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你的2021种草计划,聊聊你的完美避坑故事,2月3日-3月11日参与#2021种草计划#征稿,畅所欲言种草不打烊,只要晒出你的购买经验,就有机会赢取最高1000元京东E卡>>>查看活动详情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提及所有产品均为本人自行购买,作为分享心得之用。照片仅供交流,未授权请勿传播。
一、前言:我是如何踏上玩(mai)摄(qi)影(cai)的不归路的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90后,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家里有一台胶片相机,基本上从小到大的照片,都出自于这个相机。大概4岁的时候,人生中第一次按下快门,给我妈妈拍下了一张歪歪扭扭的照片。后来再大一些,和爸妈出去玩的时候,也能帮他们拍照了。
大概2006年还是07年,家里才有第一部数码卡片机,型号还记得很清楚,佳能IXUS 90IS。那时候感觉,哇,数码相机好方便,放电脑上看好清楚。那段时间电脑报和电脑爱好者上也传授一些摄影的基本技巧,比如三等分线构图什么的。开始学了点技巧以后,就拿着家里的卡片机拍这拍那。
拍摄于2009年,照片大小仅240多k,可能是选错了尺寸。那时难以想象现在的手机拍摄能力提升如此迅速。
09年大学入学。第一次集体生活,充满了各种新鲜,觉得很多值得纪念的想要拍照留下来。开学第一个月军训拿手机拍的也不理想(E71相机严重偏色),就萌生了买个相机的念头。那时候单反普遍还比较贵,做了下功课,发现富士当时出了一款长焦机,外形唬人,也拥有当时觉得高端的PASM模式转盘。型号可能有些小伙伴已经知道了,S205EXR。于是乎家里赞助拿下。当时到手觉得是真的香。
等效436mm的焦段,打月亮
下雪,去拍雪景特写
背着它爬华山,也不嫌累
现在回想一下,S205 EXR仅仅在2010年高频率使用了一年左右,后面会说。
二、踏上单反不归路——入手60D
2010年,发生两件事,导致我心里种了草,最终导致我踏上了“玩单反”这条不归路。
第一件事:2010年,偶然的机会,体会了一把佳能500d,在我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反光板的那一起一落,那“清脆”的快门声,顿时就觉得手里的富士S205不香了。再看屏幕的回放,我真的可以说是被惊到了。效果怎么能这么细腻!
当时试机的照片还在我电脑里,当时只有一个念头:DSLR才是永远的神
第二件事:当初系里同学和我买的同款富士S205,入手7D了。我还陪他去实体店买的小痰盂。
行了,这草算是种下了。2011年的那个冬天,正是10年之前,软磨硬泡之下,还是家人赞助,抱回了人生中第一台单反:佳能60D。那富士呢?从那时候算起,富士S205在家里躺了9年之久,因为爸妈也不会用。
60D到手时候是买的单机,又从网上买了个18-55镜头先用着。7D的那个同学不知怎么中毒了,非要搞红圈镜头,于是开学以后他搞了个24-105一代红圈。小痰盂也不用了,连同18-135套机头一并打包给我了。这套组合是不是非常经典?
说起来60D,在当年用起来是非常爽的。首先是快门,和500D 550D比起来更加清脆爽快。另外60D作为两位数的机器,在各方面比起同时期的三位数甚至四位数机器来说都是有一定优势的。
单反到手,创作欲望再次激起。那段时间,和富士比起来,60D的快门每按一下都能被爽到,仿佛人生中第一次牵妹子的手一般。但是单反不再是富士机那种什么都能拍了,因为镜头焦距有所限制,拍摄的时候也带入了更多思考。
那时候知道APS-C,也听说过全画幅。但是并不知道全画幅有多香……当然穷学生也不允许想那么多。
18-55强行拍鸟。请记住这个地方,北戴河老虎石附近,后面还会去很多次
18-135广角端拍摄公园
毕业前,借前面那位7D同学的适马8-16超广拍学校
毕业前的一场暴雨,以及雨过天晴恰逢日落时分,晚霞配合极其漂亮的云彩。可惜没有拍好。
三、低谷期,新镜头
随着大学毕业回家工作,以及手机拍摄效果的改善,拿起单反拍照的次数比起上学时少了。当然,2014年去内蒙,去上海,去毕棚沟,去川西,60d的表现还是远超卡片机以及手机的,只不过人可能是变懒了。
十一的内蒙古
十一的内蒙古
毕棚沟,当时拍的RAW,几年之后重新后期
川西自驾,马尔康附近,谁曾不是饱和度战士?但是那天天气真的好,蓝天白云基本上就是这样
2015年长白山,开始懒得后期,那时觉得直出JPG才是摄影
2016去厦门鼓浪屿的时候拍的,略显疲态,拍的看起来还不如手机
2017年,十一旅游回来,拍了一些没有什么意思的照片回来。突然觉得18-135镜头可能限制了我的发挥。于是乎,做了些功课,发现了17-50 2.8镜头。于是当时从某宝上,上海某家二手器材店里买了适马的17-50 2.8镜头,顺便把18-135置换了。
光圈不全开不舒服斯基。
如果不跑焦的话,锐度还是可圈可点的。
玩过才明白,17-50 2.8,以及后来出的适马18-35、腾龙17-70等恒定光圈变焦镜头,比18-135、18-200这种所谓覆盖焦段的“一镜走天下”镜头成像更好。
四、迈进了更深的坑——入坑全画幅,以及更多的镜头
按理说,换了17-50 2.8来说应该还能用一阵子才是。2017年底,在帮一朋友拍摄她家猫的时候,发现60d和17-50 2.8出片率极低。照片要么糊,要么ISO上到1600,噪点没法看。
越是到冬天,越有种想败家的冲动。这不,转眼到了18年1月。身边有位壕朋友,让我帮她在闲鱼上卖两台5d3。当时卖第一台的时候没心动,当她说还有一台的时候,突然间就有种想拿下的冲动,查了一下,很香,比60D香多了。但是她跟我说这台放在包装盒里,曾经收拾屋的时候掉地上一次,怕有暗病,最终还是处理给了贩子。说实话18年初的5d3二手还是有点贵。
全画幅啊,心痒痒啊。结果突然有天在咸鱼上看到,本地有位大学老师,卖一台5d2,价格刚好在我预算范围之内。一冲动,就迈进了全画幅的坑,尽管只是个“无敌兔”。
说说感受吧,虽然5D2上市时间比60D还早,但是毕竟个位数机,以及全画幅的定位,使用体验比60D再上一个台阶。之前也没用过全画幅,觉得5d2用起来真的太舒服了。不过刚入手的时候,小痰盂是唯一一个EF口,能用在5d2机身上的镜头。
拍了一次朋友家的猫,觉得全画幅牛逼,朋友也说全画幅拍出来的不一样。现在回头再看,额,也就那样
一个小痰盂必然是不够用的。后来陆续入了24-85mm(便宜的挂机头),适马35art,以及佳能85 1.8定焦。35art是全新的,当时写的文章在下面。没过多久,卖了小痰盂,因为用了一阵,觉得50mm在全画幅机身上,太过于普通,不够出彩。
给朋友网吧拍了一套图
第一次尝试85mm拍人像,前女友(现在孩儿妈)
十一自驾拍的
2019年去北欧度蜜月,只带了5d2和适马35art。现在看着照片有点后悔,一是照片拍的少,视频拍得多(手机加稳定器),二是没拍RAW(不知当时咋想的),回来以后基本上没啥后期空间。
挪威奥斯陆机场的便利店门口
瑞典市政厅某个房间,室内环境
爱沙尼亚塔林路边种的花
瑞典的建筑
路过延雪平吃午餐,恰逢小镇上的美式肌肉车展,仿佛穿越到美国圆石滩,大饱眼福
说到这里,令我感到感慨的一点:北欧各大景点所见到的旅行团里(无论是中国人韩国人还是美国人德国人),拿单反的远少于拿数码卡片机的,拿全画幅的更少。我们这个团里,一个北京的大叔拿的40D和17-85套头。除此之外就是我拿5d2和35定了。最好的机器,见过某个团里有人拿D850。偶尔能见到有人拿佳能3位数、或者尼康4位数机器。老外的手机也比较差,iPhone6系是最常见的。手机稳定器就更少见了,全程只在丹麦玫瑰宫游览时,德国旅行团里一个年轻人拿着个大疆的二代产品。
蜜月回来,5d2也就是偶尔拍拍汽车,拍拍产品照片而已。对焦孱弱,高感也一般,体形笨重,CF卡不方便、没有wifi传图不便等一系列问题也摆在眼前。贵的相机又买不起,所以也时不时研究下,看有没有什么性价比比较高的相机能够替代它。
五、坑,越挖越深——入手EOS RP、更多镜头
买60D的时候是冬天,买5d2的时候是冬天。2020年冬天也不例外,收了一台二手EOS RP……
本来想买台二手6d2替代掉5d2的,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卖家出手。后来看到,EOS RP可以视为是佳能6D2的无反版。和5D2比起来重量更轻,对焦更强,高感更强,WIFI传图更方便。可以说,5d2所缺失的,EOS RP都补上了。当时研究了一段时间就下手了。随后,把富士、60d、5d2全卖了。不过RP后来成为理财产品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儿。
顺便又把小痰盂买回来了,只不过从2代升级到了3代。
结果小痰盂刚买来没怎么用,卖了24-85镜头。又入手买了第一支红圈:16-35mm F4,以及又重又贵,但是让你觉得出片物有所值的爱死小白兔(70-200 2.8 IS II)。以上两支均为二手。
还记得60d照片中,老虎石那片海滩吗?16-35防抖很给力。夕阳海滩,RP宽容度低,暗部使劲降噪
以及同一地点的海鸥
同一个地点,挂85 1.8出片
爱死小白兔拍的猫片
爱死小白兔拍的外甥
爱死小白兔下笑靥如花的媳妇
拍花
拍海鸥
给外地车友返的图,16-35拍摄
时间真快,一转眼来到了2021年,模特也从别人家孩子,和孩子他妈,变成了自家的宝宝。此刻才发现,小痰盂的焦距拍娃刚刚好,能稍微带点环境,特写也是极佳。
回家第一天,洗白白以后
修图也掩饰不住的新生儿黄疸
六、败家的登峰造极——EOS R6
先说结论:RP对于拍娃来说,实际上已经很好用了。有眼控对焦,有翻转屏,机身轻便。医院里面的儿童摄影,甚至还在用5d2和17-40.
其实升级EOS R6,征求了一下我媳妇意见,她意见是:以后有娃的日子,生活可能不像二人世界那么滋润了。既然喜欢,那就抓紧这机会买吧,买个新的。以后多给娃拍好照片。
哎,当时没忍住,破防了。

15999元包邮
去购买买完,有天正在抚摸,突然想到,距离上一次买新机60D,刚好十年。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呢?
当年的愣头青小伙,也成了奔四中年油腻大叔了。
R6我不想多说了,除了像素2000万以外,该有的都有了。高感NB,连拍NB,防抖NB,双卡NB。
娃的眼睛越来越大了
小小的脚丫
熟睡的娃和孩子他娘
昨天趁娃睡觉,跟孩子他娘请了个假,跑到熟悉的老虎石海边溜达了一圈。
昨天拍照的体会:这台相机的性能在我手里还是过剩的。另外人机之间还需要磨合。
七、后记——一些碎碎念
一个普通用户的十年购机用机之路,就这样平铺直叙地展开在你们面前了。谢谢你们能够坚持看我写流水账到这里。回顾曾经走过的路,从aps-c到全画幅,十年坚持用C家没换门,可以说没钱,也可以说头铁,还好等到了真正有竞争力的R6。
随着近10年来手机拍照水平的不断进步,摄影,已经成为越来越小众的爱好。大多数人家已经不会专门再去买一台相机去拍照。另外,十年后的今天,视频早已超越静态照片,成为各种媒体上最火最热的内容。各大厂商也纷纷加强自己相机拍摄视频的能力。至今我还尚没有尝试过无反拍摄视频并剪辑制作。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那位使用7D的同学了。他从佳能又回到了富士。朋友圈里不时看到他发图,从一开始他拍的就比我好,到今天了,他拍的还是比我好。玩了10年,不知你们怎么看。反正我是边写边翻看电脑里存的那些照片。发现自己的拍照水平并没有什么提升,恐怕真的是没什么天赋吧,主要是又懒得学。花的钱主要在机身和镜头上,灯光方面也买过闪光灯和引闪器,但是玩不转。又菜又爱玩,技术不够器材来凑,说的就是我。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不敢展望。但可以确定的是,拍娃肯定是以后的主要题材了。拍照是件容易事,个人认为,照片的保存绝对是个大问题。很多人,手机里拍了很多照片,但是没有开云同步,或者云空间没那么大。手机一旦丢失或者损坏,照片就全部丢失了。再说说电脑储存照片。现在还能翻到10年前的照片已实属不易,家里的电脑已经8年没有升级过了,最老的一块机械硬盘更是已有12年的寿命。所以我觉得,重要的照片,比如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应该整理并冲洗出来,入册保存。其余的,在NAS里,在网盘里,或者可以买些U盘,多处备份。
关于相机的选择,我就不提建议了。毕竟自己也走了不少弯路,除了C家以外也没怎么用过其他家的品牌和型号。
再次感谢大家阅读!
多拍就值,我现在出门随身gr拍立得[赞]
一直用賓德ks1+梅耶50定,輕便單反加不錯的鏡頭,抓拍陷阱對焦也很方便
不一定,佳能的人像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你这么拍你前女友,[邪恶],你媳妇知道么?[深思]
谢谢,写的很用心,我已经在准备退烧了,我和你差不多,2010年买的佳能500d一路折腾到现在,孩子大了,也没多少想拍照片的欲望了,感觉以前的很多记忆就在眼前,给孩子多拍视频,视频的意义作为过来人经验,真的比照片更有意思,动态的东西回忆起来更有意思
写的不错,我也是富士长焦- Pentax单反-5D2-RP这么走过来的,支持下,祝继续用相机记录生活
R6用的什么镜头
有点想灭
富士了[皱眉]
近两年没必要买,现在佳能rf头只卖
的,二手ef大三元1.6全拿下,rf只能换一个,画质显微镜观看有提升,肉眼呵呵,唯一就是视频镜头马达有点老。估计你也不视频哈😊
值友们都是越晚越高端,我是越玩越倒退,11年还在玩d90+小竹炮,混到现在玩起了松下gx9+奥林巴斯12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