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极限20L MATX主机,机械大师C+MAX+索泰4080月白装机展示
今天带来一套AMD处理器+NVIDIA 4080显卡的白色系Matx装机方案,考虑到AMD旗舰处理器热量都比较高,机箱尺寸较小仅支持240水冷,故此选择了65W TDP的锐龙9 7900处理器,显卡则是来自索泰的4080月白,整体体积为20.5L,自带提手方便搬运携带。
这套方案可以完美支持40系旗舰显卡,只不过对电源长度要求比较高,理想状态下尽量选择14cm电源,15cm电源也不是不行,就是自带的线材会和显卡产生干涉,而超过15cm的电源,除非你的显卡长度小于340mm甚至更短。
处理器也可以考虑120W TDP的7800X3D系列,这套装机也可以在底部加装3个12CM风扇,或者2个风扇+一个3.5寸机械硬盘的配置,使用风冷方案或者水冷方向朝向尾部则可以多加一块3.5寸机械硬盘(使用硬盘支架),基本上是螺蛳壳做道场,都给你考虑到了。
配置表:
CPU: AMD R9 7900
主板: ROG CROSSHAIR X670E-GENE
显卡: 索泰RTX 4080 AMP EXTREME AIRO 月白显卡 16GB
内存: 金士顿FURY DDR5 6000 Beast 野兽16GX2
固态: aigo P7000Z 1TB
机箱: 机械大师C+Max
电源: 安钛克NE1000W金牌全模组
散热: 九州风神冰魔方240水冷+魔影CF120
桌搭整机&细节/硬件展示&装机事项
这套装机基本是能塞下40系非公显卡且支持240水冷配置的最小MATX主机了,机箱非常紧凑,装机过程也略有些费劲。
不过整机都是镂空mesh网板,散热不错,底部可以按需增加散热风扇加强对显卡的散热。
相对于此前的银黑两个配色的机械大师机箱,极地白这个配色更符合白色系方案,自带的拎手承载能力不错,不过整机还是有点重的,短期搬运尚可,长期的话最好整个行李箱。
俯瞰角度,要是个四个固定侧板的螺丝要是换成白色就更和谐一些了。
全方位展示,机械大师这套设计语言几年过去了还是很耐看的,以前做过一套C26,但是之前一直没有白色版本。
索泰RTX 4080 AMP EXTREME AIRO 月白侧面展示,因为电源超长了1CM的挤压背板的原因略有些下垂,不过侧面的光效还是很耐看的。
索泰4080月白的背板非常耐看,日常不实用也可以作为观赏用途。
九州风神冰魔方240水冷多维无限镜面点亮效果,个人觉得是2023年最好看的水冷冷头之一。
配件展示
锐龙9 7900,不带X后缀,12核心24线程,主频3.7Ghz,睿频 5.4GHz,其中三级缓存64MB,最显眼的参数则是仅为65W的TDP,特别适合240水冷或者塔式散热器,我此前也对比过7900X,在理论跑分测试中甚至部分成绩要好于7900X,考虑到当前的价格,锐龙9 7900比7800X3D更适合非纯粹游戏玩家,对散热器要求也不太高,240水冷、120水冷和风冷均可以应付这颗处理器。
主板来自ROG CROSSHAIR X670E-GENE,MATX版型,整块主板质感优秀,ROG血统纯正,相应的ROG元素语言也非常丰富,盔甲设计也延续了此前的风格。
16+2相110A供电设计,L型巨大的散热供电模组覆盖了整个供电,甚至还内嵌了一根整体热管用以平衡热量。
整体设计感拉满, 顶部的点阵ROG CROSSHAIR 字样 Logo,下方镂空设计内置了RGB灯,支持神光同步,非通电状态下则是呈现为镜面,使用水冷+侧透机箱配置,可以很好的展现主板不错的颜值。
双内存插槽,支持最高6400频率DDR5内存,最大容量64GB,支持AMD的EXPO技术,内存插槽右边是ROG GEN-Z.2 扩展卡的插槽、纠错指示灯、板载电源开关等系列高端主板才有的配置按键。
M.2扩展卡做了纵向扩展,可以多扩展两块M.2固态,支持一块PCIe5.0固态和一块PCIe4.0固态,这块扩展卡内部也提供了一根热管辅助散热。
这块主板同时还支持混合双模超频和AI智能超频,我之前用它做过一套7800X3D游戏装机方案,成品质感非常出色。
显卡是我个人觉得40系白色显卡中最好看的之一,来自索泰的RTX 4080 AMP EXTREME AIRO 月白,4080的性能仅次于4090,目前开启DLSS后性能加持优秀,4k游戏体验完全没太大压力,同时作为N卡也是妥妥的生产力。
和市面上大部分显卡不太一样,索泰RTX 4080 AMP EXTREME AIRO 月白的外观明显更圆润,大面积使用曲线元素,外观设计独领风骚。而且风扇叶片也是白色,对纯白控来说,非常适合做白色系主机。
除了大面积白色, 整张显卡还辅助了部分金银色包边的设计,颜值相当可以。
散热风扇规格为110mm,9叶片,叶片上清晰可见鳞状仿生条纹,双滚珠轴承设计。中间风扇为反转设计,用以减少乱流,降低风扇噪音。
整机的背部也是我很喜欢的风格,背板为金属材质,用以增加强度,同时也做了装饰性曲线条纹设计,尾部做了镂空设计,可以配合散热器风扇实现空气的穿透流动,降低显卡温度。
我特别中意这个曲面弧度设计的尾巴,很像科幻美剧奥维尔号星舰尾部,很有科幻范。
虹桥幻影超长灯带,半透明彩虹色涂层设计,很容易联想到漫威宇宙或者北欧神话的彩虹桥,点亮时候光效相当不错。
内部密集散热鳍片模组清晰可见,40系除了旗舰4090外,其他型号显卡散热模组略夸张,导致的结果就是显卡在单拷环节温度都很低。
标准的12VHPWR供电接口,支持双BIOS切换,视频接口方面则是标准的三个DP、一个HDMI组合。
内存,AMD的老朋友金士顿Beast野兽 DDR5 6000 16GX2 EXPO,白色加AMD主推的6000最佳频率,还支持EXPO超频,可以说没有太多选择。
固态选用了aigo的P7000Z固态 1TB,这也是一块国货之光的M2固态了,核心存储TLC颗粒来自长江存储,读写速度高达7450MB/s,写入速度为6000MB/s,其中512G/1T/2T设计的TBW寿命分别是900TBW、1800TBW、3600TBW,在固态价格持续下跌的场景下,这块P7000Z的性价比已经非常高了。
单面PCB设计,表面覆盖了一张石墨烯散热贴贴纸,主控方案为联芸MAP1602,无缓存设计加HMB内存缓冲技术,存储颗粒为长江存储的232层YMTCX3-9070 Flash方案,并且提供了五年质保。
电源来自安钛克ATX3.0时代新品,NEO ECO1000金牌全模,此次的NEO和之前的NEO系列接口并不兼容,原生支持PCIe 5.0,有850W、1000W以及1300W三个型号,其中白色款只有1000W,不过应付目前旗舰4090也完全够用了。
全套模组扁线,电源线也一样为白色,如果不是极限空间机箱做装机,这套线打理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全日系电容,金牌转换效率,十年质保只换不修,支持100v-240v宽幅输出,同时为了应付日后更高功率显卡,NE1000布局了全桥电路。
规格尺寸为140cm X 150cm X 86cm,属于相对小巧的ATX3.0电源,如果不是对电源有尺寸上的严格限制,这个尺寸足以应付绝大多数机箱。
NE1000搭载了静音风扇以及FDB液态轴承,工作状态可以保持较低噪音。
接口一览,作为ATX3.0时代的电源,NE1000接口变化最显眼就是左上角的原生12VHPWR显卡供电接口了,在PCI-E/CPU供电接口上同样也没吝啬,一共提供了足足6个。
NE1000的独立电源开关、兼顾噪音和温度控制的“Hybrid Mode”开关以均为白色,对于白色控来说属实不错。
水冷选择了一款颜值非常高的水冷,来自九州风神的冰魔方240一体式水冷,白色款。
个人觉得这是目前白色水冷颜值最高的型号之一,冰魔方240提供了五年质保, 支持LGA1700以及AM5等多平台安装。
冷排尺寸为282 x 120 x 27mm,可以看到内部密密麻麻的散热鳍片,同时搭载了九州风神动态泄压技术,在冷排内增加了泄压囊,通过压差变动改变冷排内液体的容积,保持内部压力平衡,延长使用寿命。
水管长度为410mm,提供了塑料固定扣具用于理线保持良好的整体外观。
此次冰魔方采用的是九州风神全新第四代高性能水泵,底座相对前几代也做了加厚设计,同时已经预涂好硅脂。
水冷头采用了多维无限镜面设计,其设计灵感来自蒙德里安“几何行体派”,非点亮的状态下就足够吸睛了,点亮后的效果更胜一筹。
搭配的风扇为九州风神FX120,FDB轴承,设计最高转速2250RPM,85.85 CFM的风量,使用寿命50000小时,噪音控制到位。
机箱风扇搭配了1把九州风神CF120WH风扇, 最高转速1500RPM,采用了波纹扇叶和橡胶垫,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和震动。
本次装机使用的机箱来自机械大师的C+MAX,属于少数能支持40系旗舰显卡的紧凑机箱,也是机械大师自40系出来后重新改良的一款机箱。
可以理解为C28的加长版,其他方面保持了机械大师一贯的风格,包括了提手、铝合金外壳、以及大量螺丝……显卡支持长度达到了385mm,同时还支持ATX电源。
机箱尺寸20L,支持四槽位显卡,水冷最大支持240,风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数量,使用水冷和大尺寸显卡的前提下仅仅只能在尾部增加一把12CM风扇。
电源建议尺寸为14cm短电源,15cm电源安装部分显卡可能不支持,建议采用定制线。
如果采用风冷,则支持162mm塔式散热,另外还设计了一个硬盘架,最多支持2块3.5寸硬盘。
从背部结构来看,理线空间没有,所以定制线更为重要。
装机以及注意事项
其实整套装机要注意的事项还是比较多的,因为C+MAX空间相对比较狭窄,理线和各方面都需要花费心思,同时因为新电源还做不了定制线,所以略微有些凌乱,我尽了最大努力,不过还是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
作为螺丝大师,机械大师C+MAX还是采用了标准的内框架外金属装饰面板的设计风格,所以装机第一件事就是拆面板,这个过程拆解的螺丝很多。
因为机械大师C+MAX对电源进行了限制,推荐14cm电源,安钛克NE1000是15cm电源,使用非定制电源线搭配较长的40系显卡会非常吃力, 鉴于目前所有上市的ATX3.0都是15CM尺寸,所以各位一定要做定制电源线,而且建议硅胶线。
这里装机顺序是电源、主板、机箱散热风扇、水冷、显卡,最后理线。
因为设计高度较矮的原因,安装240水冷建议先接好供电和RGB线,最后固定。
使用九州风神冰魔方240水冷,如果管线走前面,只能固定四颗螺丝。
可以看到非定制线的供电接口已经怼在了主板背部上,如果是订制硅胶线就会好很多。
这里我订制了一根L型弯口的12VHPWR显卡供电线。
还有一点,华硕ROG CROSSHAIR X670E-GENE这块主板和索泰的4080月白显卡会有冲突,主板的IO装甲略微设计的靠下了,会和索泰4080月白背板挤压,需要费点力气去插入显卡,这点倒是我没想到的。
性能&游戏帧率测试
总配置一览,锐龙9 7900处理器TDP 65W数据显眼,L2缓存12M,L3缓存64M。
PC MARK10 Extended总分13231分,游戏环节最高,为38615分。
CPU-Z成绩,AMD R9 7900单核跑分716,多核跑分10568.8。
AMD R9 7900 R15单核跑分295cb,多核4169cb;R20单核725cb,多核9450cb;R23单核1866pts,多核22885pts,V-RAY跑分17797。
aigo P7000Z 1TB固态测试,AIDA64可以读取主控为Maxio,即联芸科技,而顺序读写成绩趋向于7400MB和6600MB每秒,读写速度较为稳定,TxBENCH中测试读写分别为7042和6716MB每秒 。
这套方案,Time Spy Extreme得分12541(显卡13972),Time Spy得分24785(显卡28095),Fire Strike得分 44551(显卡62972),Fire Strike Extreme得分30335(显卡32886),Fire Strike Ultra 得分17176(显卡17056)。
DLSS3测试成绩(4k分辨率),关闭下为38帧,开启后质量模式为98帧,性能模式下为123帧,提升明显。
Time Spy Extreme压力测试98.8%水准通过,整体散热表现不错。
双拷环节,测试当天室内温度较高,大约为26度,整体表现略超出我预期,与我之前冬天测试R9 7900相比温度高了6度左右,也有可能和我没有在底部安装风扇有关系,处理器峰值主频5.2GHz,平均4.7Ghz,温度平均95度,核心温度平均86度,CPU封装功耗平均174W,最大182W,显卡表现倒是不错,平均温度66度,功耗平均257W,峰值264W。
简单的测试了下4k最高画质下帧率,各位可以自行做个参考,性能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本次装机就分享这么多了,也是我做过最极限的白色系MATX装机方案,各位可以参考并进行调整,目前AMD处理器除了不带X后缀的三款,就只有TDP 120W的7800X3D比较适合240水冷和大型风冷,小机箱用户可以优先考虑这四款处理器。
作者声明本文存在利益相关性,请大家尊重作者及分享的内容,友善沟通,理性决策~

潮玩情报官
校验提示文案
麦豆同学
校验提示文案
Gooki叔大锅
校验提示文案
胡侃侃
校验提示文案
齊大圣
校验提示文案
Super_D
校验提示文案
竭尽诚
校验提示文案
得意试验室
校验提示文案
橘生330
校验提示文案
fengpan584
校验提示文案
山贼95270
校验提示文案
疯爆银熊
校验提示文案
尼古拉斯lalala
校验提示文案
bubble颖儿
校验提示文案
bubble颖儿
校验提示文案
尼古拉斯lalala
校验提示文案
Gooki叔大锅
校验提示文案
疯爆银熊
校验提示文案
山贼95270
校验提示文案
fengpan584
校验提示文案
橘生330
校验提示文案
得意试验室
校验提示文案
竭尽诚
校验提示文案
Super_D
校验提示文案
齊大圣
校验提示文案
麦豆同学
校验提示文案
胡侃侃
校验提示文案
潮玩情报官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