雷洪地区收集了大量5800万年前的植物叶子,包括豆科、香蕉科、咖啡科、梧桐科和棕榈科等。

通过与现今雨林中同类型叶子的对比,他们发现塞雷洪的植物叶子呈现出更多的圆形边缘。

这一现象表明,

哥伦比亚煤矿里的泰坦巨蟒,长达13米,

5800万年前的塞雷洪地区温度较高。

这是因为圆形边缘的叶子相较于有锯齿边缘的叶子,其水分蒸发量较少。

而且约纳森·希洛克团队通过研究了叶子中的碳同位素以及水进出叶子的孔隙密度。

他们计算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今天高出50%。

展开 收起

《这里是中国》(套装共2册)

《这里是中国》(套装共2册)

141.87元起

《BBC科普三部曲:地球+海洋+生命》(精装、套装共3册)

《BBC科普三部曲:地球+海洋+生命》(精装、套装共3册)

118.9元起

《好奇号:黑洞发现者+探秘三星堆》(2022年8月期、共2册)

《好奇号:黑洞发现者+探秘三星堆》(2022年8月期、共2册)

23元起

SAGEWE F2S501 WiFi智能插座 计量版

SAGEWE F2S501 WiFi智能插座 计量版

19.98元起

《云彩收集者手册》(精装)

《云彩收集者手册》(精装)

21.1元起

《和秋叶一起学·秒懂Excel》(全彩版)

《和秋叶一起学·秒懂Excel》(全彩版)

9.9元起

《问天少年杂志》(2024年6月期,送航模)

《问天少年杂志》(2024年6月期,送航模)

30元起

《海错图笔记系列》(礼盒共4册,赠书签+橙色笔记本)

《海错图笔记系列》(礼盒共4册,赠书签+橙色笔记本)

125.4元起

《猫》

《猫》

12.8元起

《这里是中国1+2》(礼盒套装2册)

《这里是中国1+2》(礼盒套装2册)

161.97元起

《万物杂志·潜入纳米世界》(2022年8月刊)

《万物杂志·潜入纳米世界》(2022年8月刊)

20元起

《中国鸟类观察手册》(软精装)

《中国鸟类观察手册》(软精装)

57.51元起

《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全球最美的100个地方》

《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全球最美的100个地方》

4元起

这就是ChatGPT!揭开AIGC神秘面纱

这就是ChatGPT!揭开AIGC神秘面纱

29.9元起

《环球科学·恐龙末日》(2022年4月刊)

《环球科学·恐龙末日》(2022年4月刊)

25元起

《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中国最美的100个地方》

《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中国最美的100个地方》

6.9元起
0评论

当前文章无评论,是时候发表评论了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天猫超级红包
距结束::
每天领现金,最高24888元
红包按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