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o Neo3 开箱万字测评——和Oculus Quest2全面对比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所测商品为自费购入。如参加张大妈家的活动获得,我会在文中点明。坚持独立的评价观点是笔者创作的基本底线,绝不会因商品来源不同而有所偏颇!
导言
现在说起VR设备,你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场景?是商场中夸张炫酷的设备,还是手机+纸盒这种可爱简易的DIY装置?这两类反差极大的VR设备如今依旧存在,但已完全out了~因为2020疫情期间,VR一体机在易用性和普及程度上得到了质的飞跃,可以说“大人,时代变了~”
促使这次“时代”改变,将VR这一曾经的风口重新拉回大众视野的,是Facebook在2020年大卖的Oculus Quest2(后简称Quest2)设备。依托于Facebook的持续投入,该设备既价格亲民,又能让人沉浸到高质量的VR体验中,个人觉得它应该是当前(2021)以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2年左右)体验最好、引领风向的民用VR头戴一体设备。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大众可能难以体验到它的神奇之处,难道我们国人就没办法体验《头号玩家》中的场景,感受下个时代的来临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国内也曾火爆过VR潮,在大浪淘沙后虽已所剩无几,但留下的产商还是坚持想法,有几把刷子的,Pico(小鸟看看)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年5月推出的Neo3在硬件上已向Oculus Quest2看齐(暂不表软件),综合来看可能是国内目前最适合体验Metaverse概念的可得设备——没有体验过VR的爸妈在使用后说“哇,还可以这样?!”,这款VR头戴一体设备究竟怎么样,和Oculus Quest2比哪个好(答案可能没想象的简单)?请听作为虚拟现实爱好者的我一一道来。
本文将从
硬件:包装、头显、控制器、配件
软件:引导流程、主控界面、原生应用、应用市场、体验市场、社交属性、小细节
两个大方面对比Neo3和Oculus2的基础版,力图给大家一个全面的选购视角。但其实客观上来说,两个产品背后的财主和投入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对比介绍有点像一个新社交软件和微信PK,结果很显然~但比较测评的过程中也有亮点,有些点说不定正好满足对味的玩家,毕竟Metaverse是正在进行时,一切还未定义完全,很大概率上最终可能也存在不止一个“宇宙”。
硬件
包装
包装决定了产品的第一眼,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年代,VR设备的包装是什么样的呢?
Neo3
Neo3的包装上是机型的照片,对于没有接触过此类设备的玩家来说还是挺有高科技感的。除去外封后显示出彩晕白字——“ALL IN PLAY”,不知道是不是PICO的英文LOGO,设计感尚可,盒子包装材质和边角细节还有点毛糙,可进一步加强。
打开盒子后左右布局,左侧为最终要的一体式头显设备,右侧为控制器及其他配件盒。头显处有简单的操作说明,算是比较简单自明的。我认为一个好的产品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引导用户使用,较少依赖用户说明书的(参见苹果等做的好的智能机),Neo3在这方面基本达标。
头显主控按键(类似手机的Home键)在右侧,前方四个角上有传感器(类似于手机摄像头),有没有一种无极剑圣的感觉。
控制器摆放成“Z”字,还是蛮酷的。
右侧盒中不要漏了一个面部垫圈,一般带眼镜的玩家需要用来加垫。
全部配件如下,有充电器,这方面请国内厂商千万不要学苹果环保。总的来说外观设计良好,但细节值得再抓一抓,给4星。
【包装评分】★★★★✩
Quest2
相较之下Quest2的包装又如何呢?主观感受上,我觉得Oculus的包装更“性感”,这可能是由于包装更纤长,底色更妖娆导致的,这个粉紫渐变的背景还有点毛玻璃那种朦胧的感觉,更深一点的设计分析我也不会,大伙看看手机实拍图。
外封去掉后,可以看到Quest2的盒子是牛皮纸质感的,做工质地都很好啊,很多人直接把这个做收纳盒了,Oculus的运营号也曾发推问过有没有还留着盒子的小伙伴,低下一群人举手,这个方面PICO可以学习下,所有细节玩家都是会感受到的,也是可以拿来运营的。
由于算是鼻祖,一些设备外观上基本差不多,Quest2的头显示器更素净,控制器更矮胖。
说明书之类的东西甚至更加简单,这方面真实让我想起了苹果,不过这也见仁见智了,对于第一次接触VR且是国内英语还有点吃力的玩家来说,可能不算是个优点。
整体来说Quest的包装更精致,有苹果风的感觉,是可以收着用的级别,给5星。
【包装评分】★★★★★
头显
头显可以说是VR设备含金量最高的部分,也是产生体验、性能差异的重要原因。手机时代,大家不遗余力地追求着可接受价格下的更好配置,这对于VR设备也是一样的。我们来看看为什说“Neo3在硬件上已向Oculus Quest2看齐”。
Neo3
Neo3屏幕使用4K高分辨率的LCD屏幕,单眼分辨率参数是1832 * 1920 像素,773 PPI(Pixel Per Inch),屏幕刷新率也可到达90Hz,视场角98°,在静止或移动状态下都有不错的画面体验。VR这种以视觉欺骗大脑的装备,清晰度是特别关键的,不仅影响到真实感,还会和眩晕等反映息息有关。官方说未来还将支持120Hz刷新率,希望快点到来,虽然肯定功耗更高,电池更不经用,但当前VR作为家居而非移动携带设备,电池这个事情重要性还是可以让位给体验的,实在不行插线玩。屏幕方面需要讨论下的是这个LCD,虽然是现在的趋势,包括Quest2也采用的同样的配置,但较于OLED屏传闻有背光蓝光伤眼的问题,本人玩久了(1小时)也确实眼酸,但这个是类似于玩手机的正常现象,还是怎么的有待大家一起观察讨论。
外观上,之前的图中也可以直观看到采用了黑白熊猫式设计,比较有特色的是眉心有个金属质感的散热口,感觉散热确实还是挺高效的,没有过雾气的使用体验,这一点比Quest2体验要好,玩Quest2的时候我会时不时擦一擦镜片。
头显部分另一个要夸Neo3的就是绑带设计了,因为采用了电池后置的设计,虽然总体有620g,戴上后头部总体感觉却比Quest2压力小。Quest2带上后因为重量都在头前部,带个半小时会感觉脖子僵硬(主观体验),同时Quest2的绑带也是魔术贴式的简易型,感觉没Neo3的双拉式的容易调节。Quest2这么设计是为了省钱压低售价,我是在某宝买了个国产的精英头套才能愉快地玩耍。
可能会有人好奇每个人的头部大小、面部五官都不一样,能在这个标准化的机器中得到一样的体验吗。这个问题设备是通过头显顶部绑带松紧+瞳距调节方式解决的,可以用手拨动镜片进行三档调节(58mm、63.5mm和69mm),看商品评价好像也没人吐槽过瞳距不够,还有很多教你怎么“微调”的教程。但是!!!作为大头星人,还是要呼吁下Neo3头显上部的绑带调节可以再多一点。同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模具设计参考的是Quest2,Neo3鼻梁处的贴合设计感觉没按亚洲人的鼻形来,还是有点过高的,对于我来说漏光,这个可以在淘宝上买垫圈解决,或自己塞个纸DIY下,我是懒得弄了。
电池由于采用了后置设计,提供了5300毫安的容量,实际使用情况充满电能坚持2-3小时,每天为了打卡玩30分钟可打三次(估计会因运行应用不同产生差异)。
头显拥有6DoF(六自由度)定位,没有其他外置追踪设备,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
最后谈一些重要的配置。Neo3有6G内存,采用了高通XR2,性能较前代机型提升了不少,支撑起了高清高刷的画面输出,增强的AI运算,以及现在不知道啥用但未来可期的5G网络。这些因为和Quest2一样,普通人的感受主要还是从体验切入,就不细展开讨论了。
【头显评分】★★★★★
Quest2
Quest2由于先发,硬件上没有领先之处,XR2的芯片,6G的内存,4K的LCD屏。存储容量上是64GB和256GB两种选择,对于游戏爱好者来说64还是有点小的。瞳距调节为58mm、63mm和68mm三档。游戏状态续航大概为2至2.5小时。
差异化最大的地方一个是前面提到的头戴,材料是比较简陋的布质,带着也确实会重量不太平衡,建议有条件的换成精英头戴那种旋钮式的。
另一个是刷新率,Quest2默认是90Hz,现在已支持120Hz更新,这方面其实也属于软件的领先吧,按Neo3的说法是也会有这个更新的。
其他诸如设计上的纯白机身设计大伙看图就知道差异点了,这个倒是各有所爱。总的来说我会给4星,扣除的一星在头戴上
【头显评分】★★★★✩
控制器
控制器决定了玩家与虚拟世界的互动体验,个人一直认为当前虚拟现实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输入端(控制器)没跟上输出端(头显)的步伐,要是可以准确捕捉到我们手、脸、四肢的动态,达到可作为生产力工具的水平,比如在VR中敲代码,那才是真正的虚拟现实世界的到来。
当前一体机的主流方案是通过手握式的控制器来实现交互,设计上还算比较贴近手的自然形态,一般通过对控制器对应光标点点点来操作交互(游戏中会更丰富),我们来看看具体的硬件信息。
Neo3
Neo3一对手柄也是6Dof的,通过内置的32个光学追踪传感器和头显上的追踪装置一起达到了238° * 195°的光学追踪范围,提供了不错的追踪定位体验,能满足绝大多数游戏的需求了。但在一些场景还是存在不准的现象,我有时会在Neo3的应用间切换时需要重新定位,还有一些应用中(比如Pico home)中模拟出来手臂模型很奇怪,这些应该也都是软件优化不够好的范畴,实际沉浸后玩耍操作起来还是没有什么误差的。
控制键位Neo3左右手是一样的,单个控制器一共有7个控制按钮,食指、中指各一个,面板上5个。
Neo3的控制器的充电和头显不同,通过电池供电,这么设计一方面肯定是为了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控制器的耗电速度也确实很慢,可以与头显差异化开来,一对电池目测玩一个月是没问题的。
材质上控制器采用的普通塑料(应该没有特殊的地方吧,不然会宣传),手感摸起来不突兀也不惊艳,可能就是为了让玩家减少对它的注意吧,当然还有省钱。
提到控制器还需要谈一谈整体的操控系统,和Quest2比,Neo3当前还有一些劣势体现在对手势控制的支持上,Quest2支持通过光学追踪双手 28 个自由度的变化,实现不要控制器裸手操作VR界面。但这个落后也是软件上的,官方说预计2021年3季度会加入裸手识别。
所以总的来说因为有不准的现象,没有手势功能,材质也一般,中规中矩给3星。
【控制器评分】★★★✩✩
Quest2
Quest2的控制器整体和Neo3相同,从材质到外形,整体短小一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没出现上文所说的Neo3的一些定位问题,加上支持裸手操作(有时候带上头盔就想看看片),感觉更好。这背后都是Oculus家强大的算法及优化底子,还是得大大夸下的。
控制键位Quest2左右手有一个按键不一样,单个控制器一共有6个控制按钮,面板上4个,大拇指可选按键少了一个,感觉设计上更好点(less is more)。
总体来说Oculus的控制器算法上更胜一筹,但由于本身也是节约成本的产物,以前的电池槽的磁吸安装设计没了,固定绳也不再是皮革材质,离完美差一点,给个4星。
【控制器评分】★★★★✩
配件
目前两个产品的配件都是包括充电器和头显垫圈,充电器参数见图,我觉得对用户来说差异性不大,就不打分比较了。
Neo3
Quest2
软件
VR一体机当前还不算大众产品,在国内来说更是相对小众,虽然想象前景很美好,但决定着能否出圈以及未来的市场大小的,还是其所能提供的价值,在当前阶段,这一价值体现在能给玩家提供什么样的沉浸式体验,在硬件趋同的情况下,软件所带来的综合体验差异就成了关键因素。
引导流程
把引导流程作为首先讨论的对象是因为当前阶段还不属于大众产品,需要教育用户。引导流程即是用户接触这个产品第一眼的“眼缘”,也是教育用户减少后续阻力的最佳时机。二者的引导流程由于我并没有刷机重新体验,而是凭记忆所写,如果有遗漏或说错的地方,欢迎指正。
Neo3
Neo3开机后眼前会出现PICO这四个不大的英文字母,是机器的Loading时间。等待完后便可以看见黑白影像下周围的环境,眼前还悬浮着安全边界设置的引导,这种体验对于第一次接触AR、VR的人来说还是很神奇的。
安全边界设置总的来说分快速设置和自定义两种模式,默认的快速设置让玩家选择是站姿还是坐姿,范围大中小,设置起来很方便,是Quest2没有的特性。自定义模式则是参考头显中给出的演示视频,用控制器画出一块地作为自己活动的安全范围,很像孙悟空用金箍棒为唐僧画一块地阻挡妖怪,Neo3中的这种自定义模式反而是Quest2的默认模式(没有其他可选),操作难度也不大,体验有点新奇,但是如果每次开机在不同地方的话(比如看剧想沙发上,玩游戏想客厅中央),还是Neo3的操作更快捷。
安全边界引导设置完后,马上就进入了主控界面。此时新玩家肯定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喜到,自己处在了一个类似于太空飞船中的观景平台一样的的地方,远处就是地球,有点微信打开界面那味了。眼前还有直观的主控界面面板,但此后再无其他引导教程,包括不会介绍控制器按键的使用,需要玩家自身探索。但这一点其实值得讨论,由于本人之前使用过相似的VR产品,不会存在太多障碍,但是对纯新手玩家来说,不知道会不会有操作上的疑惑。如果是从安全边界引导就操作过来的玩家,肯定会知道确认是哪个按键,摸索其他功能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但如果想把这份体验分享给家人朋友,是不是最好还是带他们从某个引导教学开始。
此时设备也还是一个没有激活没有上网的模式,上网激活后一些运动数据、活动打卡等记录才会开启,但相对应的退换货政策可能有不同。我拿到的机器此时系统还需要更新,才能有打卡等一些新的特性。
总的来说Neo3的引导流程给人体验还是很不错的,阻碍很小。
【引导流程评分】★★★★✩
Quest2
Facebook在2020年8月开始要求新用户和购买了Quest 2的用户使用Facebook账号登录Oculus头显,进一步往前拓展其在VR/AR领域的战略。Oculus Quest 2的发布更像一款移动社交平台,而且其提供的服务更加明确——基于Facebook社交。
Quest2的体验在安全边界方面是类似的,即前面提到的Neo3中的自定义模式。但后续使用会发现Quest2的边界有记忆功能,玩家在客厅中央画出的边界,下次玩它居然还记得位置!这背后一方面是算法的强大,另一方面是交互逻辑认为玩家一般会找固定的地方进入VR世界吧。Neo3似乎没有这个特性,但因为用的更多的是快捷模式所以也不重要,细想下不知是不是因为算法难度问题,Neo3走的是另一种低成本的巧妙路径。
后续Quest2的引导和Neo3就大不相同了,用户会有一系列无法跳过的教学视频。这时最大的阻碍就出现了,需要联网登录Facebook账号(只能用它家账号)。我当时了解到的是必须通过路由器修改才能进行,还不能通过一般的DNS修改或者手机的特殊热点,欢迎有其他经验的人补充。对于没有相关经验的玩家来说,难度绝对是劝退级别的,不花个几天搞不定。因此在国内,引导体验由于特殊网络原因,这一步直接“扑该”了。
如果你是一个早已见过大世面的Geek,或者坚持探索的有心人,那么解决网络问题后,会进入一个教学空间中,教授基本的控制器操作,完成后迎接你的将是一个类似于《塞尔达》林克初出洞穴后的美丽主控界面,个人感觉比Neo3的更精细,色彩更绚烂,是人文感而不是科技感,我还是蛮喜欢的。
所以总结起来,对于国内玩家,因为劝退级网络因素(外部因素),引导流程给1星,但由于本身做的挺好的(内部因素),加1星,综合2星,这个数值大家根据自身情况辩证来看。
【引导流程评分】★★✩✩✩
主控界面
Neo3
Neo3的主控界面官方称号Pico UI 3.0,是以黑色为主基调的简洁风格,上下结构。底部包含主菜单和一些设备基础信息,视野中央为内容面板。
主菜单有“推荐”、“活动”、“应用”、“应用商店”、“文件管理”、“运动中心”6大模块。可从主菜单的设置看出一些情况,“推荐”和“活动”都是偏运营的内容,一个是官方主动推优质资源,一个是通过打卡等奖励方式吸引用户多参与,当前阶段Pico还是希望玩家多多体验,多多停留的。“应用”和“应用商店”都作为主菜单其实感觉可以整合,属于类似领域。“文件管理”不用多说,属于安卓和windows习惯下应有的内容。“运动中心”这个作为主菜单就有点意思了,估计一方面是希望体现VR的健身价值,另一方面想还是为了配合火热的180天打卡,希望大家在VR世界中更经常的体验。总的来看凸显了PICO运营上的努力,后面在收集到一波用户的使用情况以及反馈建议后,估计还会随系统升级持续调整的。
主菜单下方的设备基础信息包含时间、电量左右手控制器状态,安全边界情况,网络情况,蓝牙情况以及“设置”按钮。都是很重要的基础信息,以及系统基础设置的入口。
整个主控界面简洁易懂,没有什么硬伤,给5星。
【主控界面评分】★★★★★
Quest2
Quest 2的主控界面也是一样的黑色基调上下结构,这一套设计和配色确实在可变复杂背景下比较通用。但主菜单大不相同,有导航、用户、分享、通知、设置5个大类,可以看出和Pico当前的内容运营思路不同,Quest2继承了Facebook的社交属性。“用户”、“分享”、“通知”都是围绕着用户互动来设计的,“导航”中推荐的内容,VR中形形色色的游戏都只是互动的契机。
设计思路同样易懂,没啥毛病,5星。
【主控界面评分】★★★★★
原生应用
再来看一看出厂机器带了什么原生应用,包括预装的和后续可以免费装的,毕竟非付费功能还是大家比较看重的一块。
Neo3
Neo3预装的应用除了主控界面菜单中对应的那些(安全区设置、运动中心等),我注意到的还包括:
Pico home:玩家可以在其中开设上限为10人小房间,房间中可以投屏房主选择的应用内容,公开房间大家都可以看到、加入。现在来看大家主要放B站内容,大家一边看一边聊天,有点弹幕吐槽变成语音吐槽的意思。这个应用的名字有些意思,不知道Pico是不是想实验把它作为Pico“宇宙”的入口。
Pico多人影院:可以设置更多人(30)一起看电影,所模拟的环境也是真实的电影院,因此感觉不太适合在里面说话,还是比较符合多人影院的设定的。不过想有所社交的话可以在影院外面的公共草坪上互动,提供了一些互动的操作——甚至有打牌!
在线影院:官方收录的一些VR影视资源,从美女到风景都有,想放松的时候还是蛮适合一个人静静地看的。
游戏串流助手:提供通过插线串流PC电脑,玩Steam VR游戏的功能。
FireFox浏览器:没想到吧?不过FireFox确实是现在做的好地、开源地支持VR资源的浏览器,可以通过它访问互联网上的VR影视资源,不要再问我啦,我什么都不知道。
总的来说Neo3的原生应用算上菜单中的功能,还是有一些积累沉淀和想法的,给4星。
【原生应用评分】★★★★✩
Quest2
Quest2预装的应用包括Score boards(展示在游戏中的成就)、First steps for quest2(引导教学),好像FireFox的浏览器也是初始就安装好的,有点忘了。看上去预装的应用比较少,但其实是很多功能(比如和朋友聊天)不是以应用的维度存在的,而是系统级别的功能。
而Quest2中先进的系统功能很多,特别是系统v28版本升级后,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Air Link,可以实现无线玩PC端的内容,所以像《半条命:Alyx》这种当前最好SteamVR游戏,都可以通过Quest2无线体验了。听说未来还会有诸如MR办公等重要特性,可以说Quest2的原生应用功能一直在引领行业,必须给5星。
【原生应用评分】★★★★★
应用市场
这里讨论的应用市场说的是VR机器内原生应用市场(或称应用商店)可以下哪些应用内容,不包括Steam VR上买来后串联玩的和通过数据线传输APK离线安装的,因为对于普通玩家来说,原生应用市场才是阻力最小的应用安装方式。
Neo3
应用市场中可以下载的内容分为应用和游戏两种,自发布会以来确实按所描述的在持续更新。应用都是免费的,把很多主流的APP搬了过来,包括B站和微信,它们在VR中的呈现方式相当于投影仪投影在一面悬浮的墙上,并不是360°立体式的,但有了这些应用也为VR融入正常生活铺设好了道路,很多人会在Pico home中播放B站内容,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游戏免费的还不是太多,一些出名的精品游戏大多都是有偿的。这里说有偿而不是收费是因为可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比如P币,或者买Neo3时的一些活动。精品游戏的测评可参见其他博主,或者直接看大家的评分。免费游戏我觉得其实也还是可以的,完成度比我预期的高,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
【应用市场评分】★★★★✩
Quest2
Quest2的应用内容十分丰富,因为它凭借其巨大平台优势帮助应用实现盈利,吸引了很多游戏制作厂商开发,同时它前期也对应用质量严格把关,拒绝了很多半吊子的应用在其上发行圈钱。这套模式当前已实现正向循环,相信未来会越做越大。
但由于这些应用是按美国市场价格标价的,一些价格对国内玩家来说可能还是偏高。免费的应用很少,好像只有社交类的应用才发现免费。所以对国内玩家来说给4星。
【应用市场评分】★★★★✩
体验市场
体验市场主要说的是一些360°沉浸式影视资源,包括虚拟的(电脑制作)和现实的(360°摄影机、相机拍摄),由于能很好的体验到VR设备的视觉优势,是应用(游戏)市场外的另一个主要看点。
Neo3
Neo3的体验市场主要位于“在线影院”应用中,官方已经收录了不少内容,一时半会是看不完的,内容基本上也是国语的,很适合国内玩家欣赏。
此外由于还可以下载“爱奇艺VR”应用,所以资源这一块也不用太担心官方更新不及时,看腻了可以直接线上查找。总体来说丰富程度和本地化程度都比较出色。但不像应用市场,体验市场的内容官方好像不会在主控界面中推荐,可见当前体验市场仍然不算Pico的主打方向,未来官方的资源更新速度以及运营水平有待观察。
【体验市场评分】★★★★✩
Quest2
Quest2中视频资源可以在一个称为“电视”的菜单中找到,里面是Oculus团队筛选过后的优质资源,从菜单设置以及主控界面时不时还会推荐来说,这一块还是在其运营规划当中的,但优秀资源也是很久没更新了。当初疫情期间我就是被里面喜马拉雅山的视频给震撼到了,因此入的VR的坑,后面一直觉得最好的还是这个。
与国内“爱奇艺VR”对应的,是youtube的VR资源,资源丰富程度肯定也不用愁了。但里面更多的还是外语的资源,对于英语不好的玩家可能有一定阻碍,因此也给4星。
【体验市场评分】★★★★✩
社交属性
社交属性虽然不是VR设备必谈的一点,但个人认为是发展过程中绕不过去的一环。无论是想成为Metaverse——本身就是一个集体虚拟共享空间,还是只想安静当一个硬件厂商——也需要口碑宣传,但我感觉既然这些公司坚持VR就肯定志不在小,越多社交就越多传播,越多传播就越多影响。
而社交对于玩家来说意味着体验的放大,想想儿时和朋友的玩耍,当你和好朋友一起有一段沉浸式体验式,并不是1+1=2的两份记忆,而是N倍的快乐与回忆。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VR可能构建出的Metaverse不就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吗。
Neo3
可从前面的主控界面介绍看到Neo3并没有社交相关的一级菜单,意味着当前系统设计还没有主推社交功能,原因我就不多猜测了,肯定还是和公司规划的战略路线以及技术能力有关,未来也不见得没有。要说的是一级菜单没有,但社交也不是没有,现在看主要是交给了官方的两个应用“Pico home” 和“Pico多人影院”了。
如前文介绍,"Pico home"是小圈子一起看片,“Pico多人影院”人多些而已。它们都可以简单选人物造型,谈不上捏脸,可以说个性化还做得不够。可加好友,但这个好友体系隐藏的也比较深,好像也没有和手机上的PicoVR助手形成联动,促进激活。总的来说社交这一块Neo3的细节不够,不属于重要模块。
【社交属性评分】★★✩✩✩
Quest2
Quest2的社交属性就不用多说了,本身就是主菜单模块。并且感觉越来越和现实世界一体化,和Facebook的社交体系实现了打通,听说未来会实现身体动作和表情也在人物虚拟形象中体现,并可以查收手机的消息。5星。
【社交属性评分】★★★★★
小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对玩家来说,细节决定真实,细节决定惊喜,细节决定是否良心的判断。最后说一说我在两个产品中发现的一些细节,欢迎大家补充。
Neo3
我发现的Quest2的细节包括但不限于:
主控界面可以通过交互换背景
Pico home 中的镜子
Pico多人影院中的一些影藏地形以及交互
……
【细节评分】★★★✩✩
Quest2
我发现的Quest2的细节包括但不限于:
可操作时控制器的震动
虚拟控制器上显示现实世界中手按的是哪个按钮
双敲头显开启背景透视功能
语音命令(只支持英语)
……
可以看到Quest2的细节既有交互流的也有技术流的,但其实我一直期待在主控界面环境中发现什么小彩蛋,细节没有满分,总体评分给4星。
【细节评分】★★★★✩
总结
可以通过上述对比看到,在国内网络环境下,当前Neo3的表现综合来看不比Quest2差,在一些方面甚至比Quest2要好,是一款内容丰富,生态持续发展,可以一入来体验VR世界的设备。
但是不得不承认,“你大爷还是你大爷”,Quest2的劣势并非自身产品原因造成,其不断升级的固件也一次一次引领着VR领域的革新。Pico在很多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奋起直追,在通过有限的资源打开一定局面后,争取更多资源,缩小国内的VR设备软件上的差距。
对于玩家来说除了各方面的比较,最终可能还是要落到钱上。考虑到综合因素,两款设备在我看来其实价格相近,Quest2原机价格+精英头套价格+邮费=Neo3价格-隐性报修成本,都在2500左右,Pico还算是给出了所谓的“诚意”,毕竟Quest2也是不顾成本压价在卖的。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如果你想体验可能的“未来”,身在国内,那么Pico Neo3值得一入。如果在此基础上你还有折腾的精神,或“外网”有所了解,那么推荐Quest2。

元宇宙电击人
校验提示文案
Pillowpillow
校验提示文案
waiting123456
校验提示文案
虾米爱太阳
校验提示文案
嘚嘚科技
校验提示文案
伊人不憔悴
校验提示文案
Cainman
校验提示文案
云离丶
校验提示文案
云离丶
校验提示文案
嘚嘚科技
校验提示文案
Cainman
校验提示文案
伊人不憔悴
校验提示文案
元宇宙电击人
校验提示文案
waiting123456
校验提示文案
虾米爱太阳
校验提示文案
Pillowpillow
校验提示文案